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角,简言意赅地解释:“有皇兄的例子在前,皇后唯恐重蹈覆辙。”
闻缨顿时会意,对此瞠目结舌。
能让他喊皇兄的,不过是他们一母同胞的兄长——先帝嫡长子,也就是瑞亲王。
嫡长子啊,先天的名分摆在这里,可他离太子之位还是差了一步,为什么?
闻缨的呼吸变得急促,愤然道:“她怎么会如此想!”
又不解道:“你又不是父皇,夫妻一场,她还信不过你吗?”
闻褚一边安抚她,一边沉声说着:“母后是世家贵女,皇后也是,况且郑家还不如宋家。”
“所以在她心里,便是以为你与父皇无异。父皇从前不慎走错了路,却也有悔过,有父皇的例子在前,你又岂会重蹈覆辙?”闻缨越说越不明白,“更不必说,若非皇兄骤然病逝,如今登基的也不是陛下。”
闻缨缓了一缓,声音干涩:“而陛下能越过了恭亲王和肃亲王被立为太子,又是为什么?皇后她怎么想不明白——”
不仅是因为闻褚有生母和养母两个世家,更是因为他是几个皇子之中唯一的嫡子。倘若皇后生了皇子,日后立储,也定然是优先考虑的。郑初韫怎么会不明白?
凤仪宫内,郑初韫遥望着远处,目光晦涩,“本宫只是害怕。”
她握着凤钗,声音发颤:“安之,旁人不知瑞亲王为何会死,可本宫却知晓。正是因为本宫知晓,才不敢怀孕,本宫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步了瑞亲王的后尘,又有什么错?”
安之红着眼,摇头安慰:“殿下没有错,殿下是为了自己和郑家还有未出世的小殿下考虑。”
郑初韫对她的安慰置若罔闻,视线落在华丽的凤钗上,眼神却黯然,“陛下初初登基,后宫里有多少耳目都数不清,本宫如何能保证平安诞下皇嗣?有那么多人护着文懿皇后,她不也在生下陛下之后就丢了性命吗——”
若素吓得呼吸一滞,忙抱住她的大腿,不安地提醒:“娘娘,这话可说不得啊。”
若是文懿皇后活着,陛下也不会被孝德皇后抚养。如今又哪来的孝德皇太后呢?
郑初韫也意识到这一点,噤了声后,轻轻沉下一口气。
她还有一点一直压在心里没说,文懿皇后是先帝发妻,却比她更得帝王的尊敬与信任,也更琴瑟和鸣。
后宫里那么多世家贵女,却在文懿皇后活着的时候,都表现得温顺而又和睦,难道不是因为帝王给了她足够的底气吗?
哪里像沈媛熙和薛琅月,为了圣宠在她面前斗得不可开交,还时不时想下她的脸面。
薛琅月暂且不提。沈媛熙呢,心里还一直认为自己抢走了她的位置。可谁让自己是先帝钦定的太子妃,不论太子是谁,她都是太子妃——可惜瑞亲王死在了诏封太子之前。
帝王敬她,却对她没有半分情意,这让她如何能赌?如何能安心?
闻缨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心中郁气渐消。
怪不得陛下会在万寿节这一天下了皇后的脸面。
闻褚的神色已如常,跳过这个话题,回到信上:“皇姐,此事先瞒着母后,母后若是知晓了,怕是得连夜赶回来。”
闻缨点点头,“陛下放心,我不会告诉旁人的。只是你膝下子嗣少,如何才能让母后宽心?后宫的娘娘们可是不得陛下心意吗?若是如此,不妨遵从母后的意思从长安城里再礼聘几位?”
闻褚蹙了下眉,“去年才采选,何必多此一举?”
至于后宫的嫔妃,原不在于数量。十多位,已经足够了。合不合心意,也得多接触才知晓。
他目前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她们,更别说去了解了。
闻缨笑了笑:“我知你如今心思不在后宫里,可母后的话,难道能违逆吗?送信之人可还在等着呢,怕是要等陛下顺了母后的心意才会离开。”
闻褚一时没说话。
闻缨也没再多说,只叮嘱:“陛下仔细想一想吧,因着昭妃的事儿,近来宫里倒是有不少闲言碎语。若不是赵家的事,加上淳平县主,只怕陛下晋封昭妃也不会这般顺利。”
昭妃入宫两年时间不到,就将潜邸的人都踩在了脚底,她们如何甘心?
