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50-160(第1/13页)
第151章 决战邓元觉
潘邓听了这女子的话,说道:“既然如此,想必湖州之事你大都知晓,你也不用跪着了,起来为我讲述湖州白莲教吧。”
潘大人虽没做出什么承诺,但当自己想率领同胞与邓元觉大军同归于尽之时,被宋军相救的心情周兰心还没忘记。
周娘子于是起身,事无巨细从自家遭受无妄之灾,父兄入狱,走投无路之间,第一次得知白莲教讲起。
*
城外乱战一片。
城墙之上两阵飞弩过后,又是铁骑冲击,骑兵过后步兵紧随而上,董小五跟着新兵营手持长矛,列队而战。
董小五心中十分焦急,怎么就到了战场这一步了?原计划是他没等开战就跟着割稻的大军溜出城了,怎么才过了一天的功夫,他就要和自家军队刀兵相接?
董小五一心想要逃回自家军营,却无奈身上穿着宋军服饰,怎能直接逃跑?他左看右看,想趁着旁人不如意,慢慢地将自己挪到战场边缘,再伺机而动,却突然听到破空声传来,一白莲军拿刀朝他面门横劈而下。
董小五愣在当场,来不及抬枪格挡,薛成拉了他一把,抬枪将那人囊过一边,“你在这磨磨唧唧的干什么!这是战场上!”
他被薛成一骂,也惊出一身冷汗,什么敌军、友军、暗中放水、趁机逃跑都放在一边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董小五端枪警戒,管他是敌是友,谁来砍他,他就捅谁!
开城门不过半个时辰,战场上就出现了一边倒的局势。邓元觉率领的白莲军素来是战无不胜,以往面对宋朝的厢兵,只要几个冲锋,敌人便被吓得四散而逃,可宜兴城的这批士兵怎么如此不一样?
不光铠甲完备,武器精良,甚至连士气都这么足!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就是因为这群人是北方来的野蛮人,就比咱们南方人勇猛?”
身边的人听了他说丧气话,骂道:“放你娘的辣臊屁!因为他们原来是水泊梁山的!跟咱们方腊圣公之前一样,都是反贼!现在又有了官家的武器,肯定比官军强了!他爷爷的,真他娘的难对付。”
“那他们怎么就招安了,咱们怎么不招安?”
“咱们招安个屁,咱们是真造反!那梁山泊,那个宋江,就是反贼之耻!亏我以前还想上梁山,他还笑黄巢不丈夫,我呸!他连黄祖师爷的小手指头盖都比不上!”
几个人一边插科打诨,一边缓解紧张焦躁的气氛,但还是有人忍不住说道:“咱们援军怎么还不来?邓将军不是留了两千人守营吗?”
气氛又陡然凝重起来,他们已经支撑不住了。
*
夜晚山风吹拂,邓元觉留守在后方的大军之中,指挥着手下担水灭火,挖土扑火,砍树隔火,此时又有人来报,“大王,大火又往东面去了,东面是咱们军营!”
邓元觉正在气头上,一脚把来人踹了个后滚翻,“废物!把军营给砍了!”
南面的人手刚歇息没一刻钟,又去东面把临时搭军营用的竹子和茅草全都砍倒,空出一段隔离带来以防火势蔓延。
等好不容易看着大火仅剩微光,已经接近凌晨,众白莲军看着燃烧着的军粮茅草还未殆尽,却也不敢靠近。从北面荆溪里打水的人终于回来了,一担两担将火苗浇灭。
满满的粮仓变成了灰烬,白莲军满面愁容,“这可怎么办……咱们没有军粮了……”
“我来参军就是为了不饿肚子,现在什么都没了,还打个什么仗?”
邓元觉听了拔刀出鞘,一刀结果了其性命,鲜血四溅,止住了一干人的议论,邓元觉扬声说道:“攻下宜兴城,咱们就有粮了!”
话音刚落,一支长箭破空,在众人都没来得及反应之际,避过甲胄、肩甲、护心镜直直插入邓元觉锁骨处,贯穿肩颈。
敌军有埋伏!身边士兵一阵哗然,邓元觉低头看了一眼长箭,咬牙用刀尖把箭柄砍断,只箭头留在体内,他咽下喉间腥味,喊道:“孩儿们,跟我迎敌!”
