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糖或是果脯碎,成本低廉,却成功点燃了现场气氛。
而五彩贴纸原是制作龙舟周边剩下的边角料,经裁剪、上色,摇身一变也是个宝贝。甚至服务组的还适时出来吆喝:集满五种颜色的贴纸,可去食客中心领芝士奶酪球一个!
好家伙,虽说但凡能带着孩子大老远来嘉家华玩的,都是不差钱的主顾。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兴趣也不是花银子,而是这种“寻宝”式的游戏。
于是大食代冰牌坊下,娃娃们的眼睛紧紧盯着桃花机,小手攥得紧紧的,迫不及待等待下一轮“惊喜”降临。
哪有拗得过娃的爹娘,大人们只有在旁边又无奈又好笑的候着。
眼瞧着人聚得多了,谨哥儿带着童创组的悄然登场了……
他们也不用刻意说什么,就站人堆儿里,每人拿一份儿吃食认真的吃、吃得喷香喷香。
而他们吃的东西自然也全是苏榛精心考虑过的:又香、又稀奇,且时下没有的。
先就是焦糖布丁,甜口的散发着浓郁奶香,焦糖香气扑鼻;
然后是蛋挞,早上刚出窖的,外皮层层酥脆,内馅嫩滑香甜,奶香和蛋香交织。
另外还有小块儿的披萨,面饼上铺满了芝士、火腿、蔬菜。谨哥儿一边吃、一边故意把芝士咬出长长的丝,惹得围观的娃娃们口水横流、又极度好奇。
这种现场“吃播”以及现场童模T台的模式,杀伤力巨大。
“娘,我也想吃那个。”
“爹,给我买那个仙女裙!”
苏榛适时笑意吟吟地出现。一袭绯红冬裙,手持铜铃铛轻晃,脆声招揽:“诸位,这些都是我们白水村特制的美食。大伙儿不妨再往里走走,里头更多更新奇!而且嘉年华一共十五日,我们大食代的菜单每日都设有不同的主题。比如今天就是‘雪原围炉山野猎鲜日’。食材都是打长虚山新猎的野味儿,都咕嘟咕嘟炖在特调汤底里呢。那些个山菌、冻笋吸饱了肉香,咬一口鲜得直窜天灵盖!但凡有走累了的、冻着了的,都去瞧瞧,我们暖棚火塘烧得旺旺的。还预备了不少姜茶、奶茶。哪怕不尝鲜,进来烤烤火、歇歇脚,也能做半日逍遥神仙!”
苏榛本就长得美、声音还甜,一身红衣往冰牌坊底下一站又成了大食代一景儿。
孩童们拽着大人的衣角直往前凑:“娘!快看仙女姐姐!”
稚嫩的呼喊惹得游人纷纷侧目,家长们被缠得没了法子,只能笑着随人流往坊内去。
而妇人娘子们喜欢苏榛身上的衣裙、背的包包、头上戴的绒帽、脚上穿的皮靴。都偷偷打量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藏在袖中的荷包。
忽听得人群中传来一声惋惜长叹:“听说这小娘子的衣裳在大食代就能寻着,可惜每样都是限量几套,去晚了怕是连边角料都抢不到咯!”
另一人接话:“何止衣裳!包包、绒帽子、皮靴子,件件都是限量售卖的。又便宜又抢手。”
俩人话音未落,不少听着的娘子们面上仍维持着端庄、脚下却已踩着碎步小跑起来,倒比追着糖人的娃娃们还急三分。
说话那俩一个是舒娘、一个是白芳,两人相视而笑……
同时,大食代的“食客中心”房车内,符秀才瞧着不远处的游人们正蜂拥而至,挺直脊背深吸一口气,掀开房车的帘栊。
他腰间挂着工作牌,上头“总执事”三个字烫金闪亮。
恍惚间又想起数月前的光景:妻子半疯,灶间仅余数枚冻黑的番薯。他没脸再向村中老少借钱、攥着空荡荡的钱袋在长虚山脚那间神庙里长跪。
那时的他只觉得人生就像庙前枯死的老松,再无半分生机。
谁能料到苏娘子跟萧家伯母叩开他柴门,让他这个困在泥沼里的落魄秀才也能握着算盘、持着账本,给自己跟病妻在这烟火蒸腾的嘉年华里寻到了新生机。
此刻望着房车外逐渐排起的长队,符秀才朗声开口:“大家莫急,嘉年华币兑换自不必说,各位若在游玩时不慎遗失物件,尽管来这儿报上特征,咱食客中心定帮您寻回。若您初来乍到,对这大食代的布局摸不着头脑,想去尝鲜特色摊位却迷了路,符某手头这张详尽地图,各个摊位、游乐之处都标得清清楚楚,可为您指明方向!”
