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40-150(第1/18页)

    第141章

    木材是贮木场现成的、甚至来了几十个工匠同步做事,能不快吗?

    苏榛想了想,认真起来:“我以为木工坊开工至少要等年后了。”

    盛重云摇了摇头:“年前的年岁市集,就像你所说那样,是最好的‘广告’台坊。

    即便木工坊的主体建筑一时半会儿完不了工,可以先把市集能用得上的物件儿赶制出来。

    贮木场的木材储备丰富,工匠们又都是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只要调配得当,二十余日赶出一大批成品并非难事。

    我想着,可以专门在年岁市集上将这些木器一一陈列展示,就当是木工坊的‘先行军’。”

    苏榛赞许地接话:“对对,咱们还可以在摊子周围挂一圈那些木佩、挂饰,风一吹,叮叮当当的,多有年味儿。”

    盛重云,“嗯,主要还有赶制大批量的户外蛋卷桌椅,市集上会有大批量的行商前来,这类轻便易携带、又别致的桌椅,在市集上演示一番它们的收放自如,想必没有人会不心动。”

    蛋卷桌椅本来就是苏榛主推的项目,她自是清楚一旦在年岁市集上亮相的份量。

    “所以,需要我做什么?”苏榛认真的问。

    “就像你在兴盛湖做的那样,这里也需要一份详细的倒计时规划,榛娘可否代劳?”

    苏榛笑得坦荡:“我是大股东,责无旁贷。”

    说着,伸手抚平桌上有些褶皱的纸张,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如何制定这份倒计时规划。手指无意识地在纸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其实盛重云早就发现了,只要涉及到“正事”,榛娘总会比任何人都认真,也会比任何时候都美、坚定,与他之间的交流更是满满的默契。

    他就是喜欢她,喜欢这样的她。手指忍不住刚刚碰到苏榛的脸颊,就听到木屋外头有脚步声。

    是萧容也来了,要一起参与筹备的讨论。

    苏榛自然是欢迎的,毕竟白水村这里的事儿确实千头万绪。

    盛重云却察觉出一丝古怪。

    这次他再来萧家,总感觉萧容的态度跟以前有些许的不同。他只希望这种“不同”是他的错觉,是他想多了。

    当晚,三人便一起拟定了木工坊“山海嘉年华”二十日倒数计时规划。

    其实距离开幕还有二十二日,苏榛刻意余下两日规划余地、留给运送货物及万一发生什么紧急情况。

    忙完、写完,时辰已不知道多晚了,萧容便带着苏榛告辞离开。

    苏榛临出门的时候,与盛重云目光交汇了一瞬。

    盛重云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眼神中满是宠溺与不舍,他多想再多留苏榛片刻,可也知晓此刻时机不宜。

    萧容假装没看到这些暗涌,只在心中叹了声:榛娘,未来走哪条路最好,伯父会帮你安排的妥妥当当。

    呵,这自以为是的妥当……

    第二日清早,苏榛是被外头盖围墙的动静吵醒的。

    昨晚上天太黑,她都没顾上瞧一眼。

    眼下起来了就赶紧简单洗漱、吃了早食,随后就跑出来看看这封火墙的进度。

    外头,工匠们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多日不见,苏榛没想到竟已进入到墙体砌筑阶段,毕竟按原本的时间考量,光是挖地基都还得再挖个三、五日的。

    柳师傅也不敢居功,直说其实是盛家贮木场的车把式、匠人们“顺手”帮了不少。

    甚至还不全是重云公子的原因,有些是苏榛围猎的时候就认识了的、有些是在雪崩困顿期多亏了苏榛帮忙的。

    大伙儿心里都念着苏榛的好,刚好也因重云公子的木屋搭建就在旁边,大伙儿拉运木头之余,二话不说就来萧家也搭把手。

    这一搭手,直接把工期缩短了至少五、六日。

    苏榛听着也欢喜,心里琢磨着等明年再上山,定要专程去贮木场看望大伙儿去。

    正想着,远远瞧见符秀才领着几个娃娃,热热闹闹地朝萧家“上工”了。

    几个小家伙活力满满,脸蛋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有的奋力拖着冰橇、有的双手紧紧提着小筐,小身子前倾,在和小筐的重量较着劲。

