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投奔的,他们能直接来问宋江就代表着关系牢靠,这些人对宋大哥一如既往地信任。

    宋江拿着信,叹了一口气,心想得来全不费工夫,以前他就想过,收服山寨之后,如何能上奏天子自己的忠心,应该找什么门路。

    现在完全不用他找门路了,人家大官自己找来了,还是直接上奏天子,可宋江心里却没那么开心,只因时机不对呀!就差那么几天,等到他真正当上山寨之主就好了!

    对着自己的旧部,宋江接连叹息,说“潘府尹看我们都是英雄好汉,已经上报天子,想要诏安梁山。”

    忠义堂上之人听了之后,果然都惊讶万分。

    宋江见了又说:“……可府尹招安,只招二十个军官,剩下的皆为小卒。”

    众人一听,又愤怒不已,山上百十来个首领,缘何只招二十个军官?岂不是瞧不起他们梁山!

    王英骂道:“他们这些当官的,和咱们不是一路!大哥早做打算,将那潘府尹直接杀了,我们有五万雄兵在手,怕他个鸟!”

    张横也说道:“我看这个姓潘的他也没安好心!怎知他不是借着诏安,将我们分散,好一网打尽?”

    众人都附和,一山的首领,却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00-110(第3/16页)

    诏安二十个军官,这不是择优诏安?他们大多都是草莽出身,只因投靠了宋江,才在山寨上有立足之地,若是照着这个法子诏安,他们哪能得到好?

    自己的手下都不同意,宋江略松了口气,却又不能就顺着手下的话这样拒绝。

    潘邓不比别人,他可是要到了天子的手书。

    王英说道:“大哥,别管他许多了!咱们攻下山去,将他东平府踏平!看他姓潘的还敢不敢小瞧我们梁山!”

    “大哥,来者不善,他明明知道我们山上头领众多,却只给二十个位置,岂不是逼着我们内讧!”

    “大哥,小弟愿领三千人下山,一日之内拿下州府!”

    “胡闹!”听了这话,宋江终于忍不住了,“潘府尹拿的是天子诏书,你要攻打他,难道是要与天子作对?”

    可他们本来就是反贼呀!王英说道:“大哥,他瞧不起我们梁山!他这封信里写二十个军官,我看就是偏袒那些从前当官的,要诏安他们做官,看不上我们这些从前做土匪的,竟然不管我们!”

    “那潘邓和他们都是一路货色,咱们攻下州府去,给他点颜色瞧瞧!”

    可是宋江哪里想真的得罪潘邓,做个真反贼。要他彻底与朝廷决裂,做个土匪,他怎么能答应?他以前也是官吏呀,是个郓州押司官呢!

    但此事又不能轻易妥协,因为这时诏安,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得先变成山寨之主,再行诏安,这样他的官位最大,大家的利益也能得到最大化。

    宋江此时真正的骑虎难下了,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只觉这厮真真毒辣!

    潘邓选的这个时间太凑巧了,正好就在他要当山寨之主之前。想到那日他和兄弟们正在商议登上首领之位一事,潘邓就从山脚下路过,被他请上了山。自此之后此事搁置,他想要重提却总是不成,一直到现在也没真正当上首领。

    可是仔细一想,潘邓是他自己请上山来的!这难不成真是天意?

    *

    与此同时,徐宁和秦明也在商议此事,

    他们都是和潘邓吃过宴席的,自然也知道呼延灼认识潘邓。

    可别当他们听不懂那天潘府尹的暗语,说什么“你家叔祖叫我见了面骂你个不孝子孙……”,如果他呼延家真要放弃呼延灼,为什么还要强调见了面要骂他?直接无视不就好了,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就是说明呼延家还没有放弃呼延灼,此次便是托潘府尹照顾他!

    果不其然,呼延灼前晌在宴席上被骂个狗血喷头,后晌居然找上他们来,言潘府尹对众位将领另有安排。

    他们心怀期待,心中忐忑,在山上一等就是十几天,也没见到再有信来,二人忍不住又去找呼延灼。

    呼延灼心中也焦急,几乎觉得潘邓是骗他的了,这么多天过去了,也没接到别的指令。可他对其他首领却不能这样说,只端着架子:“府尹自有安排,尔等自行等待。”

    两人又去找林冲,知道他和潘府尹关系好,看他有没有什么消息。

    林冲说道:“二位不知宋大哥刚刚收到府尹来信?”

