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此贪腐案演化成皇子权力之争,陛下难保不会留崔钟林一条生路。”

    “但若中书令是云棠生父,儿臣必定胁迫崔钟林将此事撕咬出来,连消带打一道除了淮王一党。”

    皇后不赞同他行此举。

    中书令树大根深,说一句满朝座师,亦不为过,非到致命时刻,此招不可用。

    这也是她怀揣此秘辛,隐忍多年未发的原因。

    她劝道:“即便中书令与贵妃有染,淮王依旧是陛下的儿子,为了他,陛下不会由着你将这丑事捅出来,反而你会因此失了圣心。”

    “这事儿臣早有计策,定然是万事俱备,才会放手一搏。”

    皇后见其执拗,再劝,“若真要用这一招,云棠就是贵妃与中书令媾和的孽种,她必死无疑。”

    李蹊撩起衣摆,行至皇后身边跪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介女子岂能与皇权王位、千秋功业可比,请母后成全!”

    皇后被这儿子骗过多次,但凡涉及到云棠,她总是多留了个心眼,但见他如此言之凿凿,不由又生了动摇之心。

    李蹊观其神色,抓着母亲的痛处再下一剂重药。

    “母后,陛下一向忌惮陆氏,对儿子也诸多防备,陛下身子每况愈下,且喜食秘药,若被贵妃言语迷惑,改立太子,也只是朝夕之事,真到那时,我们母子连带着远在西北的舅舅,就成了砧板鱼肉,任人宰割!”

    “此时,此刻,就是生死搏斗之时!请母后成全!”

    再三的请求成全之语,皇后在此危言利诱之下,未能抵挡地住,将那日方嬷嬷漏夜前来说的话如数告知太子。

    太子听完,神色凝重,起身未置一词,匆匆而去。

    他一边派人前往京湖暗中保护,一边提着人往太初殿去,发起廷告。

    谁说世间不得双全法,今日他就要摁死崔钟林和淮王一党,也要将云棠身上的公主身份给去了。

    太初殿中,形容憔悴的崔夫人手持状纸状告崔钟林种种罪状。

    陛下身着龙袍,带九珠君冠,面容虽有些疲倦老态,但其多年的君王威仪,仍旧重重地压在殿中每一个人。

    他并未细听那一条条罪状,而是将视线落去一旁站立的太子身上。

    他的确不喜崔钟林,但一时之间还未寻到合适的人替代,故而迟迟未动手收拾此人。

    但太子按捺不住,先将此人推了出来,逼得他此时舍了这条不算忠诚的看门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他还不是君,就要替他下决断,如此越俎代庖,何曾将他这个父皇放在眼里。

    “陛下,臣冤枉啊!”

    崔钟林老泪纵横,扑在地上哭诉多年苦劳,铁证面前犹要狡辩,实在是几朝都难得一见的厚颜无耻之徒!

    陛下瞧他也厌烦,看看太子更是无名火起,直到中书令来到,才算略略能透上一口气,颇为和颜悦色地问道。

    “中书令,崔钟林一事,你怎么看?”

    崔钟林扶正哭歪了的官帽,一双老眼饱含期待地看向中书令。

    总算是等到他来了。

    中书令抬袖拱手,“陛下,老臣来此,另有要事禀奏。”

    “何事。”

    “今日小女邀明华公主出宫赏秋于京湖之上,不料竟遭遇刺杀,府中侍卫拼死抵挡,明华公主中箭坠湖,如今生死不知,经查,刺客系崔钟林豢养的私兵。”他掏出袖中准备好的陈奏,呈递了山去。

    “陛下!!!臣冤枉啊!!”

    崔钟林险些*一口气上不来,这老匹夫之前竟只是和他虚与委蛇!

    “臣没有理由要谋害一介公主啊!定是有人蓄意陷害!”

    中书令阴沉的双眸高高俯视着跪趴在地的崔钟林,道:“崔氏一族延续百年,却不想出了你这等谋害皇嗣之人,若是因为你这等蠢材,灭了崔氏整族,你有何颜面见崔氏祖宗!”

    崔尚书停了哭求,怔怔地张着嘴,神态似哭非哭,似笑非笑。

    他听懂了其中的威慑之意,若他乖乖认罪,崔氏一族或可保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兄说他心悦我》 30-40(第7/18页)

    毕竟明华公主不过一不受宠的公主。

    若他犹要争辩,中书令或要鼓动陛下赤他九族。

    崔钟林整个人再支撑不住,倒在地上,双眼如死鱼一般,没了生机。

    “中书令这是当着陛下与孤的面,威胁当朝大员吗?”

