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第1/43页)
第101章 租院子 租个大院子
聊完做米粉的工具,高里正又跟沈宁请教了几个记账、算账的问题,把自己的账目问题解决了。
高里正:“阿宁,你是不是有事儿跟我说?”
沈宁:“里正伯,我寻思着咱们在县城租个院子,最好房间多点。”
裴长青这边加他有八个男人,张氏带着三个女孩子,高里正这里也好几个男人,她以后也会时不时带孩子和公婆过来。
总住别人家不是个事儿,还是要有自己的院子。
成阳县虽然不在南北交通要道上,却是东西交通要道,所以地理位置重要。
县城的房子挺贵的,也很抢手,房主一般不舍的卖,而且太贵买也不合适,不如直接租。
高里正笑道:“你又和我想一块儿去了。”
虽然盘炕以后一屋能睡七八个人,可终归就一个小院儿,张氏带着三个女孩子和一群大老爷们住一起不方便。
另外租个院子既住人也能囤货。
像腐乳、变蛋、鸭蛋鸡蛋这些等待时间久的可以放在城外酒坊小院儿,素鸡、米粉这些就可以囤在这里发货,甚至忙的时候可以带人在这里做。
两人又商量一番找村里人做米粉的事儿,沈宁和裴长青便带着孩子们告辞。
高里正明儿要回去。
虽然现在运货不是非他不可,做米粉工具的图样让陶启明带回去也行,但是找人夯土墙得他来。
他想发动全村免费夯土墙,因为米粉是全村受益的生意。
这事儿得他或者阿宁亲自出头,他儿子不好使。
闺女高氏知道他明儿要走,第二日一早照旧来送他。
听闻他们要另外租院子,高氏道:“爹,谭秀手里有个大院子,好像还没租出去,要不我帮你们问问?”
高里正笑道:“那感情好。”
待高里正带人赶车走后,高氏就打发下人去陈家给谭秀送信,让她去茶楼碰面。
谭秀正在家里教闺女做针线呢,听闻高氏有请立刻收拾一番坐轿子去赴会。
两人虽然都出自裴庄,但是以前没什么交集,后来高里正为了帮沈宁还人情才让闺女请谭秀试菜,而谭秀也是投桃报李的人,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起来。
沈宁吃过早饭原本想先去靳老板酒楼看看他们备料以及练习拉面情况,结果麦掌柜和客栈康老板一起上门来拜访。
两人带了厚礼来的,既有走礼常用的点心、肉、酒,还有特意为阿年准备的笔墨纸,依然是中低档次,孩子用起来不会心疼的那种。
见面先是一通寒暄。
沈宁连说他们太客气,麦掌柜却连连为昨日的事儿道歉。
昨儿沈宁离开以后,杨老板等人说了不少难听话,这让麦掌柜很生气。
早知道他不邀请人家去酒楼,直接上门拜访多好?
沈宁却半点都没生气,还得安慰麦掌柜不必太在意。
康老板早就听麦掌柜夸过沈宁和裴长青,一直挺好奇,裴长青没等给他家盘炕就去县衙了,所以没机会正面打交道。
今儿一见沈宁确实当得起老麦的夸奖。
看人家这宽宏大量的气度,不是他吹,就昨儿在座那些男人,但凡跟她处境调换,保管气得当场破口大骂从此绝交。
人家沈老板真是好涵养呢。
想到客栈因为火炕、福气红席如今客似云来,他真是做梦都在笑。
以后必须长长久久地跟沈老板做生意。
三人商量了红席的后续合作,福字席、喜字席以及不同花样不同尺寸的大货价
