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费事儿,发酵的过程极为繁琐,这便使得蟹酱价格高居榜首。
若是品质上乘的蟹酱,一斤起码三百文。时下一般只有富贵人家或是在重要节庆时、普通人家才会少量购置。
苏榛的摊子还是以大众口味的普通美食为主营,所以蟹酱这种“奢侈品”她也买得少,只要三罐,花了九百文。
三样一共花了三两多,说多不算太多、但说少肯定也不算少。丽娘就查验得格外仔细。
苏榛进门的时候,她正拿着一个小竹片,仔细地将一罐开了封的酱料挑出一点,放在鼻尖轻嗅,随后才尝,细细品味。可惜她压根没吃过,只觉得冲鼻子还齁咸。
白芳站在一旁抿嘴乐,也没多言嘴,拿了新竹片另挑了些酱置于掌心碾开细看,这才说着:“里头的鱼用的好着呢,酱也红亮,酵的时候也够,拿来烧落苏肯定鲜香。”
说完又品了虾酱、蟹酱,同样也立刻给出了品鉴口感已经相应可以做些什么菜色。
她一番话说得不急不徐、有条有理的,丽娘也听得入神,俩人愈发聊的畅快,都没瞧到苏榛来了。
苏榛也没想打断,倚门听着、心中也是暗自认可,看来白老汉没吹牛,他这女儿确实能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70-180(第3/17页)
直至白芳提到可以用这些酱焖茭白、做肉臊子面之类的具体菜单了,苏榛走过去,笑着接话,“听起来就好吃,我都要流口水了。”
丽娘跟白芳这才瞧见苏榛,都有些惊讶。
白芳机灵,立刻拿了签子也给苏榛挑了一些尝。其实若论品酱技法,苏榛自己估计可能还不如白芳,她就没乱给意见。
但针对菜单设计,是她要考虑的问题,来的路上她就盘算过,此刻也再跟丽娘以及白芳念叨念叨:“先就是用人家的酱、反倒不能做人家的菜、不能抢人家的买卖。再就是咱白水村摆的是摊子,不是酒楼,做小炒之类的肯定也干不过人家酒楼的大厨。那么咱白水村占啥?就占个‘新奇’。”
丽娘似懂非懂,白芳立刻懂了,“可是菜品上不同?”
苏榛笑着点头,“摆这种摊子得讲究快速出餐,还得好拿。毕竟多数食客都是边走边吃的。眼下我想了几样,你们听听看可行不。先就是做鱼香酱夹饼,就跟咱在山上做的酱香饼差不多,但把野猪肉换成炸过的鱼块儿,再浇上酱汁、再夹点儿酸芦菔丝儿。”
丽娘眼睛一亮,“这成,酱香饼香着呢!但原本肉沫酱烤,咱卖得不贵,这鱼酱做的可得加钱。”
“嗯,肯定要加,就当多个品类。”苏榛继续说:“虾酱的话,咱这次带了不少蒸笼,均两个出来,做虾酱烧麦。”
时下没有“烧麦”这种说法,苏榛就简单的解释说跟小笼包子似的,但不严实封口、开花儿、里面除了肉还有糯米。
而苏榛一边说,白芳立刻就已经摸出个小本本在记了。
苏榛瞄了眼,白芳的记录方法跟舒娘的差不多,大部分靠画一些简单的线条。不同的是,她零星还能写几个完整的字,想必也是跟着上一家主顾学的。
随后便是蟹酱,这酱本身就那么贵了,可得好好制些“招牌菜”。苏榛也早有一个“凶狠”的菜色:配片皮鸭。
她在现代的时候拍美食视频的时候,曾经去过一个网红餐厅、试过一道菜,一盘里就四片烤鸭,上头一点点鱼子酱、底下一片黄瓜,就这么一盘儿要价七百块。
眼下鱼子酱是没有,但这蟹酱可不比那个差。
虽然不至于同比那个卖价,但卖得贵些也是合理的,毕竟来嘉年华的富商巨贾还真是不会少。
但白芳听了这菜色,唯一的顾虑是哪有富商会在小摊子上买这些呢?富商不是都要去大酒楼吗?
