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也是拎不清的,不知道哪根筋儿不对,非要掺和别人的家事,跟个不检点的妾走那么近,不会是对我们家有什么想法吧?”

    陈老二原本注意力都在豆腐娘子会赚钱上,现在被陈三带的也觉得她心怀不轨,图谋自家什么。

    有些人就是如此,整天觉得谁都想算计自己、谁都想占自己便宜,想多了便信以为真。

    陈老二又想到之前租房子的事儿:“大哥,之前我的院子也给她看了,她不租,非要租谭秀的,摆明是不给我面子嘛。”

    陈老大:“这倒不是,那边儿三个院子把头那个最大,她肯定乐意租那个。”

    他想得更深,沈老板崛起对自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目前来说她给自家带来的好处就是粮食销量变大,赚钱自然多。

    坏处嘛,她帮谭秀儿,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等陈琦长大后也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上。

    虽然豆腐娘子买了自己大批粮食,可她通过这批粮食赚得更多,与其说她帮自己赚钱,不如说自己帮她赚钱。

    若是自己不卖她粮食,她就要多花钱从别地买。

    如果……她识趣儿,愿意和谭秀儿保持距离,不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第3/42页)

    掺和他们陈家的家务事儿,他倒是很乐意跟她长期合作,互相成全。

    他道:“二弟,回头你去豆腐村多订些货,跟豆腐娘子露露口风,只要她疏远谭秀,不掺和咱们的家事儿,不管黄豆还是籼米,我都长期管够,还会每石再给她便宜五十文!”

    陈老二:“大哥,这太亏钱了!”

    陈老大摆摆手,“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样做值得。”

    事有轻重,对他们来说谭秀母子是最大的敌人,比这点钱重要多了。

    陈老二自然答应。

    陈三仰头喝干杯中酒,心头火辣辣的,最好陈大陈二跟裴二郎沈氏掐起来,两败俱伤!

    到时候他才有出头之日,什么谭秀陈琦,自然也不是他的对手。

    离开陈老大家他又七拐八拐地去了一座幽静的城中小院儿。

    淮州府虽然没有扬州那么繁华,有钱老爷们却一样会享受,类似蓄养扬州瘦马的勾当自然不少干。

    淮洲府推官钟尧便在此处豢养了一名身娇体软的小娇娘。

    城内有公开的高价青楼,也有低价暗娼,还有不少以私房菜、清音馆等为噱头的独门独院儿。

    作为府衙官员,钟尧不好明目张胆去青楼,暗娼又嫌脏,独院儿是比青楼还烧钱的地儿,去上几年花钱如流水。

    他便咬牙自己包养了一个。

    可包养也不便宜,又是买宅子、买丫头婆子、置办高档家具、各种铺陈,还得给小娇娘做四季衣裳、各种首饰、各种高档吃食。

    那钱花得也跟流水一样。

    偏生这种小娇娘都是人为培养的摇钱树,只会撒娇、享受、要金主花钱。

    钟尧那点俸禄哪里够包养小娇娘的?

    他是府衙推官,知府佐贰官,专掌刑名,筛选审理送到府衙的案子,之后再给知府过目。

    权力不小,能暗箱操作的空间自然也大。

    如此灰色收入也多。

    可他还是不满足,因为他的小娇娘如此美貌、娇俏、可人,一颦一笑都让他心化成一汪水,忍不住要给她买更多珠宝首饰、绫罗绸缎,还要给她买名贵猫猫狗狗做伴儿,免得她孤单。

    他想着同知、通判都有兼职,兼职就意味着外快,他没有,很亏,所以便与另外几个通判交好,一起发财。

    如今他得了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跟他家联宗的成阳县钟家,有个叫钟达仁的典吏,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消息。

    成阳县裴庄有个豆腐娘子,开着一家简陋的豆腐作坊和米粉作坊,却非常赚钱。

    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这种乡下作坊随随便便找个理由都能让他们关停,如果不想关停就得花钱打点,而且要按月上供。

    这会儿钟典吏就在小院儿跟他商量细节,将自己打探来的关于豆腐村作坊的事儿,事无巨细都告诉他。

    陈三就是因为对裴二郎和沈宁怀恨在心才搭上钟典吏的。

    原本钟典吏瞧不上他一个没多少财货的庶子,可因为有共同蛐蛐的人,两人关系迅速升温。

    而且陈三也给他出了不少主意,不但可以帮他打压裴二郎,还能阴陆典史一把,让他没法跟自家抗衡。

    他和裴二郎没有仇怨,但是裴二郎配合陆典史抢了他的风头、差事,他就无法容忍。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他裴二郎抢我差事,此仇不共戴天!

