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上听了几句。”沈听宜偏头,掩着唇轻声,“先不论如何此事是真是假,可这样传着,到底影响不好。”
许贵嫔微叹:“是啊,二皇子若无事,这传谣言的人可谓是其心可诛,若二皇子当真有事,这事闹得人尽皆知,也犯了宫中的忌讳。”
旁人还在猜测此事的真假,可沈听宜却是知情者,因而她想的会更深远。
事情闹得越大,于二皇子越不利,沈媛熙的嫌疑也会越来越大。毕竟,薛琅月与她是众所周知的不合。况且,宫中谁有能力促成谣言传遍皇宫?
只有曾经管理后宫的沈媛熙。
与此同时的衍庆宫,薛琅月被太医施了针已经清醒过来。
“陛下,是荣妃,一定是她!”
薛琅月伏在床榻上,紧紧攥住闻褚的手,脆弱的尖叫声震得珠帘轻晃。
闻褚扶住她的肩膀,沉声道:“贞妃,你冷静一点。”
薛琅月此时发髻散乱,面容上满是泪痕。
“陛下不相信是她做的吗?”
她凝望着闻褚,因情绪激动,声音而变得嘶哑:“昭贵嫔听到了太医的话,她知道稷儿生了病。荣妃岂会不知?”
最后一句话,她不自觉地拔高了音调。前所未有的愤怒缠绕在她的心头,眼泪便扑簌簌地从眼眶滚落而下。
闻褚摇摇头,显然是不信这句话:“贞妃,你莫要无理取闹,昭贵嫔怎会知晓稷儿的病?”
霎时间,薛琅月心脏猛然紧缩,胸腔闷得喘不过气来,她呆呆地望着他,一动也不动地流着眼泪,“陛下是不信妾身吗?”
闻褚注视着她,目光柔和,如春风拂柳,却不回答她的问题。
而不回答,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
薛琅月明白了他未说出口的意思,缓缓松开了攥着他的手,无助的情绪瞬间如潮水般将她淹没。
他既然不信她,她何必再自取其辱地追问下去呢?
闻褚低眉,看着她青筋凸起的双手,一时有些失神,却很快重新看向她的面庞,和声道:“稷儿之事,朕会替你做主。”
薛琅月别过脸,并不看他,语气也骤然变得疏离:“陛下分明知晓,散播谣言之人是想要稷儿的命,陛下也知晓,在这后宫中,只有她会这样做,陛下什么都知晓,什么都看在眼里,却不愿为妾身和稷儿做主。敢问陛下,在您心中,妾身和稷儿能占得了几分呢?”
“是不是,连她一人也比不过?”
口中的“她”是谁,不用多说。
闻褚看着她,一时沉默。
薛琅月扯了扯唇,只觉得好笑至极。可她凭什么退让呢?
她倏然转过头,目光与他相撞,冷静地开口:“陛下若是想要稷儿的命,便拿她的命来换。稷儿是陛下的皇子,更是妾身唯一的孩子。”
她直视着闻褚,一字一句:“这是妾身所愿,陛下能为妾身做主吗?”
闻褚的呼吸顿时一停,神色复杂地看着她。
薛琅月恍然一笑,如杜鹃花绽放,字字泣血:“陛下若不愿,妾身并不强求。”
她俯下身子,艰难朝他一拜。
……
沈听宜不知闻褚与薛琅月说了什么,只是晚间,一道谕旨晓谕后宫:长乐宫荣妃沈氏,德行有亏,不堪位众妃之首。褫夺封号,降为充仪。
谕旨简单明了,昔日高高在上的荣妃娘娘成了无封号的充仪。
帝王的旨意突如其来,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可联想起今日关于二皇子的谣言,众人似乎有些顿悟。
沈听宜听到这消息时,也怔愣了。
汝絮下意识地惊慌起来:“主子,这是怎么回事?”
