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冷下来,那脸色更板着了。吃着自己碗里的东西,眼睛却不自觉地往另一头瞟去。
丁復突然就莫名地领悟到了上峰的眼神示意,连忙将那食盒打开,解释道:“倒都是些简单的吃食。”
现下面包窑还没砌好,她就做了些寻常的糕点,诸如绿豆糕,杏仁酥,瞧着没什么特别的。
丁復还试图拿出一个与上峰交换:“陆少卿,您不是喜欢甜口?我拿这绿豆糕跟您换一个炸藕盒可以吗?”
比起那些甜腻的糕点,他倒是更爱吃这等炸制之物。
见陆少卿当真点头应允,丁復手中的筷子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
拿到眼前,他才发现,这金黄酥脆的外皮上似乎涂了一层琥珀色的酱汁,咬紧嘴里时,只觉得酸甜交织,与他方才尝到那个焦香的口味完全不同。
丁復一边咬一边嘀咕着:怎么还整得陆少卿还有特殊待遇的。
还没等他再细想,这一盘中的藕盒就在不知不觉中吃完了。陆怀砚才揭开下面的一层,准备把丁復刚刚与他交换的糕点放在一起。
食盒一经揭开,红绿白多种不同颜色的吃食交杂在一起,颜色艳丽,造型精致,其中当属最中间那个粉色的糕点最为瞩目。
盒子底部垫着干净的油纸,几个果子挨着摆在一起,通体晶莹剔透,其色若桃花映水,中间还簇拥着一小簇鹅黄色的花蕊,像是刚从枝头摘下来的鲜花,那盈盈一水间,那一片卷拢又半舒的花瓣如被微风轻拂。
丁復叹为观止。
怎么还有糕点能做成这般模样,像是水晶一般,光是看着,都不舍得将其吃进口中。
“这、这怎么两份不一样的啊!”
丁復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伤害。那藕盒酸甜的口味独一份不说,怎么连这糕点都能有如此差别!比起陆少卿这一份,他们那一盒倒像是去那些铺子里买东西的额外赠的边角料。
丁復不死心地开口道:“陆少卿,我拿这两块杏仁酥换您这一个。”
这晶莹剔透的可太美了,甚至还能看到这吃食在触碰间微微轻颤,可想而之,吃进嘴中该是何等美味了!
陆怀砚的嘴角从打开食盒的那一瞬间就翘了起来,眼尾也染上了若有似无的笑意。
那一双眼睛更是在烛火下闪着细碎的光芒。
过了一会儿,他才倏地将食盒盖上,收起了笑意,一板一眼道:“不换!”
嘶——
丁復匆忙将自己那个食盒盖好,提溜着跑了出去。
他怎么觉得陆少卿这眼神,变得那么可怕呢!
第95章 西湖醋鱼(一) 他想,他心悦她。……
大理寺众人今日来上值时,发现陆少卿心情异常得好。
平日里板着的那张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如春风化雨的笑脸。
众人看到后都是毛骨悚然,任谁也想不明白究竟是发生了何事,能让这个冷若冰霜的陆少卿一夜之间性情大变。
上值路上好些个人还在那议论纷纷,怀疑陆少卿定当是发生了什么喜事。
“我猜定是又破了什么案子!”
“我猜也是,最近这陆少卿可是日日都宿在这大理寺,当真是辛苦!”
吕一璋闻言后快步上前,反驳道:“我觉得不是,往日里我们破了案子,也没见得陆少卿像这般和煦。”
方才在食堂瞧见他嘴角的笑容,是压都压不下来。
崔小篆沉思片刻也道:“确实如此,这段时间归档的文书案卷里没什么重要的案子啊?也没看到其他衙门有什么别的案子移交过来。”
那当真是奇了怪了,陆少卿到底在高兴个什么劲。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便见着陆少卿的身影又急匆匆地从他们眼前掠过。
吕一璋喊了一声:“陆少卿,可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
“不用。”男人的步履飞快,走到前头时,正好遇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理寺小食堂》 90-100(第7/17页)
了起了争执的裴珣和丁復两人。
裴珣振振有词:“我就想问问丁司直,这好好的一盒糕点,怎么到我手上只剩下了三块?”
