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90-20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了片刻、随即还是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由其是雁门镇的乡亲们最为沸腾,他们人数虽少,却也还是挥舞着手中自制的旗帜,呼喊着队员们的名字,个个难掩激动!

    冠军船夺得锦标后,将其悬挂在船头“龙头”上。队员们则下船绕场一周,接受众人的祝贺。

    至于龙舟赛的奖品堪称“奢华”,且参赛队人人有份。

    先就是夺得锦标队伍为第一名,该队所在城镇会得一面太守亲颁的金丝绣“飞鱼锦旗”、以及一只纯银打造的“兴盛宝碗”。

    每个参赛队员还能得到一套崭新的缎衣,以及一两赏钱。

    排在第二的队伍也得一面红色“竞渡锦旗”,同样制作精良。镇里也能得到银碗,只是尺寸和工艺稍逊一筹。

    另外队员每人五百文赏钱和一套布衫;

    季军队伍则会得到一面蓝色的“逐浪锦旗”和每人两百文铜钱、一双棉鞋作为奖励。

    就连最后一名也有鼓励奖,得一面黄色的“奋楫锦旗”。每位队员得银百文、以及绣帕、头巾。

    颁奖后,四支队伍在赛场绕场一周、向百姓展示奖品。此时鞭炮声、欢呼声、鼓乐声交织在一起,把赛龙舟盛会推向了新的高潮。

    而这小高潮才要逐渐消停、看客还没散,冰面上突如其来的吆喝成了局部焦点:“快来瞧一瞧,看一看,雁门镇勇士们赢了的冰上龙舟同款周边,买回家保准带来好运呐!”???周边??

    观战的百姓但凡听到吆喝的、无不好奇,纷纷围上来看。

    只见货郎竟是个相貌清秀的半大小子、领着五个更小的孩童。

    瞧那五个孩童的稀罕着装,百姓中立即就有认出来的:那是白水村的,叫……童创组?别瞧年纪小,能干着呢!

    再看他们身旁还放着一排小车。车身整体用轻便的竹子打造,车底四个榆木轮子。

    车身是方形藤编筐,筐里满满的应就是所谓的“周边”?

    大伙儿正好奇着,半大小子货郎哥儿随手拖来一辆空车,也不知道他触动啥机关,藤编筐与车身分离,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精巧的篮子。随后还没完,他又熟练地扳折一下,篮子如同被施了魔法似的居然被折叠成平板状,引得周围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货郎小哥儿这才拿起竹筒扩音,扯着嗓子大声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是我们白水村与盛家木工坊携手打造的‘购物小拖车’。这置物筐通过活扣与车身相连,拆卸、折叠轻松完成。各位试想一下,不管是逛咱热闹的嘉年华,还是日常赶集市,拖着这小车,可比拎着沉甸甸的东西自在多了!如此好物,不容错过!”

    百姓当中便开始有商量有议论。

    “这小拖车看着挺精致,用起来竟也这般顺手,往后采买东西,可就轻松多了!”

    “确实比寻常的冰橇方便,它能折叠的话,平日里放在家中,一点不占地方。”

    货郎小哥儿见众人目光被吸引来,赶紧趁热打铁,“除了这购物车,咱还有好东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90-200(第5/16页)

    说罢,童创组的娃娃们立刻从筐中取出了那所谓的“获胜周边”。

    “周边”有好多种,比如有小木头龙舟模型、冰上龙舟造型烛台、冰上龙舟造型书签及镇纸之类的。

    而最让大伙儿惊讶的是,这全部的“周边”产品上都有“雁门镇”的字样。

    这白水村是能预卜先知了吗?他们咋就知道这赛事的胜方是雁门镇?

