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70-18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咱们兴盛湖本地出名的食肆,像李记羊肉汤、王记鱼面铺,香着呢,每年都有不少城里人专门过来吃。”

    “城里或者外地的食铺子来签入场契的有多少了呢?”苏榛又问:“我倒是不担心味道不够好、唯独担心不够多样化。反正唯有天南地北的特色美食都在这儿齐聚了,才真正契合咱嘉年华的盛大之名。”

    她话一说完,项松就乐了,脱口而出:“要不咋说苏娘子您跟重云公子天设一对呢,他也这么跟我说了一模一样的话!”

    可项松这么一说完,自己就又有些后悔,他是怕苏榛姑娘家脸皮薄、他是不是冒犯了?

    他是真不了解苏榛啊……

    苏榛竟也跟着乐了,“他也想到了?那就不怕了,他是不是已经招来不少了?”

    项松一听苏榛这话,愈发兴致勃勃:“重云公子那速度可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这么说吧,整个白川府、但凡有点名声的大厨,就没人没收到盛家递的贴子!虽说有一多半已经跟东市年岁集签了契过不来,但还是有不少很不错的。比如塞外烤全羊,那师傅带来了自家特制的烤架和调料,香得要命啊。还有西域的手抓饭,那家大厨是派徒弟来的。年岁不大、手艺可不差。就在前头呢,一会儿就能路过看到。”

    苏榛听着项松的介绍也是不住地点头,心中暗自庆幸有盛重云这样的……说他是啥好呢?他明显已经不止承担了甲方爹爹的功能。

    总之,自己是个好运的!

    继续往前走,很快发现了新的问题。冰灯虽然数量不少,但分布并不均匀,在一些角落,光线依旧昏暗。

    苏榛担心若照明不足,不仅会影响游玩体验,最怕的还是引发安全事故。

    虽说燃料或是蜡烛的花费都不会少,但这么大的嘉年华都办了、若就差在这部分上,人命关天,便叮嘱项松再去灯笼铺挑灯笼。

    数量要足够沿着所有行人区域、冰雕周边以及摊位附近挂满。并且还得持久,要让嘉年华亮如白昼。

    “成,明儿我就派人买。”项松自然是应的。

    两人正说着,苏榛就听到有熟悉的声音喊:“苏娘子!”

    仔细一瞧,是项松的媳妇玉娘。

    熟人相见、分外“眼红”。苏榛几乎是小跑过去跟玉娘迎在了一起,不止玉娘,项家几房除了老人要在家带娃,其余大部分人都在这儿布置摊位。

    一通热络的闲聊,苏榛得知他们一共租下了三个摊位,卖鱼干虾干、鱼虾蟹酱以及渔具。

    “咋不租些好点儿的位置?”苏榛打量摊位前后,这里相对是又偏又小又窄,实在不是个好选择。

    玉娘无奈的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70-180(第5/17页)

    了项松一眼,故意打趣他:“不是因为我家有个高风亮节的鱼把头官人?好位置人家不争。”

    苏榛也忍不住笑了,但她也理解、她也看得出项家其他人也都理解。

    无妨,反正嘉年华总收入里、项家是有分帐的,也不是非指望这一点摆摊钱。苏榛就也没再多说什么。又聊了会儿玉娘送去的鱼酱、各自交流了下经验,便不再多做停留,继续往后头走。

    直至终于到达了白水村租下的范围。

    苏榛仰头凝望,眼前的冰雕牌坊、以及最顶上刻着的“长虚白水、房车食汇”八个大字,心里的激动简直难以言述。

    虽说这冰雕城仅能维持一个冬季,但这是她到异世以来第一个“大型”买卖,且还不止关系着她或者萧家的生计,是她带着白水村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努力的结果。

    甚至这里成败与否跟赚多少银子关系都不大了,这里是她为人两世、第一次有了“需要”、和“被需要”的地方。

    “是谁瞧个牌坊也能瞧得红了眼?”

    苏榛耳畔突然响起那把再熟悉不过的、清朗的声音。随即周身一暖,她已被人从身后环着、裹进了带着淡淡松木香的大氅里。

    盛重云的下巴抵着她的头顶,宠溺轻笑,“是我的小矮子啊。”

    “你才小矮子!”苏榛回手就拧了一把盛重云的大腿,硬得拧不动,反倒感觉自己手指头有点吃亏。

    盛重云已经闷笑得开启了震动模式。

    苏榛又生怕被人看到,赶紧瞄向项松本来站立的方向,人居然不见了,啥时候溜的!!!!

