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80-90(第1/16页)

    第81章 元宵赏花灯

    今年盈利不少,潘邓怎会独享?叫诸位掌柜的给东平纺织坊,鹦鹉洲书坊以及编辑部,东七街三店的管事和所有员工都发年终奖。

    这是好事,几位掌柜哪有不听命的,铜钱一筐一筐,一车一车地发下去,听着员工诚心感恩道谢,欢呼雀跃,心中也颇为开怀,只觉得自己也算是尽到了掌柜的职责,自满之余也没忘了叮嘱好好上工,以回报东家云云。

    几位掌柜的早在离新年一个半月的时候就采买了“员工福利”,新年之前大会小会不断,给普通员工,优秀员工都发了对应的福利,一时间喜气洋洋。

    这日纺织坊下工,织女们结伴出门采买,街上店铺见了一水的棉布衣裳,就知是东平纺织坊的织女了,问道:“你们今日不上工?”

    彭娘子笑答:“放了十日的假,叫我们回乡过新年。”

    她带着惠娘买了米面油,各种家什,竹筐水瓢,篦子剪刀,东平有名的点心,又买了几块咸肉,一箩筐鲜肉,鲜肉在冬日放在室外也可冻上一小段时间,不会坏。

    那店铺的伙计说道:“你若是买肉吃,去城北,那儿有乡亲来卖鸡的,个大还不贵呢。”

    彭娘子听了心中一动,问道:“我早听说咱们乡村有好多养鸡的,有鸡苗卖没?”

    那人挠挠头,“这隆冬不知道,我知他们去年二月份有卖的,拿了扁担挑来,一上午就抢光了。”

    彭娘子点点头,又往城北去买鸡。

    旁边的伙计看了直咋舌,“他们纺织坊的织女每月都赚多少呀?怎么这么有钱?东西都快摞一车板了。”

    “嗐,咱们能和人家比吗?那是在纺织坊上工的,我听说他们发年终奖,用牛车搬铜钱,搬了五六车。”

    那伙计吸一口凉气。

    “……不光是钱,她们每人都发了一袋黍米,一匹棉布,这是普通的织女,她们还有得了奖赏的,发得更多,在那纺织坊里面要是当了个管事……”那人左顾右看,小声说道,“比在咱们这儿当东家还挣钱呢……”

    魏管事待在东平置间院子,自己买怕不懂此地行情,便请了冯掌柜陪同她姐妹二人赁买。

    员工有难,掌柜怎么能不帮忙?冯掌柜又叫了个家人,找了当地大牙,和她姐妹二人一同看房子,一直看了三天,魏恬恬定了城西西兰街一处小院,此地街面洁净,道路宽敞,院子也是高门高墙,里面有三间房,够她姐妹二人生活。

    在东平安了家,魏家姐妹心中轻松欢乐,自家庆祝了一番,又宴请几位管事,叫了白老,赵裁缝,宣娘子,却不见姜三郎。

    姜三郎在东平也没个别的住处,不在纺织坊能在哪儿?魏恬恬便去他那工坊喊:“三郎!”

    半天没有动静,魏恬恬正要往他那屋走,却见旁边的小屋里支起窗户,卫芳孙在屋里朝她看过来。

    这间小屋平时无人光顾,乃是她们纺织坊“机械处”,若是有织机坏了,就找人到这知会一声,到时卫管事自会来修好。

    魏恬恬朝他道个万福:“卫管事,你怎么还在这儿?没回家去吗?”

    卫芳孙这才知道原来不是叫他,叫的是别个三郎,他说:“家中喧闹,我在这儿写文章,图个清净。”他经潘东家点拨,也有了出书立传的志向,这会儿正整理呢。

    魏恬恬一听,也想起了卫管事读过书,习过字,心中一动,自家桃符还没写呢,请人写还要再花银子,不若省了这笔,也好将那旧篦子扔了,添两个新的,她姐妹俩一人一把。便笑着问道:“我姐妹二人近日搬了新家,宴请坊中诸位管事。赵老,白老都已去了,卫管事也来吧?”

    卫芳孙错愕一瞬,抿抿嘴说道:“魏管事告诉我住处,我随后便到。”

    魏恬恬便将自己新家告诉这人,自己回头又去别处找姜三郎。

    城中转悠半晌也没寻到,魏甜甜自己回到家中,见姜三郎已经到了,连朋在桌边说道:“我遇见他就把他拉来了。”

    魏恬恬还欲问金毛犬在哪,不若一同来此用饭,那宣娘子笑着说道:“他昨日启程去西北了,东家叫他有事。”

    白老问道:“过年跟前了,去西北办什么大事?”

