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80-39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对只能负责八旗银米发放和从他手里分散那两百万两供养银,而不是裁撤冗余八旗旗人,德亨有些失望。

    但翻新北京城和建卫星城全权由他负责,已经是出乎他预料的结果了。

    不过,德亨还有一个要求。

    “我知道,户部至少还有二分之一的欠款没有追回,能不能将这个差事交给我,我追回的欠款,不入户部,全部用于翻修北京城上。”

    雍正帝不成想德亨居然主动接下了这块硬骨头,道:“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你确定要接?”

    德亨:“所谓的吃力不讨好,是指会得罪人,不过,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会给他们选择。”

    雍正帝拿过茶盏,饮了一口,随口问道:“你给他们什么选择?”

    德亨:“要么还银子,继续住在北京内城,要么滚蛋,去还没有建成的京郊居住。”

    “咳咳”雍正帝被他这理所当然的话呛了一下,咳嗽了两下。

    接过苏培盛递过来的帕子,抹了两下嘴,雍正帝道:“他们有的是法子不听你的。”

    德亨向前凑了凑,颇有狡黠的笑道:“那就要皇上助儿臣一臂之力了。”

    雍正帝:“你要朕怎么做?”

    德亨:“停职、贬官,要不就抄家,反正这些蠹虫小辫子一抓一大把,不怕没有罪名。”

    雍正帝:

    雍正帝心里有些复杂,他还以为,他跟德亨想不到一起去,说不到一起去,原来他们也有“志同道合”的时候啊。

    刚才这一番话,就“甚合朕意”。

    雍正帝:“需要朕的时候,你说一声。”

    对雍正帝突然这么好说话,德亨有些不适应。

    他动了动屁股,问雍正帝:“皇上,您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雍正帝想了想,道:“海晏河清,安定富足。”

    德亨:

    “哦。”

    雍正帝见德亨兴致缺缺的样子,不由好奇问道:“你不想吗?”

    德亨:“假大空。”

    雍正帝:

    德亨笑问道:“皇上想不想知道我理想中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雍正帝:“愿闻其详。”

    德亨:“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走出去不让人欺负。”

    雍正帝等了一下,见德亨只说这三句,就问道:“就这些?”

    德亨反问道:“这还不够多吗?”

    “您作为皇帝,只要做到了其中一项,那就是顶顶有名的明君了。”

    雍正帝挑了挑眉,道:“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80-390(第5/20页)

    三个,‘走出去不让人欺负’应该是做到了吧。”

    德亨:“那是先帝做到的,您的武功是维持这种‘赢’的状态,赢一时简单,维持这个‘赢’的状态,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雍正帝沉思。

    德亨端起茶盏,道:“就比如,我拿起茶盏,饮一口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要是将这盏茶,拿一个时辰、一天、一个月、一年而不动、不摇,就是千难万难。”

    雍正帝看着他手里那盏茶,叹道:“就如我八旗兵丁,刚入关那时候,是何等勇壮,现在呢,唉。”

    德亨:

    “所以,贵在坚持,坚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雍正帝深吸一口气,豪气道:“我朝有你这样的贤才,何愁不能坚持长治久安。”

    德亨:

    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感动。

    但应还是要应和一下的:“多谢皇上赏识,儿臣愧不敢当。”

    雍正帝:

    雍正帝突然道:“德亨,你是不是在怨朕。”

    德亨:“皇上何意。”

    雍正帝看着手里的茶盏,试图解释道:“朕做皇子的时候,对先帝所作所为,有很多看不懂、看不清,也认为不近人情、残酷冷酷的时候。等朕自己做了皇帝,才有体悟一二。自古以来,为君者,都被叫做孤家寡人,朕方明白,这话是有道理的。”

    “治国,唯不患寡而患不均。德亨,你高出旁人太多了,朕希望你能自省,咱们可以做让前人、后人都艳羡的君臣、父子。”

    德亨:

    德亨沉默时间太久,正当雍正帝以为他是用沉默抵抗时候,就听德亨问道:“等弘晖做了皇帝,他也会这样想我吗?”

