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好不好吃,能不能吃,等我做完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说完,将全部的料倒进大铁锅,加了满满一锅骨汤熬制,大火烧滚便撤柴转小火咕嘟,没片刻功夫就香飘飘了。
汤底搞定,炒制就不用苏榛了,由李采来掌勺。
这次与以前做过毛血旺都不同,里头的材料愈发的丰富。荤的有毛肚、肥肠、血旺、百叶、木耳、梅花肉片。
窝棚区的铁锅是做大锅饭的,近三尺的直径炒起来可是太过瘾了,连李采这种年轻力壮的炒一会儿都浑身出汗。更何况里头的原村料也实在,连汤连肉一锅能炒出百斤的份量。
至于素菜不往里头煮,苏榛带着大伙儿用桦树皮单独一份份的打包,每包里都有豆芽儿、豆腐、白菘片,以及两片“昂贵”的午餐肉。
只不过午餐肉切得薄,也就小指宽度。
素菜全部分装打包好,毛血旺也就放冷了。大伙儿又拿着勺子往桦树皮盒子里头分装,装一份称一份,每份保证连汤带内容至少四斤,且每份都要所有的荤菜种类都齐全,虽不至于每块儿大小都一样,但起码看起来不偏不倚啥都有。
最后盛完一数,一共二十五盒。
舒娘问苏榛够不够。
苏榛其实心里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70-80(第3/17页)
没数,但反正试营业,就先打包这么多,更何况现场还要做一锅的,起码也还有二十五份。这都还不够的话,下次再多加了便是。
全部弄完,大伙儿就在雪地里铺了帆布,把全部的毛血旺盒子放上去速冻。
眼下这天气,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冻成形,再收进仓库,明天出发的时候汤肯定冻硬实了。
毛血旺弄完,就是完成了耗时最大的一项。
苏榛又去检查了一下白砍兔,这是山梅负责的部分,下午她已经切好煮好了。苏榛尝了一小块,肉质软嫩火候刚刚好。
这道本就是凉菜,也分盒打包好。一共是三十四斤,苏榛留了四斤给大伙儿当工作餐。
另外的三十斤打包成三十盒,明日去了现场浇上汁就能卖。但天冷,汁也得现场调了才行。
最后需要检查的便是鲜肉锅盔的准备情况,这是山梅负责的部分。她瞧着苏榛过去检查,没来由的心里紧张,毕竟以往无论她在家做什么,都不曾得过些许夸赞的。
苏榛先去检查了肉馅儿,三肥七瘦比例刚好,剁的也碎。菜也是单独放一个盆,量刚好。面粉也称妥了,明早提前一些起来现和,保证锅盔的口感。尤其让苏榛满意的是山梅做事像样儿,盆边沿儿都擦得干干净净,没沾一点渣子。
“山梅姐,你做的真好。”苏榛亲昵的挽了一下山梅,不出意外的又收获了她一张瞬间大红脸。
“还有啥没准备呢?”舒娘有些坐立难安:“榛娘,我咋心这么慌。晚上咱还要干些啥、明天都要带些啥?我咋脑子都不能想事儿了!”
苏榛闻言便把手里拿着的表格直接给了舒娘一张:“你就拿着这个,每对上一样,就在那个格子里画一个勾。”
舒娘怔了一下:“我?我不识字啊。”
苏榛笑得灿烂:“你再仔细瞧瞧。”
舒娘只好拿起表格细看。
表格上确实写了待办事项,第一项便是“烹饪设备”类别。
明日的流动小吃摊只做四样儿:酸辣杂酱烤苕皮、鲜肉锅盔、毛血旺、白砍兔。
但需要的设备全在框框里,而框框里填的却不是字,而是图!
比如炭就是画了一堆黑色棒子、炙肉铁篦子画的就是一个烤网、铁锅一看就是锅。
苏榛虽说没什么画功,但这些东西线条简单,舒娘一看就懂。
“这……”舒娘感动的一塌糊涂,她不识字,总感觉什么事都会拖后腿,可苏榛却事无巨细的想到了她的难处,甚至还有这么好的解决办法。
苏榛亲昵的搂了舒娘一下,“反正,舒娘姐姐以后是要学识字的,空了我就教你!”
