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邓问他,“你到润州城时他没接应?”
小郓哥回想道:“我到润州府只停留半天,只张都监和卢首领在府中,我找人问过李大官人与杜兴大哥,他两人都不在,听别人说他们去常州府了,说要谈什么生意,还要建工厂……说的好像就是这个水泥!”
潘邓点头,“如今江南百废待兴,建水泥厂既能修缮房屋,又能提供就业机会,是个能快速恢复生产的好手段,只是辛苦李大官人了。”
小郓哥嘿嘿笑道,“真要这么好,叫李大官人在咱们东平府也弄一个,到时候我那儿要是建新房,也叫他给我打个折扣。”
潘邓于是问道:“你那儿如今怎么样了?”
此时伙房兵拿了吃食通报,得了允许后进来,将手中托盘放到桌上,乃是摞成小山似的肉馒头,外加一大碗菠薐菜鸡蛋汤,小郓哥一边啃着肉馒头,一边呼噜呼噜喝汤,末了感叹一句,“菠薐蛋汤,人间绝味!”
潘邓用慈祥的眼神看着这个只有菠菜蛋花汤就非常满足的小伙子,眼见他吃了三个包子才放缓吃速,与自己说起在原来祝家庄地盘上新建的药厂事宜。
“……现在咱们大蒜素已经能稳定量产了,安神医还给想了个好法子,把大蒜素搓成丸子,外边包了层药衣,比原来那方便多了!”他一边说着从自己怀中掏出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50-160(第3/13页)
个锦囊来,打开又有一小陶瓷盒,再打开只见里面一丸硕大的药丸。
潘邓拿在手中看了看,有一颗鸡肉丸子那么大,“这么大,能咽吗?”
小郓哥说道:“临吃之前给捏碎了再吃。”
潘邓点点头,好歹是方便运输,又方便定量了。
小郓哥接着说道:“那青霉素着实不太好弄,我原叫安神医主持此事,可他在咱们府中安济院挂职,有公家事要忙不说,现在安神医在咱们东平府里也相当有名声,谁家有个疑难杂症,头风腹痛,背上生疮,寻常大夫治不了的都找他去治,偏偏他还一治一个准,每日里忙得很,我就又在府中寻了一个医者。”
小郓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是抄写的那家人在官府的户籍,是个外来户。
“咱们府中医者不少,但我也不敢轻易找,一来怕医术不精,弄不了咱们这精细的活;二来也怕不是个老实牢靠的人,嘴上没个把门儿的,把咱们这神药说出去了。”
潘邓看着那张纸,只见户主姓何,一家五口,有老母何氏,妻崔氏,一儿一女。
小郓哥说到:“他父子俩在咱们东平府一家医馆里面坐诊,抓药,女儿在纺织坊上工,虽是外来的,但也知根知底,在府中也是人人称赞的医者仁心,我就做主叫他和他儿子接了安神医的班,近几日刚研究出第一批,我这就带来了。”
潘邓颇为意外:“已经研制出来了?”
只见小郓哥又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来,打开里面又是一个瓷盒,他神秘兮兮的把这小盒子往潘哥面前挪了挪。
潘邓也小心地把那盒盖掀开,只见里面有三个针筒,针筒是玻璃做的,推杆同样也是玻璃材质,只上头一块黑黑的杜仲胶,针管前头被堵死,在三个针筒旁边又有三个包着的针头。
潘邓看着这个巴掌大的小盒子,内心感慨万分,以前看小说看多了众穿越前辈手搓导弹,如今轮到他,才知道许多看似简单的发明,依靠的是社会的整体工业水平。
就拿这青霉素来说,玻璃、能制造针头精度的冶铁、杜仲胶、外加在古代无论怎样都难以达到的无菌环境,少了一样都难以做成。
“试验过了吗?”
小郓哥被肉馒头噎了一下,说道:“没试验呢,我不敢。”
潘邓就把这三支青霉素收了起来,“叫他再生产一批出来。”
小郓哥领命,当晚汤饱饭足后在军营中住下,呼呼睡了一晚,第二天早起回了润州城。
*
潘邓则没那么早睡去,而是拿着药盒来到了伤兵营。
已经过去三天,轻伤基本上都能行动自如,重伤未愈的卧床休息,还有一直高烧昏迷的,被医者运送到特定的营房,每天有人照顾看守。
潘邓问了新兵营的指挥使,“那个从对面来的醒了吗?”
