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了帝王的薄情,也高看了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

    ……

    与正殿的冷清不同,衍庆宫的偏殿此时还算热闹,御前的小太监将柑橘送来后,伺候雅嫔的宫人们心思都活络了起来,换上了笑脸,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又菱笑着说:“主子,奴婢方才打听过了,除了主子这儿,陛下只赏了昭阳宫、长春宫和景阳宫。”

    她努了努嘴,朝正殿的方向看了一眼,道:“连贞妃娘娘那儿也没有。”

    雅嫔定定地看着柑橘出了神,半晌,才轻轻出了声:“这是江都的柑橘,是父亲献给陛下的吗?”

    她们身处后宫,并不能探听到这种消息,又菱想了一想,斟酌着道:“如今正是吃柑橘的时候,奴婢记得往年老爷都会将新鲜采摘的柑橘送到长安,奴婢记得长安不产柑橘,这些应当也是老爷送来的。”

    白家是皇商,这样做不足为奇。

    雅嫔的心绪稍稍平静了些,将柑橘放下,起身道:“又菱,给我梳妆,再陪我去外面走一走吧。”

    若是白家送来的,她能不能远远地看一眼父亲?

    父亲若是朝中三品官员,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140-150(第3/17页)

    年的宫宴他们还能见一面,可白家在江都,还是皇商,没有一官半职在身上,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又菱是自小伺候她的,自然能察觉出她低落的情绪,却也无从安慰。进入后宫,主子先是陛下的嫔妃,才是白家的小姐。这个道理她都懂,主子何尝不明白呢?正是因为明白,才格外伤心罢了。

    凤仪宫

    郑初韫一边翻看着账簿,一边听着安之汇报后宫的消息。

    近来陛下只往昭阳宫去,后宫嫔妃们却都没闹出什么动静,除了来凤仪宫请安,大多时候都在各自的寝宫,或是偶尔去御花园逛一逛。

    满园的花都是该盛放的季节,嫔妃们却过分得平静。

    安之简单地将陛下往后宫分柑橘一事说完,便隐隐低了些声音:“殿下,长乐宫最近似乎有些动静,三公主近来也常请太医。”

    这让她想到了二皇子,同样都是早产,难道……

    “莫不是三公主也不好了?”

    郑初韫闻言,立刻淡了些情绪,朝外喊人,吩咐道:“汪勤,去太医院将照看三公主脉象的太医叫来,本宫有话要问他。”

    “是,殿下。”

    汪勤去的快,回来的也快。他才出凤仪宫,就碰上了正准备回太医院的丁实逸。

    “微臣给殿下请安。”

    郑初韫摆了摆手,让宫女给他赐了个座,才问:“丁太医,三公主身子如何?”

    丁实逸推拒着没有坐下,结结实实地跪在地上,一时竟冷汗涔涔。

    郑初韫看在眼里,皱眉不解。

    他打着磕绊道:“微臣不敢欺瞒殿下,三公主原先身子还算康健,近来不知怎的,竟不让嬷嬷近身,连奶也喂不下去……”

    郑初韫打断他:“连你也不知晓是什么原因吗?”

    丁实逸有些为难,却还是道:“微臣以为,恐怕是与那些嬷嬷有关,微臣也回禀了充仪娘娘,只是……”

    他没有证据,都只是猜测。可他应尽的职责都做到了,沈充仪不听,他又有什么法子?

    “微臣担心,若三公主一直不愿进食,恐怕有损身子。”

    他奉命照看三公主,倘若三公主在他手里出了事,他定然难逃辞咎。难道帝王会听他的辩解吗?

    丁实逸这样想着,不禁面露苦色:“微臣斗胆,敢问殿下有些什么想法?”

    三公主名义上是沈媛熙女儿,现下沈媛熙在禁足,她也不好派太医抓了三公主身边的人去查。郑初韫思量了须臾,道:“此事本宫会禀告陛下的,丁太医放心。”

    丁实逸忙叩谢。

    “殿下,沈充仪如今怎么对三公主都不尽心了?”安之犹豫着,不敢将话说满,“陛下是因着二皇子将她降了位分,若是三公主再折在她手里,沈充仪岂不是……”

    皇家子嗣本就是金贵的,陛下或许能容忍沈充仪伤了嫔妃性命,可绝对不会让皇嗣受损。当初,二皇子殁的蹊跷,连证据都没有,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谣言落在了沈充仪身上,帝王便直接夺了她的封号和妃位,没有一丝犹豫。经此一事,沈充仪难道还看不出陛下对于子嗣的重视吗?