“好,好。”舒娘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心里愈发想着要多做些,不能事事靠人照顾。
心神一定,舒娘就拿着图画单子比对,召唤着李采:“你把炭和炙肉铁篦子先放驴车上,还有明天出发的时候记得把铁锅也带上。哦还有,今晚记得多削两根长筷子,挟炭用,也可以挟烤架。”
“好的娘,我记住了。”李采这就做事。
苏榛写的第二大类:食材与调料。
同样的,表格里画的也全是图。舒娘兴致勃勃的辩认了一番,立刻又组织人手:“山梅,调料那些瓶瓶罐罐的就你负责整理了,今晚不用的也都放驴车上。”
山梅点头应了:“下午就装好了,都搁桦皮盒子里的。”
至于苏榛写的第三大类,舒娘终于看不懂了,是文字。
苏榛逐一告诉她,第三类是经营用品:“有现银收款的盒子,帐簿、炭笔,还要做一些价钱的标签,明码标价;另外要带清洁用品,比如抹布、草木灰、香胰子、煮水用的桦树皮锅、渣桶,咱们得保证摊位的清洁,走的时候给人家打扫干净。”
舒娘连连点头,夸赞苏榛细心。
苏榛继续说着:“还有第四大类,劳动保护用品。每个摊位都要带取暖设备,我请白叔带了几个炭盆上来,每个摊位在*出发之前放上车。另外,大伙的靴子里要塞加热过的红豆暖宝宝。以及统一着装围裙制服、头帕、手尉。女眷长头发收到头帕里遮结实了,别掉进吃食里。”
春娘立刻答了:“下午我们几个在家的把围裙和头帕都缝好了,就是还没有你说的统一的手尉。”
“就先带自己的吧,后面空了咱慢慢做。”苏榛环视了一圈儿,问着:“大伙儿负责的事儿都忙完了?若是空了,我们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岗前培训。”
大伙虽然不太明白啥叫“岗前培训”,但大体猜得到是要集议一下,便纷纷应了。
包括白老汉跟成树在内的全体,一共八人。先在山洞口附近点了篝火,随后围坐集议。
女眷们甚至还一边聊一边做针线活儿,眼瞧着所有的战术马甲跟背包即将完工了。
集议自然是苏榛来主持,也是她跟舒娘提前商量好的事,此刻跟大家都交交底。
苏榛:“咱们加上小司,一共是有九人。这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了。我想了想,不能一窝蜂的全部去做一件事,也不能每次都要临时安排谁负责弄什么。所以,需要给大家分组。”
第73章
舒娘补充:“分组好,免得做重复了。”
大家都懂,纷纷点头。
苏榛便继续:“首先是交通组,组长就是白叔。组员成树和小司,小司今晚不在,明天我会同他说的。”
白老汉呵呵的笑,有些不好意思,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当个小官儿:“苏娘子,你就只管说,我要干啥就成。”
成树也表态:“我听苏娘子的,苏娘子让我听白叔的,那我就听白叔的。”
苏榛也是认真:“交通组的事儿还真挺重要呢。首先得确保食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另外,还要负责规划路线。我听小司说,三间贮木场之间有大路有小路,线路还挺多,连他都没走全过。所以前面会是他带路,后头尽量能选择一条最快且最安全的。”
白老汉点点头:“成的成的。”
苏榛继续:“另外,眼下咱们男丁少,恐怕交通组也得帮忙食材跟餐具那些的装卸,小心搬运,避免浪费。”
其实她也知道不用她说、成树跟白老汉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但她认为凡事在做之前先定好规则,免得事后含糊不清。人情归人情,规矩归规矩。
“另外,也要负责确保美食摊停放位置的正确,不能给贮木场带来拥堵。虽说我是第一责任人,但我毕竟不能日日分身盯着三家,所以停放的事儿,想就交给交通组负责。”
白老汉:“这也是应该的。”
“最后一项,每日每摊、每辆车去哪里、有人临时出行比如下山采购、或是三个摊位之间互相调配物资之类的,车辆安排就都全权交给您。”
“成,我有不明白的,就再问你。”白老汉上山本就是赶车,苏榛交待的这些事儿突然让他有了一种“责任感”,仿佛重担在身,立刻满面红火,年轻了两岁。