说话之间梁山军从西山丘陵顺势而下,一举冲散白莲军守军,守兵一晚救火本已疲惫不堪,哪里经得住如此冲杀?没过一息片刻就败下阵来。
邓元觉手拿浑铁禅杖,此禅杖重达五十多斤,平日里被他舞得虎虎生风,可今日肩膀重伤,又如何端得起来?一届方腊麾下大将就这样被几个都头围剿,命丧君山脚下。
天光大亮,宜兴城外一片狼藉,梁山军手拿担架抬着伤员进出城内外,董小五也躺在担架上,由着两个人给他抬到了重症病房。
“我,我活不成了……”董小五胸前豁开一块口子,鲜血直流,被人用干净布巾捂着,却不敢用力按压。
伤到他这种程度,应该就离死不远了吧,董小五眼中含泪,说道:“哪位好心人转告我薛成兄弟……说我董小五……对不起他……我今天也杀了三人,没……没……”
很快救治的人员来了,看了一下伤口说道:“省省力气,许还有法子治。”
董小五却只当这些人是安慰他呢,叫他在临死之前听听好话。
但如今再不抓紧,这回可就真没时间了,董小五含混说到:“我知道……他,他早察觉了,还对我……依旧……我……我对不起他……这辈子我俩是敌人,下辈子我和他再做兄弟……”
老大夫换了干净衣裳,拿了用酒精消过毒的器具,又检查了上好的桑皮线,说道:“麻沸散。”
董小五彻底陷入昏迷。
*
府衙之内,周兰心为潘节度使讲述了自己过往,以及湖州如今白莲军的状况,一个多时辰过去,天已大亮。
她深知自己并非客人,是俘虏还是降将皆在潘节度使一念之间,于是自告奋勇带领士兵清扫战场,照顾伤员。
潘邓说道:“你领娘子去照顾伤员吧,剩余人叫他们在城外自建营房,大军在此休整两天,你便随我一同攻伐湖州。”
周兰心应下,由两个士兵带领着走出府衙,迎面却撞上了归来的几个都头,拎着邓元觉的尸体要献给潘节度使。
周兰心见了邓元觉陡然一惊,下意识就要退让,却又在下一刻意识到这人已经死了,这个逼迫着她两营父老乡亲去送死的人,把自己逼上绝路没办法战胜的人就这样闭上了眼睛,没了气息。
周兰心深吸了一口气,眼看着几人将邓元觉拖到府中,进了二门,不见了身影。她才又转身离去。
*
降军聚在一起,神情麻木,他们半夜十分进城投降之后,就被聚集在此地。
忽然有人说道:“看那,那是周首领!”
那麻木的人群就像在盆里奄奄一息的活鱼被劈头盖脸浇了一瓢清水一般,又恢复了活力。
“首领没死!她还活着!”
周兰心见了自己麾下部将,心中也十分欣慰,走过去说道:“你等昨日投降,一直待在这里?”
众人都点头,“我们都老老实实待在这儿,不敢给首领惹出祸端来。”
“首领,咱们接下来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50-160(第2/13页)
么办?弟兄们以后去哪儿?”
“首领,你去见将军,他们有没有为难你?”
周兰心摇头说道:“节度使是个极仁慈的,为人也宽厚,如今邓元觉也已被宋军绞杀,节度使许我两营士兵回归家乡,不过得等打下湖州过后。”
众人又惊又喜。
周兰心接着说道:“过些时日我随大军去湖州,尔等便待在宜兴城内。从今日开始就自己搭建营房,若是官军有指使,就依言照做,切记不可莽撞行事,也不能不敬上官,可记住了?”
众人都点头,那少了一个耳朵的小猴子流了眼泪,凑上前去说道:“首领,我和你一起去。”
周兰心低头看他,说道:“重荇替我管理军队,约束弟妹。”
那小猴子接了命令,擦干眼泪,点头说道:“首领一定要回来。”
周兰心也点头应诺,“待我随军攻破湖州,便请示带父老归乡,你们在这期间听各自小队长的话,遇事不决的,去问官兵,凡事多请示。”
众人心里又有了主心骨,有了期盼了,各个面上焦虑的神情被一种轻松取代,听了首领的话,各自去寻找竹子,抱茅搭建营房。
周兰心带着百十来个娘子去了伤兵营打下手,刚一进营中,扑面而来的一股胡蒜味道。
有人说道:“真奇怪,这看着又干净又整洁,怎么这么大一股胡蒜味?”