    雍正帝一愣,将这句话正正经经的过了一遍脑子,才明白德亨在说什么。

    然,雍正帝脑子里翻来覆去的,都是第一句:等弘晖做了皇帝

    雍正帝不自觉捏紧了茶盏,幽幽问道:“你就那么肯定,弘晖一定会做皇帝?”

    德亨疑惑:“他是嫡长子,有军功、得人心,他做皇帝,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雍正帝:

    德亨故意忽视雍正帝开始颤抖的手,掏出怀表看了眼时辰,惊呼道:“都这么晚了,皇上,儿臣就不打扰您休息了。”

    雍正帝:“嗯。”

    德亨起身穿靴子,站在地上,迟疑问道:“皇上,刚才您说的,都作数吧。”

    雍正帝:“都作数。”

    德亨高兴道:“谢皇上,儿臣跪安。”

    说罢,信了个标准的千儿礼,退出去了。

    在他走出养心殿十多米的时候,就听身后东暖阁“砰”的一声巨响,应该是茶盏摔碎在地砖上的声音。

    德亨脚步都没停顿一下,冷笑一声,踏着夜色回毓庆宫。

    我高出旁人太多,你不说让旁人去追,却要砍了我的脚、我的腿,让我和别人一样高。

    这是什么道理。

    【作者有话说】

    大家不要以为雍正帝真的在服软,八旗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德亨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被剥皮拆骨,雍正帝就可顺势而为了,在皇权面前,雍正帝可不是个认输的人。欲取之,必先予之,他是在用八旗攻德亨。不是剧透,是给两父子定个方向,雍正帝和德亨,注定不会含情脉脉,因为两人的执政宗旨从根子上就不一样。

    另外,关于小伙伴们关心的雍正朝会不会有十三年问题,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不会。

    大家可以猜一猜,雍正帝是因为什么猝死的,在前面章节的评论中,有个小伙伴已经说了不止一次了哦

    最后,征集一下大家意见,弘晖朝,年号是乾隆,还是换一个?

    今日更新,没有啦

    第 383 章

    雍正帝授德亨为议政王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

    领工部事, 兴建八旗官舍,翻修北京城,兴建图书馆。

    领八旗都统事, 掌八旗兵丁银米发放。

    此任命一出,整个北京城跟过年一样沸腾起来。有的人家,甚至放鞭炮庆祝,出门就拱手道贺, 一副喜气盈盈的模样。

    有的则是变了面色。

    比如说允址。说好了将图书馆交给我建,你皇帝转手又交给别人,你什么意思?

    正好恩科才结束,满京的士子们都在等皇榜,还未离京呢。

    咱们就先论上一论。

    允址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堂论辩还没开始呢,督察院一封弹劾奏表送入内阁。

    年羹尧和徐元正不敢耽搁,立即送去了雍正帝案头。

    原来,这是一封弹劾允址蓄养术士, 密谋天命的揭发奏折。

    允址府中有一术士, 名为周昌言,拒他所说, 他曾在礼斗时,受允址所托,祝愿保佑诚亲王沐帝欢心,传继大位。

    礼斗,就是礼拜北斗星君。

    在道教体系中,北斗星君和紫微星君, 都是紫微大帝之子。北斗星君, 掌北方天界, 紫薇星君, 则是主人间帝王,为紫微万星之首。

    概括一下,北斗为相,紫微为君。北斗星君为紫微星君辅佐者。

    康熙时,允址让供养在府上的道家术士,礼拜北斗星君,就是将自己比作北斗星君,辅佐紫薇星君、也就是康熙帝,处理国家政务。

    这里面有两个解释,一是允址想做良臣,二是,允址想做继任者。

    而周昌言的“传继大位”四个字,直接给允址定性了。

    允址府上还有一个文人叫陈梦雷,陈梦雷有有一个木牌,上书“天命在滋”,他曾跟人说,这是康熙五十三年礼斗之夜,风雨雷电,一声大响,从木梁上掉下来的。

    礼斗的时候掉下这么一块刻着字的木牌来,必是北斗星君有法旨,令他供奉,辅佐之意。

    辅佐的谁?

