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0-31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r />     孙二说道:“搭帐篷,你这营里也有受伤的,张将军怕你们草药不足,特地让附近的军队多关照些,待会儿护理娘子过来,你可千万叫手下弟兄注意些,不要冲撞医者,否则伤了和气,好事也变了坏事。”

    护,护理娘子?那是什么?

    严铭还没细想,就见那边又走来了一群人,看身影确实像是女子,严铭眯起眼睛细看,人群走近,几个医者带着一群身着朴素衣裳的小娘子,拎着大木箱,扛着板舆,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到这边来。

    严铭愣住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医者,怎么都是娘子!

    那几个东南军已经接过担架,帮着抬伤患了,护理娘子则是在帐中搭了简易的小床,还有一些人在帐中消毒。

    严铭和孙二说道:“这……这怎么能行?军中咋能有女子?这……”

    孙二两手抱臂,从前听到的学到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微微一笑,“正义之师为和而战,不为战而战。我军不光重训练,更重医疗保障,以免去士兵忧虑。这些护理娘子都是学了几年医术,经过训练的,技术十分高明,严副将且宽心吧。”

    严铭望过去,那些新来的人正在分配任务。

    如今当务之急是为重伤出血不止的人做诊断,几个东南军用那怪模怪样的板舆把伤兵抬来,一个护理娘子赶紧走过来询问了伤势,那士兵看起来有些不知所措,左右转头,被护理娘子训斥了之后又只能答话。

    护理娘子利落地把他的衣裳剪开,粘在伤口上的布料被撕下来,血流不止。

    她用又快又轻的声音说道:“放松,我会帮你处理好伤口的,首先要先消毒,有点疼是正常的。”

    护理娘子打开木箱,取出纱布和止血药,清理伤口的时候那士兵原本苍白的脸一下就扭曲了起来,痛呼出声后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嗓音在喉咙里戛然而止,一脸硬气的硬生生扛了过去。

    那护理娘子又拿出止血钳,针线,将伤口快速缝合,动作利落而迅速地为士兵绑好了纱布,然后说道:“不要乱动,我明日会再来上药,安心养伤,你的伤会好的。”

    士兵原本痛苦的表情渐渐舒缓,看着那为自己忙前忙后的小娘子,眼中露出感激。

    夜晚伤兵都处理完了,严铭叫手下长官来自己跟前,简要说了目前形势,最后说到士兵杀敌的功劳一事,“……这事叫大家伙多担待些吧,如今咱们换了新主,这赏钱不能跟东南军要。不过我白日里想了,他们之中要是有不服的,我和东南军讨要个差事,咱们刚刚归降,没有功劳,我欲请出兵去宜都打王煜,谁要跟我去的,要在新主面前亮个相的,叫他们跟上!”

    *

    龚旺带着东南军一路追到宜都,王煜逃回宜都城之后,就关了城门,闭门不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00-310(第5/15页)

    他接了张将军指令,在此驻军包围宜都城,一只苍蝇也不叫他飞出来。

    围城五日,江陵来人传信,龚旺赶紧叫人到跟前来,“张将军有什么吩咐?”

    第304章 学子狂欢

    张清没什么特别的吩咐,依旧叫龚旺原样围城,只不过送来一批人,正是从前江陵军厢兵营里的,前来宜都城和他们共讨王煜。

    龚旺笑了,“那他们可算讨了个好差事,单单在这城外等着就行,咱们围而不攻,宜都也撑不了多久了。来的人是谁?”

    送信人答道:“来的是江陵府严副将。”

    “叫他来见我罢。”

    既然是想到这儿来立功的,那他也不妨成人之美。东南军已经数年没有新进来的军官了,如今这个严副将见风转舵,倒也是个明白人。

    严铭进帐见过了龚将军,龚旺自然多关照他几分,问了他出身来历,之后与他共同去了阵前。

    龚旺说道:“……你是西北人,咱这东南军,一些是山东人,一些是江南人,还有来自天南地北的禁军,因在广德军就粮,我主起事之后,自编入了东南军。”

    严铭也和他聊起闲话,“将军何时入的东南王麾下?”

    龚旺笑道:“我自东南王在东平发家之时就认得他了,你可知我长官张清将军?”