    太子一双锋利的眉眼,冷冷地瞧着中书令。

    “臣不敢。”中书令虽如此言,但腰板挺直,眼睛只看着上首的陛下,未瞧太子一眼。

    陛下冷眼瞧着两人如猛虎对峙,太子和中书令竟一致要摁死崔钟林?

    君王之道在于纵横捭阖、相互节制,他俩何时倒戈一向了?

    这让他心中泛起寒凉,座下的龙椅坐得更是不安。

    太子上前,一把捞起崔钟林,俯身间,其袖中的玉佩掉落,正好落在崔钟林的膝盖边。

    上头的“贺”字,如一支利剑刺穿他的心神。

    太子抬脚将玉佩踩在脚下,嘴角微微弯起,眼眸中却带着寒意,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尚书方才喊冤,称有人蓄意陷害,是何意?”

    崔钟林行至此处,已知回天乏术,但心中仍存一丝希望,那便是儿子尚在,即便沈用晦那老匹夫真要主张株连,也牵连不到儿子身上,如此他也不算断了崔家香火,来年忌日,仍旧有人为他焚香祭祀。

    中书令立刻言道:“回陛下,崔钟林罪证确凿,太子此番居功至伟,江南数十万民众都当感念陛下与殿下恩德!”

    陛下越发多疑,中书令何曾为太子说过好话。

    就在他怀疑未果时,崔钟林冒死进谏:“陛下,臣要状告沈贵妃与中书令私通!明华公主正是他们媾和的孽种!”

    此言一出,殿中诸人纷纷惶恐跪下。

    形势骤转,一片混乱。

    “陛下,臣之言语,句句为真,臣不忍陛下被这等无耻小人蒙蔽,拼死也要将这实情讲出。”

    崔钟林将那日他前往中书令府所谈之事,对方又是如何应承他的一一道来。

    “如今公主遇刺,焉知不是中书令怕事情暴露,想要来个死无对证!”

    陛下脸色红白掺半,捏着扶手龙头的手愈发见白。

    他最在意的君王颜面,却在人前被如此践踏,眼中血丝隐现,脖侧青筋暴起!

    “陛下,臣冤枉!”中书令不似崔钟林,声音洪亮、不卑不亢。

    太子冷眼瞧着一个两个都在喊冤,抬眸看向陛下,克制着心中的怜悯与不屑,拱手道。

    “陛下,兹事体大,不若请贵妃与淮王前来,一同分说。”

    陛下应允。

    太子回首道:“去请贵妃,她身边伺候多年的嬷嬷通通带来问话,”

    方嬷嬷是被人抬着上来的,太子早已传召了太医在一旁随侍,灌下一剂汤药后悠悠醒来。

    那日她夜拜皇后宫中,刚出来便被贵妃身边的近侍绑了回来。

    贵妃留了她一命,就是要用在此处,借她的口将那桩丑事掩盖下去。

    她若说真话,女儿和她都活不了。

    可若说假话,难道就能活吗?

    她不能将这虚无缥缈的希望寄托在贵妃这种连亲生女儿都可以舍弃的人身上。

    方嬷嬷看向太子,对方点了下头。

    她兀自沉思几许,再抬头时,心中已有了决断。

    “陛下,贵妃与中书令自小青梅竹马,入宫前亦曾有过婚约,而明华公主确非皇家血脉,系中书令沈用晦之女。”

    “嬷嬷!”贵妃大声呵斥,万分委屈道,“嬷嬷是受了什么胁迫,要诬陷本宫?!”

