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你们这几亩豆子要放哪里脱粒?”

    沈宁看看院子,“这里行不?”

    裴大柱:“不行的,豆子晒干了噼里啪啦爆粒子,最好压块场。”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有场,主要用来晒庄稼,方便就地脱粒。

    把一块空地刨松软,清理掉石头草根硬土坷垃,然后泼水,撒草木灰,压平,再泼水再撒草木灰,直到压得镜面一样平,没有一丝泥土,晒干也梆硬,这样压粮食就不会沾土了。

    沈宁家自然没有场。

    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割豆子呢,她也没法儿借别人的场用,而豆子现在基本都熟了,她也没法儿等别人收完再收。

    这么一算,还是自己压块场院儿更快捷方便呢。

    沈宁想刨地也不行,没有工具,她就去跟裴长青说一声。

    裴长青:“这事儿交给我,现在就弄。”

    他让张本力几个先来这边儿帮忙,把租屋东边那块空地清理一下,大约一分地就够用的。

    杂草、石头处理掉,再把地刨一刨。

    压场和夯地基不是一个标准,没那么费事,只需要刨松一层土即可。

    家里草木灰也积攒了不少,埋在旁边的坑里积肥呢,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裴大柱也留下来一起帮忙,人多力量大。

    恰好裴父从地里回来,也过来帮忙。

    他已经让那俩汉子帮着收拾了稻谷交上去,至于豆子,直接在地头压场,豆子割了直接丢在那里晒,晒干直接脱粒装袋运回家装缸就行。

    裴父现在觉得花钱雇人干活儿就是爽。

    到晌午他们就清理得差不多,吃过晌饭就可以压场了。

    裴长青去高里正家借磙子,压场。

    磙子就是一块圆柱体的大石头,很沉,光面,专门用来压场。

    高里正今儿忙着带人挨家挨户下达税收通知,不在家,陶氏负责接待裴长青。

    她现在对裴长青越发热情,可怕田氏得罪人呢,所以都不让大儿媳照面儿。

    老头子说了今年可能因为裴二郎和沈宁的缘故,村里人交税比往年痛快些。

    往年都得喊破喉咙催缴税粮,尤其那几家困难户,都得骂好几次,最后再不交税粮县衙粮差要下来锁人才不得不将税粮凑齐。

    有时候也凑不齐,老头子不忍心他们家男人被抓走就替他们补上,说是借,可到现在也没还呢。

    要是年年这样,自家多倒霉啊。

    今年就好很多,因为豆腐娘子要教大家点豆腐,一斤豆子当四斤粮食吃,即便小米拿去换了稻谷,剩下的豆子高粱也够吃到来年的。

    大家算清楚账,也就不再拖欠税粮,痛快收拾粮食等着交税呢。

    几家困难户都主动筹措换粮了。

    甭管对方多热情,裴长青一如既往,彬彬有礼又不过于热络,道了谢就给磙子套上木框,系上绳子拖走了。

    陶氏瞅着裴长青那干练利索的样子,真是个好男人,能干!

    吃过晌饭裴长青就让裴大民几个继续去新房那里干活儿,他们要挑选可以做墙基的石头,还要筛石灰、准备黄土、麦糠等等。

    压场这活儿他一个人就干了。

    他赤着脚拉着磙子在场里转圈,一圈圈用磙子描摹场院的形状,慢慢地地面就平整起来。

    小珍珠和小鹤年也赤着脚啪嗒啪嗒跑,这个帮爹泼水,那个帮爹撒草木灰。

    随着父子三人的转动,场院就压平了。

    刚压平的场院是灰色的,湿润润的特别有弹性,赤脚走非常舒服。

    小珍珠在上面打滚儿,“真软和!”

    小鹤年提醒她:“衣服把地面弄上印子了,不平整了。”

    小珍珠立刻跳起来,用两只小脚踩踩,把印子踩平,“干了就好啦!”

