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少数:你还别说,咱皇后都能叫“邓猛女”,王妃叫那个名字也不足为奇了。】

    【少数:顺便一提,这邓猛女还是咱们之前的直播主角邓绥的侄孙女呢!】

    谢道韫博古通今,能举出的例子和直播间的弹幕相比只多不少。

    该说不说,她有时闲来无事、翻阅史书时,也会暗自嘀咕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

    没想到千百年后,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疑虑呀。

    咳咳。

    【分析完小褚同学的名字,咱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她的家世。】

    【前面也提到过,她的母亲是谢家女,外祖正是谢鲲。】

    【别看我们眼中的谢鲲名气不高,但在当时,谢鲲可是东晋著名组织“江左八达”的领袖呢!】

    【四舍五入一下,也就等于我们现在的超级网红大主播了。】

    主播琢磨琢磨:

    【所谓“江左八达”,这么一看,和那些热爱连麦PK的主播团也没什么区别嘛!】

    【茶山的麋鹿:好端端的,怎么话一从煮啵嘴里说出来,总感觉风度翩翩的古人下一秒就要开始喊“烙铁”了呢?】

    【蓝莓气泡水: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有家人设想了一下那个场景:

    【蓝莓气泡水:还挺接地气!】

    【W的小狗:真的吗?我不信。】

    【W的小狗:陈郡谢氏也会高喊“人心齐泰山移,把对面打成西瓜皮”吗?】

    谢道韫:……?

    谢道韫:刚才那一串是什么东西飘过去了?

    【不熟悉谢鲲没关系,但他有个侄子叫谢安,是不是耳熟多了?】

    【谢鲲还有个孙女儿,也就是谢安的侄女,叫谢道韫。】

    【这一位什么实力,就不用主播多说了吧!】

    【冰灵:哇!这么一说,原来她们都是亲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30-40(第7/19页)

    啊!】

    【冰灵:让我算一算,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蝉鸣后又初雪:懂了!这把熟人局!】

    【蝉鸣后又初雪:顺便告诉前面的家人不用算了,谢道韫和褚蒜子应该是同辈。】

    没想到主播竟然略过了自己那个声名鹊起的弟弟,反而重点提到她,谢道韫无疑是意外的。

    不过想到夏语冰一贯的行事风格,她却觉得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于另一种可能……

    想到这里,谢道韫的心猛然一跳。

    没准儿,在后世,她的名字会比叔伯兄弟更加响亮。

    她抚上胸口,按下了忽然激动起伏的情绪,依旧认真地看着直播。

    【在我们的印象里,来自于陈郡阳夏、号称陈郡谢氏的这一家,似乎生来就该与琅琊王氏并驾齐驱。】

    【然而,“王与马,共天下”毕竟不是白叫的。】

    【谢家早期可远远不如王家那样得势。】

    【谢家真正的崛起,正始于这位褚蒜子。】

    做完了前言铺垫之后,主播清了清嗓子,才转到第二个话题:

    【抛开名字的标签,褚蒜子又因其历经六朝,得了个“六味地黄丸”的别名。】

    【哪六位?且听主播一一道来。】

    【第一位毫无疑问,正是她的丈夫。】

    【人家出身好,家教好,本人也是才貌双全,理所当然的就成了琅琊王妃。】

    【后来琅琊王登基,年仅十九岁的褚蒜子也就成了皇后。】

    【家人们是不是感到有一丝眼熟呢?】

    主播既然这样发问,那自然就是和直播间里出现的人物相关。

    谢道韫知道夏语冰这话并不是在问自己,但她依旧无比配合地动起了脑筋。

    这个问题对她来说不是难事,谢道韫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和熹皇后。”

    【没错!】

    看到弹幕上齐刷刷的一片答案,夏语冰点点头,肯定道:【虽说褚蒜子没怎么经历过那些宫斗事件,但目前看来,人生经历倒是和邓绥有着微妙的相似之感。】

    【所以,她的偶像自然也就成了当年的和熹皇后。】

    【这就为她日后的行事作风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

    主播不是爱卖关子的人,此时此刻确实很有必要保留一下小小的悬念。

    【和邓绥很像,她们俩的丈夫都没当多久皇帝,很快就去世了。】

    【不过和邓绥不同,褚蒜子还是有一个孩子的。】

    【可他们儿子才两岁,别说治理,连自理都还做不到呢!】

    【在大臣们的建议请求之下,褚蒜子第一次以太后的身份临朝摄政。】

    谢道韫和褚蒜子名义上是表姐妹,但两人毕竟差了几岁,年幼时也不常玩在一处,对这位表姐的事迹多是耳闻,如今以这样的方式听得,倒是颇为新颖有趣。

    【提起魏晋南北朝,我们的想法总是绕不开“混乱”二字。】

    【当时的东晋局势自然也是错综复杂。】

    【往北看,五胡乱华的影响犹在。】

    【再往南呢,也没好哪儿去。】

    【小朝廷虽然偏安一隅,但庙小妖风大,世家坐大,各有各的小九九。】

    主播一句无心之言,恰是戳到了谢道韫心中的痛处。

    五胡乱华、偏安一隅,字字如刀,最是刺耳。

    【褚蒜子摄政,面临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权臣和世家。】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时候,有眼力见的大臣就该跳出来了。】