务求双赢,让裴父那边儿赚钱,他们这边儿也能盈利。
三人一边聊,麦掌柜就现场写契书,最后三人分别签名摁手印。
大家目标一致,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沟通也很顺畅,所以没费什么时间。
时间还早,沈宁就请他们去前面铺子看看,帮裴云提提装修意见。
麦掌柜:“沈老板和裴二郎的装潢铺陈就极好,我们俩只是帮忙查漏补缺,补充一点小小建议。”
两人毕竟是古代生意人,尤其麦掌柜在装修一道有独特见解,能给出很中肯的装修建议,尤其风水方面。
生意人很信这个的。
沈宁便让裴云和宋福瑞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
看完铺子,麦掌柜和康老板便告辞。
沈宁知道两人都很忙,能过来半上午都不容易,也就不留人家吃饭。
只是临走的时候也请两人帮忙留意哪里有院子出租。
沈宁没去牙行,她对这年代的牙行一点好感都没。
牙行虽然和后世的中介作用差不多,却是妥妥的黑中介。
买卖人口包括帮拐子人贩子销赃。
买卖租赁房屋他们都抽很重的佣金,甚至两头吃两头瞒,还会伙同地痞欺压那些没有背景的房东,千方百计把人家的产业弄到手。
他们的底色就是强取豪夺、欺男霸女、欺软怕硬,每一任知县到任他们都会千方百计试探,拉拢腐蚀县衙同流合污。
一旦王朝走下坡路,官场腐败盛行,这些牙行就跟合法流氓一样,有官府背景,谁都不敢惹。
所以她宁愿托熟人慢慢找。
送走麦掌柜和朋友,沈宁还去靳老板那里看看厨子们做火锅底料和方便面。
他们学得不错,熟能生巧以后比她做得更熟练、更好。
她也委托靳老板帮忙留意院子,结果靳老板当即表示要借个院子给他们用,说反正空着也空着。
沈宁才不信他的院子会空着呢,只让他帮忙另外留意。
晌午她在靳老板那里蹭了一顿饭,然后回家整理账本和订单,顺便看几个孩子学习。
小少爷和阿年随时随地都能背书,还能互相检查有没有错误,这会儿又在研究珠算了。
小珍珠就揣着本带拼音的三字经领着宝儿一边背诵一边识字。
正忙着呢,裴云送来一封帖子,说高氏下午想带谭秀上门拜访,问她是否方便。
收到高氏的信沈宁也没什么意外,之前霍三少和高里正都铺垫过。
她就让小厮给高氏带话,她有空,随时可以来。
等小厮走后,沈宁就跟厨娘说一声,请她炖一大砂锅醪糟银耳羹。
醪糟就是酒酿,有独特的清甜,不管煮小汤圆还是鸡蛋醪糟都很好,醪糟银耳美容养颜、滋阴润肺、保护肝脏,对小孩子也有好处,是老少咸宜的甜品。
孩子们读书累,又长身体,自然要补补,拿来待客也合适。
小珍珠听见沈宁说炖醪糟银耳,就朝小少爷噘嘴,“我娘对你可太好了,知道你喜欢吃酒酿。”
小少爷笑起来,“我跟你和阿年沾光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00-110(第2/43页)
小珍珠又爽了,笑道:“我也没吃醋,我就是告诉你事实,你可得记着我娘对你的好,长大也不能忘了她。”
小少爷笑得越发温柔,“当然。”
小鹤年:“……”
小珍珠又横他一眼,“你什么表情嘛,我说错了吗?我把娘分给阿恒三分之一,那他长大了不应该帮我孝顺娘吗?”