贞妃因着二皇子与陛下离了心,昭妃在后宫里可谓是风头无两。
说到这里,闻缨“唔”了一声,忽然好奇起来:“听闻贺家长子连中三元,贺大人也是能臣,从前在江都时,我也曾听过贺家嫡女的名声,怎么这莲淑仪如此不得你的喜爱?我知你不在意她原是要被赐婚给肃亲王的,你可别拿这些话糊弄我。”
闻褚抬头看了看她,倒是没遮掩:“皇姐,贺家并非莲淑仪一个嫡女,你从前听到的其实另有其人。”
他语气淡了淡:“若非贺家,朕的后宫里也不会有莲淑仪。她只要不贪心,不奢求不属于她的东西,朕都能保证她此生衣食无忧,轻松自在。”
就像从前的明妃那样,安安分分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也不会苛责她们。
闻缨怔了怔,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地哀叹一声:“只是陛下,你给她们的,未必是她们想要的。只要是人,怎么会没有贪心?”
闻褚不以为意:“难道朕还要问她们想要什么吗?皇姐,她们若是连自己的处境都看不清,当真是白活一场。”
闻缨笑而不语。
世间能有多少人能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就连她自己也一样,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陛下,你且仔细想一想吧。”闻缨敛衽起身,“等淳平县主出了宫,我也打算去宫外透透气,总闷在宫里到底不算事儿。从前的事儿就让它过去吧,我不想再去想了,左右我已经和离,无子无女在世间也少了一份牵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170-180(第9/17页)
“不过陛下的话,我还是记在心上的,倘若陛下膝下子嗣丰了,给我过继一个也是不错的。”
“好,皇姐放心。”
闻褚将她送出乾坤殿后,提笔给太后回了一封信。
……
七月二十八,沈听宜走完了册封礼,正式落实昭妃的身份。
前来送礼的嫔妃和宫人络绎不绝,昭阳宫一时门庭若市。
自万寿节过后,薛琅月就变了个人似的,从前紧闭宫门,郁郁寡欢,可现在竟大大方方地来到了昭阳宫,给沈听宜送上了一份贺礼。
“恭贺昭妃。”
沈听宜见人就含着三分笑意,对于薛琅月的到来,态度也格外温和:“贞妃难得来一趟,不若进殿来喝一喝茶?”
她说这话也只是客气,谁知薛琅月竟颔首应下了:“昭妃既然相邀,那本宫就不推辞了。”
第176章 第 176 章
不只是沈听宜,院子里的嫔妃们都惊住了。
沈听宜稍顿,遂请她入殿。
留在殿内的只有徐梓英,见到薛琅月时却没多少惊讶,规规矩矩行礼后就坐到了另一侧。
“给贞妃娘娘上茶。”
沈听宜吩咐完兰因,看向薛琅月。
昭阳宫是她的寝宫,薛琅月虽与她同为妃位,也不得坐主位,见她直接寻了个座坐下,没有挑事的意思也松了口气。
薛琅月能来昭阳宫是她没想到的事,毕竟她们之间所有的交际都来自于沈媛熙,如今沈媛熙已殁,她找不出薛琅月主动来找她的理由。沈听宜心下思绪百转,面上却不动声色。
薛琅月睃巡了一下,轻笑:“昭阳宫瞧着当真是不错,难怪陛下赐给了昭妃。”
沈听宜面上无甚波澜,“娘娘谬赞了。”
虽不知薛琅月的意图,她却能琢磨出一些意味来:贞妃在万寿节的行为,已经表明了她的决心,那么,她既然无心争宠,又是妃位,想在宫里安稳活下去也不难,除非……
薛琅月的目光停在了徐梓英面上,徐梓英会意,起身告退。
等徐梓英退下,薛琅月才缓缓开口:“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告诉你。”
沈听宜静静地看着她,听她提起了“闲云”和“书兰”,“昭妃可还记得她们?”
