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郡主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翌日清晨,黛玉早早起来,特意梳妆打扮,想着或许能遇见来请安的西宁郡主。然而直到午时,也不见西宁郡主踪影。问起丫鬟,才知西宁郡主染了风寒,这几日都不便出门。
黛玉有些失望,又觉得自己这念头来得莫名。她与西宁郡主素无交情,为何突然这般想见她?
正思索间,紫鹃匆匆进来:"姑娘,三太太命人备了车,要去城外上香。"
黛玉讶异:"今日并非初一十五,为何突然要去上香?"
紫鹃神秘地眨眨眼:"听说同去的还有沈家旁支的一位小姐。"
黛玉顿时明白了——这怕是为琤表哥相看妾室。她犹豫片刻,决定装作不知,只道:"我有些头疼,就不去了,你替我向三舅母告个罪。"
紫鹃会意,自去回话。黛玉独坐房中,心绪复杂。她本不该过问这等事,可想到西宁郡主的处境,又觉不忍。
午后,黛玉带着一本诗集到园中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一处僻静的凉亭。亭边种着几株白菊,开得正好。她正赏花,忽听亭后传来轻微的咳嗽声。
绕过假山,黛玉看见一个素衣女子独坐石凳,面前摊着一本书。女子闻声抬头,两人四目相对,皆是一怔。
那女子约莫二十出头,面色苍白如纸,眉目却极清秀,一双眼如秋水般澄澈。她见黛玉,忙要起身,却又忍不住咳嗽起来。
黛玉认出这正是西宁郡主,连忙上前:"五嫂嫂多保重身体。"
西宁郡主勉强止住咳,轻声道:"是林姑娘吧?常听太太提起你。"
黛玉没想到西宁郡主认得自己,有些意外:"五嫂嫂知道我?"
西宁郡主微笑:"荣国公府的才女,谁人不知?"她指了指身旁的位置,"坐吧,我正读诗,遇到几处不解,不知可否请教?"
黛玉见她手中拿的竟是《李义山诗集》,与自己今日所带相同,顿生亲近之感,便坐下与她讨论起来。
两人谈诗论词,竟十分投契。西宁郡主虽体弱,言谈间却显出不凡的才学与见识。黛玉渐渐忘了她的身份,只当是与一位闺中密友闲谈。
"这句相见时难别亦难,我每读必泣。"西宁郡主轻抚书页,眼中泛起泪光。
黛玉点头:"义山诗多哀婉之音,想是身世使然。"
西宁郡主幽幽道:"人生在世,多少事身不由己。"她忽然转向黛玉,"林姑娘年纪轻轻,才华横溢,将来必有大好前程。"
黛玉苦笑:"我不过寄人篱下,何谈前程?"
"你还年轻,一切皆有可能。"西宁郡主认真道,"不像我"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咳嗽。
黛玉见她咳得厉害,连忙唤来远处伺候的丫鬟。丫鬟熟练地取出一个瓷瓶,倒出几粒药丸给西宁郡主服下。
"郡主该回去休息了。"丫鬟担忧地说。
西宁郡主无奈地点头,对黛玉歉意一笑:"今日与林姑娘相谈甚欢,改日再续。"
黛玉起身相送:"五嫂嫂保重身体。"
看着西宁郡主在丫鬟搀扶下缓步离去的背影,黛玉心中百感交集。这位传闻中体弱多病的郡主,竟是个才华横溢、心思细腻的女子。她想起紫鹃说的那些话,不由为西宁郡主的处境感到悲哀。
回明月堂的路上,黛玉遇见了刚从城外回来的沈氏。沈氏身边跟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生得眉清目秀,举止端庄。
"玉儿,这是你沈家表姐静姝。"沈氏笑着介绍,"静姝,这是你林妹妹。"
沈静姝向黛玉行礼,动作优雅得体。黛玉还礼,心中已明白了几分。
"上香可还顺利?"黛玉故意问道。
沈氏笑容满面:"极好,极好。静姝第一次来京城,我正要带她各处逛逛。"她转向静姝,"你林妹妹才学好,你们小姑娘之间可以多说说话。"
静姝乖巧地应了。黛玉看着她青春洋溢的脸庞,又想起方才西宁郡主苍白的脸色,心中一阵酸楚。
入夜,黛玉独坐灯下,提笔写下一首《咏白菊》:
"素心本耐寒,独立晚风前。
谁解孤芳意,霜重愈鲜妍。"
写罢,她望着墨迹未干的诗句,思绪飘向那个在凉亭中与她谈诗的素衣女子。明日,她决定再去园中走走,或许能再遇五嫂嫂,将这首诗赠与她。
第156章 第156章【VIP】
第二日清晨,林黛玉早早便醒了。窗外薄雾未散,园中花草尚带着露珠,她倚在窗边,手中捏着一叠诗稿,正是昨夜为西宁郡主新作的几首诗。
"姑娘起得这样早?"紫鹃端着铜盆进来,见黛玉已穿戴整齐,不由讶异。
黛玉将诗稿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50-160(第9/19页)
心折好,放入一个绣着兰花的锦囊中:"昨日与五嫂嫂约好了,今日在园中再见,我想早些去等她。"
紫鹃抿嘴一笑:"姑娘对这位五奶奶倒是上心。”
"她懂诗。"黛玉简单道,眼中却闪着少见的光彩,"昨日诗会上,她评点我那首《葬花吟》,句句都说到我心里去了。"
紫鹃替黛玉梳了个简单的发髻,簪上一支白玉兰花簪:"五奶奶确实不凡,听说五奶奶的长辈,先西宁王妃当年也是京中有名的才女。"
黛玉点点头,将锦囊系在腰问,又对着铜镜理了理鬓角:"走吧,去园子里转转。"
园中晨雾缭绕,黛玉沿着石子小径缓步而行,不时驻足观赏路旁的花草。她特意选了昨日与西宁郡主相遇的那条路,希望能早些见到她。
转过一处假山,黛玉忽然停住了脚步。前方不远处,一男一女正并肩而行,女子身着淡紫色衣裙,正是西宁郡主;而那男子一袭靛蓝色长衫,背影挺拔如松,竟是宁国公府的贾琤表哥。
黛玉下意识地退后半步,隐在假山后。只见贾琤微微侧身,对西宁郡主说了什么,郡主掩口轻笑,两人言谈甚欢,关系显然十分和睦。
"姑娘,怎么了?"紫鹃见黛玉突然停下,不解地问道。
黛玉摇摇头,示意她噤声。待那二人走远,她才从假山后走出,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眉头微蹙。
"那不是琤五爷和五奶奶吗?"紫鹃也认出了二人,"他们今日竟一起在园子里?"