苏榛笑了,拉住白芳的手腕,“走,你们跟我去瞧瞧嘉年华场地?亲眼看了就懂了。”
苏榛的手暖暖的,白芳被她牵着、也是暖暖的。
白芳喜欢苏榛这个姐姐,不仅是因为爹说了苏娘子如何如何的和气、如何如何的能干、如何如何的仗义。
更多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喜欢苏姐姐的笑容:明媚而坚定。
***
因有了自己的拖挂房车,苏榛在兴盛湖的出行就不必再借用客栈的驴车。
三人在车里挤着坐,丽娘还好、白芳真是把这车子稀罕得不行了,说是这次要是赚了钱、再加上自己这几年存的几两,回去就也订制一辆!
苏榛便把跟木工坊谈过的、白水村回购房车的事儿也给她俩说了一下。这下连丽娘都动心了,直嚷嚷着务必给她也留下一辆,她也买。
苏榛自然也都应下,毕竟房车又不是只做十辆,后头多得是,而且会越做越好,里头也会有所改进的。
才聊了一会儿,嘉年华场地就到了。
其实距离上次苏榛离开兴盛湖不过也只隔了数日而已,可湖面上的场景、光是远远的瞧着已经截然不同。
已有一座“冰城”拔地而起,隔着冰墙都能看得到里头灯火通明的。更有百戏行排练的丝竹声、冰雕冰屋搭建的凿冰声、车马劳作声、搬运扛抬号子声不绝于耳。
丽娘跟白芳哪里见过这等阵仗,不顾寒冷,把房车窗子全掀开,趴着窗沿眼巴巴地张望。
也因苏榛心里牵挂着不少整体构想,就特意叮嘱车把式不走“员工通道”,专门绕了路走了游人通道,先往游人专用的驻车场而去。
驻车场一共四个,围绕着嘉年华的场地、东南西北四向都有,进口出口也不同,避免出去的时候拥堵。
苏榛查验的东向驻车场规模是最大的,直通白川府过来的官道,也几乎把周边所有的空地都见缝插针的规划了进来,东一块儿西一块儿的拼,看得出来整个镇子里的人都尽力了。
并且占了个天时地利的好处,驻车场压根不用买砖或拉沙子盖墙,隔几丈就会有一道用冰块堆砌而成的分隔线、清晰醒目,把不同类型的车马驻放严格区分开来。
驻车场的四周还有冰制瞭望塔,开幕之后也会有专人值守。入口处搭了冰屋,作为临时的值房,到时候会安排人登记简单的入场信息。
苏榛三人下了车先往值房去,推门就瞧见了里头正有几人在集议商量事儿。
正中间坐的可不正是鱼把头项松。
“苏娘子!”项松一见苏榛来了,一脸惊喜迎上前来,“怎的不多歇半日?我还寻思着明天再请你过来瞧呢。”
“时辰还早,我哪里睡得下。”苏榛笑着摇头,又寒喧了几句就直接步入了正题,不外乎就是项松负责的场地营建组进度可有阻碍、可需要帮忙之类的。另外又将丽娘跟白芳也做了个介绍。
别看丽娘是白水村出了名的大嗓门儿、泼辣户,出来可是安安静静的,尤其这一屋子都是外男,窘得她不敢说话了,就一直低头看自己脚尖儿。
倒是白芳仍旧落落大方的。
其实最早的集议会上谈及驻车场的时候,苏榛就提议驻车费是要根据不同情况收的。
这几日项松等人果然已经把场规定好了,拿给苏榛过目。
苏榛一瞧,心道这筹备组的人不愧是兴盛湖最能干的几位。她只不过提了想法,人家就规划得格外妥贴了。
比如先就是泊车格局,每个驻车场都设南北二区,北为畜力区,每场都有马厩百余个。
南为辎车区,下了车可以直通嘉年华主会场。
另外每个驻车场还设了厩仆八人、车卒十二人,总之无论是饲料还是取暖的燃料都照看充足;
出口那里也有四人专管银钱收纳。
再看收费标准,骑乘类也是分了良驹跟驽马、骡驴。
良驹是每日收料钱三十文、其它减半,另缴厩位费十文。
以及辇舆类,小轿十文、官轿二十文,官轿还需要查验通行牒文,免得后续有什么麻烦。
至于辎车类,单套车日费十文、三套车日费二十文,若是车夫不进嘉年华或是当日不回城,外头设有单独的车夫歇宿处,车场内是不允许住人的。
最后当然也有“免费”的标准,比如持节度使符节者免单、秀才或士子凭文牒只需交纳七成、在嘉年华里消费满三两的免单、消费一两以上的免二十文、连泊三日以上赠“节饮券”一张,可抵嘉年华里头任意摊位的花销二十文。
至于出入稽察,寅时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70-180(第4/17页)
刻开栅,子时正点落栅。进来的时候会给车夫发竹牌,走的时候交回牌子确认放行。
也考虑到眼下天干物燥的,草料又集中,驻车场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专门冻了冰缸,放了不少沙土以防不测。
另外盛家的司库们果然是有经商的头脑,还在驻车场里规划了个专门的秣马栈,出售苜蓿、豆饼之类的“高级”饲料,还又多了一笔收入,这让苏榛都叹为观止。
另外供车夫们休息的想法、也给柳嫣等客栈掌柜们又增加了客源,家家正抢着推出“车夫寮”呢。
甚至周边小商小贩、甚至平民百姓家也都得了项松的招呼,让他们备好大量的生姜、净水、暖炉、干粮面饼之类的买卖,准备挑着担子卖给等候的车夫或者游人们。
丽娘跟白芳听得直羡慕,所以说这嘉年华摆在哪儿、周边的百姓都会跟着受益啊。可惜白水村太过偏远。
苏榛同样也是这么想的,看来给白水村修官道的事儿开春了就得筹划起来!