    “奴婢有一女儿,替贵妃遮掩当年之事,一直困在中书令府,陛下提来一问便知。”

    御前侍卫长临江亲领旨意前往中书令府提人。

    中书令不动如山,像是早已料到此人会道出此语,亦丝毫不怵当堂对质,凭借他和贵妃如今的地位,只要没有罪证确凿,他就有转圜余地。

    他看了一眼静立一旁的太子殿下,心中冷笑一声。

    再说还有太子在,只要将此事定性为太子与淮王之间的党争,凭借陛下一贯的多疑,他就能全身而退。

    他一撩衣袍,挺直着厚实的肩背跪下,义正言辞,正气凛然。

    “陛下,臣已年近五十,今日却平白遭此诬陷,臣不敢再辩驳,恐怕越辩驳,那些有心策划的诡辩、流言必然会将臣,将淮王殿下置于死地。”

    “然臣之清白,日月可鉴,沈氏累世清誉,臣亦视若珍宝,何敢轻贱之。”

    贵妃和淮王见状,亦扑到陛下脚边,哭声喊冤。

    陛下到底是疼淮王这个儿子,伸手将他扶了起来。

    心中已经明白过来,今日哪里是审什么崔钟林,分明是冲着中书令和贵妃来的。

    “太子,你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回陛下,皇家血脉不容混淆,不如等人提来再论。但崔尚书之罪,罪证确凿,还请陛下定夺。”

    他倒是一副一无所知、持身中立的谦谦君子模样。

    怪不得朝臣们总是夸赞他这个儿子如明月高洁。

    “秘书郎拟旨,户部尚书崔钟林久居要职,却背公循私、结党营私,任内多有贪墨枉法之举,实乃朝堂之蠹、黎庶之患。着即革职下狱,秋后处斩。及其亲眷族人,赤三族。”

    此圣旨一下,堂中诸人纷纷心中畏惧,尤其是贵妃,心中愈发害怕。

    御前侍卫长临江回来时,不仅带来了中书令府中的小妾,竟然还有坠落于京湖的明华公主。

    她浑身湿透,像是刚从水里捞上来般,落魄地很。

    李蹊看到那抹身影时,一直悬于半空中的心缓缓落了下去,暗自收紧的拳头也慢慢松开。

    云棠进殿后,一边走一边狠狠地钉了太子一眼。

    “你怎么会。”中书令浓眉紧锁,心中诧异!

    “儿臣参见陛下,”云棠上前盈盈一拜,“儿臣听闻今日在此议论皇家血脉,为自证清白,请陛下允许儿臣与中书令滴血验亲。”

    贵妃面色苍白跌坐一旁,中书令亦是面色如土,方才的镇定自若早已烟消云散。

    宫人将验亲的一应器皿、清水、利刃、布巾均准备停当,呈于御前。

    贵妃遍体生寒,知晓今日就算再诡辩,铁证在前,她已经没有翻身余地。

    “不用验了,”她轻轻道,眼睛放空般瞧着龙椅上长牙五爪的飞龙,锋利的爪子好似要攫取她的心肺、掏空她的眼眶,“云棠确系中书令之女。”

    她爬到陛下身前,以退为进。

    “妾身万死,不敢奢求陛下宽恕,然那日是中书令强迫于妾身,妾身不忍受辱陛下受辱,只好将此事独自咽下,谁知竟有了身孕,皇后娘娘又派了太医安胎左右,妾身有苦难言。这些年来,日夜忧惧不安,又不敢告知于陛下,恐添陛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兄说他心悦我》 30-40(第8/18页)

    忧扰,若能解陛下心头之恨!臣妾愿即刻伏诛!”

    中书令见状亦是喊冤,又将一应罪责都推卸贵妃身上。

    云棠跪在冰冷的金砖之上,心中寒凉,她的父母极尽推诿、互相攻讦,而她是这样两个人的女儿。

    太子行至她身侧,将一袭玄色披风罩在她伶仃的肩头,好似将她整个人都包裹起来。

    她仰头看太子,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金碧辉煌的殿堂里,全是魑魅魍魉。

    片刻后,她听到太子言道:“陛下,臣方才听方嬷嬷有言贵妃娘娘与中书令是自小的情意,皇家血脉不得混淆,既然公主并非陛下所出,那淮王的血脉也应当验上一验,以正视听。”

    “滴血验亲的一应东西都在这了,请陛下定夺。”

    互相推诿的两人骤然噤声,齐齐看向面色铁青的陛下。

    “陛下,臣妾以家族性命起誓,淮王确是陛下的皇子,千真万确!”

    殿中的方嬷嬷却笑了一声,“陛下容禀,公主与淮王肩上有同样的一块胎记,那胎记形状与中书令后背的胎记一模一样。”

    “荒谬!”贵妃斥责道,“淮王何曾有什么胎记!”

    坐在陛下下首的淮王却霎时白了脸,如一盆凉水兜头浇下,遍体生寒、如坠深渊。

    临江得了陛下授意,剥了淮王与中书令的衣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