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一听他是“二弟”就把人请进去。

    翌日休沐,薛大哥一早就往家赶。然而正好跟陈文君错开,陈文君前脚进店,他后脚从茶馆门口过去。

    陈文君没有想到他回来那么早,拿着钱进屋随手放柜子上,铜钱撞到木柜发出响声,坐在里面的薛大哥起身问:“拿的什么?”

    陈文君才从阳光刺眼的外面进来,眼睛还没适应屋里的昏暗,她吓了一跳才看清说话人是谁:“没什么。”

    薛大哥二话不说上前打开包裹,看到整整齐齐两贯钱,下意识问她钱哪来的。随后薛理的那番话浮现在耳边:“你把凉皮的做法卖了?”

    陈文君震惊,他的脑子什么时候这么灵?

    薛大哥见状叫她给人还回去。陈文君嫌他脑子有病,到手的钱往外推。薛大哥追问她卖给谁的。陈文君不理他。薛大哥着急攥住她的手臂质问,陈文君扭头朝外喊“婆婆”。薛母抱着孩子进来看到大儿子满脸愤怒以为他要打陈文君,就问出什么事了。

    薛大哥担心陈文君执迷不悟下去教出个目无法纪的儿子,直接告诉母亲她把凉皮方子卖了。

    薛母自然不赞同。陈文君指着包裹说卖了两贯。随即满脸委屈地问她要忙多久才能赚两贯钱。又说人家答应她去临安府开店,不会跟林知了和竹林酒家抢生意。

    薛母想的是丹阳县的生意够林知了忙的,且事已至此,便说卖了就卖了。

    薛大哥对他娘很失望:“这是三弟妹的方子!你就是要卖是不是要告诉三弟妹?”

    薛母赞同,转念一想,林知了每天赚那么多钱,应当不在意这点小钱:“那你去说,让她恨你娘和你媳妇?”

    薛大哥顿时无言以对也感到心累。原本他可以在家住到第二天早上,因为此事吃过午饭就进城。路过蒋记,他停了一下,犹豫再三还是没有拐进去。

    过了半个多月,申时左右,林知了就要关门,蒋掌柜撑着伞匆匆进来。林知了关心道:“出什么事了?”

    蒋掌柜喘着气问:“薛郎君不在家?”

    林知了:“被一个秀才请去指点文章。先说你的事,回头我告诉他。”

    蒋掌柜摇头:“不是我,是你!方才有人来店里给儿子买练字的纸,我跟他闲聊几句,他提起前几日去临安府送布在一家酒店用饭,吃到了凉皮和猪皮冻。林娘子,我越想越不对。只有一道猪皮冻可以解释不巧做成了。可是跟凉皮一起,你的方子是不是被人偷走了?你快去看看!”

    刘丽娘心慌:“又招贼了?”

    薛二哥手里的扫帚掉到地上。

    蒋掌柜见状心里咯噔一下:“又?”

    刘丽娘:“前些日子弟妹做出锅包肉没多久,三更天小狗汪汪叫,三弟以为小狗抓门,打开门正好跟小偷脸对脸。三弟被他吓愣住,反应过来追到外面人就不见了。”

    以前林知了警惕性高,打更的声音都能把她惊醒。如今薛理睡外侧她在里面,慢慢放松下来,又因为白天累,那晚狗叫都没把她吵醒。

    林知了:“是有这事。我们以为是冲钱来的,当天下午就把铜钱换成银子藏起来。”

    蒋掌柜:“冲你的食谱啊。你装钱的木箱塞满才多少?哪值得他入室行窃!可是,好像时间对不上。林娘子,是不是以前就有过小偷?我记得上元节你们全家都出去了。端午节下午是不是也出去过?我好像在街上见过你们。”

    林知了:“是出去过。我去看看。”

    将掌柜不好意思跟进去,便在店里等她。

    刘丽娘跟着林知了去卧室。林知了奇怪:“二嫂有事?”

    “我帮你找啊。”

    林知了:“你什么时候见我写过食谱?”

    刘丽娘被得一脸茫然。

    林知了指着脑子:“在这里。再说了,你也会,我用得着特意记下啊?”

    “没人偷?那是怎么回事?”忽然想起早已忘记的事,“大嫂?”

    林知了:“别人想不起来猪皮煮熟后刮油,大嫂从厨房门口随便瞥一眼就能看出门道。可是我总不能说家里出贼了吧?周嫂子相信,蒋掌柜相信,传扬出去别人会不会以为大哥跟陈文君蛇鼠一窝,再认为一笔写不出两个薛?”