“周到,你们这里想得周到。”游人们交口称赞。
符秀才笑着点头,又抛出一个“重磅”事宜:“出门游玩本就图个尽兴,若想尝鲜却一时盘缠不便的,或是有想以物易物添些趣味的。无论是家中猎获的山珍、或是捕捞的海货皆可拿来!我们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90-200(第7/16页)
会按公允进货价折算成嘉年华币,定不让各位吃亏!”
“还能以物换币啊!”
这下子人群中立刻沸腾了,立马就有挎着竹篓的拨开人流挤到前排询问:“敢问都能换些个啥?你们收啥?”
符秀才微笑着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然后清了清嗓子继续:“只要是家中的山货海产或是鲜肉鲜菜,我们大多都收。按品质收,比照兴盛湖镇的市场进货价来兑换嘉年华币。”
他又瞥见人群中有猎户模样的,正握紧兽皮口袋眼露期待,便又多添了句:“若物件稀罕,价钱还能再议!”
藏在人群里的乔里正跟萧容背着手暗笑。
这场“以物换币”的巧思,既让囊中羞涩的游人能尽兴游玩,又不动声色解决了白水村采购银两已经见底的难题。
若是状况好,往后每日怕是连采买小厮都省了。
瞧着人流虽旺但规划得当的食客中心上了正轨,站在人群最外围的苏榛也放了心,满意的继续朝下个点儿去。
且越往里走、气味越香。
炭炉烤着的野味、刚出窖的烤鸭、各类烘焙食品,以及气味杀伤力最大的冰屋火锅都开张了!
先都不说拖挂房车、折叠户外工具等等的新奇装备给众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了,光是大食代的食材原料摆放方式,都惹得众人惊叹!
这可是美食组的大伙儿天没亮就起来摆的,甚至还是按榛娘给提供的图纸摆的。
这种摆法是榛娘说的,叫“治愈强迫症”摆放。
其实是现代超市常见的,遵循了一定的规则和美学。比如讲究个色彩搭配、相邻互补,让陈列更加美观。
像一些颜色相近的食材,按照颜色的深浅进行渐变排列的。把形状相似的食材按照统一的方向摆放,所有的胡芦菔都竖着排列,所有的寒瓜都横着摆放。
对于一些圆形的如蒜、萘果、橘子之类的,堆成了金字塔形状,显得格外饱满。
另外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在每种食材的侧边都插着小竹牌,比如标注着“赵记肉铺当日鲜货”。
“炭火烤羊排,所用山羊肉均来自长虚山白水村,每日寅时现宰。”
“时蔬,采购自兴盛湖镇西坡李婶家。”
置物的冰架上还挂了“质保书”,上头明确承诺所使用的食材均为新鲜采购,无变质、过期情况。
方才不少要以物换币的游人忍不住发问:“那往后我们来换的食材,也要写上去吧?”
丽娘高声应着:“没错,以物换物的每笔交易,我们都会写明来源,这告示牌每两个时辰更新一次。若是大伙儿拿来的食材好,这不就相当于给你们免费宣传了。”
免费宣传不假,但也相当于被所有人监督了。
这番明晃晃的公示,让攥着山货的农户不自觉更为认真了。
心想那拿过来的东西可得自己先选选,毕竟谁都不愿自家名字出现在“黑心货主”的耻辱榜上。
除了摆放的美观,大食代的所有吃食车外头挂着的“卫生标准公示”也让大伙儿直呼妙哉。
最显眼处朱砂勾着重号:“每日开摊前,灶台必以艾草熏三遍,案板以粗盐搓洗两次,锅用丝瓜瓤蘸草木灰刷净,方许生火!”
再往下看,竹筷、陶碗的清洗流程更是细致入微:“碗筷需过三遭滚水,头遍去油、二遍加皂角熬煮、三遍以井水冲凉。若逢阴雪,便悬于艾草烟中熏干。”
烹饪区域的清洁要求同样严苛:“灶台随用随以湿布擦拭,厨余渣滓需即刻倒入竹筐,不得滞留食车半步。”
最叫人信服的是末尾盖着的“食卫官印”,以及每个摊位里头无论掌勺的还是小厮装扮的,全部统一了围裙、头巾,甚至以布覆了口鼻,个个干净利索。
往来游人们瞧着这密密麻麻的规矩、再瞅见一排房车后头蒸腾的艾草青烟,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这般讲究,吃着比自家灶台还踏实!”
“快来投壶赢餐券、吸盘镖赢甜品咯!”