    先知自然是没有的,所谓的“预知”,不过是苏榛采用了“义乌模式”……

    赛前,苏榛安排李采督工,提前制作了四套不同队伍标志和龙舟样式的木质印版,以及大量桑皮纸贴。

    这些桑皮贴纸上头刷过一层薄薄的桐油,干燥后就相当于一层透明的保护膜,可以让图案更加鲜艳亮丽。

    而桑皮贴纸不仅方便粘贴,还能长久保存且成本极低。

    当雁门镇队冲过终点线的同时,李采立刻指挥匠人把印有雁门镇队标的纸贴取出、用糯米胶覆在船模、镇纸、烛台上,再用鬃刷快速拍打、按压,稍微烘烤干了就成。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众人分工明确,也是事先演练过无数次了。

    至于定价也是颇有心思。

    普通百姓购买力有限,但达官贵人出手阔绰。

    苏榛为满足不同顾客需求,把小木头龙舟模型分了三个档次。

    先就是基础款模型,做工相对简单,省略了部分细节雕刻,上色和装饰也较为朴素,售价仅四十文;

    第二种标准款模型,雕刻精细些,冰纹、龙首等标志性元素都在,上色和清漆工艺也更讲究,定价百文;

    这两档模型都是由白水村杜老二带着他的匠人兄弟们做的,他们的手艺也是越磨越好。

    第三种顶级款模型堪称艺术品,由盛家木工坊承制。

    模型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龙首的眼睛用珍珠镶嵌,再配上定制锦盒。苏榛把这类模型定价二两。

    尽管价格高,但对于达官贵人、富商贾人来说也是小事。

    至于烛台跟镇纸、书签,更是一亮相就凭借独特造型以及阿亮卖力口宣,迅速超过龙舟模型成了最为抢手的爆款。

    就拿烛台来说,底座虽是最为便宜的榆木所制,但它比寻常的烛台多出一整块儿外延。

    外延轮廓是山峰、且用了可以活动的拼接结构,使用者能依据个人审美调整山峦布局。

    灯柱竹节处还镶嵌碎的云母片,在烛光映照下就似兴盛湖湖面波光粼粼。

    总之这烛台包括了长虚山、兴盛湖形成天地呼应的独特意境。甚至烛台底下还设了一个小小的夹层抽屉,放了张手写的诗词笺。

    诗词笺都是由城中各书院、书斋、私塾的书生们亲笔书写,内容都是围绕长虚山与兴盛湖的美景或典故。

    这就相当于现代的文创盲盒,保不齐就会买到书法大家的真迹,于是售卖烛台的购物车前排的队最长。

    有人抢到喜爱的作品,兴奋得手舞足蹈向旁人展示,“给我孙子买一个,说不定能沾沾读书气。”

    还有人虽未抽到心仪的,却仍不甘心,便又再次排队。

    反正价格也不算太过,三百文一个。

    总之无论是烛台还是龙舟模型,围观的人只要想图个好彩头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周边小摆件儿。

    售卖自然也无需苏榛亲自去盯着,除了童创组的人在,因生意人数过于火爆,服务组的山梅也派帮手过来跟着忙活了许久。

    最后仅是颁奖礼之后的半个时辰内,龙舟摆件儿就卖出百多个,烛台卖出七十八个、书签五十六枚。

    首日“周边”被一扫而空,山梅被抢购的人潮挤得差点儿连鞋都掉了,还是李采大声吼了句:“明日还有!去白水村大食代买,货源充足!”

    一听明儿个还卖,这才总算让人潮平复了些。与此同时阿亮也钻出了人潮、一路狂奔去琼涯客栈后院儿,那里有白水村跟盛家工坊的“组装仓库”。

    而主持完龙舟颁奖仪式之后的太守苑琅也瞧着自己面前的购物车、镇纸、烛台、书签,陷入了沉思。

    自己不是来参观并主持仪式就成的吗?怎么还花上钱了……

    怎么瞧着这些所谓的“文创周边”哪样儿都好、怎么犯了自家娘亲才会犯的采买的瘾……

    他觉得自己不会是中邪了吧!

    苑太守中没中邪没人知道,反正与此同时,白水村手工组的村民、以及盛家工坊的师傅们早就在琼涯客栈后院严阵以待,目光紧紧盯着院门。

    看到阿亮终于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大伙儿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既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

    杜老二向来是个急性子,率先壮着胆子问:“阿亮,外头咋样?咱们做的东西有人买不?”

    阿亮满脸通红,大口喘着粗气,嘴角咧到耳根,止不住地一边笑着、一边拼命点头,“烛台全抢没了!苏娘子还打了旗语,让咱们今儿接着做!”

    还没等众人欢呼,又见斐熙也打外头跑进来,进院儿就直奔木工坊带队的檀俊,喘着粗气问:“月亮椅还有货吗?在大食代寄卖的五十套都抢光了,大订单加急的话几日能送货?”

