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30-3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齐强又听到了这句话,皱了皱眉头,“这都是那大越皇帝自己传的,咋能相信?”

    杨澎泽却说道:“百姓们真信呢,这句话在中原一地都快传开了……”

    齐强听闻此事,忍不住问起了他此行最关键的问题,“贤兄可知大越皇帝对王襄是个什么章程?如今关中王又是什么打算?”

    杨澎泽缓缓说道:“此事不为外人道也,两位贤弟莫与旁人说,大越王去年登基之时发诏书到洛阳府,叫王襄早日参拜。”

    两人对视一眼,“这……大越皇帝当真如此直白?”

    这也忒下关中王的脸面了!

    杨澎泽叹了口气,“王襄已经在备战了,听说要向东进发,率先攻下开封府。”

    这可真叫两人吃惊了,“果真如此?”

    杨澎泽又反口,“我……我也是道听途说。”

    “唉呀!贤兄到底是听谁说的?这事儿保真吗?”

    开封府可不同寻常,这可是从前的汴京城!要是王襄有意像东发兵,那可就不是自保这么简单了!

    不过二人也能理解,所谓以攻为守,也是良策。

    魏昪也问道:“时隔多年,开封府可换了守将?”

    杨澎泽说道:“这事我也不能保准,贤弟莫问了……不过开封府守将一直□□,依旧是李纲李将军。”

    齐强却不依不饶,“这消息从哪儿来的?贤兄快说!我准不说出去。”

    “贤弟莫问了莫问了……”

    “贤兄快说!”

    两人撕扯之间魏昪却突然怔住了,他定睛远看,眯了眯眼睛看向北边,再三眨眼终于确定是天现异象,“两位……可见天边有虹?”

    杨澎泽和齐强停下来,也顺着魏昪的视线往北边看,果然见北面低处有一道长虹!

    杨澎泽心里一惊,吓出了一身冷汗。

    不知何人高声大喊:“快看!长虹贯日之景!”

    府里嘈杂起来,这晴朗的天气,几天之内又没下雨,如何就有天虹悬挂!

    百姓干活计的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在屋里面的都出了门,齐齐往北面看去。

    府中耆老被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出了屋,往天边一看,说道:“无风无雨,烈日炎炎,天虹悬挂,其落处必有蹊跷!”

    众人都看天虹落处,正是黄河!

    *

    府里百姓乌泱泱到了河边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30-340(第5/14页)

    ,府尹和齐强韩昪两人也随后赶到。他们到此处的时候,长虹已经消失了,只有一大群人在河边站着,另外有人在河里面不知道挖些什么。

    有老百姓喊道:“宋押司!天虹是垂在此处吗?”

    宋押司喊道:“就是这儿!当时我和众位乡民在附近,都看见天虹低垂,就在眼前,连忙跑到这里,天虹消逝,我却觉心有灵犀,是以派人挖掘!”

    杨澎泽赶紧跑过,把宋押司拽到一边,走了老远,见四下无人才呵道:“宋江!你弄啥勒!”

    第334章 长虹贯日

    宋江被府尹拽着也不失风度,老神在在,理了理自己的衣袖子,“我主称帝,怎能没有天现异象?陛下自己不做此事,也不交代我等,难不成咱们这些做臣属的这点自觉也没有吗?”

    “你!”杨澎泽又是左右环视,“如今多事之秋,你少找麻烦!”

    宋江呵呵一笑,“府尹忒谨慎了,此事我确保万无一失!”

    说着两人回到河边,张水生也在此,看见了杨府尹气冲冲的,自己默默低下头,脚跟辗转几下,把身子转过去了。

    简直就是不打自招!

    杨澎泽气不打一处来,又把张押司拽到一边,“咋回事!”

    张水生嘟囔道:“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前些日子主公送来的能喷水的灌溉农具到了,宋押司见了那批物资,听说是浇水用的,直说如今用不上,先在咱们仓库里存半个月,再由他发放给乡民……”

    张水生看着杨府尹的目光,缩了缩脖子,“我听了也没理会……宋押司日日下乡讲课,和咱们河中府辖下村民最是要好,此事由他来办,正好还能顺道宣扬一下我东南仁政,是以我就没再管了,谁能想到宋押司用来干这个……”

    此时只听河边一阵吵嚷,“捞上来了,捞上来了!”