    刘丽娘联想到锅包肉跟松鼠鱼很像,别人定会怀疑林知了找竹林酒家偷师。坏心人兴许会趁机谣传红烧肉也是林知了偷学的。

    林知了见她明白过来,“出去吧。”

    刘丽娘心里憋屈,竟然不能说真话:“我真希望大哥休妻!就是小侄儿太可怜。”

    林知了发现自从那次她被吓哭就变得心疼孩子,不管谁的都心疼,顿时不好反驳,“蒋掌柜还等着呢。”到店里向蒋掌柜道谢,胡扯她的食谱确实有被翻动过的样子。

    蒋掌柜慌了:“你你的红烧肉——”

    林知了:“红烧肉、大排在我脑子里。以前不会做,来到店里试了多次,试成后忙着卖就忘了写。”

    蒋掌柜放心下来:“这就好。反正你也不卖猪皮冻和彩糕。就是凉皮,他没有酱,应该不如你生意好。”

    薛二哥不禁看向刘丽娘,见她好像一点也不急,怀疑另有隐情,按下心底疑惑看着林知了叫薛瑜把文房四宝拿出来。

    林知了把猪皮冻、彩糕和凉皮的做法写出来,第一份有些潦草以及语言不通,再整理一份,先前的那份送给蒋掌柜。

    蒋掌柜拒收:“林娘子,使不得。”

    林知了:“拿着吧。明日这份就送给竹林酒家的刘掌柜。你先别告诉外人。过几日竹林酒家的熟客都吃到皮冻,你想给谁给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50-60(第9/20页)

    蒋掌柜收下:“今晚我就叫夫人试做了啊?”

    林知了:“现在你就可以去买荸荠粉做彩糕。”

    蒋掌柜满脸笑意地告辞。

    刘丽娘看着薄薄的几张纸很是心疼:“真要公布出去啊?”

    林知了:“二嫂,经蒋掌柜提醒,我可以肯定那晚的小偷是冲方子来的。我要让他知道今天偷走,明日我就公布出去。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薛二哥听到林知了说起“刘掌柜”,瞬间记起她和刘掌柜的计划:“大嫂把皮冻、彩糕和凉皮的方子卖给了临安府的酒店?”

    林知了点头。

    薛瑜不禁惊呼一声。

    薛二哥吓一跳:“一惊一乍干什么?”

    薛瑜:“二哥忘了吗?周嫂子说有个女的骑驴找大嫂,自称是大嫂的表妹?”

    林知了恍然大悟:“是那次?”

    薛二哥摇头:“不应该啊。我跟大哥提过这事。第二天大哥休沐,真有此事不可能瞒着我。”

    刘丽娘白了他一眼:“陈文君是他儿子的娘!”

    薛二哥神色暗了下来,心里很是难受,那是他亲哥啊。薛二哥感到浑身无力,“弟妹,这事你决定吧。”

    翌日天晴但道路泥泞,竹林酒家的伙计没有过来。又过一日,林知了把食谱给伙计。下午刘掌柜亲自过来,拎着一只活鸡,还有一块羊排以及一小篮水果,请林知了再忍七天。

    两天后周大嫂帮薛母捎话,叫林知了回去割水稻。林知了和刘丽娘以及两个小的没去。薛二哥和薛理回去忙了一天半。第二天忙完直接回城,都没在村里用午饭。

    过了几日,两人又回村种晚稻。薛母会育苗,她提前育苗,薛二哥和薛理都没有回去帮忙。割稻和插秧期间兄弟二人没有提食谱。

    薛理回城后歇一日,竹林酒店伙计过来告诉林知了,刘掌柜明日去临安府。翌日清晨,薛理去蒋记买两张纸裁成四份,一份长宽有四尺,用来写猪皮冻、凉皮和钵仔糕的做法。写好后薛理很满意,老眼昏花的人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早饭后薛理和薛二哥去租两头驴,带着一碗糯米糊糊,在东西两个城门外贴两份,县衙门外公示栏贴一份,花街柳巷贴一份。

    两人回到家约莫半个时辰,各个猪肉摊的猪皮被抢购一空,卖荸荠粉和面粉的粮食店排成长龙,午饭后全城皆知!

    山东村的人远远看到城门外黑压压一片很是好奇,到跟前听说上面是食谱,不是海捕文书,立刻回村喊人。

    陈文君看到住在南边的村民往南跑,就问薛母:“出什么事了?”