指挥使回道:“没呢,给了一颗神药吊着,也没醒,一直发热,昨天夜里惊厥,医者给喂了羊角汤,估计就这两天了。”
潘邓穿了消过毒的白大褂,进了重症营房,看了看那名细作,说道:“你们先出去吧。”
指挥使听命在外面看守,没过一会儿听到节度使叫他,他又进门一看,只见潘大人坐到那人床边,正在握着那细作的臂弯。
潘邓说到:“你过来给他按着。”
指挥使走过去依言用小棉花球按住了那人手臂,潘邓又如法炮制,给两个眼看活不成的注射了青霉素,这才离开了军营。
指挥使过了一刻钟小心翼翼地把那小棉球掀开,只见果真如潘大人所说,下面一个出血点,已经不流血了,这才把那棉球扔掉,心中啧啧称奇,“你小子是交了好运了,不知道大人这又是什么神药……”
这天夜里发生的事少有人知晓,第二天一早,潘邓大军继续南下,此时林冲也正在广德军练兵。
*
林冲当初接了潘节度使指令,来广德军调兵,起初此地禁军首领王昭德还不接见,言禁军只受皇帝调令,还没等林冲写信请求潘节度使指示,苏州又传来调令,要调派禁军支援苏州府。
苏州府本就驻军五千厢兵,广德军之前又向苏州府支援了在此地就粮的禁军七千人,已经是鼎力相助,没想到苏州府竟然还要管他要人!
他还没管苏州府要回他那七千人呢!写信询问也语焉不详,他好好的七千兵力如今到底怎么样了!
王昭德不想在再理转运使调令,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整个广德军都归他管,自己又如何能抗令不尊?可若真再往苏州调兵,打了胜仗还好,真要全军覆没,背锅的不还是他们武将!
第153章 湖州府城外
王昭德心中愤愤不平,正巧前两日那南下讨伐白莲军的潘节度使派人来询问,王昭德便顺水推舟,将手下六千人马交给林冲,自己只剩两千禁军,与广德军三千乡厢兵守卫城池。
这回找麻烦找不到他身上了吧?
林冲得了兵马,又在广德军驻军半月,训练一番。禁军的底子要比厢兵扎实许多,因此练习阵法来也并不费事。只军中有些人过惯了和平年月,倦怠惯了,不肯出力气训练。
林冲便在军中提拔了几个有建功立业之决心的副将,一层一层管下去,不怕他们惫懒。
阮小二这几日也一同训练,颇为看不上眼,“我还不知道他们什么底细?当初咱们在梁山上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禁军来攻打过,名字叫禁军,实际上也就那样,冲一冲就散了。”
林冲说道:“咱们那时候要是不拼命,就要叫他们打上梁山了,自然要拼死抵抗;可来攻打咱们的禁军却都是拿月钱吃饭的,要拿命来打仗不合算。”
阮小二撇撇嘴,还是对这些个拿钱不干活的看不上眼,问林冲道:“咱们什么时候去攻打湖州,主公还没给信吗?”
林冲说道:“时机恰当之时自然就行动了,不必心急。”
话音刚落有探马来报,“节度使来信!”
阮小二立马有了精神,“教头快看!”
林冲拆了信件,大致扫了一遍,脸上露出笑容,“该咱们动手了。”
*
五月廿二,潘邓领兵由南向北直奔湖州城,林冲则带领广德军六千人由西至东攻下梅溪县和安吉,给潘邓的西路大军南下支援杭州扫清障碍。
从安吉到湖州府并不是坦途,中间有层层丘陵山脉阻隔,是以消息不通,郭奉道自从驻守湖州府,也便少了和他发家之地安吉的往来。
得益于地形优势,西路军一路南行跋山涉水并无阻碍。
潘邓率领的东路军则一路由长兴穿过卞山山谷,到达湖州城东侧。
到卞山山脚下之时,湖州府辖下村庄田间地头的百姓正在割稻,城门大开,商贾百姓进进出出,毫不设防。
潘邓一早叫探子到周围打探,而后在军帐中与各位首领商议对策。他身边是军中几个指挥使,都是梁山上的弟兄,有几个还是林冲一手带出来的,其中有阮小五,杜迁,以及远道而来的卢俊义和燕青。
阮小五嘟囔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150-160(第4/13页)
:“这郭奉道消息也忒不灵通了,他好像不知道咱们来。”
潘邓环视周边将领,问道:“如今敌明我暗,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上策也,诸位有什么兵不血刃好法子?”