    严铭自然知晓。

    “……当时东南王在东平府任押司官,张将军则是临府东昌府兵马都监,那时二人就相熟,我在张都监手下任一任副将,之后东南王带梁山军来到江南,张将军在那时就带我一同南下了。”

    严铭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在军中新认识一人,便是那日扮作劫匪劫囚车的孙指挥使,想来指挥使从前是梁山上的人了。”

    龚将军点点头,“他是军中老人了,从前只是个伙长,一级级升上来的。你刚来到东南军,时日久了就知道了,咱们这儿只要踏实肯干,总会往上升的。”

    严铭见龚将军如此平易近人,自己心里忧虑也放下些许,想到这几日见到东南军种种,长官有理有据,士兵待遇也好,不由得对自己手下这些小兵少了些担忧。

    两人一路走到阵前,伙房小兵正在煮肉汤,几十个大锅架着,里面的羔羊肉汤鲜味美,萝菔晶莹剔透,再配上烙的烤饼,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严铭不自觉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龚旺说道:“弟兄们头一次来,吃点好的!”

    严铭见了羊肉汤,硬生生把自己的眼神挪到别处去,说道:“弟兄们寸功未立,哪里能受如此奖赏?不知军中如何打算,我等何时去攻宜都城?”

    龚旺拍拍他的肩膀,“宜都城哪里要我们攻打?此地城小粮少,咱们就只在这儿驻守,不出两个月,城门自然就开了。”

    说完又对着伙房兵说道:“勤扇风,让烟飘远点。”

    严铭说道:“既然围而不攻,不如劝降士兵,我军中正好有嗓门大的,将军意下如何?”

    *

    宜都城内,守城士兵靠在城墙内歇息,一刻不停地咽口水,“……他们东南怎么这么富裕?连军营都吃得这么好。”

    另一人不屑道:“咱们蜀地也不差!”

    “是不差,可那是官人们有钱,关咱们这些军户啥事?唉……我也想吃肉了。”

    “我也是,就是没有肉,能吃顿饱饭也行……”

    自从他们进了宜都城,原本不多的口粮又减了一半,见天的这顿吃完没到下顿就饿得抓心挠肝,军营之中怨声连天。

    “咱们何苦来这地方?就在成都府多好……也不知道城中存粮能撑到什么时候,我想家了……”

    几人说着话,抹着眼泪,闻着肉香味,十分痛恨东南军!可城楼下军队不光煮肉馋他们,还派人拿着大喇叭喊话。

    那东南小兵扯着嗓子喊道:“宜都城的兄弟们!咱们知道你们现在日子不好过,城里面就快没粮了,天天饿着肚子,你们心里肯定也清楚,这城还能撑多久?撑不了多久了!你们再这么耗下去,结果就是白白送命!”

    “我们东南王麾下军纪严明,只要兄弟们识相,赶紧投降,我们绝不滥杀无辜!活捉王煜,赏金百两,升官发财!杀了军中长官,赏金也有五十,照样升官!”

    城内的守兵都激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他们城外这是说什么!速速禀告将军!”

    城上守军往下跑,一路之上见了不少往城外张望的军民,城外东南军还在喊话:“……你们为王煜卖命,他却不会管你们死活!投靠了我们那可就不一样了,入了东南王麾下,口粮管够!再也不用受这饿肚子的罪!”

    “速速投降!投降了才有活路,才有好日子过!别再执迷不悟,速速投降!”

    宜都城外换了几批人,车轱辘话来回说,从傍晚说到深更半夜,第二日鸡打鸣时又有人开始拿着大喇叭喊话。

    王煜把手中配剑拍在桌上,“姓龚的欺人太甚!”

    马上就有人出来为主分忧,“属下愿率人与之一战!”

    军中参军赶紧说道:“使不得啊将军,如今敌盛我衰,不能自撞南墙!”

    “那就任由他在城外吵嚷吗!”

    参军连忙说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安定军心,之后等待时机,若敌军有破绽之处,我等再一击致命!”

