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觉自己被人做了局!!

    月升楼真的,真的彻底砸在他手里了,先前好死不活的能经营着回收些钱,如今也不怎么营业,而上一季采买的大部分食材却到了结款日!

    一时之间,卖菜的,卖肉的,卖豆腐的,卖盐的,卖油的,卖米的都纷纷找上门来讨债。

    圆娘带着宛娘隐在角落,冷冷的看着这一幕。

    圆娘:“自作孽,不可活。”

    宛娘:“可惜了,大宋官员不许经商,他是借了别人的名暗中经营,不然就可以让伯父参他一本了。”

    圆娘笑道:“无妨,他在黄州被人追着讨债的事情,定能传扬万里的,不必师父出手,买通一两个文手,写场折子戏到处去唱一唱也很不错,大宋御史可是有风闻奏事的特权的,只要被御史记上一笔,他在黄州的这三年全都白干。”

    宛娘摇头叹息道:“真真觉得,咱们家你才最适合当官,伯父性子直爽,我爹比伯父的性子还要直,呃……他们管这叫刚正不阿,依我看呀叫光拣亏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10-120(第3/20页)

    “好呀,你居然在背后讲说师父和叔父,我一定要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们去!”圆娘促狭的眨眨眼。

    宛娘去挠她的痒痒肉道:“不许去!不许去!你敢告我的黑状我就进京去找二哥主持公道!”

    蓦然提起辰哥儿,圆娘微微一怔神,家里好像许久没有收到他的回信了。

    宛娘微微叹了一口气道:“也不知道二哥在京城怎么样了??”

    圆娘点了点头道:“也不知给他誊抄的那些食谱,他都一一吃过没?都很好吃的!”

    “那大抵是没有的,听说汴京冬季的鱼很贵的!二哥生活一向节俭,应该舍不得买吧。”宛娘猜测道。

    生活节俭的辰哥儿此时正夹着一块烤鱼大快朵颐,用的还是圆娘寄给他的炒辣酱,也不知道酱里加了什么,辣味特别足。

    冬天下雪天起一锅,吃得不知天地为何物?

    就不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了,因为鱼是章惇买的。

    章惇吃得也十分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最后他抹了一下嘴,问道:“苏遇,你说实话,你们家的钱到底还够不够使的?你爹就最初谪居黄州的时候问我张过一次嘴,为的是在临皋亭安顿你们这一大家子,都三四年过去了,你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

    他看了看苏遇身上短了寸许的青袍襕衫道:“苏子瞻别是当掉半个家供你赴京赶考吧。”

    苏遇摆了摆手道:“那倒没有,是舍妹在黄州城经营了一间食铺,供一大家子吃喝嚼用。”

    章惇砸吧砸吧嘴道:“这鱼也是你那妹妹教你做的。”

    苏遇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烙饼折了折,蘸了蘸浓稠的酱汁一口吞下。

    “为何不将你妹带来京城?我家缺个厨娘,让她来我家!指定比在黄州挣钱。”章惇继续诱惑道。

    苏遇腾的一下子站起来,变了脸色:“您还真是……懂得怎么激怒我爹,你让我妹妹来章家做厨娘,我爹得游过长江黄河来跟你拼命!”

    “那她在苏家就能做厨娘,在我家不行?”章惇不服气道。

    “那能一样嘛,在我们家,干活的事

    儿都是我们来。”苏遇说道。

    章惇略一捋须道:“可惜了的,好事儿全让他苏子瞻赶上了!你妹妹年芳几许?可有婚配?我章家子侄虽然不才,仔细挑挑,里面还有几个略微齐整些的,可以为夫。”

    苏遇装模作样道:“哎,是挺可惜的,章家兄弟皆为翘楚,人中龙凤,只是做不得婚。”

    “这又是为何?莫非你妹许了人家?”章惇疑惑道。

    “哦,那倒没有,首先,她不喜欢姓张的。”苏遇道。

    “姓章犯天条吗?”章惇道。

    “倒也不犯,但比犯了还严重。”苏遇在章惇面前告了张远秋一状。

    章惇一拍大腿道:“哎呀!混了,混了,他是弓长张,我是立早章,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嗯,又能如何呢?我妹妹不嫁人的!”苏遇超坚定的说道。

    章惇是过来人,一看苏遇这神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只是心底暗暗纳罕道:苏遇这等人才都俘获不了人家小娘子的芳心,自家的子侄不如苏遇远矣,更加没了希望。

    思及此处,他不禁深表遗憾,悄悄叹了口气。

    黄州城这边,一进腊月底,城中的铺子渐渐打了烊,准备过节。

    宛娘买了一堆柿子和橙子,六郎上山折了一大捆侧柏枝,全家人围在暖炉旁插百事吉。

    六郎幽幽叹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倒反过来了,咱们一大家子团圆热闹,倒不知二哥在京中如何了?去何处过年?”