    黄河边上顿时热闹起来,“让我看看,捞上啥来了!”

    “这么大个!难怪捞了这么久!”

    “这是啥?石碑?”

    宋江赶紧叫人给这大石碑冲水,把上面的泥沙都冲刷下去。

    众人又围上观看,只见此碑十分古朴,上面被河水冲刷得棱角坑洼,正中央有两排字符,却都不认得。

    “都让开,都让开!让咱们宋押司来看,这几个字是啥。”

    宋押司到了石碑对面,仔细观看,“嘶……这……这我也不认得。”

    齐强和魏昪两个人从村民捞东西就一直在河边,此时挤进人群之中,“让我俩看看!”

    众人给他两个让出道,齐强凑近一看,“这……这是啥?”

    “唉呀!”众人一片埋怨,“这两个后生……不认字就不要往前凑!让我们老父母来看!”

    “让开,老父母来了!”

    杨澎泽走过去,看清了碑上的花纹,“这也不是字呀。”

    众乡亲哗然,不是字,那是什么!

    宋江恍然大悟,“此乃天书!”

    众人震惊,竟然是上天铭文!

    有老百姓十分着急,“那老天爷说了啥了,咱也不认得呀!这可咋好?”

    宋江又连忙说道:“众位且莫着急,我曾认得一位高人,人称入云龙公孙胜,此人师从罗真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他还有一门绝学,精通此蝌蚪文,要是他到咱们河中府来,定能勘破天机!”

    *

    魏昪回到脚店之中就收拾东西,准备启程返回燕京,齐强拦他,“咱俩怎么也得等到那公孙胜来了,听了这天机究竟是什么再走!”

    魏昪没有停下手中动作,“还要等那道长?你没听百姓议论纷纷,都觉得这就是那句话的天上铭文?”

    “哪句话?”

    魏昪学着府里老百姓说的话,“你没看吗?这一共是两排蝌蚪文,而且一边长,那两句话也是两句,也一边长。此话正是‘驱逐鞑虏者,北定中原也’!”

    齐强又拦他,“那又咋了?咱们听董大王之命南下探查机密,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咱两个四个眼珠子都看见长虹贯日之景了!这能是假的不成?一个结果都没有就这么走了,咱俩回去之后董大王问起来要怎么交代?”

    魏昪又细细和他分辨,“……就算此事是真天神显灵,降下铭文,可此蝌蚪文如何解读,便已是那道长说了算了,他随便说什么是什么,咱们如何能反驳?”

    齐强还是坚持要等到道长来了再走。

    过了两日,公孙胜果然云游到此,见了昔日宋首领,二人相视一笑。

    河中府父老乡亲相聚在此,里外围了十几圈,殷殷注视着道长。

    公孙胜捋捋胡须,颇有一副仙风道骨,“众人既然已经知晓,又何必贫道明说?”

    众人哗然,真是那句话!

    有个村民吵嚷着:“我就说了,这两行字一边长,眼看着又是左边五个,右边五个,就是那句话!”

    杨澎泽则有些惊奇,他眼见着这道长刚到他们河中府,还没来得及和宋江通气呢,怎么这么上道?遂请了道长到府上盛情款待。

    公孙胜于席上笑着说道:“此石碑所现之谶言,绝非偶然。自古以来,天象地理皆有预示乾坤之变的玄机,黄河出此石碑,一来上天暗示时机已到,天下有动荡之势;二来天意直接点出此间有明主,必能挺身而出,顺应天命,完成这一伟业。想来驱逐鞑虏、光复中原、一统天下的辉煌图景指日可待了。”

    齐强和魏昪一路快马加鞭返回燕山府,奇强边打马便和魏昪说道:“我就说该留在那等着道长到来吧?这道长必定是真道长!如此气魄,定有真本事!光看此谶言就能料定天下必定一统,可怜我主还想着能有三分之势,糊涂哇!”

    “魏兄快走!咱们赶紧回报!”

    *

    与此同时,宋江在河中府村民的夜校小院子里振臂一呼,“天命在越,上天既然降下铭文到我河中府,我河中必是兴盛之地!”