    一下午干不了,明儿还得继续晒,但是明儿下午就可以压豆子了。

    下午裴父又赶过来,“二郎,你只管忙去,我帮她们弄稻谷。”

    裴长青约莫他们弄得完,就先去那边儿忙了。

    每个村、每个县的税粮收缴日期是有限制的,过了那个时间就要自己押送,那可麻烦。

    裴父说二十年前税粮还是里正和村里后生负责押送的,大老远送去指定的粮仓、军需库等地方。

    路上可艰难了。

    后来朝廷改了规定,各村集中收缴,统一送至县衙粮仓,再由衙门和当地军队负责押运,但是又多了一部分脚力和损耗。

    反正就这么着,税粮越交越多了。

    裴母也感慨:“今儿来换豆腐的人说他们村有些税涨了,有那交不起税粮的,又凑不上钱的必须卖地呢。

    咱村哑巴家也是,自己那一亩水田不够交的,就得拿别的粮食跟人换。

    都说幸亏你要教他们点豆腐呢,帮他们省了粮食,就不犯愁吃不到来年了。”

    这是救命呢。

    沈宁也听来换豆腐的人说了。

    能来换豆腐的,都是条件还过得去至少自己交得起税粮不饿肚子的。

    那些交不起税粮的,也不可能换豆腐吃。

    这么一想她心里也酸溜溜的不得劲起来。

    原本还想过几天再教其他人点豆腐,让大伯娘他们也换点豆子,现在寻思还是早点教吧。

    她毕竟是根红苗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忍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50-60(第9/41页)

    住想:大家都绞尽脑汁想实现阶级跃升,以后都可以免徭役不用交税,可那些税粮徭役不会消失,只是平摊在其他百姓头上而已。

    而免税收徭役的人更有钱,他们买更多地,又不用交税,然后更有钱,买更多地……

    如此循环,直到百姓不堪重负,开始新一轮王朝更迭。

    想到此处,沈宁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所以赚得多交税多才是良性循环啊。

    第53章 上供 地基完成,上供纪念

    晚饭时候沈宁和裴长青商量,“地基差不多好了,该砌墙了吧?”

    裴长青:“嗯,我想搞个地基完工仪式,咱们搁豆腐什么的供一供,让来帮忙的人分食掉。”

    沈宁好奇地看着他,以前你们不都是开工仪式、奠基仪式么和完工仪式么,怎么还地基完成仪式?

    裴长青看出她的疑惑,笑着解释道:“对咱来说这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地基,地基完工事半功倍,等于房子完成了一半,和上梁一样值得郑重对待。”

    这地基打得多不容易呢,而且也得感谢老天爷成全,没下雨泡他的地基。

    要是泡了,那只能挖掉晒干重新铺,那就是钱、力、时间的重复损失了。

    再者这里人不管干啥都讲究查日子,奠基要算算,开工要算算,上梁、乔迁等都要仪式。

    他们一直也没举行仪式,显得有些另类,虽然他们不在意,但是太另类容易打眼。

    沈宁:“行,那我和娘也准备准备,你打算哪天供?”

    裴长青:“后天吧。里正说后天是好日子。”

    沈宁记下了,“那我让大伯娘他们开始教村里人点豆腐了。”

    先教会自己村的,再由自己村的去教各自的亲戚。

    这就是介绍人的又一个作用了。

    至于她家明儿早上的豆腐还要换,外人人过来换,她就顺便说了,让她们以后不用再来换豆腐,等着自家亲戚去教就好了。

    小鹤年听着爹娘谈话就捏着自己的炭笔写写画画,他跟沈宁学的做手账。

    虽然娘给他买了毛笔和墨锭,但是他没舍得开笔,每次只拿着练姿势,还是用炭笔。

    他要把家里的赋税什么的都记下来,提醒长大后的自己爹娘可不容易呢,一定要好好读书,考秀才、举人,给爹娘过好日子!