    苏轼酸溜溜的回道:“倒也不必担心他,他早被章惇哄骗了去,哼!”

    王闰之在一旁笑话他道:“之前还让人家自己拿主意,等人家自己拿完主意后,你又酸倒了牙,真真是不可理喻,咱们哥儿里外不是人了。”

    “他胆敢支持新政,我就打折他的狗腿!”苏轼气鼓鼓的说道。

    朝云嗔道:“支不支持新政的,辰哥儿顶着苏轼之子的名头在京中行走定然十分艰难。你还不准孩子周转些?”

    王适道:“二郎素来主意正,他且有自己的盘算呢。”

    宛娘道:“说起来,好久没收到二哥的来信了。”

    圆娘默不作声,插完百事吉在一旁剥橘子吃,八郎赖在她怀里,非要闻橘子香,小癞皮狗一只。

    外面的天灰蒙蒙的,圆娘想:家里那只旅行青蛙真的去扬帆远航、浪迹天涯了。

    正胡思乱想着,砚秋手里拿着一封信兴高采烈的进来道:“郎君,夫人,二郎来信了!”

    第113章

    屋子里暖香浮动,大家坐在围炉旁听六郎读信,八郎手剥橘子给大家一片一片的分,小手捯饬的飞快。

    照例辰哥儿先在信中问候了大家,接着说自己这些时日来的文章精进,又说了些日常吃食,吐槽汴京的冬鱼极贵,且没有黄州的鱼种类多,亦不及其味道鲜美,偏偏他是个爱吃鱼的,每每嘴馋都要借着请章惇指点文章的由头去章府蹭饭。

    有的时候,他也面皮薄,羊毛不能总可着一家薅,于是在京中多拜了几位师父,轮流去蹭饭,还蹭出了心得,章家的清蒸鱼,梅家的鱼生,范家的鱼粥,都是一绝。

    苏轼低叹道:“他倒是个乖觉的!”

    他看了六郎一眼,示意六郎继续读,结果六郎面露难色,支支吾吾,道:“哎呀!我不识字了,你们自己看吧!”

    信纸放在茶几正中央,大家扒头去瞧,圆娘阅读速度极快,两眼就扫完了内容,用帕子掩唇低笑。

    苏轼眼神儿不大好,待他看清信上内容时,急忙把信敛了起来,大骂:“竖子!竖子!”

    宛娘来晚了一步,没有看到信上的内容,忙问圆娘道:“如何了?二哥到底在信里写了什么?”

    圆娘见苏轼脸色不好,也没多言,直摆了摆手道:“没什么,没什么。”然后暗中给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一会儿出去说。

    信的末尾照例附了几首诗词,有赠父兄的,有赠夫子的。

    信里依旧未特意提及圆娘,只是随信而来的是两匹上好的绸缎,借口说是蜀国长公主赏的,特意命人带回来给家里的妹妹们裁衣裳。

    圆娘摸着料子纳闷道:“蜀国长公主的赏赐不是前几日便到了么?怎么又经手二哥一次?”

    宛娘摇了摇头道:“平日里你精明的什么似的,偏偏这个时候犯傻,这哪里是什么蜀国长公主赐的,这分明是他自己买了送回来的。”

    圆娘:“……”

    宛娘笑了笑,说道:“说罢,刚刚二哥在信里写了什么,惹伯父吹胡子瞪眼的!”

    圆娘暗笑道:“二哥那张嘴你还不知道嘛?随师父随了个十成十,是个促狭的,信里提及他拜访了往日苏家在汴京的旧交,唯独蜀国长公主府还没腾出时间去。”

    “是啊,这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10-120(第4/20页)

    为何?”宛娘纳闷道。

    “二哥在信中说,他原本打算去的,然而刚站在蜀国长公主门口欲去递帖,便被友人们及时发现给叉走了。”圆娘道。

    “他们叉他干什么?”宛娘问道。

    “咳咳,二哥说汴京坊间传闻,蜀国长公主偏爱俊美的少年,若再有几分才气就更好了!偏生那些人觉得二哥长得投长公主所好,又说二哥才气纵横,走正规科举之途便可前途无量,实在是不必走此捷径,不然以后在士林里可就抬不起头来了。”圆娘语速飞快,一口气说完。

    宛娘闻言怔了怔,忽而笑得前仰后合,叉腰说道:“二哥这人……还真是!!所以,他就没去拜访蜀国长公主?”