    众人听了这话都看向王将军,王煜沉默许久,而后说道:“就依参军之言。”

    *

    江陵城中,晁少古严惩贪官污吏,把一只脚已经迈出江陵城,却又被他们截回来的粟裕和蒋子明在菜市口处了刑,又将一众小吏通通革职,下狱的下狱,抄家的抄家。

    而后便是大开江陵门户,叫江南一地互通有无,一时间江陵府涌入商人无数。

    百姓们终于吃到了价贱的米,过上了不用提心吊胆的安生日子,也不去想上头的天变成了什么样,无论这江陵是谁当家,只要他们能安居乐业即可。

    为此事宗泽还特地给晁少古写了书信,怕他如此作为,江陵府会重商伤农。晁少古再三保证,说了苏州好多事迹,这才又重施此政。

    江陵府大批官吏被处置,实乃是除了官吏本人之外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江陵府小茶馆里说书先生与茶客一同畅聊局势,“……若说贪官污吏落马,谁最开怀?”

    “这……肯定是咱老百姓!”

    说书人晃了晃扇子,摇了摇头,“咱们这些人乐呵也只一两天,往后还要过生活,贪官是跌了马了,咱们也没富起来,不是百姓。”

    “那就是衙门里的官!旁的官员被处置了,他们不就能一展宏图了!”

    说书人捋捋胡子,“你只看清一面,这衙门里是有人走了,可旁的官吏也不见得就能升上一升,更何况新来的官员怎样还未可知,这官吏,也就是喜忧参半吧。”

    一群茶客笑了,“老头,那你说是谁?”

    说书人把折扇放在桌上,“着最开怀的,莫属今科学子了!诸位家中可有考生?据我所知,江宁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00-310(第6/15页)

    自今年年初就涌入大批待考学生,如今听了江陵府归入东南,个个喜出望外呢!”

    众人这才想起来,“对呀!好些日子没见谢鸠首了!他怎么没来城中?”

    “该不会是带着他那团员去江宁府考试去了吧!”

    *

    东南王一举攻下岳州,鄂州,最终入主江陵府,这打下来的偌大地盘都需要官员吏员,眼见着三月中考期将至,这届来江宁府考试的学生陷入了狂欢。

    他们这些刚取上的学子,一地长官做不了,可是小吏,县官总能做的!只要进了东南官场,随着潘主公打天下,时日久了,熬熬资历,他们以后便是开国的老一辈!

    谁还说潘主公是乱臣贼子?分明是经天纬地英武圣名的开国之君!

    谢鸠首带着他团中读书人搭了李大官人的商船,顺着长江来到江宁府,到此地时已是临考试没有两天了,李大官人一应安排了食宿,叫学子们安心考试。

    谢鸠首十分感激,人生地不熟的,头一次到这儿,又是即将考试这样的重要时刻,有李大官人这个熟路人在此,真是少了他们不少麻烦。

    谢鸠首带着众学子长揖,“官人之大恩,我与团中诸位学子没齿难忘。若无官人相助,一路送到江宁府,又早赁了大院子,我等在这陌生之地,定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官人这番慷慨,实乃我众学子的贵人!”

    李大官人紧忙扶起他来,“鸠首这是说哪里话,正所谓出门靠朋友,举手之劳罢了。我虽是一介商贾,但也深知读书人之不易。诸位学子寒窗苦读多年,如今正是大展宏图之时,我只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算不得什么,如今只盼你们都能金榜题名,有个好前程。”

    江宁府三月第一场考试场面盛大,光是新开辟的大考场就比去年多了二十多个,亏得这两年来府里应苏州府号召,兴办了许多小学,不然还没法一齐考这么多的学子。

    前来考试的诸位学子蜷缩在江宁府众小学的小板凳书桌上冥思苦想,提笔作文;谢鸠首却在去接受《江南风尚》记者采访的马车上。

    谢鸠首颇有些羞羞答答的,“这……谢某只不过是个乡野中人,虽建了书社,召集乡间人读书,可也没有功名,如何就能上期刊……”

    李大官人说道:“鸠首不能上期刊,何人能上?鸠首乡绅出身,却能为国培养人才,为府中救助百姓,危难之时还能带领团员守卫州府,如此这般,便是当朝官员,都要表彰一番,鸠首如此,更是诸家典范!”

    谢鸠首被他捧得真有些面红耳臊了,下车的时候还拿着袖子遮了脸。

    *

    建炎五年四月刊一经发售,江陵府之事被众人知悉,谢鸠首也为人熟知。潘邓看着这个月的期刊,点了点头。

    他把期刊之中大事略略看完便放下,随后又开始批成堆的折子。

    当领导就是这点不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