即使只是降位了一级,可褫夺封号和降位,这样重的处罚同时出现在了沈媛熙身上,是没有人能料到的。
沈听宜不知道闻褚为何对沈媛熙下这样重的责罚,但可以肯定的是,与薛琅月和二皇子有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130-140(第7/17页)
果不其然,三月二十二日,衍庆宫传来了二皇子病逝的消息。
沈听宜的心陡然落地——他到底是动手了。
二皇子病逝后,闻褚一连辍朝了五日。
衍庆宫的匾额上挂上了白布和白花,沈听宜抬头看着被沉痛和哀伤笼罩的衍庆宫,不禁失神了半晌。
二皇子未满周岁,又是晚辈,按照规矩,不能受人哭灵、穿孝服,甚至灵柩都不能在宫中停留超过三日。但闻褚硬是将他留了五日,还找来皇家寺中的主持进宫做了一场法事。
上行下效,各宫嫔妃也都不约而同换上了朴素的衣裳。
或许因为沈听宜停留了太久被人发现了,不多时,琼枝快步从里面走了出来,冷冷朝她瞪了一眼,随即叫人关上了宫门。
汝絮被她这态度惊到了:“主子,她怎么对您这样无礼?”
沈听宜笑一笑,并不放在心上,转身走开。
“迁怒罢了,何须在意?”
汝絮蹙眉不解:“可这谣言明明没有查清是谁传出的,只因为荣妃娘娘被降位,就怪罪于娘娘吗?”
沈听宜垂眸,看着脚底的青灰色石砖,眼前闪过一道讽意。
荣妃娘娘,不,是沈充仪。
是谁传的,还能是谁?宫里人都猜测是沈媛熙,可这几日她反复琢磨,终于回过味。
不是她,一定不是沈媛熙。
或许她曾有过害二皇子的心或者行动了,可她一定不会传谣言,闹得人尽皆知。她难道不知道,二皇子出了事她的嫌疑最重吗?既然知道,她何必多此一举,直接让二皇子悄悄离世就足够了。
可一夜之间,二皇子得了呆病的谣言满宫皆知。这人这样做,不一定是憎恶薛琅月。
而有这样能力的人,除了皇后郑初韫和荣妃沈媛熙,就只有最不可能的人——帝王闻褚。
是他将消息散播出去。
借着这个绝妙的机会,既解决了让皇室蒙羞的二皇子,扩大了薛琅月与沈媛熙的冲突,也将沈媛熙推到了众矢之的。
降位容易,可沈媛熙想要升位或是恢复位份,恐怕难于上青天了。毕竟横在这中间的,可是二皇子的一条性命。
二皇子还是帝王“寄予厚望”的皇子。
……
走回昭阳宫的路上,长清将沈听宜拦住,不卑不亢地道:“昭贵嫔,我家娘娘请您来一趟承乾宫,不知您现下可方便?”
帝王回宫的第三日,就命人将姜瑢安葬了,唐文茵虽被解禁,却一直待在承乾宫没有露面。这会儿再次踏足承乾宫,沈听宜只觉得仿若隔世。
“唐妃娘娘传妾身过来所谓何事?”
唐文茵坐在偏殿的榻上,瞧见她进来,立即将手中的簪子放下,伸手指着对面的位置:“昭贵嫔来了,坐吧。”
沈听宜并不推拒,拂袖坐下。
“长清,给昭贵嫔上茶。”她说完,顿了一下,“昭贵嫔体弱,上先前本宫珍藏的红茶吧。”
“不过是陈茶了,还望昭贵嫔莫要嫌弃。”
沈听宜柔柔一笑:“娘娘好意,妾身岂会嫌弃?”
唐文茵目光转向她身侧的汝絮,眉头一皱:“本宫有些话想与昭贵嫔说,劳烦昭贵嫔屏退左右。”
沈听宜眼底掠过一丝轻微的诧色,看了眼汝絮。
汝絮抿了抿唇,颔首退出屋子。
须臾,便有人将门合上。
沈听宜朝门外看去,不紧不慢地道:“唐妃娘娘这样,倒像是要审问妾身。”
唐文茵唇角轻扬,好似被她的话逗笑了:“本宫若是审问你,昭贵嫔怕么?”
沈听宜忽地笑了:“妾身若是怕,当初便不会来承乾宫,娘娘今日也不会见到妾身。”
她自然是不怕的。
唐文茵定定地看着她,笑意不减,语气却有些怅然:“是啊,当初若非有昭贵嫔的提醒和关照,本宫恐怕早就不在这座宫殿了。”
沈听宜并不接话,视线落在她手边的茉莉花发簪上。
唐文茵似有察觉,看着那发簪,目光瞬间变得柔和,解释道:“当初瑢儿在毓秀宫便是丢了一支这样的发簪,这一支,与她丢的那支很像,是本宫特意让司珍司给她打造的。这簪子,也是瑢儿留在宫里的唯一一件东西。”
“昭贵嫔,我今日叫你过来,便是有一问想请你回答。”
沈听宜抬眼,不动声色地问:“娘娘,妾身可是长乐宫娘娘的妹妹,姜御女之事,娘娘对妾身竟毫无嫌隙吗?”