    宣娘子说:“明年咱们东平府种棉花的人比以前多,他再去那儿挑一挑种,而且……东家好像是要他在西北那边找农户种棉花,再运到咱们东平这儿来织布。”

    白老点点头:“西北地少人稀,在那儿种棉,是个好地方。”

    说话之间卫芳孙来了,魏恬恬见他换了身齐整衣裳,还带了礼物来,“先前不知魏管事乔迁之喜,并未备下什么礼物,仓促买的,还望不要嫌弃。”

    他带来的是木质的盆架,深红色的木漆靓丽非常,下面有五个支脚,支在地上像花苞倒放,中间细细的,上面做成个圆圈,里面可以放木盆,洗脸用的。

    他还想到魏家是两姐妹,因此买了两个。

    魏恬恬一见十分喜欢,笑道:“卫管事忒客气了,来就来了,还带贵礼来。”

    招呼客人入座,魏恬恬把那礼物收进屋中

    “诶呦,你可把我们比下去了。”姜三郎在一边撇着嘴说道。

    赵裁缝左看右看,四处绕绕,见这院子清静宜居,这两个小娘子自己置了宅子,她心里也为她们高兴,“你姐妹二人如今也在东平府有个家了,以后别再奔波了,在咱们纺中做工也挺和美的。”

    两姐妹都点头认同,在这里日子过得天上一般,她俩也不想再回那绍兴去了。

    开席畅饮,姜三郎喝多了酒,小声哭起来。众人见怪不怪,刚结识时别人还要安慰他,日子一长也没有人安慰了,只因姜三郎喝三杯便醉,醉完就掉眼泪。

    只有连朋一个,因这一年来两地奔波少和几位管事相聚,还不太熟知此事,搂着姜兄弟的肩膀安慰他。

    魏锦儿说道:“我真羡慕姜三,他竟没有烦恼。”

    连朋说道:“他都哭了,怎能没烦恼?”

    魏锦儿说:“他自春日里到现在,每次哭都是因为那九纹龙史进,你说他有甚么烦恼?”

    果然听姜三郎呜呜咽咽地说道:“我从绍兴……大老远的来东平,嗝,就是为了看史大郎……我票都买好了,他却去了东京!呜呜呜呜呜……”

    席间众人十分没有良心地笑了起来。

    冬夜寒凉,一室热闹。

    *

    潘邓在东京也给琉璃坊、风雅颂和编辑部的员工发了奖金和福利,又和董平,史进兄弟相聚,他二人每日当值,比潘邓要忙上许多,平日不得相见,只得趁着新年一叙。

    新年过后便是正月十五,十五再过后,人们才能渐渐回复到工作状态。

    上元节赏花灯,潘邓自家里张灯结彩,到了夜晚也带着小郓哥出门看花灯,猜灯谜。整个汴京城从新年过后便灯火辉煌,如同白昼,漫游在东京街头,犹如置身仙境。

    小郓哥看街边舞龙的、踩高跷的、划旱船的,都穿得樱红柳绿,叫人目不暇接。街上人来人往,皆收拾得光鲜亮丽,有那盛装打扮,满头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80-90(第2/16页)

    满珠翠的,仆从围绕,欢声笑语。

    许多女子都打扮上街,只因这上元节和后世不同,不只是个吃元宵的节日,还是个古代“情人节”呢。

    潘邓说到:“你看见没?我曾听说上元节午夜过后,东京街头有扫街的小童,就是捡些女子丢的钗环的,一夜之间收入不少呢。”

    “女子丢钗环做什么?”

    “人太多,挤掉的。”

    “哎呀。”小郓哥摸摸腰间,还好,潘哥送给他的琉璃环还在呢。

    潘邓好笑,“旁人不知道就算了,你还不知道咱们工坊里琉璃环价值几何?丢了也不必糟心。”

    小郓哥没听,又把那琉璃紧了紧,这要是丢了,他可好心疼呢。

    两人一路吃点心,猜灯谜,他小哥俩灯迷猜不出几个,只好去扑灯,潘邓也在师叔家里练了两回箭法,就去找那投壶的,投了一贯钱的箭,赢得两个小灯,一个是兔子的,一个是莲花的。

    小郓哥玩了几回五纯,把那铜钱摇的上下翻飞,花了三百文钱也只得了一个小狗灯。

    小郓哥说什么都不玩儿了,“三百文够买一个比这大的了。”

    潘邓安慰他:“我这两个小的花了一贯呢。”

