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韬略 > 正文 50-60

正文 50-6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而那些牺牲的人,朝廷发放抚恤金,并对其后人准许入朝为官,虽然只是从一个小吏做起

    萧府。

    回到长安休息了几天的萧回舟,终于有空去府上拜见萧父和萧母。

    二老见状,忙将人迎入屋内,萧母刚想问他,她那个不懂事的灵儿在哪?却见萧回舟身后一人站着不动,眸中似含着泪光。

    萧母只觉得人长得面熟,片刻后,她终于认了出来。

    霎时间,她几乎颤抖着上前,“你是灵儿?”

    “姑母”柳灵儿扑在她怀中。

    萧母热泪盈眶,她轻抚着柳灵儿的背,“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旋即,她轻轻放开柳灵儿,目光紧紧地看着柳灵儿,变瘦了很多,脸上的皮肤也变得粗糙,这一路上,不知遭了多少罪。

    萧母连忙吩咐人烧制一些柳灵儿爱吃的菜,又派人将萧伯瑀两兄弟回来,一家人吃一顿饭。

    两人回来时,萧长则顺便叫上了李晏。李晏担心像上次那样,他便喊上了孔岑,萧长则自然不介意,还嚷着让他带上永安公主。

    这萧家的席是越摆越长

    府内顿时热闹了起来,席间,永安公主极佩服柳灵儿,以女子之身随使团游走西域,两人交谈,听她说尚未婚嫁,便主张着替她在京中权贵中寻一门婚事。

    柳灵儿刚想婉拒,便见一旁的萧回舟磕磕巴巴道:“我已经向扬州柳家提亲,灵儿的婚事,就不必公主忧心了。”

    两人之间的事,在萧家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永安公主毕竟是外人,并不知道此事,她笑了笑,“倒是本宫多事了。”

    既然谈起了婚事,萧家的旁亲便又问起了萧伯瑀的婚事。

    算起来,萧伯瑀已经二十九了,如今朝中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也该是时候成家了。

    旁人纷纷附和。

    萧母的脸色奇怪了起来,她想到了那支签文,她也求过佛印大师解签消灾,可大师只说:凡事顺从天意,不可强求。

    “夫人,你怎么了?”萧父见她面色不佳,不由地担忧起来。

    萧母勉强地笑了笑,旋即摇了摇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催促着萧伯瑀的婚事。

    待家宴结束,萧母在庭院内发起了呆。

    “母亲。”萧伯瑀手捧着一碗甜羹,朝她缓步走来。

    萧母抬头一看,嘴角扯出笑意,“怎么不去送一下客人?”

    萧伯瑀道:“长则去送了。”

    他轻轻放下那碗桂花羹,问道:“母亲有心事?”

    萧母看了看他,良久,才道:“伯瑀,你跟娘说一句实话吧”

    “嗯,母亲请说。”萧伯瑀轻轻点了点头。

    “你心悦之人,到底是谁?”萧母神色紧张起来。都几年过去了,哪个女孩子能等他这么久?

    得知那支签文的意思后,萧母多次辗转反侧,按照目前的局势,除非那个女子是北狄的人

    萧伯瑀沉默了,唯有这个问题,他难以回答。

    “你都二十九了,你总不能一辈子不娶妻吧?”萧母实在是没辙了。

    萧伯瑀竟缓缓点了个头,“嗯。”

    萧母一愣,疑问道:“什么意思?”

    “我答应了他,此生不会娶妻。”萧伯瑀轻声道,像是说一件无关要紧的小事。

    萧母霍地站起身来,声音颤抖着:“你你说什么?”

    第56章 行军作战 攻打北狄、成与败

    翌日, 宰相府。

    “大人,大人”

    王横的声音传入耳中,萧伯瑀恍然回过神来, 他抬起头,问道:“何事?”

    “大人, 您这”王横看向他手上的奏报,小声道:“这份奏报您已经看了快半个时辰了。”

    怎么看都是有事烦心着。

    王横又道:“大人, 您的脸色不是很好, 莫不是昨夜没休息好?”