    瞬间,后院陷入片刻的寂静,所有人都愣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再齐刷刷地投向檀俊。

    檀俊本就还没从烛台售罄的惊喜中回过神,又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砸晕。一把抓住斐熙的胳膊,声音微微颤抖:“真的?月亮椅也抢光了?”

    得到斐熙再次肯定的答复后,檀俊兴奋地转身、对着木工坊的伙计们大喊:“听到没,咱们的月亮椅售馨啦!”

    工匠们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立刻舒展。

    毕竟来之前重云公子跟庄伯承诺过,若是月亮椅跟蛋卷桌首日销量突破五十套,每位工匠能额外获得八十文的奖励。

    销量累计突破两百件时,每人再奖两包米、十斤猪肉;

    累计销量达到三百件时,每人添置棉手尉、棉帽各一副。

    要是销量超过五百件,除了上述奖励都兑现之外,每人再奖三百文。

    如今开幕不过两个时辰就卖光了五十套,众人欣喜若狂,愈发充满干劲。

    回过神来的檀俊赶忙问:“月亮椅在兴盛湖只剩四十套存货了,要是有大订单加急,我派人回白水村工坊报个信儿。那边人手充裕,日夜赶工的话,五日之内保证还能送货四十至六十套!”

    “要,肯定要。”斐熙难掩兴奋,不假思索地回应:“苏娘子特意交代了,第一批直接按三百套赶制。这次行商们手笔极大,每家下订至少三五套,远超预期!”

    刹那间,整个后院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甚至有年轻、不淡定的匠人直接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性子沉稳的已经拿起工具,准备新一轮制作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组装龙舟摆件的两两一组,一人手持刻刀精修、另一人则用熬制好的鱼鳔胶将各个部件精准拼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90-200(第6/16页)

    一盏茶的工夫便能完成一艘。庄伯提前估算过,仅派过来的人手、每日也可组装出龙舟摆件一百五十个左右。

    烛台的组装就由村民完成,先把灯柱与底座榫卯敲得严丝合缝、再把镶嵌着云母片的灯柱固定,最后安装灯罩和抽屉。

    大伙儿组装得多了,早就手法娴熟,每日也可以完成百个左右;

    书签相对简便,系上彩色丝绦就成,女工们眼疾手快,一天能完成数百枚也没问题。但瞧着今日销量不多,便少做些。

    而与盛家工坊匠人们相比,白水村手工组的村民们在开心里更夹杂了五味杂陈。

    大伙儿祖祖辈辈靠山吃山,往年的冬狩若能收获颇丰,第二年便能勉强糊口。

    可再想要额外存下几两银子简直比登天还难。碰上收成不好的年份,一家人只能勒紧裤腰带,在山里苦苦煎熬。

    但今年一切都不一样了。

    跟着苏娘子做这嘉年华,好些人家差不多就是连养老的棺材本都拿了出来。

    昨晚怕是没有村民能睡得着,满心焦虑又满心期盼。

    如今终于听到光是手工组这里都产品大卖了,那再加上美食组、山珍组、火锅屋……

    村民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不少平时就眼窝浅的已经在默默流泪。

    这份喜悦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能过个好年,它意味着一家人未来的生活也有了保障;意味着白水村的孩子们不止能吃饱穿暖,甚至能像苏娘子说的,可以去城里读书!

    他们的心情斐熙看在眼里,也是理解万分。但眼下不是恍神儿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自己掰成八份做事。

    手工组如此,美食组自然更是如此。

    尤其嘉年华上、白水村大食代里,是连苏榛都没想像到的“忙到疯魔”……

    第194章

    正如苏榛所想,白水村大食村无论从规模还是设施、餐单、服务,都是嘉年华美食区最为瞩目的存在。

    其实眼下还没到晌午,若按嘉年华游客正常的步行路线,除了专门为了看头鱼拍卖、以及龙舟赛的百姓之外,大部分人应该先朝着冰嬉场、或是异域行商的暖棚去瞧个稀奇的。

    但谁也没想到这白水村“心机”颇深,在大食代单独的冰牌坊入口处,摆上了人工桃花机。每隔两刻就会“嘭”一次,漫天花瓣里竟还会喷出些糖果包跟五彩贴纸。

    糖果包是用油纸裹的,封口还系着五彩丝线,里面其实只装了一两块形状各异的米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