    钟达仁:“叔,她一个乡下婆娘会做什么生意?到时候你派个大掌柜过去帮她掌管作坊。”

    如此就把作坊掌控在自己手里。

    钟尧听闻一个乡下作坊日进斗金就很心动,又听说是个女人开的便越发轻视,“我找蒋通判商量一二。”

    他负责府衙刑名,管不到下面的县,而通判除了负责兵马,还兼捕盗、巡防、劝农等。

    通判兼职事儿多,所以人员配置也多。

    淮洲府是战略要地,共设置三名通判,其中蒋通判还帮知府和同知承担了一部分赋税事务。

    他自然不会让通判直接出面刁难乡下作坊,蒋通判也不会答应。

    办法就是蒋通判发个清查作坊税收的文书,让几个快班衙役下乡转悠,转悠上几天再往豆腐村去。

    这样也没人敢说是专门针对她家的。

    离开小院儿后,钟典吏万分得意。

    “这一次踩死裴二郎,还得咬下陆裕一块肉来!”

    陆典史竭力推荐的裴二郎家有问题,那他还能是什么好东西?

    识人不明是肯定的,被连累是肯定的。

    他和叔叔的最终目的是扳倒陆家,他的长远敌人是陆典史陆裕。

    只有扳倒陆家,他钟家才能彻底掌控成阳县县衙!

    他也才能当上县衙二爷。

    陈三也高兴,只要他恨的人倒霉,他就高兴。

    更何况沈氏倒了,谭秀就没靠山,还得乖乖被老太太拿捏。

    而且沈氏和裴二郎现在也有点本事,肯定不会乖乖就范,到时候肯定要和在明处的陈老大陈老二掐。

    他们在明,他和钟典吏在暗。

    等他们两败俱伤,他就可以渔翁得利。

    一石二鸟!

    豆腐村。

    傍晚杀猪宴出锅了,满满三大锅,热气腾腾,把冬日的院子都飘上一层白气,人们更是欢声笑语不断。

    一大锅炖的是猪头猪蹄猪大肠等猪下水,一大锅炖的是猪骨汤,还有一大锅炖的是白菜萝卜汆白肉。

    一掀锅,香味儿直接飘出十里地去。

    宝儿做了个后仰的姿势,“啊,太香了,给我熏个大跟头!”

    因为沈宁家杀猪炖肉,村里大部分人家今儿也搭伙儿去镇上买肉,宽裕的买个一斤,略宽裕的买个半斤,再不济也能买个四五两回来炒肉末给家人香香嘴儿。

    孩子们感觉祈祷生效,又大力感激豆腐娘子保佑他们吃肉了!

    学习班的孩子们知道豆腐娘子家来了很多客人,要待客,所以他们一放学就往家跑,不留在那里一副嘴馋的样子。

    珍珠阿年已经给他们喝骨头汤、啃骨头了呢,哪能还馋?

    作坊帮工的只要男人不在瓦匠队的一收工也赶紧告辞回家,免得人家以为他们想留下蹭肉吃呢。

    平时他们跟着喝了不少骨头汤肉汤的,今儿人家请客,还是瓦匠们合买的猪,他们咋好意思吃?

    而男人在瓦匠队的,沈宁就打发孩子去喊他们爹娘媳妇孩子们过来一起吃肉。

    荷花嫂子领着一个小孩子来的,裴铁牛娘领着小闺女来的,高木头媳妇儿和俩儿子都在高里正家做工,要负责喂猪喂鸡的没功夫过来只打发了高木头的小孙子过来吃肉。

    王大和王木匠、王二,以及另外俩木匠都留下吃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第4/42页)

    裴大伯、裴三叔、裴四叔三家也都过来一起聚餐。

    原本大伯娘松口让赵氏也一起过去吃饭的,结果临出门赵氏嘴贱,来了句“两头猪都杀了,一下子能造完?也不知道分一分让俺们提前回趟娘家。”

    现在她娘家也会做豆腐,她拿豆制品回去已经不稀罕,那还是肉好。

    要是拎上两条肉,那多有面子?