    一见到苏榛回来了,娃娃们撒着欢儿冲了过来,将她团团围住。

    你一言我一语,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又是问好,又是分享着这几日的趣事,让苏榛笑得不行。

    好不容易从娃娃们的热情“包围”中脱身,这才留意到他们带来的东西,有处理干净的野味儿;有叶片鲜嫩、还挂着霜花的野菜;还有色泽诱人的腊肉腊肠,品类颇为丰富。

    这些全是苏榛之前特意提及要收购的食材,预备拿去年岁市集制成美味吃食售卖。

    她不在的这些日子,白水村每天都有人往萧家送的,也是陆续囤了不少。

    符秀才见此情景,赶忙去冰屋拿了账本和杆秤出来。认认真真地把品类、重量、来源等信息,一笔一划登记入册。

    至于银钱,等晚上娃娃们放工,家长们来接的时候统一付了便是。

    总之账目上一定清清楚楚,绝不含糊。

    好在有符秀才在,叶氏跟苏榛都省了不少的精力。

    全安排妥当了,萧家就又来了新客人:乔里正。

    他也是听说苏榛回来了,便来打听打听年岁集市的事儿。

    甚至他也不是帮自家打听,而是不少村民瞧着萧家每日热火朝天的忙活,心里头羡慕,想跟上萧家赚口饭吃、又怕人家嫌弃拖后腿,于是全部“迂回”去找了乔里正。

    虽说帮村民谋福利的事儿、乔里正是责无旁贷,可他也摸不准人家萧家跟苏娘子愿不愿意带上一群“尾巴”,毕竟人家自己家生意经营得那么好,何必费这事。

    可经过围猎期的了解,萧家是义气、敞亮的,苏娘子又是心善、乐于助人的。有了这番考量,乔里正才怀着忐忑来了萧家。

    先是简单的寒喧,没几句就切入了正题,三言两语说清了来意,但也向苏榛保证,村民们说了,绝对不会跟萧家卖同类的东西,只捡萧家不做的买卖去经营,肯定不添乱。

    说完,颇忐忑的等待萧家、或者说等待苏榛的回应。

    萧容跟叶氏不会在这方面给太多意见,他们相信苏榛的判断。

    而苏榛瞧着乔里正跟萧氏夫妇的紧张样儿,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当然是可以啊!我家可从来没打算独占集市的。”

    乔里正听闻苏榛的答复,原本微微紧绷的双肩瞬间松弛下来,脸上的神情也由忐忑转为欣喜。

    感觉像是心头压着的石头一下被挪开了,整个人都轻快了不少,眉梢眼角都染上了笑意,连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

    苏榛诚恳地继续说着:“不瞒您说,您就算今儿没来我家,我也打算去跟您商量这事儿呢。”

    乔里正有些惊讶,下意识地重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40-150(第2/18页)

    了一遍:“找我商量?”

    苏榛点点头,认认真真的把兴盛湖的情况简单给乔里正交了底。

    当然,讲述也把握了分寸,对于她在相关事务中具体的赢利情况略过不提。此事与其他人无关,她也没义务跟乔里正交待。

    乔里正一边听苏榛说、一边就在心里盘算着大概需要的人手,其实他本来以为事情很简单,就是请苏娘子带着、出去摆个摊子就成。

    他万万没想到已经是个比东市还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嘉年华”,一时之间又是怔忡、又是压不住的兴奋,以及失了头绪的慌乱。

    苏榛自然看得出他的神情,便提议召集村里有意向参与的人家一起集议,分工协作。

    乔里正不住点头,严肃万分:“赶早不赶晚,今儿就集议吧!我这就挨家去通知一下。定在晚食后可好?到时候烦请苏娘子把那个什么‘策划书’,给大伙儿说说?”