    “哪能呢!长公主到底是何种人,旁人不知道,二哥还不知道吗?!他悄悄的去过。”圆娘道。

    宛娘扶额:“他怎么去的?”

    “化身成送鲜蔬水果的小哥儿,推着个独轮车从后门进的,骇得长公主以为我们在黄州遭了什么劫难!”圆娘道。

    宛娘道:“还真有他的!难怪伯父会恼羞成怒!不过没想到,蜀国长公主在汴京的名声,已经成了这样?!”

    圆娘心道:古往今来就不乏吃瓜的人,从前是对顶流明星围追堵截,现在是揪着长公主府那点事不放,真的是很难评啊。

    宛娘见她发愣,碰了碰她的衣袖道:“前几日长公主来信问合作开店的事儿,你想得怎么样了?”

    “此事等到年后再议吧。”圆娘说道。

    “看来长公主十分看重这件事儿,书信往来太慢,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不如等来年你进京与长公主面谈如何?”宛娘道。

    “我吗?”圆娘指了指自己问道。

    “当然得是你,如今饕餮小筑的事儿也安定下来了,我在黄州守着便可,在京城开店不比黄州,菜式品类也得再斟酌斟酌,这种操心劳神的事儿,还得你来。”宛娘笑道,当然,她是可怜她二哥的,她真是这天底下最善解人意的妹妹!!

    “师父放心我离开黄州吗?”圆娘忐忑道,她是不惧去京城的,先前也不是没去过,只是这次……貌似情况有些特殊,苏遇也在京城,到时候两人见面多尴尬啊,说些什么好呢?!

    如此想着,她就脸红心跳的跑开了。

    除夕,汴京。

    苏遇这是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外面过年,春砚白日里采买了许多年货,这会儿正撸起袖子和面做馎饦,锅里炖着奶白色的羊肉汤。

    在这个落雪纷飞的天气,吃上这样一碗羊肉馎饦似乎格外满足。

    一主一仆抱着硕大的海碗,似乎都不值得张桌,不过,春砚还是放了一张小桌,上面放满各色吃食,都是不久前家里寄来的,也有现在汴京买的。

    苏遇兴致缺缺,只吩咐春砚将见了底的炒辣酱罐端上来,他用汤匙在辣酱罐里蒯了蒯,蒯出一勺辣酱放入碗中和了和

    ,连汤带面的一块吃。

    香辣的味道刺激着味蕾,辰哥儿更想家了,想念爹爹阿娘,想念兄弟手足,想捏捏八郎肉乎乎的小脸,想饕餮小筑里数不清的好吃的,又惦记宛娘的婚事,最后将所有的人都想了个遍,思绪不可避免的落在圆娘身上,他吸光最后一口馎饦,整个人无所适从起来。

    春砚收拾了碗筷,拉着他去院子里放爆竹。

    他立于游廊处双手揣袖观雪,汴京的冬日似乎格外喜欢下雪,也下得极为热闹。

    他情不自禁的想起元丰二年冬,父亲因诗落狱,他与圆妹,宛娘,王夫子赶至京城时,也恰好赶上了一场风雪。

    那时候京中诸贵家对苏家避之唯恐不及,世态炎凉,比雪还冷。

    他以为他就要失去父亲了,是圆妹紧紧握着他的手,叫他不要怕,他们一定可以将人救出来。

    她的决心与勇气,带给他无限力量,让他能够抵抗整个汴京的严寒。

    苏遇望着庭中的雪梅凝眸不语,仿佛还能看到花影下那个少女的身影。

    他吩咐春砚取来笔墨,自己在廊下挥毫泼墨,一枝梅花抖落在纸间,题为“惊破一瓯春”。

    春砚挠了挠头,不解道:“主子,你这么想林小娘子,为何不回黄州啊?左右省试在二月中旬,倒也赶得及。”

    辰哥儿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想:对于圆妹来讲,我的目光也是一种打扰。

    这时正赶上章惇之子章援带着几个诗友来找他玩,见他的新作后不禁叹道:“令尊的竹石画已是一绝,贤弟这墨梅亦不遑多让啊!果然虎父无犬子。”

    一众年轻郎君在庭院里说说笑笑倒也快活,春砚顾不得玩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