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再说,这种引领时尚的事,从古至今都有美名,怎么也算相互成就。

    于是谢清徽冬天收到了温缜送来的年礼,她觉得莫名其妙,这人啥意思,莫非想朝三暮四?

    她打开这份年礼,看着这些款式新颖的衣裳眼前一亮,没有女孩不喜欢漂亮的衣裙,尤其是还有丝巾,包包,鞋子,各种款式——谢清徽越看越不对,但她该死的每一件都挺喜欢的。

    毕竟是崔四联系的江南地区绣娘,善长制新衣的,每一件做出来,由画家绘成图纸,可以让商队带过来,完整一套过稿的就给百两,包括配饰。

    在二两就是高薪的时候,这是一辈子都存不到的钱啊,而且选不中还返二两本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不就百花齐放。刚开始一定要讲究质量,讲究逼格,物以稀为贵。

    她只要五十套,五千两实实在在砸下去,只要稿件,后续卖得好的再有奖励,于是绣娘们干劲非常足。

    这是刚开始,只能砸这么多,她以后富了甚至想办比赛,就要最上乘的。

    谢清徽收到完整的三套,整套衣裙,披风,斗篷,还有丝绸配饰。甚至还有首饰,看着非常名贵,她在最下面看见一封信,温缜将托她办的事写得清楚,她就说这人献殷勤,准没好事。

    原来是让她帮忙办宴宣传这些衣服的品牌,还非常不要脸的让她写诗宣传品牌名,谢清徽想呵他一脸,本想让人退回去,但又实在喜欢。

    罢了,就当还先前的人情了。

    谢清徽最终还是收下了温缜的礼物,但她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拿捏的。她提笔回了一封信,言辞温和却暗藏锋芒:

    “温大人既为推广新衣,不妨明言。若衣裳当真精美,自会有人追捧,何须刻意造势?太后年前确是要办一场宴,那时自有闺秀看见,你的衣裳,若是好看自有人问寻。至于写诗颂扬品牌,恕难从命。”

    信送出后,谢清徽便吩咐丫鬟将衣裳收好,正好年前宴会穿着。

    温缜收到回信,他早就料到谢清徽不会轻易配合,但这已经足够了。只要她肯穿,肯展示,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谢清徽看着新送来的琉璃酒具,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连她这样见惯珍品的人都不由得惊叹。而那瓶“醉仙酿”,一开瓶塞,醇香四溢,连太后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温缜,该不会一到地方就贪污了吧?”随后谢清徽摇摇头,真贪就不会自降身份操持商户贱业。她想起那人卖惨,为补贴财政税收,不得已而为之。巴山穷地,当个知府也不容易。

    丫鬟小心翼翼地问:“姑娘,这酒具和酒,要退回去吗?”

    谢清徽瞥了她一眼:“退什么退?既然送来了,自然要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110-120(第5/15页)

    吴太后心里也在打鼓,她是知道温缜的,她还想做媒来着,那时两人不是没对上眼吗?怎么还礼尚往来了?

    她赐婚旨意都下了,选了探花郎沈玉京,也是个俊朗的少年,清徽是点头了的,怎么又与温缜扯上关系了?

    太后心焦啊,都怪她将清徽养得太好,一家有女百家求,她让人不准声张,免得沈家有意见。

    谢清徽其实不挑,嫁谁都行,她得先出了宫,洗白上岸,一天不离开后宫,她一天不踏实,她心虚。

    至于是不是良人不重要,大不了让那男人一边玩去,她家财万贯,府邸在京城大得可跑马,有权有势,对方只是个考上来的书生,能翻了天不成?

    当宫中宴会京中贵女们齐聚一堂,谢清徽一进门就被她的装扮惊艳到了——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织金长裙,入殿内脱掉了外罩银丝薄纱披风,整个人如谪仙般清雅脱俗。

    “清徽,你这身衣裳是哪家绣坊的?怎么从未见过?”等到交好的一些女子入她的内院,一位贵女才忍不住问道,宴会上人太多,问显得失礼。

    谢清徽微微一笑:“这是【丝绎】的新品,尚未在市面上售卖。”

    “丝绎?”众人面面相觑,显然没听说过。

    谢清徽也不多解释,只吩咐宫侍:“上酒。”

    宫女们捧出琉璃高脚杯,她们礼仪完美的斟满,葡萄美酒夜光杯,红色酒液在晶莹的杯壁间流转,更显华贵。贵女们哪里见过这般精致的酒具?纷纷惊叹:“这杯子可真漂亮!”