    又有小喽啰来找两位首领,“大王怎么走了?呼延大王叫二位回去,说是李大官人来了。”

    唉呀,李应来了!

    两人又紧忙往回走,林冲听见李应来了,也跟着他们去了呼延灼院子。

    屋中有呼延灼,索超二人,花荣还是没来,秦明三人到了之后,见李大官人还是如以往一般风度翩翩,英姿勃发,一身的英雄气概。

    李大官人说了潘府尹给宋江那封信上的内容,又对各位将军说了府尹吩咐:莫要让宋江真的做首领。

    几人听了之后心中大喜,府尹已上达天听,朝廷降旨诏安,那二十枚金牌岂不正是为他们几人准备的?

    他几人不似此间草莽。在朝廷为官多年,许多事想想就能明白,梁山军兵号称五万,二十个军官之位,正够每人做个都监,掌管五营,招安之人定不能官复原职,如此不是正好!

    几个武将摩拳擦掌,深感府尹大恩,呼延灼也算是终于松了口气。

    *

    宋江却深深陷入苦恼之中,左思右想无法,便和军师吴用商议,“此事我们应该怎样好?那潘府尹已经明说是圣上下诏,我就算不满,难不成还能抗旨不尊?”

    吴用说道:“那便答应他了。”

    宋江却不甘心:“可他只给我们金牌二十枚。”

    吴用又说:“那便不答应。”

    “我又怕那样被圣上厌弃,我们山寨岂有以后?更何况我虽代为山寨之主,却也要为兄弟们想想将来,诏安是条正路。”

    吴用捋捋胡须,“哥哥既想招安,又不满意现在的条件,不如假意同意此事,然后叫不同意诏安的人暗中把这件事搞砸,如此,此事一来不顺,二来也能让潘府尹知道我们梁山不是好惹的,叫他回去后再将价码提高。

    我们日后再徐徐劝说不同意招安之人,此事便可成了。”

    宋江大赞,“真不愧是军师,便按照军师计划行事!”

    他又想了想,“若是将诏安搞砸,岂不也是不尊天子?”

    吴用便说:“诏安也不是一日两日能成的,事先也该让官员过来梁山一趟,详细地讲些条件才好。”

    “嗯。”宋江点头满意,“我们便再邀潘知府来梁山一叙,商谈此事。”

    当天晚上,宋江便将那些不同意诏安的人叫到自己院中来,细细叮嘱了一番。

    第二天一早,宋江将首领们聚在一起,言自己要请潘府尹再次来山上一聚。众人听了之后各怀心思,没人反对。

    正好当天武松与武大郎在忠义堂上向宋首领辞别,宋江送到山下十里,依依惜别,又将自己的信递给他,请求转交府尹。

    武松兄弟二人一路回到东平府,武松安置了哥哥,前来府衙送信。

    潘邓收到信,先并未查看,而是问武松:“二哥如今也回家来了,可有想过做什么事?之前你在衙门里做都头,陈大尹在时也做得很好,尽职尽守。陈大尹走后想必是受了委屈,这才到山上去,如今府衙乃是我做主,若你想要官复原职,也未尝不可。”

    武松来时已经想到潘邓要如何责怪他了,如今听了这话,没想到府尹不但不怪罪他,反倒还劝慰自己,心中情绪翻涌沸腾一片,纳头便拜,“武松愧对府尹栽培之情!”

    潘邓把他扶起来,武松又拜下去,“武松没脸再做都头,唯愿偿还府尹恩情,服侍身边,做个护卫,保全府尹周全!”

    第103章 梁山泊行船

    潘邓再把他扶起来,“我得武松,实为幸事,你既然愿意,以后就在我身边当差吧。”说完他问出了想问很久的问题:“嫂嫂呢?”

    武松抿起嘴不说话了。

    潘邓见这是有事发生,问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武松摇摇头说:“潘氏和我哥哥和离了。”

    “原来如此。”潘邓见武松面皮绷着,就不再说伤心事了,转而说道:“二哥也在山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00-110(第4/16页)

    待了些日子,依你之见,山上首领,哪个称得上是有能之人?”