    两人一路去了灯市,潘邓给小郓哥买了个大螃蟹灯,此蟹双目圆瞪,浑身甲胄,青衣斑驳,雄纠纠,气昂昂,小郓哥心里喜欢的很,拿了那蟹灯到处走,拉风极了。

    两人一直到街上人少才回家,王婆早他们回来,正泡了茶,把头发上的钗环都摘下来,见二人进门,从楼上往下张望,“好大的螃蟹灯。”

    小郓哥颇为得意。

    “翻过来我看看。”

    小郓哥把螃蟹的肚皮给王婆看,王婆撇撇嘴,“公蟹哪有母蟹好。”说完回了屋。

    小郓哥则爱惜的把灯插在门前,劝慰道:“莫听干娘乱讲,你是个蟹将军,她却只想着吃呢。”

    *

    徐宅

    傍晚时分,范老问道:“大人看我扎的这灯如何?”

    徐观看了眼,只见一色彩斑斓夺目的大公鸡,昂首挺胸,红冠高耸,羽毛靓丽,尾巴飘逸,两眼炯炯有神,颇有一副昂然之姿。

    徐观赞道:“好花灯。”

    范老追忆往昔,笑着说:“大人小时候追着我叫我扎花灯呢,那时候我每年都扎,后来衙内也长大了,我也已经许多年没扎过了,前些日子重新扎灯,我还怕扎不好呢。”

    徐观听着老仆的话,也想起儿时的无忧无虑来,说道:“我也记得从前往事,历历在目。”

    范老听主人这样说,十分动容。

    徐观问他:“如今这花灯是给谁扎的?”

    范老说道:“还能是谁?主人身边还有别个少年人不成?”

    徐观还以为老管是给自家亲戚小孩做的,却没想到他是给潘邓做的。

    徐观看看天色,“天已快黑了,怎么还没送出去?”

    范老叹气,“我只做了这灯,没和潘著作说呢。”

    徐观便道:“我叫明月给他送到家里。”

    范老摆手:“明月我叫他出门了。”他觑着主人神色,说道:“今日上元佳节,主人不出门赏花灯,游玩一番?我早先问过了,潘著作还没有灯呢。”

    徐观见范老神色,隐约得知其意,不由觉得好笑起来,实际上也笑出声来了,“他若没有灯,买个便是,何必还要我送去?”

    范老以为主人不懂,操碎了心,举起手中大公鸡,说道:“别人的哪有主人的好?”

    第82章 初议伐辽事

    徐观看范老想要一力促成此事的样子,笑着摇摇头,“上元佳节,他自和他同伴上街游玩,没准还能偶遇淑女,我这老一辈,还是莫打搅他了。”

    范老听主人这样说,竟把二人分了辈分了,说道:“怎么就成两辈人了?大人也比他大不了多少,只是有个师叔的辈分在,说是师叔,却也不是正经师叔。”

    徐观说道:“管事莫乱说。”

    范老有些蔫蔫的了,但还是没放弃说道:“大人怎么就知道他要去街上偶遇淑女?没准也做了灯送给你呢。”

    这纯粹是胡思乱想了,徐观疑惑地问道:“为何如此想?只因潘著作来咱们宅里频繁了些?”

    范老说道:“潘著作每回来都带礼物。”

    徐观答道:“他懂礼。”

    “潘著作平日里也不和小娘子来往,我知他手下做事的有未成婚的娘子呢,可也没有什么艳色传闻。”

    “他自是个正人君子。”

    “潘著作年轻有为,到现在不成亲却也不急。”

    徐观和喝口茶,“婚姻大事,父母之命,他没有亲生父母,此事自然是师兄帮他张罗,且等他升升官再说,有什么着急的。”

    范老好不容易找的理由,被主人一个个反驳回来,内心也要动摇了。

    徐观说道:“他是个少年人,平日里爱热闹,在这东京又没多少认识的人。我既然和师兄同出一门,与他也有同门情谊,因此自然爱来我这里,却叫你想差了。”

    范老嘟囔道:“只叫我想差了,却没叫大人你想差,每回潘著作来都乐呵呢,不然我费力扎灯作甚。”

    徐观说到:“待到改日,我再把此灯送给他吧。”

    改日?改日就不是上元节了!范老看了看自己手中大公鸡灯,美好的希望也烟消云散了。

    他拿着大公鸡灯回到自己屋里,黯然神伤,想着老爷对自己有恩,少爷也从小看到大,如今却要见少爷后半生孤苦伶仃一个人,怎能不让人伤心?

    他在屋里独自感怀,待到夜深,临近子时,却听敲门声,范老前去开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