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韬略 > 正文 50-60

正文 50-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很快便又暗淡下去。

    这份名册一旦落笔,便是将半朝文武送入死路。

    “这样的事,石大人不是已经做惯了吗?”宋百鸿语气平静,可听着却像是在嘲讽。

    石正脸色难看得涨红,干裂的嘴唇颤抖起来。

    宋百鸿缓缓站起身来,他轻拂了一下衣袖,像是被什么脏东西碰到了一样。

    “谋逆之罪,可是祸及九族,是生是死,可要看石大人怎么做了。”宋百鸿唏嘘道:“真是可怜了那个三岁的幼子,我瞧着他已经懂了世事”

    “宋百鸿!”石正艰难地起身,身上却没有多余的力气,还没走两步便又倒在地上。

    宋百鸿神色一冷,直言道:“三日后,陛下要看到这份名单。”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脚步声渐渐消失。

    牢内重归寂静,只剩石正粗重的呼吸,他盯着案上空白的竹简,手指颤抖着

    陈氏谋反,皇帝派虎贲中郎将许寅去抄家,从陈氏的府邸中搜出数十万两黄金珠宝、十张金丝帐幔、五副白玉棋盘,还有一个人

    一个静静地在庭院中拨弄丝弦的人。

    在圣令没下来之前,与陈氏有关的人全要关押问审。

    侍卫按例将这个人带走,许寅余光轻瞥了他一眼,霎时间,脸上怔愣。

    他曾伴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韬略》 50-60(第3/17页)

    帝左右,自然认出了这个人的身份,宫廷乐师,也是先帝的娈宠——尹庄。

    “慢着。”许寅抬手制止。

    尹庄缓缓抬起头来,他也认出了许寅,眸中微微发亮,很快便又暗了下来,他跪下行礼,“尹庄见过许将军。”

    许寅皱了皱眉头,先帝驾崩后,这个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怎么会在陈府中?

    “你是陈伦的人?”许寅问道。

    尹庄低下了头,声音极轻:“我若说不是,将军相信吗?”

    许寅下令道:“带走,听候问审。”

    “是。”侍卫立即押下尹庄。

    “将军。”尹庄忽地开口道:“我有一事相求,还望将军成全。”

    许寅道:“有什么事情,等问审后再说吧。”

    尹庄提高了声音:“玉玺是我拿的”

    “你说什么?”许寅眉头紧蹙。

    尹庄道:“先帝去时,是我,从他身上拿走了玉玺。”

    当时,陈威是奉诏入宫杀了粱平,那个时候,陈威手握三军兵权,无人敢过问他手中的诏书从何而来。

    现在,总算是水落石出了。

    “你从实招来。”许寅道。

    尹庄缓声道:“还望将军先答应我一件事。”

    许寅犹豫片刻后,他并没有轻易答应,只道:“你说说看。”

    原以为,尹庄会说出放他离开这种要求,可实际上,他却看向了院中的箜篌,惨淡一笑,“请容我为将军,拂一曲雁南飞。”

    这一曲是尹庄学的第一首曲子,也是他弹得最好的曲子。

    话落,许寅微微一怔,他轻轻颔首

    宰相府。

    王横捧着一摞竹简进来,身后的李善诠紧随其后,将一叠册子放在一旁,他低着头,恭敬地候在一边。

    “大人,这些都是陈氏的罪证。”王横细数着,“陈氏一族犯谋逆、贪污滥权、结党营私、私盐、私铸银钱等重罪。”

    每说一条,身后的李善诠心头便剧烈地跳了一下,他紧攥着手掌心,不觉间背后沁出了一身冷汗。

    直至王横轻拍了一下他的肩,李善诠身体骤然一抖擞。

    王横一愣,打趣道:“你怕什么,莫非这里面还有你的手笔不成?”