    从今天一早, 王横就发现不对劲了,但他愣是没敢问, 这一个上午过去了, 萧大人的脸色好像更差了

    “无事, 你先退下吧, 让我一个人静静。”萧伯瑀垂眸看向奏报, 声音和往常一样,只不过眉间凝聚的愁绪难以消散。

    昨日萧伯瑀与母亲坦白, 他今生不会娶妻生子。

    萧母险些晕了过去,她何其了解自己的孩子,萧伯瑀这么说, 便是再难有转圜的余地。

    气急之下,萧母第一次动手打了他。

    声音惊动了府中的人,萧父过来询问。可萧母却是止不住地摇头,她紧抓着萧父的手, 让他什么都不要问,萧父只好扶她先回房休息。

    萧伯瑀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奏报上。北狄那边仍旧猖狂不休, 在这段时间里,又掳掠了几个边镇,并挑衅晟朝的人都是懦弱无能之辈。

    如此欺人太甚,引得漠北的边将们恨不得立即冲到草原中,与之一决生死。

    大晟与北狄的战事迫在眉睫,军需粮草调配、行军路线商议、战时赋税调整以及徭役征发等,作为当朝宰相,他岂能因私废公。

    午后,萧长则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从北狄的俘虏中还真找到了几个甘愿效忠大晟的人。

    只不过,也有一个坏消息,按照萧伯瑀的安排,这些人是要编入骑射营的,但因为他们的身份问题,骑射营的人吵起来了。

    大晟本来就是要与北狄作战,怎么还任用敌军的人呢?

    萧伯瑀揉了揉自己的额角,他看向萧长则,无奈说了一句:“人既是你招揽的,自然该由你解决,统帅不是只顾着上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韬略》 50-60(第9/17页)

    杀敌就行。”

    萧长则眸光发亮,“这么说,哥你是让我随军作战了?!”

    “我什么时候不让你去了?”萧伯瑀倒是纳闷起来。

    萧长则也委屈着,“你宁愿让李晏那小子领兵,也不向陛下推举一下我。我找了几个月,才找到了几个北狄的降将,又调查了来龙去脉,确保他们愿忠于大晟,我忙活了这么久,你一句话就把他们发配到骑射营去了。”

    三月初的时候,粮草已经开始运往边境了,这仗马上就要打了,萧长则能不着急吗?

    萧伯瑀忍俊不禁,他轻咳一声,面上故作严肃,“侦骑兵这件事,你若是解决不了,那你就好好待在长安,哪里都别去了。”

    萧长则哀嚎一声,他保证道:“给我三天时间,不!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

    说罢,他便疾步离开了相府。

    沙场征战,要么是为上报君主,下安百姓,要么是为功名利禄、福荫子孙后代。

    对于降将来说,他们往往便是为了后者,只要利益足够,威慑够广,便不用过多担心临阵倒戈之事。

    几日后,萧伯瑀入宫面圣,在皇帝的许可下,召来朝中重臣商议此次攻打北狄的行军路线。

    原本这件事应由太尉掌持,只不过,在陈威倒台后,太尉这以一职位便变成了虚设,宰相府将这一职责包揽了过来。

    以致于,萧伯瑀不止掌控了政权,文臣武将均可由他调动,如今说一句,天下之事皆决于宰相府也不为过。

    宣政殿内。

    宰相萧伯瑀、新任御史大夫杜年、后将军范明、漠北守将严布、斥候统领、骑射营中将李晏,还有萧长则、孔岑、太仆寺卿、大司农程勉之齐聚一堂。

    在诺大的舆地图上,萧伯瑀根据地形画了三条行军路线。

    他指着舆图西北,开口道:“第一条路,出朔方,沿阴山北麓西进。这一条路线直捣北狄日逐王的腹地,然阴山隘口利于北狄设伏,所以,不可过于深入。”

    漠北守将严布蹙眉道:“阴山隘口地形对北狄有利,长期僵持下来,对我军是百害而无一利。”

    “没错,此战贵在神速,以快打慢,攻其不备。”萧伯瑀继续道:“李晏率三千骑射营将士深入敌人后方,乱敌军心,届时,阴山隘口防备减弱,严布、萧长则率两万大军进攻,务必三日内攻下此地。”

    “第二条路线,即我军主力,范明、孔岑率大军出云中,在这里拦住北敌的援军。”萧伯瑀指着弱水北岸,“待我军攻下阴山一代,这里背靠鹿塞,草原水土肥沃,补给丰荣,可取粮于敌。”

    “萧长则率两千轻骑,于弱水上岸沿途埋伏,防止敌军将死畜丢在水里,从而污染下方水源。”萧伯瑀继续道:“之后沿着漠南朝北狄的混邪王进攻,与李晏一同包抄敌军后营。”

    混邪王是北狄先王可汗的旧部,因得罪了赫连图而被发配到漠南这个小地方。

    殊不知,北狄王庭在夏季便迁往西南一代,而漠南一旦失守,大晟便可趁势深入敌方后营。

    “”

    此战行军路线缜密,更像是常年在沙场中征战的老将,连后将军范明也不由地折服,他拱手道:“末将听令!”