    自然是诚亲王胤祉了,难道还是雍亲王胤禛吗?

    康熙五十三年,呵,太子已经废了。

    允址之心为何,昭然若揭!

    这份集弹劾与揭发属性的奏折有头有尾,言之凿凿,没的说的,雍正帝立即派弘昇围了诚亲王府,然后捉拿周昌言和陈梦雷。

    昔年,允址揭发直郡王在王府搞巫蛊事,咒魇废太子,致使废太子允礽疯魔。现在,允址也受揭发,在自己王府内养术士和文人,礼斗祈求自己的天命。

    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周昌言乃是术士,术士以言惑众,惹人生厌,没人替他说话。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捉拿之后,他就什么都招了,且是顺着雍正帝想要的意思,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至于陈梦雷,他乃是康熙十九年的进士,现有著作《古今图书汇编》流传,在文人中十分的有名气。

    所以,朝中文人如张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80-390(第6/20页)

    枢等,都在保他。

    保不保的,和德亨建图书馆没多大关系。

    陈梦雷那部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一万卷的、约一亿六千万字的《古今图书汇编》,原本就在武英殿,早就不知道刊印了多少次了。

    文人的事情交给文人去做,德亨任命已经下来,他要走马上任,拆迁北京城了。

    没错,现在不光是拆迁正阳门内镶蓝旗的部分房舍建图书馆了,是要整个修整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内外这一片的地下水道系统。

    为什么要先修这一片呢,因为这一片有水源,依照就近而远的原则,得天独厚。

    正阳门外有正阳桥,桥下就是护城河,乃是元朝建都城时所挖,是通惠河的西段。

    元朝时,此护城河船来船往,乃是漕运的终点。

    到了本朝,这护城河有另一个名字,叫前三门河。

    前三门,就是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了。

    崇文门外最大的福源碓房,舂米所用水力,就来自前三门河。

    福源碓房,正是二十年前,德亨的大舅福顺所建,这碓房里面,还有德亨家的分红呢。

    通惠河的源头就在昌平白浮泉,汇聚西山支流,流入昆明湖,分流畅春园,主流入皇城积水潭,最后走前三门河,在城外形成通惠河。

    也就是说,前三门河,给内城、外城供水同时,周边的污水、垃圾等,也都排入此河。

    当然,工部是有每年疏浚的,毕竟是京城水源之一嘛,但怎么说呢,在前三门河失去了漕运的功能后,这条河,越发的窄而浅了。

    现在,德亨就是要趁着冬日,重新疏通、铺设这一片的下水道系统,将三门河彻底清理一遍,不说恢复往日的漕运功能,至少要建设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等疏浚完,德亨都可以想象,白堤、绿柳、石板横道、人形如织,两岸茶楼、商铺林立的热闹场面了。

    干净、整洁、雅致、奢华,会成为这里新的代名词。

    德亨亲自去拜访工部老尚书王顼龄,请他介绍一位水利、工程方面有真本事的人给他,结果,老尚书当即表示,他要重新出山,亲自操刀,疏浚三门河。

    啊这,德亨自然是千恩万谢。

    出了门之后,德亨就悄悄去找徐元正,让他帮忙也介绍几个有专业知识的能人,毕竟,老尚书年纪大了,他做总顾问就行了,爬上跑下的活计,就交给年轻人去做吧。

    今科士子当中,若是有这方面的人才,不管是中了还是落榜了,都可以聘来干活嘛。

    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德亨的任务是搞钱。

    雍正帝要一个崭新的北京城,修城的银子呢?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