待所有规划都听项松说完了,苏榛几乎挑不出一点儿毛病,直接称赞就是了。
所以说根本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无论哪个时代,能人都是能人。能人只需一个想法,点到就能参透。
但驻车场毕竟只是个小问题,苏榛最为牵挂的肯定是主会场,此刻离得这么近了,进去的心情就愈发迫切。
项松也瞧得出苏榛的眼神儿已经飞了,便不再耽搁,领着苏榛等人步行前去。
约摸走了一刻钟不到,一个巨大的冰雕牌坊就矗立在冰城的正前方,上头刻着“山海嘉年华”五个大字。
“是请苑大人亲题的!”项松一边走一边给苏榛介绍着,语气里也是满满的自豪。
苏榛也笑着点头应了,她跟那位苑大人虽不曾谋面,但已经在心里勾勒出了一个大致轮廓:好(三声)官、好(四色)色。
若说苏榛还能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往里走、白芳跟丽娘俩个已经近乎要傻眼了。
她们万万没有想到传说中的嘉年华竟是一座冰城啊,从入口就已经瞧得见里头各种冰雕、冰灯林立。
再往里走,不同方向都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冰亭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冰雕和冰灯作为隔断,暖黄的光透过剔透的冰块散出来。
众多冰雕匠人仍在忙碌,还有运冰人拖着冰橇、齐心协力喊着号子。
以及兴盛湖人家的孩童也跟着家中大人来打杂,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到冰滑梯、冰橇上玩耍,欢笑声此起彼伏。
更有精明的小商贩,虽摊位还未完全就绪,就已开始挑着担子满场跑了,卖些热水、热茶汤。
单凭这一口热乎儿也能在开幕之前赚些银两。
第173章
虽说苏榛也迫切的想看到白水村的摊位范围被寒酥布置得如何了,但她毕竟也是整个嘉年华的“总策划”,边边角角都得照顾到、索性把白水村的留到最后才去。
但她有这耐心、丽娘可是着急了,项松便随手招来个场内杂工,安排他领着丽娘跟白芳去白水村位置看。
项松便带着苏榛先在美食区其它地方走一圈儿,等明儿天亮了再走冰嬉区跟游乐区,毕竟这地方大着呢。
而光是美食区都足足占了好大一片场地,摊位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尽头。
防滑是重中之中,也是嘉年华上花销最多的部分,用的是稻草垫、以交叉编织的方式,把草绳间隔固定在冰面上,形成网状的样子。总之主要通道上都得有这设置。
苏榛一路走一路测试那些草绳网,一是铺得要够密、二是得紧紧贴合冰面,不能反倒成了绊脚绳。
一边走一边叮嘱项松,“每隔一段距离得竖个木牌,写上‘路滑慢行’的警示语,木牌也得做得牢固,插得深一些,确保不会被风吹倒。”
想了想,又补充:“在拐角的位置再放一些大型的冰雕,算是个缓冲,让游人的行进速度放慢,也是为安全考虑。”
项松寻思是这么个道理,赶紧都默默记下。
除了测试地面,苏榛主要还得考量摊位的摆设。
商家们为了省银子、也为了有特色,眼下的摊位大多以冰块为基,木材为梁。
还有的摊位仿若一座缩小版的冰屋、或拿木架子搭成个船形。
苏榛一边饶有兴致地打量,一边听项松滔滔不绝地念叨:“这头几家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