    李善诠脸色一白,连忙躬身道:“长史说笑了,下官只是……只是听闻陈氏罪行累累,一时心惊。”

    “跟你开玩笑呢。”王横笑了笑,他微叹道:“陈氏伏诛,这日子总算是能安生一点了。”

    李善诠只得连声应和。

    两人正准备出去,萧伯瑀忽然喊住了李善诠,“李郎官。”

    顿时,李善诠身体僵直,他缓缓转过身来,声音几乎变了调,“萧、萧大人”

    萧伯瑀抬眸看了他一眼,片刻后,才道:“我记得,你的字写得不错。”

    李善诠嘴角僵硬地扯出一个笑容,“大人谬赞,下官下官拙笔,难登大雅之堂。”

    “不必妄自菲薄。”萧伯瑀淡淡道,他露出受伤的右手,吩咐道:“昨日不慎划伤了手,握笔不便,这几日的公文,就劳烦你代笔了。”

    闻言,李善诠轻舒了一口气,目光在那伤口上停留了一瞬,又迅速垂下眼帘,他尽量抑住声音的颤抖,“能为大人分忧,是下官的荣幸。”

    萧伯瑀微微颔首,看向案几上摊的奏折,“这些奏折需批阅后,呈递御前。你且坐下,我说,你写。”

    李善诠应声坐下,执笔蘸墨,手指却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请大人示下。”

    李善诠写得极其认真,不敢有丝毫懈怠。

    陈氏一党谋逆的罪证已经下来,包括涉及谋害先帝之罪,受牵连者达上千人。

    不日后,皇帝下旨,主谋陈氏父子及同谋者皆斩首示众、株连三族,年十五以下及女子亲属没官为奴,蔡术、石正等以带罪之身流放三千里。

    得知诏令后,狱中的石正当场呕出一大口血来,他怒骂御史中丞宋百鸿,可骂了没几声便晕了过去。

    陈辙安静地倚在墙角,皇帝赵从煊看在他是帝师的份上,特诏免他一死,赐刖刑。

    刖刑,即斩足。

    另一间死刑犯的禁室中,陈伦苟延残喘般躺在地上,身上的囚衣早已污浊不堪。

    他听见牢门开锁的声音,却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

    “陈伦。”一道令他痛恨的声音传来。

    陈伦紧咬着牙,血迹从他嘴角溢出,他艰难地抬起头,看清来人身影后,他扯着嘴角大笑着,声音沙哑难听。

    “赵从煊!”陈伦咬牙切齿道,他想起身杀了他,然而手脚早已被打断,只艰难地弓起腰背,便轰地倒在地上。

    赵从煊屏退了旁人,他缓缓坐下,声音似带着怜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呵”陈伦低低地笑道:“成王败寇罢了,你不过是仗着出身皇室,你凭什么”

    赵从煊今日来,自然不是跟他叙旧,也不是来证明自己什么,更不是幸灾乐祸,他来见陈伦只有一个目的。

    “你安插在萧伯瑀身边的人,是谁?”赵从煊轻声问道。

    萧伯瑀曾无意中向他提起,每当他要查陈伦贪墨时,陈伦就像早有预知般藏匿了罪证。

    任谁都猜得出来,萧伯瑀身边有陈伦的探子。只不过,这个探子极为谨慎,没有露过马脚。

    现在,只要陈伦一死,那这个探子再难浮出水面。

    这个人,始终是一个隐患,赵从煊决不能让陈伦的人还留在朝中。

    陈伦闻言,忽地笑出了声,“连这你也知道,赵从煊,你到底还藏着什么?”

    “若你临死之前,还想见一面你的妻儿,那便如实交代。”赵从煊淡淡道。

    陈伦为了求娶永安公主,几年前便休了自己的妻子,两人毕竟成亲数年,到底有几分感情在。

    许是知道自己要死了,狱中的陈伦倒是思念起自己那个糟糠之妻。

    只不过,陈伦到底是不愿说。

    只要那个人一日没被发现,萧伯瑀便要提心吊胆着一日。

    陈伦大笑,恶狠狠道:“我在九泉之下等着萧伯瑀。”

    赵从煊面色骤然一冷,他轻声道:“你以为,就凭一个连人都分不清的废物。”

    陈伦紧皱着眉头,并不明白他话中之意。

    赵从煊拿出一张面具,一张熟悉的半面狐狸。

    起初,陈伦脸上还有些疑惑,片刻后,他脸色震惊起来,声音发抖:“是你……和萧伯瑀的,是你……为了演一出戏,你还真是煞费苦心。”

    当时,赵从煊明明可以借他污蔑朝廷命官之罪,革了他的职。

    但是,赵从煊对陈氏的纵容,便让陈伦大意了,他以为皇帝懦弱,在逼宫时没有对他多加防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韬略》 50-60(第4/17页)