“娘娘好端端的怎么提起了她们?”沈听宜有些惊讶。
她自然忘不了,若非她让人提前发现书兰的尸首,之后又怎么有与前世不同的结果呢?这是她今生下的第一步棋,却毁了沈媛熙所有的计划。
“她们的死,与我无关。”薛琅月回忆道,“闲云暗中为她做了不少事,最后她却死在了衍庆宫。从前,我以为是她与琼玉里应外合,借此陷害于我,可这些话都是从冬也嘴里说出来的,现在想来未必可信。”
“冬也既不可信,那琼玉与闲云之间必定还有其他关联。这些事日,我让人查了闲云在宫中的行迹,却发现了一件古怪的事。”
说到此处,她微微一顿。
沈听宜抬了抬眼皮,复又垂下。
薛琅月继续说:“闲云同长乐宫的来往都是通过周长进之手,周长进说,闲云在死之前曾给沈媛熙写了一张字条,可他不识字,而那字条也被烧毁了,沈媛熙看了字条的内容后大怒,命他看住了司药司,却不想,在这之后,闲云再也没有出现。到了最后,竟出现在了我的衍庆宫。”
“将死之人,又何必隐瞒真相?只怕是,有人坐山观虎斗。”激化了她与沈媛熙的冲突,还让两人两败俱伤。时隔这么久,都没有人发现,可想而知,这背后之人做了多大的局。
沈听宜神色从容地听完,故作不解:“娘娘心里有疑,顺着疑点去查就是了,为何将此事说给我听?”
薛琅月尚未来得及开口,外头就传来一声:“唐妃娘娘来了。”
沈听宜扬了扬眉,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唐文茵早知薛琅月在殿内,因而各自见礼后便落了座。
她一坐下,薛琅月就定定看向了沈听宜,“昭妃觉得,宫中有几人有此能耐?”
唐文茵还没反应过来,又听薛琅月问她:“唐妃,难道你不想亲手解决害了姜御女的人吗?”
唐文茵一怔,下意识地道:“贞妃有何指教?”
薛琅月扶了扶垂在耳侧的步摇,淡淡道:“一人之力,总归薄弱,若是几人合力,应当能与之抗衡。”
这也是她今日来的目的。
沈听宜好整以暇地睇着她:“娘娘怎么就找上了我与唐妃娘娘呢?”
薛琅月似笑非笑:“明人不说暗话,在此之前,难道你们心中并无猜测吗?”
唐文茵目露复杂之色,抿了抿茶水,心绪方平复下来,“贞妃,你疑心的是那位?”她指了指中宫方向。
薛琅月当即一嗤:“除了她,后宫里还能有谁能有此手段?”
她转眸,眸色深深,“尚食局的贪污,难道只是你的过失吗?你才接手多久,她又管理了多久?若不是她提议,你怎会接管此事?”
唐文茵心中一震,竟无言以对。
沈听宜看着她们,也没急着出声。
薛琅月的话不无道理,只怕郑初韫在发现账目对不上时已经晚了,若非如此,尚食局的女官被赶下来时半点冤枉也不敢说。后来接手的尚食和几位女史,对于唐文茵一点也不敢阳奉阴违。
就当时宫中的情况来看,郑初韫选唐文茵管理后宫,其实是将她当成了替罪羊。
唐文茵呐呐:“是啊,我竟忘了这一点。”
薛琅月微微一笑:“如此,唐妃难道不想为自己报仇吗?”
若没有皇后的提议,她就不会沾染宫权,若没有沾染宫权,就不会有后来的降位……唐文茵一时想了很多,最后,脑海里浮现出姜瑢惨白的面容和冰冷的双手。
沈听宜这才出声询问:“贞妃娘娘,你想怎么做?”
薛琅月目光一厉,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夺了她所珍视的一切。”
郑初韫在乎什么,家族、后位还有权势。
她道:“幸好老天有眼,没叫她生出孩子来。”
搞一个没有子嗣的皇后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沈听宜看清她的想法后,神色如常,“后位稳固,这条路并不容易走,娘娘当真想清楚了?”
唐文茵踌躇了一会儿,也道:“大皇子还在凤仪宫。”
薛琅月冷笑:“那又如何?万寿节那日,陛下不是已经亲自打了皇后的脸面吗?焉知陛下不知皇后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
唐文茵默然。
沈听宜鸦睫轻颤,良久,她笑道:“万事该顺心而为。”
薛琅月于是朗声一笑,“是啊,昭妃果然通透。”
她看了眼唐文茵,后者垂着头没有理会她,她笑完便起身离开了。
唐文茵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