    苏榛点头应了:“行,那我下午就准备一下。”

    说完,两人又简单说了些集议细节,乔里正便恨不得脚底生风一样走了。

    苏榛又对符秀才交待了一番文书工作,便回屋拿了斗蓬和风帽、礼物,打算往乔大江家跑一趟。

    临出门的时候随意打量着萧家小院,萧容领着匠人们建围墙建得如火如荼、叶氏正领着几个来卖山珍的妇人去暖棚放货、谨哥儿带着他的小伙伴们在冰屋里削树枝,要做一大批糖葫芦签子。

    每个人都在忙、每个人脸上都有笑。

    苏榛深吸一口气,心里愈发踏实,跟萧容打了招呼,便朝着乔大江家去了。

    几日不见,乔大江家也是大变了模样。

    原本空旷的坡地如今已被错落有致的“梯田”占据,虽说还未全然成形,但阶梯层级已初现端倪。

    乔大江显然是用了柳师傅传授的法子,打算在这层层修筑排水沟渠、层层加固。

    看这工程的架势,少说还得再花上十天半月才能完工。

    此刻,乔大江跟春娘正制着蜂窝煤。

    制一批,小树便拉着他的小木橇把蜂窝煤转移到阶梯上晾晒一批。

    山梅负责聚拢煤粉,一脸的汗、一脸的煤灰。

    还是小树最眼尖,率先瞧见了苏榛,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喊:“苏姐姐,苏姐姐来了!”

    乔大江两口子闻声,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山梅先是惊喜的抬头,一眼瞧到苏榛明媚得耀眼的面容,心就像是被晃了一下,站起来迎,可脚步却滞了。

    同样是白水村住着、同样是每日寒风跟刀子似的割着,山梅只觉苏榛的脸却愈发粉嫩了似的,走得急,还泛了一层淡淡的粉红。

    她仍旧穿着寻常斗蓬,头戴了白色兔毛围领帽,从容不迫的神态,举手投足间的淡然,明媚且温暖。

    山梅看着这般形容的苏榛,再低头瞧瞧自己沾满煤灰的粗布衣衫和黑乎乎的双手,下意识地攥紧衣角,眼神中闪过一丝莫名。只能带着强撑的笑意,站在原地望着苏榛。

    春娘早就小跑着迎上去了,满是冻疮、煤灰的手在衣服上蹭了蹭,笑着:“榛娘你可算回来了,屋里坐!”

    乔家一家人的热情让苏榛心里暖烘烘的,笑着点头:“好久不见,瞧你们这日子过得真是越来越红火了!”

    一边说,一边拉过小树,往他手里塞了一包兴盛湖带回来的鱼干。便说说笑笑的,跟着朝着屋内走去。

    几日没来,屋里的东西又填置了一些了。

    灶间多了个木头架,摆了新的碗筷、铁锅。春娘连忙说那架子是杜青柏送来的,当暖居礼。

    再进了里屋,火炕上铺了厚厚的稻草,稻草上叠放着两床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棉被。

    墙壁上挂着乔大江的弓箭、和一些兽皮。

    春娘把苏榛“按”在了炕边,让她好好坐着暖身。随后又扭头出了屋,在灶上热着的锅里舀出一碗开水,小心翼翼地捧出红糖罐子挖了满满一大勺、搁热水里化开,给苏榛端了过来。

    苏榛接过碗,轻轻抿了一口,甜意瞬间从舌尖蔓延至全身,“真好喝!”

    乔大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苏娘子,家里简陋,你可别嫌弃。”

    苏榛连忙摆摆手,“乔大哥,你可别这么说。”

    与此同时,小树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苏榛送的鱼干,先给苏榛、爹娘、山梅每人分了一片,自己才拿了片最小的啃,吃得津津有味,嘴里含糊不清地:“苏姐姐,这鱼干太好吃啦!”

    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山梅跟大家一样,脸上也挂着笑,眼神却有些游离,时不时地用眼角余光偷偷看向苏榛。

    每当苏榛的目光扫过来,她便迅速做出一副温和的模样,可紧握的手却微微泛白,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凸显出来。

    苏榛倒没注意到山梅的变化,三句两句就赶紧把话题引向大事。

    重点是:嘉年华大量需要蜂窝煤,且这是推广蜂窝煤最好的时机。

    苏榛:“按目前的嘉年华场地规划,里头搭建的取暖帐至少二十至三十个,大帐的话,炉子起码得有三到五个。每日取暖时长至少四个时辰,但我琢磨着可以用木炭、树枝和蜂窝煤的组合。木炭烧得久、热量足;树枝在林子里就能捡,生火快;蜂窝煤又实惠,烟又小。这样一来,就又省银子、又暖和。”

    第142章

    乔大江跟春娘早就乐得脸颊都泛了红,山梅也认真起来,不错过苏榛说的每一个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