    “从一开始,你就在布局……”陈伦自嘲地笑了笑,难怪他们输了。

    赵从煊摘下面具,他缓缓俯下身子,勾唇一笑,“有一点你错了,那并不是做戏。”

    说罢,他便起身离开。

    陈伦既不愿说那个探子的身份,那便从从头到脚,一一盘查。

    赵从煊离开后,便有人进来,强行灌陈伦喝下一碗药。

    待他终于想明白赵从煊话中之意时,他全身毛骨悚然,他张口想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消息时,却发觉嗓子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是一碗哑药。

    令陈伦死前,受尽了折磨。

    陈氏逼宫谋反失败,有惩必有奖,荆州都护李肃有勤王之功,拜镇国大将军。

    李肃并不贪恋权势,他从前便位至镇国大将军,但是,他现在已经老了,这大晟的江山还是靠年轻一辈的人。

    他愿回到荆州,只为了让皇帝能重用有才能的人。

    如今北狄仍虎视眈眈、北晟政权如芒在背,陈氏一族谋反涉及上千人,其中不乏有久经沙场的将领,肃清这些人后,大晟王朝急需要新鲜的血液。

    于是,第二道圣旨下来了,有功者均有赏赐,或加官进爵,或金银赏赐。

    其中,有两个人最为惹眼。

    其一是,萧家次子萧长则,护驾有功,封射声校尉;

    其二是荆州都护李肃之孙,李晏,封屯骑校尉。

    第53章 求签 “陛下,我心悦于你”

    萧府。

    “大少爷、二少爷回来了!”门房高声通传。

    众人举目望去, 只见几道身影缓步踏入院门。

    为首的是萧伯瑀,他身着一袭绀色的常服,步履稳健生风,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在他左边的是萧长则,萧长则除去甲胄, 身着一袭月白交领长衫,窄袖束腰, 衬得他愈发清俊出尘。

    在萧伯瑀右侧的是今日的贵客, 荆州都护李肃之孙, 如今的屯骑校尉,李晏。

    李晏约莫二十出头, 一袭玄色劲装, 眉目英挺, 皮肤较旁人黝黑了些, 身形在萧氏两兄弟中显得格外瘦弱。

    厅内众人见状, 纷纷起身相迎。

    萧母笑着上前道:“可算回来了。”

    说着,她便看向一旁的李晏, 笑意更加温柔,“这就是长则提及的李校尉吧?”

    李晏的神色微微拘谨,他下意识瞥了一眼萧长则, 而后又转过头来,他拱手行礼,开口道:“晚辈李晏,见过夫人。”

    萧母闻言愣了愣, 只因李晏的嗓音格外粗哑,像是粗粝的碎石灌入喉间,她担忧问道:“你这嗓子是”

    一旁的萧长则解释道:“李晏他小的时候贪玩, 不小心被长矛刺到了喉咙,还好命大活了下来,就是坏了嗓子。”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萧母轻斥一声,她上前拉住李晏的手,温声道:“快,快进来坐。”

    这一碰,萧母便又发觉李晏的手指比寻常男子更为纤细,她不由地多看了几眼。

    萧母心头微动,正欲细看,李晏已不动声色地抽回手,粗着嗓子道:“多谢夫人。”

    众人入座,丫鬟们鱼贯而入,开始布菜。

    萧母极其热情,又问李晏爱吃些什么菜,下回来府中做客,定吩咐下人烧制他爱吃的菜。

    “夫人不必费心,我什么都吃得惯。”李晏回道。

    萧长则疑惑道:“你不是最喜欢吃鱼吗?”

    李晏轻咳了一声:“你记错了。”

    “怎么会?”萧长则眉间还有些郁闷,“去年是谁抢了我的烤鱼,我连鱼尾巴都没见着。”

    这件事他可是记得一清二楚,那次他们受命去剿匪,但没想到,他们一时大意中了陷阱,李晏躲避脚下陷阱,却一个不小心踩空了脚。

    萧长则为了救他,两人一起从山坡滚了下来。

    之前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势同水火,确切来说,是李晏单方面对萧长则有意见,两人见面,李晏必定先呛他两句,上到他的衣着装扮,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