周兰心叫娘子们都不要多说话,派一些人去煮热水,清洗布料,忙活起来;剩下的听医者吩咐,给郎中打下手,跑腿熬药;又带了几个人整理军营,可到处都没看见哪里有胡蒜,倒是在一个人身上闻到了。
她也十分奇怪,“这是吃了多少?怎么感觉是让蒜给腌透了?”
旁边一个老军医说道:“别找了,没有,那是节度使赐下来的神药,活死人肉白骨,吃下去就是这股味儿。”
周兰心这才明白。
*
两天过后,大军休整完毕,留两千人与伤员共同留在宜兴城,其余人等跟随潘邓向南进发,兵分两路,东路直达湖州城,西路经过梅溪镇与安吉,从余杭支援杭州。
第152章 郓哥送物资
大军行进的前一天,夜里休整之时,小郓哥带着好几车的物资来送给兄弟。
“我还以为赶不上了,潘哥你走得怎么这么快,我听说你这刚打完仗,马不停蹄赶过来,结果明天天亮就要走了……”
潘邓笑着迎了兄弟进账,小郓哥如今越长越开了,是个青年样子了,潘邓叫他坐到椅子上,再让伙房拿些点心来,说道:“兵贵神速。”又问道:“南北不同,你这一路到宜兴来可有什么不适应的?身体可还好?”
小郓哥满不在意地说道:“这有什么,我小时就随着李大官人到绍兴呢,比这地方还南,在那杭州府旁边!”
潘邓也坐到他身边了,问道:“东平府如今怎样了?”
小郓哥喝了两盏茶,“东平府还是往常那样,一切都好,我来的时候眼看球赛就要办完了,今年可真红火!南北的人都来咱们这儿看球赛,咱们城西不是规划往外扩建?好多别的地方的人都想买地呢!”
小郓哥感慨道:“我真觉出来咱们东平府好像也要变成北方大府了,从前没有,自从年初梁山投降,重新分地,又要在西边扩城之后,再加上今年球赛好多人来,咱们府里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真有一番东京城的气魄!听说是府尹上报一路指挥使,指挥使都破例让咱们球赛期间推迟宵禁了!”
说着小郓哥突然神秘兮兮地问潘邓:“潘哥可知新来的府尹是谁?”
潘邓还真不知道,这事是老师安排的,他当初接了皇命就紧忙往南赶,还并没向人问过,“听你这么说,是个咱们两个都认识的?”
小郓哥嘿嘿一笑,“不算认识,我只见过一面。”
“是谁?”
“我且与你说,这人是个宗室,姓赵的!”
潘邓一时犯了迷糊,他认得的人不少,可还真不认得什么宗室。
小郓哥说道:“潘哥你忘了,当时东京城开书市的时候,招待过的贵客,他带着娘子一块来的,他娘子是个有名的才女。”
潘邓恍然,“赵明诚?”
“对!就是他!”
小郓哥说道:“不光球赛办得好,自从赵府尹来了东平府,咱们府里现在也要建书院和图书馆了,嘿,我从前还真没想过,赵府尹说要把咱们东平府弄得跟南方这几个州似的,要做个文风昌盛之地,大家伙背地里说这事儿,都说成不了!咱们东平也没出过什么大官人呀!”
潘邓笑道:“这事并非一天两天能见成效的,他能起这个好头就不错,成不成还要看往后呢。赵府尹说没说书院规划在哪儿?”
“就在西边新规划的那片地,冯掌柜也申购呢,我听说有一部分直接定下来,剩下的和当初在东京建图书馆时那样……”小郓哥想了半天,“招标。”
潘邓点点头。
小郓哥絮絮叨叨地把东平府这几个月发生的事都说了,最后说道:“就是有一件事发愁,咱们府里想着明年开春动工,土地松软,工期也长,但是开春的时候又要办球赛,大家伙都发愁呢。”
潘邓说道:“这有什么愁的,你来时没到润州城看,现在家家户户都用水泥,这东西盖房子快,只烧些青砖,用水泥垒起来,或者浇注竹筋混凝土,就能把工期缩短了,还省木材。”
小郓哥头一次听“水泥”,还不知是何物,满脸疑惑。
潘邓便说道:“等你往回走的时候,到润州城见了李大官人,叫他与你讲上一讲,再带你去厂里看看,就知道了。”
小郓哥说道:“说起来我与李大官人也几个月没见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