    苏榛故意扭头问:“你一来就把场地营造组的组长吓跑了,那还有谁带着我巡查?”

    “当然由为夫带娘子去。”说着,还伸手轻轻捻了下苏榛的耳垂,动作温柔而自然。

    那是他万试万灵的苏榛敏/感带。

    苏榛立刻觉得脸上发烫:盛重云你怎么能如此不要脸……

    ***

    虽说眼下是夜里了,但毕竟人来人往的也有不少,盛重云没再过多“纠缠”,虽很是不舍,还是松开了苏榛。

    俩人就一齐朝里头走。

    其实苏榛没到的时候盛重云天天来看顾一下,眼下倒像成了他的“主场”似的,还能起个导览的作用。

    但哪里用得着他导览?这里所有的动线都是苏榛规划的,眼下看着它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规模,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真是无可比拟。

    先就是大布局,宽阔的冰砌中轴主道贯穿整个区域。中央立着一座巨大的长虚山冰雕,不仅是整个市集的视觉焦点,人多了更是可以成为步速缓冲、避免过度聚集。

    右侧是规划整*齐的“房车”区,这部分眼下虽说还空着,但地面已经用冰砖标记出了每个车位的边界,整体呈现是个半环形。无论内外都留了宽敞的通道,方便车辆灵活进出、或是游人走动。

    这种布局也是苏榛借鉴了现代的房车集市布局,既便于集中管理,又能让游人轻松定位心仪的摊位,完全不用“左顾右盼”。

    并且所有房车车位后头、都已经冻好了长方形的“冰柜”。

    这可比苏榛在萧家冻的冰缸体积大多了,专门用于开幕之后的当天食物储存,即能保鲜又规整,重点是不用花钱打架子。

    除了冰柜之外,后面还搭了五个跟萧家院里一样的圆顶冰屋仓库。苏榛的想法是所有“杂物”进屋,外头就干净整洁了。

    主干道的左侧则是售卖其它品类的区域,摊位就跟外头类似,架子也是冰制的为主,还被细致地划分成多个小区域,比如面点区、肉食区、手工艺区等一目了然。

    后头同样也配了冰柜。市集的各个角落还分布有十余个取暖用的帐篷屋、几座冰厕,冰厕内壁粘了稻草帘子,所以也不用担心太过透明。

    另外,在美食区的中心位置、一座大型穹顶冰屋尤为引人注目。

    入口处两扇厚重的冰门敞着,上头镶嵌着打磨光滑的木制把手。

    门楣上方是用冰雕出的“火锅城”三个大字。

    苏榛一看就认出那是寒酥的字迹,喜欢得眼睛都笑眯了起来。

    盛重云自然不会错过她的神情,心中有些吃味儿,但表面仍旧不动声色,不经意似的“邀功”:“你要的这冰屋,可是把盛家的老梓匠们都差点儿难住。”

    “是啦是啦,多谢你。”苏榛回头朝他明媚一笑,盛重云心里那一丁点儿醋意立刻就散了。

    其实苏榛当然也知道他所言非虚,时下能造出这么大的穹顶冰屋确实花费不少心力。

    先就是它的面积远超做为仓库使用的冰屋,那么肯定要考虑冰体承重、里头的结构稳定性,还得考虑温度控制。

    总不能让食客吃着吃着火锅屋子或地面都塌了吧……

    盛重云带着苏榛进了冰屋里看,圆形直径足有三丈、穹顶高也达到了一丈半,就算盛重云这样的身高进来也不会觉得压抑,行动自如。

    苏榛还专门敲了敲冰墙厚度,踏实着呢,看样子至少有两尺。

    至于内部的支撑,每隔九尺就立了根直径至少一尺多的冰柱。苏榛再抬头看穹顶,只觉得顶上的冰砖花纹很是奇特。

    “那是用了逐层错缝、露龈内收,这种错缝砌筑技法是盛家梓匠擅长的。”盛重云知道苏榛好学,便一点儿不藏私的教。

    这大概是相当于现代的“蜂窝”工艺吧?苏榛不懂建筑,但确实见过类似的花形,便好奇的询问这样砖砌是不是更加结实了。

    盛重云点了点头,“也不止靠技法,关键节点还嵌了兽骨加固。另外冰墙里设了夹层、填了不少碎木屑,回头开业了地面也得铺设碎兽皮或是稻草垫。

    苏榛不住的点头,眼神里也带了不少的“哇,你好棒”式的“谄媚”,“所以这里能容纳多少人?”