丁復也不甘示弱:“黎师傅说了,咱俩一人一半。拢共就这么点东西,知足吧你!”
两人正吵个不休,一看到陆怀砚来了,立马安静了下来。
陆怀砚看了他们两人一眼,道:“吵什么?”
明明该是斥责的话,声音却都柔和了不少。看得出来陆少卿今日确实心情很好了。
丁復先声夺人,说道:“这裴寺正莫名其妙地揪着我,嫌那黎师傅给他的糕点太少了。”
“说什么呢你!”裴珣开口道,“那么大一个食盒,里头就装着三块糕点,不用猜就知道是被谁吃了吧。”
“你这是诬陷!绝对的诬陷!”
丁復又狡辩了两句,突然来了一句:“陆少卿也吃了两块那糕点。”
一句话,果然将祸水东引,让裴珣瞪大了眼珠子,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看着陆怀砚。
“不是吧陆少卿?你怎么还来争我们的吃食啊?”
“是吃了两块。”陆怀砚说着,脸上又莫名的露出那奇怪的笑容,他转头看向丁復,说道,“是见堂拿来说与我交换的。”
说完觉得还是不能表达出他的意思,又补了一句:“我觉得还是我的那份好吃。”
杀人诛心啊!
他这不仅仅是明晃晃的炫耀,而且还是直接炫到别人脸上去了。
裴珣甚至都忘记方才讨伐丁復的愤怒,只觉得面前的这个陆怀砚变得愈发面目可憎了。
偏这个可恶的陆少卿,还对着他说道:“走了,今天我们得去一趟礼部。”
丁復亦步亦趋跟了上去。
裴珣疑惑道:“丁司直去做什么?”
丁復:“不是陆少卿让我一同去的吗?”
裴珣:“……陆少卿叫的是我。”
丁復:“明明是我!”
两人一同转头看向陆怀砚。
陆怀砚:“……咳,一起去吧。”
……
呈上去的奏疏圣人早就已经看过了,只不过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又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是以圣人另外派了人去吴州调查,并且让他们尽早找寻证据,将漕运的事情也一并查清。
陆怀砚和裴珣并排骑在前面,丁復则稍稍落后一些。
风从耳边呼呼而过,连声音都变得喧嚣了。趁着这个空档,裴珣冷不丁地问道:“你当真决定卷入这个漩涡之中?”
话说得不明不白的,陆怀砚却捕捉到了里面的含义。
他“嗯”了一声,依然是看向前方的路,虽然没有转头,却也问了一句:“那你呢?”
裴珣哈哈大笑两声,再开口时,神色认真道:“我得回去先同我父亲说一声。”
陆怀砚敛了敛神色,道:“确实该同家里人说一声。”
说起这个,他倒是有些羡慕陆怀砚了。
之前听父亲说,陆怀砚的父母甚是开明,从小到大不管他做什么,都是自己拿主意。
但是他不一样,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得回府同自家的老爷子说一声。
只不过——
陆怀砚又是为何如此坚定地要查清此案?是因为黎娘子吗?
他这么想着,顺口就问了出来:“你不会是为了黎……”
“是。”
都不用考虑,他便承认了。
裴珣心道他猜的没错,笑了笑,说道:“我就说你怎么会突然想让那位姓林的师傅潜伏进礼部的,原来也是为了她。”
裴珣眸色微眯,重新打量起他来,眼神里还有一丝诧异:“没想到陆少卿竟也会为了口腹之欲而涉险啊!”
陆怀砚眉头蹙起,裴珣说的这是什么跟什么?
他摇了摇头道:“我不是为了这个。”
裴珣惊讶道:“不是?不是你自己方才承认是为了黎娘子吗?”
