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忙去添水煮茶,铺纸研墨。
春砚把家里的点心盘子端上些来,大家一边吟诗作对,一边喝茶吃点心。
章援看着盘中的桃酥饼道:“旁的不论,这饼子倒有些趣味,只是不见汴京的点心铺里有卖的,着实遗憾。”
辰哥儿道:“家里给寄来的,路途遥远,这还算跑了些味道的,乍出烤炉的时候更是美味,不过,致平兄倒也不必遗憾,家里有打算将食铺开到汴京来,届时你可要多捧场啊。”
章援笑道:“这世间的钟灵毓秀之气全让你苏家占完了,真真是妒煞人也。也罢也罢,到时候我就报你苏遇的名号,不知可否吃白食?”
辰哥儿笑道:“瞅瞅,这店还没开起来呢,打秋风的就来了。”
梅照笑道:“有这好事儿,致平兄记得及时叫我!”
一群人调笑开来。
范重:“眼下到了年节,省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亦不知谁是主考官?”
梅照道:“左不过在政事堂、礼部、两殿大学士里选。”
苏遇道:“如今无论选谁都没差,关键是官家想要选什么样的人?”
官家想要什么样的人?当然是支持变法的人了。
只是自从元丰四年五路大军伐西夏战败后,新政已经走了形,莫说旁人,哪怕是王荆公重新出山都镇不住的场子,如今当轴者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左右腾挪,捉襟见肘。
今日来找苏遇玩的密友中,家中有支持新政的,有保持中立的,立场明确反对新政的,只有苏家。
章援不由劝说道:“科场文章,即便与官家意见相左,也不能十分坦诚的表露出来,以免徒生风波。”
梅照附和道:“也对,令尊的乌台诗案不得不警觉。”
苏遇轻啜一口雪白色的茶沫子,摇摇头笑道:“在很多人看来,我是苏之瞻之子便是原罪,很少有人能耐着性子了解我说了什么,写过什么,主张什么。”
范重道:“贤弟倒也不必如此悲观,省试、殿试都是有弥封的,不到最后一刻,谁能知道结果呢。况且,官家惜苏伯父之才,早有起用他之心,你出身苏门,反倒不是阻力。”
说着,众人又同举杯以茶代酒给苏遇打气,几个年轻郎君探讨文章诗词直至深夜才离去。
苏遇又在墨梅下寥寥勾勒几笔,一个少女的背影若隐若现。
他坐在书案旁静静读书到黎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10-120(第5/20页)
,任由时光从风雪中来又从风雪中去。
第114章
二月初,汴京城。
“哇!汴京城的城门好高啊!比杭州城门还气派!”知雪张大嘴巴,惊叹道。
“那是自然,这可是我们大宋朝的国都,岂是杭州城能比的?”砚秋骄傲的挺直了胸膛,说道。
二人说着说着,吵起嘴来,谁也不服谁,概因他们一个是汴京人,一个是杭州人。
圆娘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我们进城吧。”
砚秋挑起行李,说道:“此刻二郎还在贡院吧?我们先回家等他如何?”
“哎!不可!”圆娘及时阻拦道,“这次咱们是瞒着他进京的。”
砚秋不解道:“之前不跟他说,不是怕他分心,不能专心考试嘛!这……他都进考场了,出来就考完了,还有瞒下去的必要嘛?”
“总之,不能!”圆娘理不直气也壮道。
“啊?那我们住哪儿?在汴京重新租房子住可是很贵的。”砚秋发愁道。
圆娘左右瞧了瞧,见一顶华丽的小轿子朝他们走来,前头有内侍和女官开路,打的是“蜀国长公主府”的牌子,她立马面露喜色道:“喏,接我们的人来了。”
女官见到圆娘忙道:“劳小娘子等候了,咱们这便回府。”
圆娘笑道:“北方的水路都封了冰,一路上坐马车来的,是以晚了几日,殿下等急了吧。”
女官笑道:“殿下一天追问八次,十分惦念着小娘子呢。”
圆娘登轿,砚秋和知雪二人立马跟上,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回了长公主府。
圆娘到府时,长公主早已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宴席等着她了。
还真别说,她这一路风餐露宿,虽不至于食不果腹,但饭菜品质参差不齐,好久没吃到顺心如意的佳肴了,于是也不客气,将玉箸抡得飞快。
长公主调笑道:“害,你这孩子,慢点儿,慢点儿,别噎着。”
圆娘忙中偷闲回道:“失礼了,但我太饿了!还是殿下这里的饭菜合胃口。”
长公主笑道:“你这模样,十分像从黄州逃难过来的。”她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继续道,“年前苏遇来我府上,恍一见他,骇了我一跳,以为你们在黄州遭殃了呢,那么一个体面妥帖的小郎君,缘何要扮成菜贩模样走后门?”