    小珍珠却专注地听爹娘说上供的事儿,哎呀听着好深奥、好神奇啊。

    裴母想了想,“要不那些豆渣咱别都给里正家做酱油了,给哑巴家送一些。”

    之前她舍不得送人,后来沈宁给里正家做酱油了,她又觉得给哑巴家吃更好。

    沈宁自然不反对,她很维护裴母主动提的每一个建议,只要能答应的她都会答应,更何况只是送豆渣而已。

    再说给里正家是因为自家吃不了那么多豆渣,做酱油耗时太久她也懒得弄。

    “行啊,最好送得人家也不难为情。”

    裴母就琢磨咋才能送得不让人难为情。

    自己挑着笆斗去送,别人肯定会看见,看见就要问,问了就要说。

    甭管是说好听的还是酸话,总归哑巴娘都会觉得丢人。

    有时候越是家贫的越是敏感怕人说自己穷,怕人说自己占便宜,宁愿饿肚子也不想接受别人的好意。

    小鹤年给裴母出主意,“奶,咱晚上悄悄给送过去呗。就放他们门口,他们也不知道谁给的。”

    只要不是傻子也知道是好心人而不是想羞辱他们的。

    裴母笑道:“阿年想的办法好,对,悄悄的。吃两天豆渣他们就能省下几斤豆子。”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哑巴娘那么慌,就是算着手里粮食不够吃,吃不到来年新粮续上。

    要是让她知道有人时不常地接济她豆渣,那她就没那么怕了。

    小珍珠对小鹤年道:“家里的槲叶今儿用完就没了,那我们明儿一早再去采吧。”

    小鹤年:“好,叫上二蛋,他上一次说也想采来着。”

    哑巴叫裴铁牛,今年十九岁,都说他脑袋也是傻的,自然娶不上媳妇儿。

    他娘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儿,他下面还有俩弟弟一个妹妹。

    家里负担很重,但是地就那么两亩,大部分要佃别人家的田。

    佃别人家的田租税很重,因为要替地主把朝廷的税交出来还得给地主交一部分。

    所以他们家的粮食常年不够吃。

    前阵子听说裴二郎媳妇儿要教大家点豆腐,一斤豆子能顶五斤吃,他娘瞬间心动,立刻就让他和爹张罗家里的东西。

    人家也没要什么好东西,都是不值钱的土坯,木头椽子,麦草啥的。

    东西不够就去挖石头,就去摔土坯砖。

    他们一边干活儿,一边凑够土坯,早早就交过去了。

    现在铁牛娘就盼着学点豆腐了。

    家里人口多,税就多,稻谷不够交的,就拿小米和别人换稻谷交税粮。

    小米两斤才能换一斤稻谷。

    现在家里就剩下豆子和高粱米。

    她身体虚,睡眠不好,身边的男人白天干活儿太累,这会儿鼾声如牛,她就更睡不着。

    她一点点盘算,咋才能给儿子娶个媳妇儿,咋才能给小的吃饱。

    都是她这破身体拖累的。

    要是她像别家女人那样能帮衬下地,家里指定就不会这么穷。

    幸亏人家二郎媳妇儿心善啊,肯教大家点豆腐。

    突然她听见院门好像被人敲了几声,这么晚了是邻居有事儿?

    正好她也要起夜,就披衣下地看看。

    刚过了十五,月亮还明晃晃的呢。

    外面没人。

    铁牛娘有点纳闷,自己不可能听错,刚要退回去却发现地上堆着几个黑乎乎的圆疙瘩。

    这是啥脑袋?

    她汗毛竖起,瞬间脑补了一大篇精灵鬼怪的东西。

    她有点腿软,想喊孩儿他爹,却又发不出声音。

    里正家那边儿传来一声狗叫,她瞬间回魂,哎呀,村里有里正呢,怕啥。

    里正家大黑狗可厉害了。

    铁牛娘瞬间不怕了,还蹲下伸手摸了摸那几个大圆疙瘩。

    软乎乎的。

    用树叶子包着。

    一捏黏糊糊、麻咕咕,哎呀,怎么一股子豆腥味儿呢?

    哦,豆渣!

    这是谁给的豆渣?

    铁牛娘忙出门左右两边瞅瞅,月亮在天上,却也照不见巷子黑暗处。

    她只得回转,这是……豆腐娘子送她的?

    她想了想,她男人虽然也姓裴,但是和裴二郎家出了五服的,日常很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