    大伯娘一听,直接道:“老二家的,你在家看孩子。”

    赵氏懵了,立刻炸毛:“娘,凭啥?”

    大伯娘不客气道:“凭你臭嘴膈应人,不会说话就闭嘴,什么时候学会闭嘴什么时候再去。”

    俺们全家努力来的交情,可别让你一张臭嘴给败坏了。

    这好日子大伯娘还没过够呢。

    吃肉算啥,现在全家跟着阿宁二郎赚钱,过年他们家也轻松买猪做杀猪宴的!

    要的是和阿宁、二郎关系亲近。

    二郎没有亲大伯,那他们就是最亲的大伯、大伯娘。

    独一份的!

    哪能让赵氏往里摔老鼠屎?

    赵氏委屈得呀,抱着儿子呜呜哭。

    以前她还能在大嫂、孩子以及男人们面前嘟嘟囔囔表示不满,现在俩闺女俩侄子都出去赚钱了,大嫂也不搁家,男人白天去编席晚上回来呼呼大睡,根本没人听她抱怨。

    原本的吐槽搭子吴秀娥如今不爱出来,田氏忙得捞不着出来,二蔫巴媳妇儿自打诅咒事件以后就夹着尾巴做人,也低调起来。

    而她,赵氏,每天也被婆婆使唤得不得闲。

    想找人吐槽抱怨都没了。

    她只能抱着小儿子哇哇哭。

    沈宁家热闹到八点多才散场。

    大家都是高高兴兴来聚餐的,没人借酒装疯,更没人撒泼,高高兴兴地来杀猪,高高兴兴地吃饱喝足告辞。

    “叔、婶儿、二郎、沈娘子,过年再来给你们拜年啊。”童家陶家汉子们招呼着。

    他们和裴二郎不是一个村的,比裴大柱等人关系远,自然得勤走动着些。

    裴母和水嬷嬷宫嬷嬷把剩下的肉分了分,让他们一人一份拎回去。

    他们家属没来吃饭,拎条肉回去也好犒劳一下。

    陶族长和童大舅带头拒绝,说好给裴二郎家送猪的,他们又吃又喝的,再拿回去不像话。

    剩下那些肉让裴二郎家做成咸肉慢慢吃吧。

    裴母感慨道:“这还有送不掉的肉呢?”

    以前哪敢想啊。

    今儿这大肉吃的呀,她都吃腻了,最后就着腐乳和腌白菜吃馒头,那叫一个香。

    沈宁挽着裴长青的手臂,看着热闹的人群散开,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却没有热闹过后的空虚和落寞,反而觉得充实、幸福,有一种岁月静好的踏实感。

    今儿聚餐来的人多,家里盆盘碗碟的自然不够,桌子凳子也不够,都要从大伯娘他们几家凑。

    正常几十个人聚餐散场以后,那肯定杯盘狼藉,会给人一种热闹过后的沮丧空虚感,收拾家务都够累的。

    可他们聚餐,吃完饭的时候大家伙儿就一起把碗盘收拾了,桌椅擦干净,该还的还,该收的收。

    一切都井井有条,干净整洁,没有半点狼藉埋汰。

    客人们散场以后,宫嬷嬷就打发四个小太监跟阿鹏回镇上了。

    卢锦有些不解:“水嬷嬷,为什么回镇上?”

    宫嬷嬷:“家里就这两间屋子,挤不开,你们在堂屋多不方便。”

    张顺:“没呀,我们挺方便的,挤着睡也不冷了。”

    他们都适应了。

    宫嬷嬷:“我不方便!”

    这俩刺头已经学会守规矩,晚上去镇上也不会作妖,还让他们在堂屋睡啥?

    谭秀也领着陈玉箫和陈琦坐车回镇上,虽然她很想让陈琦和阿年阿恒多亲近,可她悄悄观察着阿琦不读书的时候更喜欢和珍珠待着。

    宝儿自然跟着爹娘回镇上的。

    顾千里和韩方被安排在东屋窄炕上,他们睡东间,苏婆子在西间,互不打扰。

    水嬷嬷和宫嬷嬷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哎呀,今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