    严布、李晏、孔岑、萧长则及众人纷纷领命。

    后将军范明为行军统帅,调兵从长安出发,预计五月便能到达边境,

    商议结束后,众人便离开了宫中,殿内只剩下皇帝赵从煊和萧伯瑀二人。

    因相府中还有诸多政事待处理,萧伯瑀便也准备离开。

    赵从煊忽然喊住了他:“萧大人。”

    萧伯瑀脚步一顿,他回过头来,轻轻笑着,“陛下有何吩咐?”

    赵从煊缓步走了下来,他停在萧伯瑀面前三尺处,神色微微打量着,缓缓开口道:“你的面色不太好。”

    话落,萧伯瑀忽地上前抱住了他,他将下颌抵在赵从煊的肩上,旋即闭上了眼,感受着怀中之人的气息,他的眉间渐渐舒缓了过来。

    “嗯。”萧伯瑀轻声应着,声音不似方才那般沉稳,倒像是情人之间的呢喃。

    赵从煊垂在身侧的手抬起又放下,最终只道:“晚点我让小酉子送些宫中的药膳过去。”

    “谢陛下。”萧伯瑀轻轻放开了他,神色似乎坚定了些,“陛下可否答应我一件事情。”

    赵从煊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什么事?”

    “待解决北狄之患后,陛下可否随我去见一个人。”萧伯瑀深深地望着他的眼睛,深邃的瞳孔中只描摹着眼前之人的轮廓。

    这件事情,他想了很久很久。

    赵从煊眼睫微闪,他像是猜到了什么,却没有追问那个人是谁。片刻后,他笑着应了下来,“好”

    永昌六年,六月。

    大晟为反击北狄,皇帝命后将军范明为统帅,率领大晟十五万兵马压境,按照既定路线进攻北狄。

    六月下旬,李晏率骑射营奇袭击,打得个北狄措手不及,李晏亲手砍掉北狄日逐王的头颅,俘虏及牲畜无数,初战大捷,士气大盛,晟朝大军顺利占据阴山一代。

    九月,按照进攻路线,朝廷几路兵马先于漠南汇合,可不知怎的,萧长则与李晏汇合后,两路兵马正欲从敌人后方包抄时,行动不慎被北狄的人发现了。

    混邪王先一步将消息传到了北狄王庭,北狄可汗赫连图当即下令,命自己的亲信阿史那罗延率两万铁骑围剿这一支大晟的兵马。

    所幸,关键时候,骑射营的斥候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对草原地形极其熟悉,即便在面临北狄的夹击下,还能从另一条偏道撤离。

    但这件事,朝廷大营却不知情。

    传回来的消息只称,李晏深入敌营,萧长则与之接应,被敌军发现围剿,两路兵马,共五千余人的行踪不知去向。

    漠南大营,夜。

    营帐内,烛火摇曳。

    “将军,我们何时接应?”孔岑皱着眉头道。

    按计划,萧长则和李晏接应后,朝廷大军便进攻漠南,包夹敌军。

    可现在的局势,恰恰相反。

    两路的人都没了消息,统帅范明第一时候便下令,伺机而动。

    范明神色严肃,目光沉沉地盯着他,“此战目标是攻下漠南,而不是去救人,我们尚未查清赫连图派了多少人围剿他们。”

    北狄的人熟悉草原,来去如风,消息传得极快。

    若大晟盲目接应,这一行,恐怕损兵折将。

    范明长年与北狄交战,深知敌人的狡诈,可也因此,行事谨慎得过分小心。

    孔岑攥紧拳头,他深吸一口气,劝道:“范将军,李晏所率的骑射营皆是精锐,若全军覆没,我军士气必然大损!更何况,他们深入敌后,本就是为了策应我军主力!”

    “正因如此,更不能因小失大。”范明声音强硬道:“没了这一支骑射营,照样可以歼灭敌军。”

    “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