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拔河、跳房子、踢毽子、贴锅儿、跳绳儿、丢手绢、抓小人儿、攻城大战……啊,还有蹴鞠、投壶?”

    小德子真真假假说了一通,蹴鞠投壶是他加的。

    这些游戏大部分都是沈宁跟小珍珠和宝儿说的,有些她小时候玩过,有些她听年长的表哥表姐们说过。

    小珍珠是个好玩儿的,沈宁说了规则,她就能领着小孩子们玩起来。

    学习班除了上课学识字算术,也会上劳动课体育课。

    体育课目前主要是玩耍,比比谁跳得高、跳得远、跑得快等,再就是满足小珍珠做多人游戏的需求。

    掰腕子、摔跤、抓小人儿、攻城大战什么的,她最喜欢。

    太子一脸嫌弃,拍拍自己胸口,“乡下小子会什么攻城大战?孤才是大将军!”

    小德子笑道:“那是的。谢小公子就会读书,并不怎么会玩儿,还是裴小姐最会玩,她弟弟阿年都没她厉害,她尤其擅长摔跤,一院子男孩子,她一摔一个一摔一个……”

    小德子一边说双手带脚的就比划上了。

    太子听得津津有味儿,却很是不服气,“一个小丫头会什么!那是没遇到我,遇到我我……她多大来着?”

    小德子:“比殿下小一岁呢。”

    太子嫌弃地噫了一声,“那我都不好意思摔她了,没劲。”

    小德子:“殿下,人家要是平岁或者大一岁,您更不能摔了,男女有别。”

    太子嗤了一声,“跟孤讲什么男女?哼!”

    小德子陪笑,不再反驳,张公公说了伺候主子要懂适可而止。

    太子又嫌弃地踢了小德子一脚,倒是没用力,埋怨道:“王永冯彬和卢锦张顺什么时候回来?你们赶紧滚蛋,给孤把他们换回来。”

    小德子笑道:“殿下,他们去学厨艺,等回来更好地伺候殿下呢。那尚膳监在紫禁城外大东边儿呢,您想吃口热乎饭都不能够,陛下多心疼您呢,特意打发小的们去学厨艺,好伺候殿下吃口热乎的呢,殿下饿不饿,小的会做煎饼、面条、饺子……”

    太子被他挑起兴趣,打量小德子,叉腰道:“你不错,以后你是本将军的火头军,本将军带兵打仗你负责埋锅造饭。”

    小德子瞬间进入状态,“下官领命。”

    太子:“现在先去给姓萧个下马威,让他知难而退。”

    说着他就往乾清宫书房摸进去。

    小德子眼前一黑,还以为把殿下注意力分散了呢,没想到拐了一会儿话题又绕回去了。

    太子对乾清宫熟门熟路,很快就摸进书房去。

    书房要求安静,所以只有一门进出。

    太子刚凑到门口往里偷窥,就对上谢恒那双沉静幽邃的眸子。

    两人同龄,太子极跳脱,谢恒却极沉静。

    四目相对,谢恒没有任何畏惧,更没有要起身行礼的意思,反而竖起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太子下意识就屏住呼吸,随即心生恼怒:老子干嘛听他的?

    我还得让他闭嘴,别出卖我呢!

    哼!

    他朝着身后的小太监一挥手,示意拿武器来。

    他有一把精制弹弓,与正常弓一个形制,尺寸略小,弓弦中间一个网兜,可以兜着石子弹珠等物弹出去。

    他弯弓填弹丸,瞄准萧先生,“咻”一声,弹丸朝目标飞出去。

    原本他寻思这一下肯定给萧先生点颜色瞧瞧,让他巾帽散乱,狼狈丢丑。

    结果,就见萧先生一侧首,“唰”展开书本,就把那粒泥弹珠夹在书里。

    太子:“……”

    他居然会功夫?

    皇帝听萧先生讲书正入迷呢,突然就听得嘣一声响动,随即又啪一声,他扭头就看到门外的好大儿了。

    他虽然宠爱太子,可毕竟是皇帝,也不能纵容太子当面对臣子无礼。

    他当即沉下脸,瞪了太子一眼,想唤他进来教训两句。

    谁知萧先生接了弹丸,并没有生气,更没有停下给皇帝讲书,反而示意陛下不用过问,继续即可。

    他抬手,手指轻弹,那枚泥弹珠便准确无误地弹出门口,咕噜噜落在太子脚下。

    不过是投壶的小伎俩罢了。

    尔后,萧先生继续云淡风轻地讲书,半点不为所动,也没给太子一个眼神。

    太子瞅着没搭理他的父皇,再瞅瞅气定神闲的萧先生,安静坦然的谢恒,还有脚下咕噜噜的泥弹珠,登时有些恼火!