“确实是因为她。”陆怀砚转头,神色越发柔和起来,“但不是因为口腹之欲。”
裴珣更搞不懂了,为了黎娘子,又不是因为吃食,这陆少卿怎么说话越发没有逻辑了,完全无法理解他到底是什么含义。
陆怀砚没说话了,一拉缰绳,双腿一夹,往前方驶去。
呼啸而过的风声盖住了他逐渐加快的心跳声。他想,他明白了为何每次目光都不受控制地随着她而移动。
每次与她独处时都不由地心跳如擂,抑制不住那份心底莫名的喜悦。
他想,他心悦她。
……
他们本来也没指望今日来礼部能有什么收获,更多的还是想先来探探这柳贺的底。
只是万万没想到,到了这礼部后,除了一个小吏前来奉茶,愣是连他的人影都没看到。
裴珣随手抓了一个步履匆匆的小吏,问道:“你们柳尚书呢?”
“下、下官不知道啊!”小吏讲起话来都不是很利索,只觉得这一行人甚是不好相处,所以向上通传后,没见到柳尚书的人影,便也直接回话了。
但这几人似乎不是很满意这个答案,即使是说了人不在,却也仍然不依不饶地开始参观起他们礼部的署衙。
往常来说,其他几部也有来他们礼部办事的,却没有像这几位似的大摇大摆,肆无忌惮地打量的,走着走着,还自顾自地逛到了后院。
小吏很头疼,这几位还当真当这是他们大理寺了。
“几位大人,这后院更没什么好看的了,都是偶尔值守了亦或是下值晚了,留给我们休憩的地方。”
“是吗?”
三人仔仔细细逛了一圈,丁復甚至还用手比划丈量了一下后墙的高度。
裴珣压低了声音对他说:“你莫不是想半夜翻墙进来偷听吧?”
丁復两眼一瞪,斥责道:“胡说八道什么,半夜翻礼部的墙角,我不要命了?”
怎么这人能猜到他想法似得。
绕了一圈,将这四周都打量了一遍,柳尚书仍然没有回来。
陆怀砚他们也没有再多留的理由了,只对着一直跟着他们的小吏说了声:“柳尚书若是得空,再请来告知一声,我们也好再登门拜访。”
“那是,那是。”小吏躬身,正准备将这群人送出去。
跨过那廊下的门洞时,见着零零散散的几个杂役正在那打扫卫生。
其中一个陆怀砚一眼认出来就是林国钧。
那日他们说好了,他寻个机会潜伏进礼部亦或是御史台,如今看来,他倒是真有几分本事,已经混在里面干上了杂役的活计了。
眼睛再一偏,看到他身旁还有个人,佝偻着身形,脸上刀疤遍布,看到他们时更是连眼睛也不抬一下,只默默地扫着脚下的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理寺小食堂》 90-100(第8/17页)
叶。
陆怀砚忽的停下了脚步,盯着他们几人干活看了一会儿
许是他看的久了些,小吏停下来解释道:“这几个都是些杂役,每日来干些杂活便走。”
“不宿在这里吗?”
“哪能啊。”小吏笑道,“我们礼部的署衙可没你们这么大,这儿的房间都还不够大人们住,哪还能轮得道他们啊!”
陆怀砚的眼神从那群人身上收回,心中莫名升起了一个荒谬的念头。
他长长地吁了口气,说道:“先告辞了。”
直到他们离去,那群人影中的两人,才抬头望向他们离去的身影。黑沉的眸子在空气中相互对视一眼,又黯然低头。
……
一出门,裴珣便问道:“发现了什么?”
“没什么。”
裴珣挑眉道:“这是信不过我?”
陆怀砚没应话,裴珣便又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当年那个案子既是三司会审,我也在刑部的卷宗里看到过。证据确凿,确实没有什么好辨的,只不过我始终有几点不明。”
“比如?”
“其一,以李太爷当时的身份地位,即使是收学生能拿到的银子,都比贩卖考题来的多,这不合算。”
“其二,他是当时的出题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