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0-31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每日都很忙,江南大事小事都要有个抉择,眼见着今天把手上的事办完,明日又是这样一堆。

    索性潘邓也忙惯了,也不觉得吃力。

    正批着折子,门外有人通报。云卷抱着一沓纸进了房门,走到大人案前,“徐大人派我送来。”

    潘邓把那沓纸接过,“他说了这是什么?”

    云卷说道:“说是两位小宗子的功课,叫大人也看看。”

    潘邓也看出来了,面上带着笑翻阅起来,叫云卷下去了。

    两个孩子差了几岁,学的也不一样,潘阳这时已经能够写大白话写一小段了,潘邓有意在这个时候叫她多说话,多表达,说得多了,语言逻辑才会成型,日后学习事半功倍。

    潘昭目前年龄还太小,潘邓叫他依旧学习幼儿课程,今日眼见着做了数术题,这开头第一张就是。

    让他来看看做得怎么样,第一道题,五加五等于嗯?

    潘邓眉毛拧了一个勾,拿了放大镜放到答案上,镜面缓缓向上,那个答案也越来越大。

    九?

    五加五等于九?

    第305章 狼奔豕突

    今天正好俩小孩休沐,潘邓去后府他俩院子里,把做完了功课正在拿着木剑扮大将军的小潘昭逮住,“五加五为什么等于九?”

    潘昭嘴角上翘,一副十分得意又很谦逊的样子,迫不及待地说:“我这回没有用算筹,全是心算哒!”

    潘邓:“……”

    那你很棒喽。

    他把小潘昭夹在胳肢窝里,往后院带走了,后院一共用篱笆围了十个小鸡仔,是这两个小孩上街见了后非要养的,一人五个,加一块十个,前些天刚刚买回来,怎么今日就忘了呢?

    潘邓在鸡圈旁边把五加五等于十,四加六等于十,三加七也等于十,二加八还等于十都叫这小孩都搞明白了,这才放他去玩。

    潘昭一溜烟跑了,从行宫后府出门又去了前府,转了好多个弯,过了好些扇门,去找徐爹爹,“五加五等于十!”

    徐观十分满意,摸摸小孩头毛说道:“我家二哥日后能成张衡矣。”

    潘昭就赖在爹爹身上不下来。

    徐观理了户部公文,又叫人吩咐左曹郎中、员外郎整理户籍,新收归江东的几州已迅速稳定下来,不过战乱之时新出生人口、人口迁徙、核查户籍信息等都缺少登记记录,此事要一级级吩咐下去,以确保苏州府对人口的掌控,进一步掌控税收和徭役。

    东南官场设置官位并不冗余,但是加强了监督,今年他户部又空闲出百来个职位,也不知考场之上的哪个学子能填补空缺。

    一堆事做完之后,小潘昭都睡着了,身体直直的,脑袋却往后仰。徐观把小孩抱起来,一路抱到他姐弟俩的小院里,给他放到床上,“你们莫吵他,叫他睡个小半个时辰,之后记得叫醒,不然晚上要睡不着了。”

    做事的娘子应下,徐观这才又去潘哥儿书房寻他。

    潘邓一边拿折子放折子,一边说道:“小孩不会十以内加减法也没关系,他小呢,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理解,多教他就懂了。”

    徐观点点头,坐到桌上给潘哥儿磨墨。

    潘邓絮絮叨叨,“……日后他俩要学的东西多了,也不急在这一时。依我所想,六七岁再让昭儿开蒙就行,识字说话读书,写文章交同窗学做事,体察民情,治理一地,御下谏上,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慢慢来吧,时日久了自然能成才了。”

    徐观说道:“依你所想,他们要能成才,得多少时日?”