    郑初韫牵了牵唇角:“沈充仪性子骄傲,岂会满足抚养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公主?”以她对沈媛熙的了解,便是做出了谋害公主的事,她都不觉得奇怪。

    “真是胆大包天。”安之笑一笑,“可沈充仪也不想一想如今的处境,还当自己是荣妃娘娘呢。”

    陛下对于昭婕妤的宠爱有目共睹,可一点也不虚假,陛下这样,分明是抬举昭婕妤,用来代替沈充仪。可沈充仪呢,恐怕一点都没察觉,还在想着复位的美梦呢。

    “她的背后有大长公主和赵家,即使到了这个境地,本宫也不能小觑了她。”郑初韫淡淡地说着,思绪忽然纷飞。

    宫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处盯着,除了先帝太妃们遗留的钉子,长安的几个高门世家恐怕也有不少。陛下为了清理这些钉子和眼线,不仅让沈媛熙管理后宫这么久,还特意带着她去了一趟国定寺,旁人不知,她却清楚,御前的那位副总管刘义忠,就是陛下故意留下来监视后宫的。

    恐怕那一个多月,陛下收获了不少吧。否则,他宠爱昭婕妤这么久,后宫也不会如此风平浪静。

    只是不知道,他要如何将那些钉子拔干净,还不惹人怀疑?

    二皇子殁了以后,内侍省、六局和太医院的人都吃了不少挂落,也换了一批新的宫人。那些新选进宫的宫人,都是从各州郡层层选拔来的,没有经过世家的手,背景都比较干净。

    郑家在北城,离长安太远,祖上也没有出过皇后或是嫔妃,因此在后宫并没有什么人手。此事对她来说,十分有益。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旁人盯着。

    当初先帝太过抬举世家、依赖世家,对于后宫的贵女们也过分宽容,不然,也不会留下了这么一堆烂摊子给当今陛下。

    文懿皇后薨逝后,先帝停了三年一次的采选,又从嫔妃中册立了秦氏为新后,还让秦氏抚养陛下。恐怕那个时候,先帝才有所察觉。可这个时候的世家,胃口已经被他喂的太大了。

    彼时,瑞王是先帝的长子,也是嫡子,按理早就该被册立太子,可世家竟联合在一起给先帝施压,硬是拖了好些年,清治十八年,君臣的关系好不容易有所缓和,立瑞王为太子的圣旨都是写好了,却来不及昭告天下——瑞王就在军营里中毒,不治而亡。

    若非陛下是先帝幸存的唯一的嫡子,又有秦氏在背后保驾护航,再加上先帝病重,恐怕册立太子的事还要一拖再拖。

    陛下年轻,尚无婚配,先帝不放心,竟将一向不参与朝廷斗争的郑家拉了进来——将她册封豫王妃。让整个郑家,都站在了陛下的身后。

    先帝大抵是觉得吃了长安几个世家的亏,给陛下选妻妾时,只选了最不显的薛家女为太子良娣,余下的,都是北城和江都的贵女。

    陛下后宫没有长安几个世家的贵女,可这些世家哪能甘心,他们是尝过甜头的,怎么就此作罢?但没想到,当今陛下不是受制于人的性子,他做事,不容许有旁人掣肘。

    陛下打破了先帝只选世家贵女的例子,开始从州郡择选良家子不说,又改了宗人府的职能,不拘泥于男女,向天下广纳人才……

    陛下和先帝对于后宫嫔妃都不苛责,先帝是顾忌她们背后的家族势力,可陛下不会,或许有一点,但并不多。薛家不费力地倒下,以及莲淑仪都是最好的例子。

    陛下不会因着宠爱薛琅月,而对薛家轻拿轻放;同样也不会因为重用贺擎松,而宠爱莲淑仪。或许原先陛下还会顾忌着赵家和大长公主,对沈媛熙格外宽容。但如今,陛下似乎不想再顾虑这么多了。

    郑初韫揉了揉额角,将思绪收拢回来。

    沈家一门出了两娘娘,一定不是陛下心血来潮。

    既然如此,陛下意欲何为?

    安之颔首笑道:“殿下,奴婢瞧着沈充仪如今这般行事,怎么不算是作茧自缚呢?”