唐文茵摇摇头:“昭贵嫔,我知你与荣妃不同。若非如此,你当初便不会对我伸以援手。”
闻言,沈听宜目光微闪,“娘娘难道不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吗?若是妾身这样做,只是想利用娘娘呢?”
唐文茵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道:“我相信,昭贵嫔你不是这样的人。”
那在你心里,她是什么样的人呢?
沈听宜低声一笑,并不作解释:“不知娘娘有何事要问?”
“梅园之事,昭贵嫔应当还记得吧。”
她虽是疑问,口吻却很笃定。沈听宜稍稍抬眉,故作不明:“娘娘想知道什么不妨直说。”
唐文茵闭了闭眼,将簪子递给沈听宜,嗓音微颤:“我想知道,那日昭贵嫔在梅园可瞧见了什么?”
沈听宜伸手将簪子拿起,蓦然一笑:“是啊,妾身确实瞧见了。”
唐文茵急着追问:“瞧见了什么?”
沈听宜不慌不忙地将簪子举起,身子向前倾,簪子离唐文茵的脸越来越近。
唐文茵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的举动,身子一动也不动。
沈听宜见状,停下了手中动作——簪子在离她脸颊不到一寸的地方停下。
“妾身瞧见了——”
她伸手比划了一下,在空气中划出一道痕迹,而后不疾不徐道:“瞧见桑才人用树枝往自己的脸上这样一划。”
“然后,血便流出来了。”
沈听宜说完,收手往后退,嗓音带笑:“妾身这样说,娘娘相信吗?”
唐文茵却忽然抬手握住了簪子的另一端,唤她一声:“昭贵嫔。”
她一眼望进了沈听宜漆黑的眼眸里,语气里满是认真:“昭贵嫔既然亲眼所见,我为何不信?”
第135章 第 135 章
唐文茵黑白分明的瞳仁里没有很多复杂的情绪,只有一眼就能看到底的清澈和真诚。
沈听宜的眸色不着痕迹地轻闪,身子往后仰了仰,回到最初的位置上坐好。
“娘娘既然问妾身,想来是察觉了什么。”
她将簪子还给唐文茵。
唐文茵接过簪子,握在手中久久不语。
对于她这样大的变化,沈听宜仿若不觉,继续道:“姜御女是因桑才人进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130-140(第8/17页)
静安宫,也是因桑才人流产而受罚,娘娘怀疑桑才人不无道理。不过娘娘今日叫妾身过来,恐怕另有原因吧?”
唐文茵不可置否。
沈听宜看着她,漫不经心地问:“所以,娘娘是在疑心姜御女并非自缢吗?”
唐文茵手下微微收力,神情难掩错愕,半晌轻声:“昭贵嫔聪慧。”
沈听宜淡淡一笑:“并非妾身聪慧,是娘娘聪慧才是。娘娘当初将姜御女的尸身带回承乾宫,只是因为悲痛吗?之后娘娘还传召了太医,妾身便想,娘娘这样做,应当是发觉了什么吧?妾身还听闻,娘娘将宫里一位宫女送进了宫正司,赐了死罪。宫中谁不知娘娘您最是有善心的?起初,妾身还以为娘娘这样做是因着姜御女的死,可如今细细想来,娘娘此举恐怕还另有深意。”
她说得云淡风轻,可字字句句都让人毛骨悚然。唐文茵望着她,神色有些复杂:“昭贵嫔倒是将我看得很清。”
她不解:“昭贵嫔既然知晓我今日让你过来所谓何事,便也该知道,来与不来,全凭你的心意。即便你不来,我日后也不会向你旁敲侧击,况且,你向来也不惧怕我的身份。”
不管是得势还是落魄时,沈听宜待她一向尊敬有礼,并不是畏惧她的高位身份,言语间分寸恰当、不卑不亢,她甚至隐隐觉得沈听宜对她有着莫名的信任和好感。
沈听宜轻轻垂眸,望着桌案上褪了漆的一角,眼睫微颤。
是啊,她为什么这样呢?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