    潘邓想了想说道:“……我也对如何培养继承人有几分茫然,不过依我所想,圣贤书可以不读,基层不能不下,当朝宰相必要做过县官,他们要有朝一日治理一国,必须要在地方待满几任,再行回京。”

    前车之鉴,为领地培养成熟的继承人,是他的职责。

    他掰手指头算算,“……如此这般,估计得到这俩小孩四十五岁往后了……”

    嗯?潘邓睁大眼睛,那他还有多久能退休?不行,他要重新算。

    徐观却笑了,“嗯。”

    潘邓抬头看着师叔笑起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00-310(第7/15页)

    十分好看,自己这屋子像被照亮了一样,也不再想那些麻烦事。

    他单手托着腮,拄在桌上看师叔,师叔挽着袖子磨墨,真有“蓝”袖添香之感,他越看越觉得心情愉悦,美得冒泡。

    “尚书大人冠歪了。”

    徐观抬起眼来看他。

    潘邓起身凑到师叔身前,把他戴得好好的发簪抽出来,又捅咕捅咕扎进去,“好了。”

    他整理完了发髻,两手支在桌上,两人近得能看到对方眼里自己的倒影,徐观看着潘哥儿定定地看他,便缓缓地把自己眼帘垂了下去。

    两人缓缓凑近,双唇触碰,慢慢亲吻。徐观伸手把砚台拿到远处,将潘哥儿抱到桌上,两人抱在一起,潘邓也不想批折子了,也不想出府办事了,就靠在师叔怀里,真是想不明白自己怎么这么喜欢观哥儿。

    徐观捏着他的胳膊手腕给他解乏,和他说户部的事,潘邓懒洋洋听着,过了一会儿把另一只手也凑过去。

    徐观又给他揉起来,感慨道:“你从前不爱动笔,现在为了政务,也要每日执笔了……”而且经了小潘王爷一番计算,保守还要再执三十年。

    两人靠在一起,三月午后的阳光撒在屋里,暖融融的。

    潘邓整个瘫在师叔怀里,一个手指都没动,徐观亲了一下他的脸,低声说道:“累了一天了,回屋去我给你按按吧。”

    潘邓听了这话身体反射性地抖了一下,而后左右看看最后看向师叔,小声说道:“这大白天呢……”

    徐观双手握住小师侄两个手,靠在他耳边说:“不妨事,中午休息一会儿。”

    潘邓低头看着师叔捏自己手心,不由得耳朵红红的,十分没有立场地同意了。

    二人回了屋关了门,徐观给他推推后背揉揉腿,十分正经的样子,揉后背时潘邓还放松了一会儿,翻了个面儿再揉他就浑身紧绷了。

    床幔放下来,依稀之间能看见里面人影,影影绰绰地有压抑的喘声传出来,潘邓捏着师叔的衣裳,“观哥儿……”

    徐观也凑过去,想要吻他。

    此时却听院里突然有似小猪仔冲破篱笆撒腿狂奔之声传来,一边狂奔一边有人声喊道:“谁是破虏大将军!”

    “我是我是!”

    “看刀!”

    木剑相撞,砰砰砰砰砰!

    紧接着两个小崽子又是一阵狂奔,从院子东边跑到西边,“破虏大将军看我大刀!”

    “威猛大将军看我双鞭!”

    磅磅磅磅磅!

    两个小崽子又是一阵狂跑,齐齐撞在门上,“爹爹,爹爹!”

    “父王,父王!”

    屋里两个人僵住了,潘邓难捱地闭了闭眼,把胳膊搭在眼睛上,头朝一边舒了口气。

    徐观笑了,亲亲他起伏的胸膛,而后下了床榻,理理衣衫,开了房门。

    “爹爹!我是威武大将军!”

    “我不是西征大将军了,我是破虏大将军!”

    徐观挨个夸了一遍,之后说道:“二位将军什么都好,只缺个大马,林中尉今日在府中,你们去前府找他,叫他带你俩找周工曹,他手下有人会做好木马,叫周工曹给你俩做个坐骑。”

    两小孩听说有马,十分开心,只不过……

    “可是林太傅见了不让呢。”

    “太傅今日不在府中,去吧。”

    两小孩对视一眼,规规矩矩拜别了爹爹,一溜烟跑了。

    徐观这才又关紧了门,重回那轻柔床幔里去了。

    两人一直黏糊到下午,久违的一块泡了澡,饱饱睡了一觉,醒来才又重新工作。

    林中尉来找主公,先是说了两位小宗子已在周元敬处,叫周工曹找人做木马呢,继而又说到一事:“去年来的张宝太监已在苏州府待了一年了,前几日又来找我,主公待何时接见?”

    潘邓这才重新想起这人来,“他想通了?”