黛玉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抚摸着腰问的锦囊,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和好奇。她原以为西宁郡主会如约等她,没想到却与贾琤表哥同行。
"姑娘还等五奶奶吗?"紫鹃问道。
黛玉沉吟片刻:"先回去吧。"
回到明月堂,黛玉坐在窗前,将那叠诗稿取出又看了几遍,却再没有先前那种期待与人分享的心情了。她将诗稿收入抽屉,转而拿起一本《楚辞》翻阅,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紫鹃,"黛玉忽然*开口,"你去打听打听,琤表哥如今还在府上吗?五嫂嫂大概什么时候方便见我?"
紫鹃会意,点头去了。约莫一个时辰后,她才回来,脸上带着几分神秘的笑意。
"打听到了什么?"黛玉放下书卷,眼中闪烁着好奇。
紫鹃倒了杯茶递给黛玉:"姑娘猜怎么着?琤五爷今日休憩,便陪着五奶奶在园中逛逛,逛完后回了他们的院子。"
黛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紫鹃见黛玉感兴趣,便继续道:"说起琤五爷,宁国公府的下人们都赞不绝口呢。说五爷虽身居高位,却从不摆架子,对下人也和气。最重要的是"她压低声音,"他对五奶奶极好,这些年虽无子嗣,却从未起过纳妾的念头。"
黛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当真?"
"千真万确。"紫鹃肯定道,"五奶奶体弱多病,这些年也没孩子,娘家又没什么人撑腰。换了别人,早纳了三房四妾了。可琤五爷与五奶奶一向相敬如宾,朝中同僚劝他纳妾,他都婉言谢绝了。"
黛玉轻轻"嗯"了一声,目光飘向窗外。她虽与宁国公府的表兄们接触不多,但对琤表哥的印象一直不错。记忆中,他是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在家族聚会时总是彬彬有礼,言谈举止问透着儒雅气质。
"琤表哥在朝中很得陛下赏识?"黛玉忽然问道。
紫鹃点头:"可不是嘛!听说去年陛下还特意召五爷入宫议事,赏了不少东西呢。这样的身份地位,还能对五奶奶一心一意,真是难得。"
黛玉沉默片刻,轻声道:"确实难得。"
她想起荣国公府其他男子,大舅舅后院姨娘通房数不胜数,琏二哥风流成性,惯爱拈花惹草,就连宝玉也黛玉摇摇头,不愿再想下去。相比之下,琤表哥的专一确实令人敬佩。
"姑娘怎么突然对琤五爷这么感兴趣?"紫鹃笑着问道。
随口问问。对了,你可打听到五嫂嫂今日还会来园中吗?"
紫鹃姑娘若想见五奶奶,不如我再去打听打听?"
黛玉思缘,自会再见。"
正说着,忽听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丫鬟的通报声:"林姑娘,五奶奶派人来,说今日有事不能赴约,改日再来拜访。"
色,起身道:"请进来。"
一名穿着体面的丫鬟进来,恭敬地行了一礼:"林姑娘,我家郡主让我来致歉,今日临时有事,不能如约前来。郡主说,她很喜欢姑娘的诗,改日定当亲自来取。"
黛玉微笑道:"无妨。请转告五嫂嫂,我随时恭候。"
待那丫鬟离去,黛玉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她重新取出那叠诗稿,又添改了几处,然后小心地收好。
"姑娘这下高兴了吧?"紫鹃打趣道。
黛玉轻哼一声:"谁高兴了?不过是觉得五嫂嫂是知己,昨日还没和五嫂嫂聊的尽兴,就匆匆结束了,难免不痛快。"
紫鹃笑而不语,转身去准备午膳。黛玉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园中景色,思绪却飘向了那位专一深情的琤表哥。她忽然有些好奇,不知他与五嫂嫂今日谈了些什么,两人看起来那般投契?
"或许"黛玉自言自语,"他们只是在谈论诗词?"
想到这里,她忽然有了个主意。下次见到西五嫂嫂,不妨问问她对贾琤的看法。这个念头让黛玉自己都有些惊讶,她何时开始关心起这些事了?惊讶过后心中难免懊恼。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黛玉的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提笔蘸墨,在新铺开的宣纸上写下了一首新诗的题目:《咏白海棠》。
而此时宁国公府三老爷贾啟的书房外,三房长子贾琤手指悬在半空,迟迟未能叩响那扇雕花木门,一阵风穿过回廊,带着一丝闷热,却吹不散他眉问的愁绪。母亲沈氏的话语犹在耳边回响:"琤儿L,你已二十有五,同辈的兄弟哪个不是儿L女绕膝?偏你膝下空空,叫母亲如何不痛心?"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轻叩门扉。
"进来。"父亲贾啟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沉稳如常。
贾琤推门而入,见父亲正伏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