小平安一声又甜又脆的童音,把游人们的目光吸引至餐车前的空地上。
那是大食代专门设置的互动体验区,投壶跟吸盘飞镖就是萧容、寒酥带着童创组做的那批。
第195章
起先游人们听到“飞镖”兴趣不大,毕竟这东西满大街都是。
可当瞧见居然是用“吸”的,哪怕再小的娃娃抛掷也没危险,并且周边还贴心的布置了麻绳编的防护网,五文钱就可以掷十枚了,便宜!
立马就有游人问小平安:“餐券是啥?全掷中了才给?”
小平安见这么多人围过来瞬间有些打怵,谨哥儿却丝毫不惧,毕竟他年岁虽小,见过的“世面”可是不小。
爹活着的时候经常抱他去演武场看士兵们操练,数千人齐吼的场景他也见过。眼下轮到他成了“销售主力”,一边指向互动区旁边搁着的规则牌子、一边拿着扩音筒不慌不忙、稚声稚气的介绍:“餐券就是嘉年华币,就按那上头写的,投壶十支中五支,送价值两文的币子,五支至八支送三文、若是全中,不止退回游戏花费的五文币,还另外再送两文币。
还有那吸盘镖,上头画了五个环。一环二环不算中,三环以上奖二文币、五环奖三文,正中靶心那个红点点的,还可去甜品车那里领一粒芝士糖糕。可好吃呢,平日单买一粒也得三文钱了!”
说完,又摇头晃脑地补充了句:“每局只要五文嘉年华币,童叟无欺!我姐姐说了,让大家花小钱也能玩尽兴!”
话音一落,人群里就更热闹了。
有猎户装扮的汉子搓着手笑:“投壶五支不难,我年轻时可是校场好手!”
一边说一边掏出铜钱,却被身旁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抢先了一步,奶声奶气的:“我要给阿娘赢糖糕!”
众人笑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掏出铜钱。转眼间队伍就排出去三四丈远。
甚至不止孩童们喜欢,几个书生模样的也是一边排队,一边争论着投壶的诀窍,还时不时比划两下。
随着冰牌坊往里走的人越来越多,嘉年华租凭了摊位的其他商家也纷纷派了伙计来大食代“偷看”,越看越后悔,早知道把自家商号租得靠白水村近些,也能跟着蹭不少客人的。
而紧邻大食代的商户就是项家的,甚至也不止项家本家,连一众女眷的娘家也是挨这儿租的摊位。
女眷们的娘家大多也都是兴盛湖镇土生土长的,彼此间都沾亲带故,几代人织网捕鱼、晒盐制酱,根脉盘根错节。
摊位大都是沿着大食代左右铺开,连摆放的位置都是按着亲缘远近。
比如项松娘子春娘的表舅母守着熏鱼摊,隔两摊就是她小姑子家的渔网铺,再往前几步,便是堂妹的娘家卖蟹酱。
女眷们站在铺着蓝花布的摊位后头,起初也只有羡慕大食代人流涌动的份儿。
“听说那苏娘子请的是盛家工坊帮忙,难怪能做得那般热闹。”表舅母探过头来搭话,话音里裹着酸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90-200(第8/16页)
春娘听得出,抬头笑笑,“人家有巧思,凭本事吃饭是该当的,咱们守好自家摊子便是。”
“是哦,春娘你是不愁,我听说大食代里用的鱼酱虾酱也是从你婆家买的呢。”表舅母愈发阴阳,“不是舅母多言,你呀,就是人太善。你说那苏娘子拿鱼酱做吃食去卖,她是翻倍的赚啊,哪里还会想起你半分功劳。”
春娘平时就烦这表舅母满嘴酸话,刚想要回怼,一个虎头虎脑的孩童攥着赢来的嘉年华币、拉扯着家中大人,蹦跳着来了春娘摊位,指着摊前挂的旗子嚷嚷:“是这家是这家,旗子上画着大虾!大食代的姐姐说这家虾酱抹饼子最好吃!”
春娘一怔,目光落在摊位边随风轻摆的蓝布旗上,这还是苏娘子请那位姓符的秀才帮她画的呢,没想到是这用途。
等反应过来,便赶紧掀开酱缸木盖,麻利地撕下小块儿早上才烙的麦饼,抹上些*熟酱递了过去,“是我家是我家,我们项家的虾酱用的是蜢子虾,三年才开缸的。尝尝!香着呢!”
一边说,一边朝旁边摊子的二房妯娌也使了个眼色。
二房也是机灵的,赶紧推自己的腌菜:“饼子得配粥,俺家这腌姜片配粥最是开胃!”
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