    武松回想,“宋大哥忠孝两全,慷慨仗义。”

    潘邓问:“可还有?”

    武松又说:“我在山上认得一好友,名鲁智深,原是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的提辖官,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这才犯事。此人侠肝义胆,有勇有谋,称得上是真英雄!”

    武松见潘府尹只是点头,可见还想让他再说些,他绞尽脑汁,回想山上他结识众位首领,半天之后说:“没了!”

    潘邓笑道:“如此,随我去洲院走一趟吧。”

    到了院内,却不见许主簿,钱文书,院内空空,只孟同知,刘曹司在此整理户籍册。

    那二人一个翻书页,一个对照着册子,见了潘府尹说道:“大人快去换了官服,再过一时半刻,新通判便来拜见了。”

    潘邓这才想起来,近日府中新通判官要到,“今天就来了?我还以为得再等五六日。”

    “一大早收到的通报,许主簿连州院门都没进,直接去的城外。”

    潘邓也紧忙去换了官服,在衙中等待,过了半刻钟,便见数人簇拥着一个人进来。

    来人名叫晁少古,中等身材,眉目和善,三十多岁年纪,一路风尘仆仆,面上带笑,看样子是个随和人。

    “潘府尹,久仰大名,我是从东京来的,来时陈相还托我带了信来。”他说着掏出书信来,潘邓接过,问道老师身体如何。

    “相公一切都好,身体康健,只是惦念府尹。”

    众人一一见过,晁少古看见武松却一来愣,武松也紧绷起来,以为此人知道些什么,晁少古打量半晌,说道:“这是打虎武松!”

    众人都笑道:“正是武松兄弟!”

    晁少古也大笑,“见了武英雄,才真觉自己来到东平府了!”

    武松这才松了口气,心中开始后悔自己做土匪来。

    衙中众人为晁通判接风洗尘,共用了便饭,席间晁少古也说起自己出身经历,他乃是高邮军人,崇宁四年进士,十几年间做外朝官,在西北做过县令,江南也待过,此次还是第一次到山东来。

    晁通判初到东平府,还没个住处,众人为他接风过后,潘邓叫他在府衙暂住,同时吩咐了付掌柜改日带着晁通判四处找找房子,“东平府物价不高,想必能赁着个合适的院子,你有什么要办的,也可找钱通,许宜,莫要见外。”

    晁通判一一应下,虽刚到东平,也觉此处颇有同僚情谊。

    潘邓又说道:“晁通判来得刚好,原本通判刚刚来到东平,该叫你歇上两日,只是我最近刚好有事外出,便叫通判主持大局了。”

    晁通判问道:“府尹要去哪?”说着他不赞同的看了同僚一眼,说道:“大尹怎可轻动?若要外出,府尹信得过,有什么事交给我办也好。”

    潘邓笑道:“我待去梁山一趟,两三日之间便回了。”

    晁少古:“?”梁山?

    “这……这……怎么要去梁山?”晁少古左右看看,见众位同僚也似不知此事。

    潘邓说道:“一时片刻难和晁大人说明,梁山目前招安一事,须得本官亲自去才行。”

    他又吩咐诸位同僚,“我不在时管好东平府,若遇着什么难事,等我回来再说也不妨,晁通判刚到任上,诸位带他在东平府走走,熟悉熟悉府衙。”

    众人苦劝不得,具都应是。

    *

    翌日清晨,潘邓带着小郓哥,从东平府方面去梁山,张清带着人马将他护送到水泊边,还是不放心地说道:“我护卫府尹上山罢。”

    潘邓笑道:“不是说好了,我带着郓哥上山就行了,我不在的时候,保卫好东平安危。”

    张清拱手称是。

    梁山泊上有几艘船来,最前面撑船的是个生面孔,到了岸边抱拳,“见过潘大人,我乃混江龙李俊,奉宋首领之命,迎接大人上山。”

    潘邓看了那李俊几眼,和小郓哥跳上船去,那竹竿一撑岸边,船渐渐飘远了。

    小船在芦苇丛中飘飘荡荡,他们的船后跟着几艘空船,护卫而行,那船上两位首领也见过潘邓,一个自称出洞蛟童威,一个自称船火儿张横。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