    “父老乡亲!关中王的暴政咱们受够了!赋税如山,徭役如海,咱们百姓食不果腹,前年冬天整个中原死了多少乡亲?却还要拿钱养他个不知哪来的关中王!叫他在洛阳府吃香的喝辣的!”

    “当日长虹贯日,众位亲眼所见,之后石碑谶言,都是老天在帮我们,要咱们乡亲们摆脱这无尽的苦难,投奔真正仁德的明主,大越皇帝!”

    “大越皇帝以仁爱治国,百姓安居乐业,从不剥削农家!咱们若归顺大越,一定能过上好日子!莫再犹豫!此时该我河中响应天命,揭竿而起,投奔潘大王!”

    百姓山呼,“投奔潘大王!”

    河中府当即便宣布独立,不再受关中王管辖,转而投奔大越。

    杨澎泽更是把天降异象,长虹贯日以及黄河石碑写文登刊。

    整个中原为之哗然。

    *

    消息传到洛阳府,王襄大发雷霆,然而他却无暇顾及,只因他治下前两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汴河沉船了!

    “荒唐!到底是多大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330-340(第6/14页)

    船,能把整个河道给堵了!”

    前来汇报的官员低着头,“回关中王,并不是那船大,而是一整个船队,全在船身上装了撞角,那船长不知是咋想的,每个船身上都装了好些,说是为了防河道上越祸杀人的贼船!他那一整个船队在汴河那小河道上运粮,本来运得好好的,谁曾想前面一艘船不知是碰到了什么,一艘接着一艘,都沉了!”

    “蠢货!”王襄一排桌案,“这事儿是谁干的?查出来了没!”

    汴河乃是开封府西运河,是运河最后一段,在终点通过汴口汇入黄河,之后向西发散到整个中原流域,可以说是通往中原最重要的水路。

    中原依赖的运河被堵,水路走不通,来往运输只能走陆路,运输成本就要翻好几番。长此以往,不光是花销大,他们中原粮食也不够!不需一两个月,他们中原就得闹粮荒!

    这是谁想的主意,怎么如此歹毒!

    那小官员哆嗦着说道:“回大王话,这事儿查了十来天了,河阴官员上报说不是谁使的伎俩,是那商队想着来咱们中原卖粮食,这些年凡是运粮的商队走的都是那条道,他也不是别人撞的,是自己倒霉!”

    王襄眼睛微眯,“再去详查!把那几个商人都抓起来,此事定是有人做局,要毁我中原粮道!再吩咐河阴姚五味,尽快清理河道,用最短的时日把河道疏通!”

    几日过后,姚五味的副官亲自到了洛阳,“大王不好了!姚将军被开封府李纲擒了,李纲把汴河一段的运河全封起来了,不叫我们过去了!”

    王襄大怒,“究竟是怎么回事!”

    *

    苏州府皇宫之中,潘邓正一边和林朔下棋,一边听人奏报河北事宜,前来传信的小兵说到李大官人带人贿赂了汴河漕吏,借道运粮,致使沉船阻塞河道一事。

    “现在中原那帮人急了,前两日派来个叫姚五味的将军,带了千来人要清理河道,李大官人岂能让他如意?带去的百名兵士扮作开封府兵,将他千人大军狠狠收拾一通!”

    “……结果姚五味果然中计,连夜回到河阴集结了三千兵马,天还没亮就带兵到了开封府,和李纲干起来了!李将军镇守开封多年不叫旁人侵扰,又怎能容他?没个三五回合将姓姚的擒走,并且将整个开封府禁严,汴河流域也不许中原军过了。”

    林朔早已将棋子放回棋篓里,听了虞侯官回报,问道:“如今运河已堵,接下来咱们还该做什么?”

    潘邓琢磨了好一阵,终于落了白子,而后缓缓开口,“把运河堵住不叫中原军疏通,之后我大越便以逸待劳也未尝不可。”

    第335章 中原恐慌

    中原愁云惨淡,如今汴河一带战火连连,水路被堵走不通,南北来往只能走陆路。

    货物、粮食全压在车上,车马辎重碾过扬尘的土路,这趟虽然走得更慢,但耗费也更大呀!

    “完了,全完了!”粮商王五坐在车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