    谢清徽轻抿一口酒,“这是【丝绎】送的,配齐全套,送一套酒具与酒,我喝着还是不错,不比海外过来的差。”

    贵女们惊呆了,听着还挺上档次,这种私人订制她们居然没有?!

    “不知是京城哪家店?”

    谢清徽说得含糊,“这是巴蜀的奢贵之物,听闻是天下顶尖绣娘所制,每款仅有十套,售完即止。”

    众人面面相觑,“怎么从未听说过?”

    谢清徽端起琉璃杯,轻抿一口果酒,道:“据说东家眼光极高,寻常绣品根本入不了眼,所以产量极少,一般不流通市面,我这是托温知府买的。”

    她越是说得神秘,众人越是心痒难耐,她们是知道温缜的,去年状元郎游京,花都洒了满街。很快,【丝绎】的名字便在京城上流圈子里传开了。

    有时候贵族与有钱人买东西,他们买的是脸面,是奢贵,可不是本身的价值。

    还真让他们找到了巴蜀地的丝绎,就两家店,一家开在重庆府,一家开在成都。负责的是崔四小姐,在订单如雪花一样来,她还是让人等。

    然后再叹息,不想小店如此受欢迎,为了便利,【丝绎】新店开张,开在杭州,京城,南京。

    一套衣裳卖出上百两的天价,还有天价的配饰,就这居然供不应求。

    第114章 搞事(完) 他们终于喝上了交杯酒……

    由于温缜的骚操作, 京城也传出了温缜给谢清徽送礼的绯闻,郎才女貌,京城满城风雨吃起了瓜。

    只有沈玉京头绿绿的,他气得掀桌, 真是岂有此理, 温缜简直无耻之徒, 谢姑娘都选了他,那人还想来撬墙角!

    什么郎才女貌, 订婚帖都发下去了,于是他让人下场说明,但吃瓜群众发现瓜更好吃了,在这绯闻下,丝绎的名声更响了。谢清徽也不辟谣, 温缜压根不知情, 他远在重庆府呢, 等他回来猴年马月, 京城早就忘了, 最多记性好的唏嘘一下。

    此时受伤的只有沈玉京, 他是翰林院编修,是直面京城风云与八卦的,恨得他开始给温缜在寺庙画圈圈诅咒。

    没办法,离得太远, 骂了也听不到。而且太后比较中意温缜他是知道了, 他怕闹大了他好好的姻缘就没了, 真便宜了那人,于是越憋越气!

    然后被谢清徽送了一帕子安抚好,他揣在怀里, 纵那人用尽心机又如何,谢姑娘心仪的可是我!他单方面宣布他赢了那人,那人只得苦相思,他可马上要抱得美人归了!沈玉京又平衡了,他还有些暗爽,被自己的脑补爽到了。

    这一切温缜一无所知,毕竟他对沈玉京的印象就是姑苏那个长得还没他好的探花郎,没相处过不予置评。

    温缜这品牌交的税是50%,他需要钱钱,而且这溢价冤大头们已经买单了,农业丰收下,他鼓励商业,加上水陆双通,无有匪徒,重庆府的经济一下就盘活了。

    重庆府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连接四川与湖广、江南。经嘉陵江可北上至保宁府,连通川北和陕西,重庆向南经綦江通往贵州,是连接西南的陆路通道。鄂古向东经夔门出川,通往湖广,地势险要但贸易频繁。

    经济贸易在这汇聚,金钱洒向这片土地,温缜今年原打算缓交税,但看着府库堆不下了,准备给上面一个惊喜。

    于是他交了上去。

    温缜这一笔巨额税银解送京师,果然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户部官员捧着重庆府递上的账册,手指微微发抖,往年川东税赋能按时缴纳已属不易,今年发完俸禄交上来竟比往年还多出足足三成!且全是实银,无半分折色拖欠。

    “这温缜,莫不是为邀功刮了地皮?”有御史低声嘀咕。

    锦衣卫无孔不入,龙椅上的皇帝早得了密报。重庆府今年商税暴涨,并非横征暴敛,而是因水陆商路畅通,连黔地的山货、陕南的药材都改道重庆中转。温缜甚至减了码头抽分,引得商贾云集,反倒填满了府库。

    还上书说重庆府贫困,得大办工厂,返与府库足有一半,但这钱用于民生,不必朝庭再补贴。让朝廷自己开也做不到上交这么多,重庆一改亏空,就这么富庶起来了。

    内阁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还挑不出什么刺,这人还真是能耐,于是温缜政绩优得很显眼,且没法驳。

    人家粮食丰足,税银上交得也足,百姓安乐,政治清明,都是明摆着的。

    年底一对,只能给优等。

    但重庆府这么显眼包,其他地方就不爽了,怎么回事啊!本来大家一起摆烂,烂烂得很安心,这人懂不懂事啊,还卷起来了,朝庭是你家的吗?你这么拼?