苏榛便笑意吟吟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70-80(第4/17页)
谢过“交通组”的两位,继续安排下面的事儿:“食品卫生方面,由舒娘负责检查。”
舒娘点点头:“我不识字,但我可以画画,我也用榛娘的那个表格来检查。”
“对,要点之一,确保食材新鲜、无变质。还要统筹规划不同的食材如何储存。比如今晚有的要速冻,速冻的就得放进仓库。但比如像苕皮、番薯、豆腐、青菜、牛乳这类的就要常温,常温的就得放有暖炉的石屋。”
“成的成的。”
苏榛继续:“丽娘负责检查加工区域的清洁,比如刀具、炉灶上头不能黑乎乎的油污一片,让人看了就没食欲。另外,切肉切菜要遵守生熟分开原则,生食和熟食使用不同的刀具和案板。”
丽娘怔了下:“这么讲究啊。”
“要讲究一些,否则肚子里会生虫子的。刀具和案板每日回来都要煮沸消毒,当然,不是你一个人做这些,会轮流值日,然后由你负责统一检查。”苏榛没办法解释细菌和寄生虫的事儿,但“肚子里生虫”都听得懂,山户人家很多也都经历过。
丽娘爽快的点头:“行,我记住了。”
苏榛看向山梅:“山梅负责检查大伙儿着装是否干净,工作围裙、头帕、指甲是否规整。监督大家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处理食材前后、接触钱物后等。”
所有人下意识的都在看自己的手指,确实有些黑污的,不好意思的缩手。
苏榛继续嘱咐山梅:“另外,我跟你一起负责盘点库存情况。每日无论多晚,回来都得盘,缺啥少啥尽快跟交通组说,他们会及时补货。也要合理安排餐单,免得积压太多导致浪费。”
山梅心里一紧,瞬间压力上来了。餐单这事儿听起不大,做起来可是不小。毕竟要考虑山上二十二个白水村猎人,还要考虑贮木场二十四个伐工。更要考虑即将面对的美食摊……
好在苏榛跟她一起做,山梅心里就踏实了。
“还有李采小兄弟。”苏榛转向李采:“你力气大,炒制大锅料的时候得费费心,我也会详细告诉你怎么准备,怎么炒,怎么放料。毕竟有两个摊子,怕是咱俩得轮流掌勺了。”
还没等李采说话,舒娘先就开心了。她本来就不想让儿子当猎人,总觉得山里头风险大。但李家男丁几乎全员猎人,李采又没别的出路。
眼下若是能跟榛娘学点儿手艺,站稳脚跟,赚不赚银子是其次,起码保个平平安安!
舒娘立刻用力拍了李采肩膀一下:“还不快谢谢苏姐姐!”
李采年纪轻,还不太明白这其中的重要,但反正娘说啥就是啥,乐呵呵的谢过了苏榛。
苏榛最后嘱咐春娘:“春娘心算快,点餐和收银这块儿,你跟舒娘轮流负责,谁去了就谁做。另外还要负责收集顾客的意见,比如口味、菜品花样之类的。”
春娘也乐呵呵的接了任务。
所有人就都有了安排,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最重要,腰杆挺得溜儿直。
苏榛最后又说着:“至于打杂、洗碗这些,仍旧像前面几天一样,安排值日生轮岗。”
丽娘一直在那里算帐:“可惜咱人手太少,每日家里还得留下一、两个,否则能赚得更多吧,对吧榛娘?”
春娘嗔了句:“这你让榛娘咋说,都得看三个贮木场到底来往多少人呢。否则咱们做得再好,人少的话,也不是长久之计。”
苏榛点头认可,并对春娘的才能有些惋惜。若不是乔家人太复杂,春娘会是个多么好的合作伙伴。
舒娘最后问着:“榛娘,明天两摊子呢,还有啥要嘱咐的没?”
苏榛快速在脑海里盘了盘,补充了最后一项:“明天午食,除了留守的,其余跟我去一号摊,所有人都要留心听我是怎么介绍特色菜品的。要有效宣传,就不能只靠我一个人吼。全体哪怕死记硬背呢,总不能人家来问,我还得从铁锅后头伸个油头出来答吧。”
大伙儿瞬间脑补了那个场景,忍不住都笑出了声儿。
其实提到跟陌生人沟通,女眷们心里都是有些胆怯的。但也明白苏榛说的对,未来要是真能把摊子做到城里去,每人管一摊儿,难不成还都缩在人家榛娘后头?哪有那闲功夫了。
索性把心一横,为了赚钱、为了未来在家里说了算、为了腰杆硬,拼了!
集议会开完,大伙儿便赶紧分批的烧水洗漱,各自回屋睡去。
女眷们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