    盛重云明知道她是故意吹捧,可偏偏心里还是受用,若不是怕随时有人进来、真想抱着她再亲昵一番。

    但眼下只有收了心思,认真回答:“最多不能超过四十人。另外,切记每日晨间得做冰体探伤,如果发现哪怕细微裂缝、也得用冰锥注入雪水修复才成,马虎不得。”

    苏榛重重点头:“记下了。”

    眼下这冰屋里是空的,未来将会摆放进木工坊制的那些折叠露营桌椅,这里就专做拔霞供买卖,牛油火锅底料运过来能派上大用场。

    即然只能容纳四十人,还得考虑其它重量的话,那就只摆四桌。苏榛打算专供VIP客户,要价自然也得水涨船高,回头再细细核算。

    冰屋查看完,俩人便出去继续往市集深处走,后方是靠着树岸,越走就能听到劳作的动静儿越大声。

    是萧容跟寒酥正带着白水村提前来的人在连夜搭建推拉式的阳台棚子。

    这里是专为在房车市集购买小食的人提供一个可以坐下的用餐地方。

    也因为这里忙碌的动静儿挺大的,外头摊位也有不少人跟着来看热闹,更多的则是抱着兴许能蹭到好办法的心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70-180(第6/17页)

    苏榛这几日没来,她完全不知道白水村在整个嘉年华有多“出名”,不说别的,光是圆顶冰屋仓库跟方形冰柜这两样,都已经被不少人默默学了去。

    甚至于第一批拉过来的月亮椅跟蛋卷桌也有了订单,寒酥统一记录了不少,这也是后话了。

    眼下苏榛才到棚子这里,也发现大伙儿经这段时日的磨合,干活儿简直默契十足。

    无论是搬棚布的还是搭立柱的,分工协作有条不紊。

    第174章

    虽说大家都没见过这棚子搭起来会是个啥样儿的,但庄伯给的图纸很是详细,寒酥带着大伙儿边参详边搭建,半个时辰功夫,靠树岸一侧的立柱就已经绑好了。

    这立柱是纯粹依靠着地势,利用树木的稳固性为棚子提供了最大的支撑固定。而棚子整体拉出来之后,里头的立柱杆固定方式也很是讲究:先要在冰面上开凿出与立柱杆适配的凹槽,凹槽深度也得精准,既能保证立柱杆稳定插入、又不会破坏冰面的整体,不至于把冰面直接凿穿漏水。

    随后在凹槽内倒入融化的冰碴,再把立柱杆插进去。时下天寒,杆子没一会儿就冻住,等过了今晚就更是能冻得牢牢的。

    并且因这棚子有一半儿底下不是冰湖、而是林间实打实的土地,就也不存在承重问题,起码能容纳个一、两百人同时用餐。

    丽娘跟白芳见苏榛跟盛重云来了,便也迎上来说话。

    盛重云本来也陪苏榛多呆一会儿,但盛家船坊也派人来寻,说是冰上龙舟的赛道已经布置好了,请公子过去瞧瞧。

    他便先走一步,临走却还不忘叮嘱苏榛一会儿找他去,真是片刻也不想分开的架势。

    苏榛应也是应了,心里却颇有些嫌弃,神情间也多少有些流露。

    盛重云心想嫌弃我?等你过了门儿,看我怎么……我又能怎么?无奈的走了。走出几步还是不服气,回头瞧了眼、想看到苏榛至少有一点点的留恋也好。

    抱歉,并没有。

    苏榛已经跟丽娘和白芳聊得河翻水翻了。

    她叮嘱白芳记得明天开始多冻一些小点儿的冰桶以及大些的冰缸,用来当唾壶、灰槽。

    唾壶就类似于现代的垃圾桶,每个房车位、摊位、以及火锅城、食客桌子附近都要搁一些,免得游人吐个果核儿、扔个签子都没合适的地方。

    冰灰槽也是这功能,只不过大些、放得远些,起到个垃圾临时中转站的作用。

    想了想,苏榛又补充:“还得注意分类,吃食类的渣子跟炭灰分开。”

    丽娘也是不住的点头,“对对,要不是离得太远,我都想把粪也拉回村呢。啧啧,得囤多少啊,卖到肥田可也值不少银子呢。”

    一番话把苏榛又逗笑了。不过丽娘话说得虽然糙了点儿、理可不糙。

    着实可不想小瞧嘉年华十五日产生的垃圾,那真的实打实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