    他抬脚用力剁下去,“砰”把泥弹珠踩碎。

    啊啊啊啊——

    脚底板咯得好疼!

    屋内三人继续专心致志地读书,谁也没搭理他。

    太子顿感无趣。

    萧先生若是告状,父皇若是训他,那他就能给萧先生更厉害的颜色瞧瞧。

    可这会儿人家没搭理他,他就有些讪讪。

    上赶着不是买卖不是?

    他若是强行进去闹腾,那多没脸?

    那父皇就真要打他屁股了。

    他气呼呼转身就走:“小德子,去尚膳监,弄点吃的。”

    太子一走,皇帝立刻示意萧先生暂停,忍不住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学生犯错,先生如何不管教?

    萧先生笑了笑,“陛下,虽然臣之前说还没物色好伴读,暂时不给殿下开课,可实际教导殿下的事情已经开始了。”

    皇帝大感兴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30-140(第9/36页)

    “还请先生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虑。”

    萧先生犹豫了一下,想着信中裴二郎和沈娘子没有说陛下太子等字眼,全篇都是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倒是不怕陛下看。

    他给谢恒点点头,谢恒就从怀中掏出那封鼓鼓囊囊的信呈给皇帝。

    皇帝接过来,展开快速看起来,越看越快,越看眼神越亮,不断点头:“对,就是这样,正是朕之所想!好,说得好!与朕不谋而合!”

    他看得停不下来,把信纸翻得哗啦作响,“裴二郎和沈娘子究竟何许人也?真是天才,天生的老师!”

    他在信中看到了方才那一幕。

    信中所言“顽童捣乱,切勿给与眼神,更忌气急败坏指责他,激起他更强的叛逆心。要不动声色,让他摸不着底,在他可能受罚的时候轻描淡写地揭过去,再轻飘飘看他一眼,他不但不会叫嚣,反而会犯嘀咕,暂时收敛”。

    皇帝哈哈大笑,“先生,看来咱们需要配合,朕方才无意中助攻了一次‘可能受罚’。”

    萧先生拱手,“陛下对太子的爱令臣动容,只要陛下和娘娘能暂时克制,不让殿下觉得父母溺爱他,遇事就给他撑腰,教导太子的任务也会轻松许多。”

    皇帝保证:“放心,朕绝不做溺爱孩子的东翁,惯子如杀子,朕深知这点,从不溺爱太子,先生只管放手教导。”

    萧先生微笑,心里却吐槽:你不溺爱,你最溺爱了。

    好在咱们也没想严厉对待太子,不会引起陛下的心疼,按照信中所言,还可以请陛下配合,将教育太子当成一堂长期的、有趣的课程。

    只要皇帝不溺爱、护短,萧先生觉得他们完全可以实践信中所说的几条理念,将太子引导成一个有责任心、好胜心的太子,而一旦他有了责任心,读书学习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恰在此时,太监来报:“陛下,张公公一行人进京了。”

    皇帝大喜:“让他们即刻进宫。”

    第133章 勾引他 天下第一粉

    张公公和水嬷嬷宫嬷嬷几人在船上已经沐浴更衣,下船后直奔皇宫,进宫便直接去了乾清宫。

    后面两名侍卫和几名太监抬着一口木箱,抱着几个坛子,那是裴长青和沈宁以及孩子们给阿恒和萧先生的礼物。

    当然,也有……皇帝的。

    进了乾清宫,水嬷嬷宫嬷嬷等人都规规矩矩跪地行礼,拜见皇帝。

    唯独张公公瞬间红了眼圈,膝行向皇帝,声音颤巍巍地带着哭口腔,“万岁爷,老奴整一个月未曾见到陛下,真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可想杀老奴了。”

    皇帝表面嫌弃,心里受用,“一把年纪了不要做小儿姿态,快平身吧。”

    众人谢恩起身。

    皇帝没有先问裴二郎和沈娘子,而是先问小珍珠:“张公公,朕送给小丫头的金子,她可喜欢?”