    林朔笑道:“之前还有些执拗,如今已过了这么久了,依我所见,他那心气也没了。”

    那三人来到苏州府之后,前朝武功大夫宋江和花荣早已被主公安排到军中,只张宝太监一个人十分顽固,主公却也没怎样处置他,只好吃好喝养在苏州府,也不接见,就这样晾着。

    张宝太监找了他几次,之后便消停了一阵,前一阵子又来找他,连找几回,看来是想通了。

    潘邓说道:“既然如此,叫他来府中吧。”

    张宝太监进了东南王府,形容消瘦,面容憔悴,行大礼拜见了东南王,“……小人感念东南王收留之恩,特来拜见。”

    潘邓扶起他来,“我与张宝公公也有数面之缘,公公不必如此拘谨。”说着叫他坐下,“公公憔悴了。”

    张宝泪流满面。

    潘邓与张宝太监说了如今局势,北面应天府的动乱,而后说道:“三月到五月正是学子科考和官员遴选之时,我这府中正好也有个空缺,太常缺一奉礼郎,我思来想去,张公公最合适不过,你可愿进东南朝廷,为我分忧?”

    张宝没想到潘邓如此抬举他,可他却不能当真,赶紧说道:“我乃残缺之人,哪里能当官?”

    潘邓说道:“我宫中不设宦官,以后也没这些规矩,你的身体情况是你的私事,不耽误公事。”

    张宝被这句话震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接下了差事。他没想到东南王竟然真是诚心的,也不敢推辞。

    回去路上他止不住地想今日面见东南王时,他所说的“宫中不设宦官。”

    不设宦官,如何保证子嗣正统?如何保证宗庙延续?这岂不是胡闹?

    可他又想到东南王在民间选的两个孩子,难不成东南王真不要亲生子嗣了?那不是个激励民间领养孩子的手段吗,怎么难道还当真?

    而且就算他这宫里不要设宦官,下代帝王也不要宦官不成?难不成不要血统了!十分奇怪,东南王此人做事十分叫人捉摸不透。

    连带着给他安排的差事也是,奉礼郎是办礼仪差事的,将这样的事托付给他这个前朝皇帝的内侍,如此这般,真不怕他出什么纰漏吗?张宝脑中思绪繁杂,他擦干了眼泪,不再想了,这一年他已想得够多了,眼泪也流干了,怎样想也没有出路,他也想放过自己了。

    张宝回去路上觉得脚步轻了很多,没像往常一样浑浑噩噩,而是也开始打量苏州府来。破天荒去茶馆喝了茶,听了书,绕过丰乐楼,去小铺里吃了汤面,回去路上感觉自己身子骨轻松了,好像天要亮了。

    他要是真做官了,也去那个慈幼局看看吧,问问能否收养个小孩,自己除了不能娶妻,也能过上平常人的生活了。

    第306章 宗泽回乡

    今日后晌张宝进府中相见,叫潘邓想起宋江来,又让武松去军营叫宋江来府中。

    宋指挥颇为忐忑地来到了东南王府,拜见东南王。

    宋江看着武松,武松兄弟依旧跟在潘邓身边护卫左右,只不过较之从前,已大不相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00-310(第8/15页)

    ,人十分沉稳,衣着也贵气了些,真似个王爷身边得力的侍卫首领了。

    宋江又想到从前在山上的林冲、关胜、卢俊义之流,如今皆是东南王身边得力的人。像那李俊一伙、阮氏三雄、杜迁宋万等人,也都得了看重。只有自己这个昔日的梁山首领,棋差一步,到了如今也不显赫,实在是天意弄人。

    潘邓叫宋江免礼,近前答话,“你到江东来多久了?”

    宋江恭敬答道:“属下已到江东一年了。”

    “这一年来你在军中可还适应?”

    宋江紧忙答道:“小可一介罪臣,能得东南王青眼,实在是三生修来的福分!承蒙殿下不弃,我在军中一切都好。”

    潘邓点了点头,手里翻看着卷宗。

    宋江好不容易又到了东南王府上,怎可能放过这表忠心的机会,连忙又接着叹了口气,说道:“……属下前些日子梦回从前,想我宋江生于水泊梁山,长于江湖草莽,本一介反贼,幸逢殿下到了东平,诏安我等,这才谋得一官半职。如今大宋国丧,后继无人,天命在我东南!曾经我等虽为贼寇,但皆因官逼民反,心中所念,无非百姓疾苦与世间公道!今殿下以仁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