    跟她一块乘凉的村民叫住从北边过来的人:“去哪儿?”

    那人停下想起什么就夸薛母有个好儿媳,如今不卖皮冻、彩糕和凉皮就把这三样公布出来——这位村民很少进城,不知道林知了如今卖凉皮,以为她卖饼和面。

    陈文君眉头微蹙:“你说什么?”

    “你不知道?”村民又看一下薛母和薛二婶,两人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他顿时有些尴尬,“就,当我没说啊。”

    陈文君已经意识到什么,她把孩子给薛母跟上这位村民。

    虽然陈文君识字不多,可是不用她看,到城门外就听到城里城外的人指着食谱谈笑。

    陈文君心胆俱裂,身体不受控制地踉跄了两下,讷讷说道:“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会有人舍得把食谱公布出来。”

    第55章 赔钱

    在她身后的村民听得不甚真切, “陈娘子,你说什么呢?”注意到她脸色发白,“是不是中暑了?要不要叫你家老二看看?”

    陈文君回过神,摇了摇头:“我没事。看, 看食谱。”

    村民:“你还用看啊?”

    陈文君:“我——我不如弟妹大气, 听说她要公布出来我反对过。没想到她真把那几样贴出来。”

    村民了然:“别说你, 换成我也不舍得。林娘子不愧是知县的亲戚。你家三郎不愧是探花郎啊。”

    陈文君挤出一丝笑, 无意识地点点头,随后同不熟的人一起回村。

    —

    城门外热闹,城里也热闹, 翌日清晨很多人慕名前来, 小巷被挤得水泄不通,薛二哥和薛理都忙成了陀螺。

    不到半个时辰店里的东西被抢购一空。薛二哥见众人也不嫌热就在门外看热闹, 他叫薛理劝劝。

    薛理到外面就被人叫住闲聊。薛二哥见状赶紧从南边侧门出去买一筐西瓜切成小块, 他带着薛瑜送出去,叫林知了和刘丽娘回后院。

    看热闹的人问:“林娘子怎么走了”

    薛二哥请他吃瓜:“准备晌午的红烧肉。这天挺热,别中暑了, 大家回吧。”

    薛理拱手道:“承蒙诸位厚爱,诸位有所不知,那几个方子是我娘子跟别人学的,只是会做那几样的人离丹阳甚远,便被误会独属于我们。”

    蒋记的伙计经常吃到薛理给的各种水果,他很喜欢薛理一家, 高喊:“薛郎君不说出来谁知道!”

    众人连声附和。

    薛理想把他的嘴糊上:“诸位,我快中暑了。”指着额头上的汗。

    众人想起他是个读书人,赶忙劝薛理进屋。浑然忘了万松书院不止教诗书,也教骑射。若非如此, 也不需要富贵人家捐款。

    薛二哥和薛瑜又进去端几盘西瓜,请大家先回家,晌午再来。

    众人也不是无事可做,随着薛理进屋,林知了不出来,又因为天气炎热,过了一炷香就三三两两离去。

    两炷香后只剩十多人在东边墙根底下乘凉。薛二哥一看是附近街坊,便不再出来送西瓜,也没好意思关门,只是把休息的牌子挂出去。

    人虽走了,却没有停止讨论此事,多数人用叹服的语气称赞林知了和薛理大义,换成他们可不舍得公布出去。

    山东村村民也是如此,顺嘴聊几句城里的匠人店铺等等会点养家糊口的手艺不是传男不传女,亦或者传内不传外,就是叫徒弟养老,亦或者逼徒弟发下重誓签上契约。

    薛母拎着一筐草从地里回来就喂拴在门外的老黄牛,薛家东边邻居在门外树下跟她东边邻居聊薛理和林知了,见到薛母,这位邻居故意夸:“婶子,我真服了理兄弟。你这个儿子怎么养的啊?”

    薛母满眼笑意:“就那么养的。”

    邻居:“那跟我们说说?”

    薛母本能想应下来,随即想起什么,脸色变得极其不自然,“孩子闹了,我进屋搭把手。”说完放下草筐进去。

    跟她邻居闲谈的村民不禁问:“我怎么没听见?”

    邻居:“听她胡扯。”

    “还有别的事?”

    邻居:“薛家的事多着呢。”

    墙头低矮,薛家有什么大动静都能飘到邻居家,对薛家这半年来发生的事,邻居是一清二楚。别看很多时候薛母在屋里说话她没听见,凭她在村里住了多年,天天都可以见到东家长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