说完她还拍了宝儿一下,“还有你,长大了要一起孝顺我娘。”
宝儿对姐姐是一点脾气都没的,半点叛逆反抗都没,点点头,“我孝顺二舅母,我也孝顺姐姐。”
小珍珠立刻乐得见牙不见眼,“真乖,等会我把红枣给你吃。”
宝儿:“……”
我不爱吃炖汤里面的红枣。
下午高氏和谭秀联袂而至。
沈宁把裴云拉上一起招待两人,请她们东间炕上坐。
因为小少爷在,她也没有特意叫孩子们过来见客。
高氏拎着两小坛好酒,另外两盒点心,谭秀也拎了两盒点心,另外拎着一套文房四宝,两册手抄的《大学》,还有几副鞋帮的绣花样子。
高氏笑道:“咱都是一个村出来的,以往时间不对付见不着,现在终于对上了,以后有机会要常聚。”
沈宁笑着应道:“高姐姐说的是,我们来县里可给你添不少麻烦,生意也多亏你和霍三少帮衬。”
生意的最初渠道是霍三少介绍的,院子也住着人家的,虽说那是高里正女婿,可她是跟着沾光的,自然感激万分。
高氏亲热道:“妹妹太见外了,咱是自己人。我还要谢你拉拔着我爹和兄弟们呢,尤其我大哥原本不肯踏实干活儿,给我愁得不行,他一来城里我都得盯着他,跟着妹妹你们做生意以后,他累得脚不沾地,什么毛病都治好了。”
看到大哥那样,她可是很欣慰的。
没人比她这个亲妹妹更了解高老大到底有多懒了。
但是现在被使唤得和别人一样能干,也不敢撂挑子。
间接的,大哥和二弟三弟的矛盾都缓和了,兄弟关系也变好很多。
田氏觉得裴二郎和沈宁以前那么穷,不如自己,现在靠着和自己公爹合伙做生意赚钱,根本没啥了不起的。
甚至有些嫉妒、不平衡,接受不了不如自己的人超越自己。
高氏却没这种心态,一直听爹夸赞裴二郎和沈宁厉害,没有他,人家也会发达,他纯粹是跟人家捡便宜来着。
如今丈夫也夸夫妻俩,她自然更想跟沈宁交好。
谭秀感触就更深。
说来跟做梦一样呢。
之前在娘家看到沈宁,她去给娘送豌豆糕感谢借房子住,穿着破旧寒酸的粗布衣裙,面有菜色,只一双眼睛格外有神。
没想到才多久呀,人家就发达了。
开着豆腐坊,和县城大酒楼做着生意,很多老板都高看她、敬重她。
她倒是没嫉妒,反而更佩服,人家沈宁好本事,靠自己就能发达,不像她。
她除了一张脸没什么本事,年轻时候靠脸给老头子做妾,如今老头子老了她儿子没成年,她还得找人当靠山,否则老头子两腿一蹬,她还要倒霉。
她比高氏更想跟沈宁交好。
高氏要干啥,只能通过霍三少,而沈宁不一样。
县城那么多老板都敬重她,和她做生意,她说话有分量。
娘也一直跟她说豆腐娘子这人有能耐重情义,你对她好两分,她就回三分五分,跟她交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谭秀和高氏有心交好,沈宁又会聊天,所以三人气氛很融洽。
她们一边喝甜汤,随便聊些家常儿。
高氏:“妹子,你身上这衣裳真俊,哪个做的?”
瞅着就是大铺子手艺,不像乡下人自己做的。
沈宁笑道:“阿云画图样,宋家针线娘子做的,我可喜欢呢。”
谭秀也近前看,夸裴云心思巧,针线婆子手艺好,“沈老板和这衣服真是般配,衣服抬人,人也衬衣服。”
她没跟着高氏叫沈宁妹子,毕竟不少人介意身份,正头娘子一般不和妾室交往,更不会以姐妹相称。
若是沈宁没发达她叫妹子就算了,毕竟自己是富家妾,她是贫家妇,可现在沈宁是老板,她就不敢逾越。
除非沈宁主动。
有时候亲切只能上位者对下位者,否则就是冒犯。
高氏和谭秀夸裴云,沈宁也不谦虚,把裴云的鞋子也说了。
裴云虽然有些害羞,但她知道自己以后要做生意,要和不少客人打交道,害羞可不行。
尤其二嫂帮自己宣传,自己哪里能拖后腿?
她忍着害臊,也落落大方地跟人应酬,介绍衣服鞋子花样,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本领。
高氏和谭秀真心喜欢裴云设计的款式,当即一人订了一件沈宁那种款式的上衣、自己两双鞋子,再订几双鞋底给男人孩子做鞋子。
尤其谭秀,一切荣辱系于陈老爷一身,所以看到好东西就想给他做,讨好他。
他每天跑来跑去,要是有这种耐磨舒服的鞋子,肯定更喜欢。
鞋底太难扎了,她买现成的回去上鞋面儿,他也不知道,只看她做鞋子自然以为是她亲手做的。
裴云拿了布料本子给两人,“我这里做了一本布料小样儿,给姐姐们挑挑。”
布料小样儿也是沈宁教她的。
她跟布庄大掌柜要的,不用剪裁好面料,但是卖了这么多年,铺子里肯定有各种布头,帮她整理一本俩巴掌大的布样本子还是可以的。
用粗线整齐装订起来,像翻书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