卢俊义还记得他们随林冲刚到润州之时,就是他主仆二人扮作陈观,假意投靠,渡江赚开城门,活捉吕师囊,便想要如法炮制,说道:“不如我们装作外地来的,投靠白莲军,只要能混进城去,到他府中,咱们便能给他来个措手不及,把控州府,活捉郭奉道!”
堂中众人都以为此法虽好,却又隐约感觉有些草率,一人说道:“如今是非常时期,郭奉道不说十分警惕,却也不可能毫无防备,贸然投靠,只怕会打草惊蛇,到时候不光失了先机,若他城门一关,我等还要再费尽心力攻城。”
听到有人反驳他,卢首领也不在意,他本就不是那行军打仗的材料,叫他办事可以,叫他指挥、想法子则有些捉襟见肘。卢俊义便看向潘邓,“主公以为如何?”
潘邓说道:“此法也可,只是慢了些,如今邓元觉被擒的消息想必还没传到湖州府,但说不准什么时候郭奉道就会得知此事,警惕起来,因此要速战速决。”
此时一批出去的探马回报,“湖州城一共东西两个城门,进出皆有白莲军把守,湖州城内号称屯兵一万五千人,郭奉道手下有四个首领,替他掌管教中事务,个个都是豪杰!”
那探子待要一一说明,潘邓问道:“这四个首领之中可有姓周的?”
探子一愣,回道:“有两个姓周的,一个名为周琦,是那郭奉道军师,另一个叫周兰心,也颇有些本领,据说他二人是兄妹,一早就为郭奉道办事,入了他那白莲教。”
众人一听,杜迁说道:“那姓周的,不就是当日……”
虽周兰心投降还没几日,就随军南下了,但他们之中也有见过此女的,“……就是那天投降的,后来在咱们伤兵营里干活那个。”
“她真是个首领?我还以为自己编的呢。”
“不是说投降那个是明通判之女吗?怎么姓周?”
“早就说了,不是明通判之女,是白莲教首领!”
卢俊义说道:“既然此人已经投降,从前又是湖州小首领,不如叫她来问话?”
此话一出,遭到众人反对,“那怎么能行?”
“没准是诈降的!咱们要是真叫她来商讨事情不是正中了敌军的奸计?”
“她是投降了,可万一回到湖州又想到从前是个做首领的,反悔了该如何是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其中一人却说出了事情的关键:“湖州府有一万五千白莲军,又有四个首领,我们倒是能当机立断杀了郭奉道,可这也会让白莲军群龙无首,这一万多人又该如何处置?若放归他们回乡野,怕会骚扰百姓;聚在一起恐又有叛乱,这该如何是好?”
“……况且郭奉道死后白莲军不见得就会四散溃逃,湖州是他们家乡,那些白莲军又能逃到哪儿去?又因他们还有别的首领,再聚集起来攻打宋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众人一听都有些傻眼,阮小五说道:“咱们就只管杀了姓郭的,攻下城池来就是!管这些乱七八糟的做甚?”
燕青拽他,要他不要再说这等不入流的话,若是打下来了,又叫白莲教重新占领土地,他们攻打湖州的意义何在?
“这……那难不成湖州一地还不能速攻?要么就像润州一样,在这手上个一月半月的,稳定了府城再走?”
如此一来,原来想要速攻湖州的计划倒是不成了,若想拿下湖州,只能徐徐图之,慢慢来。
潘邓却笑着说道:“哪里就要如此麻烦,叫他白莲军上下一齐投降不就行了?”
众人都看向潘节度使,白莲教固执的很,如何会轻易投降?
潘邓说道:“若是首领战死,他白莲教徒或许还要四散而聚,拼死守卫邪教,可若是首领带他们投降呢?”
众人恍然大悟,阮小五说道:“节度是英明,原来是要劝降郭奉道!”
潘邓又笑了,“劝降他作甚?咱们不是有个现成的白莲教首领?”
*
周兰心听闻潘邓要智取湖州府,速攻郭奉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