    【太后娘娘独木难支,该让您的父亲协助啊!】

    【刚才主播似乎一直在说褚蒜子外祖谢家的事儿,但她的父亲褚裒,那也是个妙人。】

    夏语冰露出了一个充满知识的笑容:

    【储裒这个人呢,十分有学识有见地,但他或许是惜字如金吧,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

    【古人毕竟就是比咱们有文化、更含蓄是不是?】

    【看似微不足道的态度和做法,就这么得到了名士的称赞,说这叫:“季野有皮里阳秋”。】

    【实际上应该是“皮里春秋”,后来为了避讳又改为“阳秋”。】

    【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啦,这肯定不是在嘲讽他,而是对他心有成算却不轻易褒贬的肯定。】

    夏语冰摸了摸下巴,大胆推测:

    【不过换到现在,如果表现得再欠揍一点儿,估计就该赐名为“死装哥”了吧?】

    主播的发散性思维,谢道韫已经接受良好。

    没瞧见她正在铺纸研磨吗?

    不会的先记下来,等得了机会,她可就要抓着主播挨个儿问个明白了!

    【无论是不是装吧,褚裒既然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称号,怎么说也是个有文人风骨的。】

    【早在褚蒜子还是琅琊王妃的时候,他就为了避嫌,主动离开建康城,去做了个豫章太守。】

    【没有错!就是我们那个“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豫章。】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鉴定完毕,又是没听过的新知识。

    谢道韫奋笔疾书:学吧!学无止境,太深了!

    【在褚裒看来,女儿封后,自己身为外戚就已经是命运的捉弄了,他更不想因为外戚的身份干涉朝政。】

    【毕竟从古至今,“外戚”这俩字可不算是好话啊。】

    【一旦沾上外戚、干涉起了朝政,你这辈子就定型了!】

    “定型了?”

    谢道韫听得有些迷糊:这事儿名声的确不大好,但……有这么严重吗?

    【哪怕是褚蒜子当了皇后,皇帝女婿亲自要把自己的老丈人调回京城来,他都不乐意。】

    【沽名钓誉或许有,但褚裒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凡事亲力亲为,身边的书童都得自己出去打水,倒也担得起“父母官”之名。】

    【当王妃当皇后的时候都避着嫌,没道理现在当上太后了,自己就乐呵呵地跑回来了。】

    【不过偏偏此时,朝中还有一个令褚蒜子十分头疼的大人物——桓温。】

    【彼时的桓温可谓是响当当的权臣,如日中天。】

    【为了帮助自己的女儿和外孙,褚裒最终还是回到了建康。】

    既然提到了桓温,和他相关的小故事自然不能不提。

    【桓温这个名字,乍一听家人们可能还得想想。但如果一说到和他相关的典故,大家就都能反应过来了。】

    主播也不拖沓,紧随其后便道:

    【“我见犹怜,何况老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30-40(第8/19页)

    【这句话中的“老奴”可不是“天空一声巨响,老奴闪亮登场”的那个“老奴”。】

    【最初,正是桓温妻子用来代指他的称呼。】

    说完小插曲,夏语冰再度回到正题:

    【褚蒜子在临朝摄政期间,为了平衡各方势力、稳定统治,也是做出了许多努力。】

    【一方面,请回父亲褚裒,自家人总是要更放心一些嘛!】

    【另一方面,还任用了司马氏的宗亲司马昱、彼时很有声望的名士殷浩。】

    【通过这样的安排,褚蒜子在朝中构建了大四角互相制约。】

    【朝政就此终于稳定下来。】

    【等到她的儿子长到十五岁,褚蒜子喜极而泣,发出一声怒吼——】

    【这破朝,我是一天都上不下去了!】

    谢道韫:……?

    谢道韫:主播,你确定表姐她是这么说的吗?

    【萤火之森:啊啊啊笑死了!】

    【萤火之森:古人的精神状态也很美丽啊!】

    【辰星之外:完全可以理解!】

    【辰星之外:如果我年纪轻轻就能当上太后,这日子简直美滋滋!】

    【褚蒜子立刻下诏,要将朝政归还给小皇帝。】

    【有人对权势如痴如醉,当然就有人无动于衷。】

    【就比如咱们这位一心想要退休的褚蒜子。】

    【但没了褚蒜子,小皇帝毕竟年轻,遏制不住桓温。】

    【结果,没等褚蒜子出山制衡桓温迅速扩张的势力,这位年仅十九岁、刚刚亲政四年的小皇帝就水灵灵地走在了黄泉路上。】

    “水灵灵”和“黄泉路”……

    谢道韫陷入了深思。

    这两个词她都能理解,却从来没有想到还能这样用。

    一定是她的文学造诣还不够!

    【所以这回,褚蒜子的山还是要出的,但目的变了。】

    【不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子,反而要选一位新帝登基。】

    【因为她没孙子呀,所以就立了侄子司马丕为皇帝。】

    【又姓司马,又名丕,看起来是结合了司马懿和曹丕两位名人。】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个大人物!】

    但直播间的家人们都已经很习惯了:

    【没错!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