    一大家一起摆烂,都不能说什么,在云贵川两湖两广那么多知府就不好过了,人家一年就做出这么大成绩,他们几年了一点没变,大家磨牙嫉恨。

    原本湖广熟,天下足,这四个地方还是很富的,尤其是武昌,汉口与广州,土财主多,两广其他地方荒着呢。

    岭南还属于流放地,也就荔枝好吃,毒虫鼠蚁可太多了,广东人什么都吃是祖祖辈辈试毒试出来的。

    他们都盯着重庆,开始找茬,他们非得找出这人的事来,可不就翻到了私生活,他们听说温缜对谢氏女献殷勤,于是把他好男色,与狄越不清不楚的关系大肆宣传。弄不死他,坏他姻缘也是好的。

    这个时代好男色与娶妻生子不冲突,上层这方面的可多了,主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闹得满城风雨就行。

    温缜名声大长得好,他的绯闻都挺受欢迎,他们造谣误打误撞成了真相,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110-120(第6/15页)

    为坏了他的姻缘名声,结果吃瓜群众嗑到了。

    温缜本来就与狄越不遮掩,这下直接摆在了明面上,他们干脆办私人酒宴,亲朋好友又恰好聚一起,准备结婚。

    大哥大嫂都懵了,怎么个事?!

    消息传到京师,朝堂上那群等着看笑话的官员们傻了眼。他们本想借“好男色”的流言逼温缜收敛,谁知这厮非但不避嫌,反倒广发喜帖,邀亲朋赴宴,明晃晃地把狄越娶进门。

    不是,这人有病吧,这种事放在台面上?前途还要不要了?

    “荒唐!荒唐!”湖广某道御史捶桌怒骂,“这成何体统?!”

    可民间却炸开了锅,这年头难得吃个劲爆的瓜,还是连环瓜,正主自己捶死。重庆码头的力夫们嚼着甘蔗渣调侃:“温大人娶男妻?嘿,总比某些老爷强占民女强!”

    温立一晚上没睡着,他硬是想不通,他记得他弟弟是个直男啊,不然女儿能这么大了吗?他那天想劝他,到了娶妻生子的时候,谁知道温缜嗯了一声,确实到了该娶妻的时候了。

    于是直接说趁着年假,他要与狄越成亲,他听到都傻了,这么多天都没缓过来,眼看婚期近了,他还不敢去反对,现在的他哪能管到弟弟啊。

    薛惠林都服了,她把人赶出去,“你一晚上不睡,哀声叹气个啥,我该你的啊,明天事忙着呢,大过年家里家外的,你书房睡去,少来烦人,走走走。”

    温立抱着枕头被关在门外,寒风一吹,他人都傻了,真是亲媳妇啊,于是跑温竭房里挤,书房太冷了,都没点壁炉。

    腊月二十八,重庆府落了薄雪。

    府衙后院扫出一片空地,只摆一张八仙桌,炭盆烧得通红,温大嫂亲手蒸的年糕堆在青花盘里,旁边一坛烫好的屠苏酒,掺了山胡椒,辛辣呛喉,却暖身。

    没有宾客如云,没有锣鼓喧天。二人都是一身喜服,他们对着天地结契,看似郑重又随意,礼就成了。

    然后回了厅堂,楚千嶂带着楚夫人今年在重庆府过年,便一道来参加,楚诩也九岁了,茜茜带着他在府衙逛。

    崔九崔四与他们坐一桌,还有过来玩的沈宴,府衙的人坐了几桌,加上大哥一家,柳蘅与他们坐一起。

    厅堂内炭火噼啪,红烛高燃。

    温立坐在主位上,脸色青白交加,手里捏着酒杯,喝也不是,放也不是。薛惠林在桌下狠掐他一把,低声道:“你干啥呢,大喜的日子,别摆着张丧脸!”

    温立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心想:我弟弟要娶个男人,我还得笑?

    他就说怎么他们两个大男人这么黏糊,形影不离呢,原来是这么个关系,这瞒得也太紧了吧。

    温青温竭早就知道,毕竟他们先前负责给家里人洗衣服,全家就他爹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迟顿,可能过于封闭的直男就是这德性的。

    楚千嶂倒是神色如常,感叹他们一路行来的不易,这都几个年头了才办酒,他举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