    谁也不好说,沈充仪会不会一时想不开,让三公主受到伤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140-150(第4/17页)

    。

    郑初韫将长乐宫的消息传到御前时,沈钟砚正和几个朝臣在汇报户部的工程。

    刘义忠瞧了眼闻褚,又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沈钟砚,便借着上茶的功夫,将事情说了出来:“陛下,殿下方才让人来说,三公主身子有些不大好了,充仪娘娘却不愿细查,事关三公主性命,殿下便想求一道陛下的旨意,让太医们去长乐宫一查究竟。”

    他的声音控制得刚刚好,不大不小,咬字又极其清楚,足够让殿内的众人听见。

    沈钟砚低着头,皱了皱眉。

    闻褚立即冷声下令:“刘义忠,你立即带着章院使去长乐宫看看,有事及时禀告朕。”

    “是,奴才遵旨。”刘义忠躬身应下,犹豫了一瞬,又道:“陛下,要到午膳时辰了,陛下可要派人去告诉一声昭婕妤?”

    闻褚并不迟疑:“孟问槐,你去告诉昭婕妤,朕晚上再去昭阳宫陪她。”

    立在身后的孟问槐应了一声,和刘义忠一前一后退出内殿。

    ……

    半个时辰后,沈钟砚从紫宸宫离开。

    他走在出宫的宫道上,被户部的同僚围在中间。

    其中侍郎道:“沈大人真是好福气啊。一门出了两位娘娘啊,便是先帝在世时,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殊荣。”

    这话一出,立即有人跟着附和:“沈大人简在帝心,昭婕妤也颇得圣宠,满长安的人谁看了不说一句羡慕?”

    “从前有荣妃娘娘,如今又有昭婕妤娘娘,??沈大人,你当真是有两个好女儿。”

    “二皇子殁了以后,陛下膝下只有一个大皇子,昭婕妤来日若是诞下一位皇子……沈大人,那你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沈钟砚乐呵呵地应对着他们的恭维,一脸谦虚:“哪里哪里,诸位大人,还望慎言啊。”

    虽是如此说,可任谁也能瞧出来,他的得意。

    只是,沈钟砚心里也藏了许多不能对旁人说出口的疑虑。

    譬如沈媛熙,说是害了二皇子才被降位。可谋害皇嗣向来都是大罪,陛下却这样轻罚,甚至没有怪罪他教女无方。

    还有沈听宜,竟有如此本事,不仅被帝王盛宠,还成了娘娘。一门两娘娘啊,竟成了现实。

    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时,他都觉得是在做梦。

    这段时日,帝王对他的态度也格外宽和,今日,还将去云州巡查一事交给了他去办。

    沈钟砚这样想着,面色渐渐变得凝重。

    第143章 第 143 章

    沈听宜朝外面看了眼天色,随即蹙起了眉。

    “知月,本宫记得,陛下说今日要来昭阳宫用晚膳?”

    “是啊娘娘,还是刘总管来传圣谕的呢。”

    知月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朝沈听宜靠了过来。

    外面天色已经黑了,弯弯的月亮高悬夜空,皎洁明亮。往常这时候,闻褚早该来了。

    知月不由地猜测:“陛下莫不是被什么事耽搁了?”

    话是这样说,她心里却没什么底气。

    若是被耽搁了,或是来不成了,帝王也该派人来知会一声吧?而不是这般让娘娘白白等着。

    沈听宜面色淡了淡,朝人吩咐了一句:“陈言慎,你去外面瞧一瞧。”

    圣驾久等不至,昭阳宫的宫人们都低下头,生怕惹了主子的不喜。

    沈听宜将众人的神态看在眼里,神色倒是自若如常。

    她受宠久了,有人按捺不住不是很正常吗?

    不过这人,会是谁呢?

    此时的闻褚正在锦鲤池边,周身气压极低。

    他从御辇下来,看着眼前这一幕,着实觉得荒唐。

    等宫人手忙脚乱地将落入水中的林婕妤救起来后,他才神色发冷,寒声吩咐:“传医女。”

    唐文茵轻轻动了动胳膊,便禁不住“嘶”了一声。眼前的两人也好不到那里去——林婕妤浑身湿漉漉的,虽然被披风裹着,也挡不住她瑟瑟发抖的模样。桑才人更不必说,手臂上的披帛都被划破,显现出了几道血迹。

    离这里最近的是听风阁,闻褚一声令下,众人很快被安置到了听风阁上。

    霎时间,听风阁就点起了灯笼和蜡烛,变得灯火通明。

    一道落地的屏风,将听风阁分成里外两室。林婕妤和桑才人受伤较重,便坐在里面的榻上,却相顾无言。

    唐文茵则和闻褚坐在外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