    张公公笑道:“陛下,喜欢,喜欢得紧呢。珍珠小姐还送了回礼。”

    他从怀中掏出一方杏黄锦缎,双手呈给皇帝,“这可是珍珠小姐的心爱之物,有生之年第一件金饰呢,当回礼送给陛下了。”

    当然,人家不知道是皇帝送的,以为是他送的呢。

    皇帝接过来打开,捏起来看了看,笑道:“貔貅?”

    他抬眼看向谢恒和水嬷嬷宫嬷嬷几人,哈哈笑道:“倒是符合小丫头的一贯形象。”

    谢恒听得心口微微发紧,下意识用袖子挡着手悄悄拽了拽萧先生的衣袖。

    萧先生在他手上轻轻拍了一下,让他不必担心。

    皇帝将貔貅包起来,交给张公公,“仔细收好了。”

    张公公先收进怀里,生怕耽误时间,旁边这些天负责伺候皇帝的乐公公咬了咬牙。

    张公公又给皇帝说了阿年、宝儿,他们如何喜欢陛下送的玉佩,如何招待他这个老人家等等。

    最后他笑着道:“陛下,那点心和山楂糕日子长久,不新鲜,老奴怕吃坏陛下肠胃,就替陛下吃掉了。”

    皇帝并未生气,反而笑得更加愉悦,说吃得好,不能浪费了孩子们的心意,毕竟豆腐娘子家也不富裕。

    张公公又挑着沿途漕运、官道、百姓景象说给皇帝听,说了自己对豆腐村的印象以及见闻,着实夸了一番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变着法儿地吹皇帝彩虹屁。

    皇帝听得很是愉悦,听到张公公做主让王永冯彬去负责桃源皇家学习班,他也没异议,反而点头赞许,“那个学习班要坚持下去,豆腐村的学习班能一直办下去,没理由朕的不行。”

    他又问了其他人关于沈宁一家、豆腐村等事儿,听得很是感慨。

    “朕虽为九州皇帝,却也只见到一个豆腐村,若天下有识之士都愿意带着乡里安居乐业,天下何愁不太平。”

    众人纷纷说是。

    心里想的却各异,又有几人能不求回报带领他人安居乐业?

    哪个不是想付出一分求三五分的回报?

    像豆腐村这种情况,怕是不可复制。

    水嬷嬷和宫嬷嬷又呈上沈宁裴长青送给皇帝的礼物。

    他们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太祖于乱世建立大庆朝,为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感谢当今陛下任政爱民,使得普通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过上温饱的好日子。

    虽然……大部分底层百姓并没有过上温饱好日子,可吹彩虹当然要吹得好看点。

    若是谄媚的就会说富足好日子了。

    最后叩谢皇帝陛下赐福、名号和墨宝、金银等物。

    夫妻二人携全家、全族、全村愿陛下保重龙体,健康长寿,也祝皇后娘娘千岁安康、太子殿下如何如何,最后送上家常薄礼,聊表敬意。

    皇帝一边看信,一边微微颔首,还要跟萧先生分享,“先生,这二郎和沈娘子究竟何许人也,竟然有如此见底。可惜童年时不曾启蒙,白白耽误这些功夫。”

    若是早日下场考试,早日参加殿试,那朕不就早日慧眼识珠了么?

    旁边安静站立的谢恒躬身,“陛下不必遗憾,裴叔早年并未开窍,即便启蒙读书也未必能入陛下法眼,裴叔和沈姨都是大器晚成相。”

    皇帝哦了一声,大感兴趣,“阿恒,你仔细说说。”

    谢恒也不藏着掖着,反正皇帝都派锦衣卫嬷嬷太监的去豆腐村了,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谢恒就将裴二郎和裴端、吴家的恩怨简明扼要说了一下,“裴叔和沈姨从前被大哥大嫂压制,自认蒙昧愚孝,倒是裴叔摔破头以后突然清醒。可见人要想大彻大悟,需得经历一些风雨,若是一味顺风顺水,必然不会发生转变。”

    皇帝笑起来,这孩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底,随即眸色幽深,忍不住心生怜惜。

    是啊,人不经历苦难,怎么会坚强?

    自己正是因为从小受苦,所以能体谅宫人、农人、百官、妃嫔之苦。

    这裴二郎死过一回,幡然醒悟,这谢恒小小年纪为父母所伤跟着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