圆娘憋笑,停箸看了看长公主身边的美侍,清了清喉咙说道:“二哥先前走了好几次正门,还没来得及递上拜帖,便被路过的友人叉走了,叉了几次,他便学乖了,只得如此,让殿下见笑了。”
那美侍一怔,倒没有不自在,反而有些意外,小声问道:“殿下,那苏家二郎果真如此貌美吗?竟让人误会至此。”
这是个新得宠的美侍,没随蜀国长公主去过黄州,亦没见过苏轼一家人,但他知道蜀国长公主在那群读书人嘴里是个什么名声,但一般情况下,还没什么读书人能达到长公主的审美要求,所以他听说苏遇被叉走几回后,亦有些好奇。
长公主嗔视他道:“苏遇乃苏轼之子,是大才之后,国之栋梁,不可轻辱。”
美侍羞愧的低下了头,乖乖巧巧给长公主布菜,轻易不敢说话了。
接风宴后,圆娘便心安理得的在长公主府住了下来,期间与长公主谈开食铺的相关事宜,相谈甚欢。
圆娘甚至还亲自出门考察了几次,知雪跟在她身后,每天都美滋滋的,汴京城好吃的可真多,比杭州城的好吃的还多哩。
圆娘考察了几家店铺之后,有些头疼了,无论在哪个世代,京城永远是最卷的,卷花样,卷质量,卷装修,卷噱头,然而作为一家食铺,菜品好吃永远是最主要的,其次是要
会搞一些花活。
在卷吃这方面,宋人绝对有实力卷死她这个来自后世的美食博主!
哎,受挫啊!
圆娘轻啜一口杏仁露,叹息。
宋人的审美堪称一绝,黄州偏僻贫瘠,她略施小计,便能混得不错,将饕餮小筑经营的风生水起。
可在汴京便有些吃不开了,这里达官显贵如云,衣食住行讲究的要死要死的,不仅吃得好,吃得豪,还要吃得风雅诗意,还要吃得符合时宜能养生。
后世的菜,快餐多一些,主打一个麻辣鲜香。
食材好的也有,云南的蘑菇不错,长白山的蘑菇也不错,但很抱歉,在宋代,她搞不来,这两块地目前不归赵官家管。
哎,圆娘又叹了一口气。
小饕餮暗戳戳的说:“要不,咱还是像在黄州那样,走平民路线呢?”
圆娘摇了摇头道:“不妥,我是没什么问题,但汴京的店是和长公主合开的,得顾及她的身份不是?!”
于是,小饕餮也跟着发起愁来。
圆娘道:“活人是不会让尿憋死的,你在资料库里检索一下,找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宴大厨的视频作品,那里面有不少真料。”
“好嘞!”小饕餮忙着干活。
圆娘临窗而坐,继续喝着手里的杏仁露。
忽然齐楚阁儿外传来一阵寒暄声:“仲合兄大喜啊!”
“哪里,哪里,侥幸而已,贺贤弟的文章亦作的十分不错。”
圆娘猛然一惊,她好似听到苏遇的声音了!!救命!!
她惊疑不定的看向知雪,知雪淡定的冲她点了点头,然后伸手指向门外,压低声音道:“刚刚,确实是二郎与友人们在这家酒楼相会。”
主仆二人正说着,砚秋“砰”的一声推门进来道:“小娘子!!大喜!大喜啊!!”
“嘘!”圆娘示意他小点声,然后问道,“什么喜事?”
“二郎夺得省试头名!!”砚秋兴高采烈道,“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小娘子为何不让声张?”
圆娘指了指隔壁道:“二哥就在隔壁!”
砚秋瞬间瞪大眼睛,捂紧嘴巴,不过,他还是不理解圆娘的别扭,纳闷道:“小的还是不明白,都这个时候了,您为什么还是不肯见二郎,您不怕他生气吗?”
“你不说,你不说,我也不说,谁知道我来过汴京!”圆娘指了指砚秋和知雪回道。
“可……戏文里不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万一您被他撞见了呢!多尴尬!!”砚秋道。
“你也说了,那是戏文里!”圆娘将碗里的杏仁露一饮而尽,她看了看隔壁,压低声音道,“我吃好了!咱们快跑!快跑!他们才刚来,这种雅集文人都要吟诗作对的,磨蹭的很,咱们现在跑还来得及!!”圆娘手忙脚乱的戴上幕离,拉着知雪要跑!
砚秋的心情也紧张起来了,跟着圆娘拔腿就跑!!
主仆三人做贼似的跑出酒楼,登上长公主府的马车。
正好有人临窗看到圆娘上车,不禁纳闷道:“长公主来了长乐楼?怎么没见内侍官开路?”
苏遇转头亦往下看了一眼,只看到一片有些眼熟的浅粉色裙角,心道:长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10-120(第6/20页)
主何时爱这种娇嫩的颜色了?
又有士子大惊失色道:“万幸,万幸,没有撞见,否则我等清白就不保了。”
范重嗤笑道:“喂,你不要想太多,长公主也是长眼睛的,看不上你,不必担心,咱们这的人,容貌能入长公主法眼的,估计就苏解元了吧。”
苏遇横了他一眼,提醒道:“别胡说八道了,仔细祸从口出。”
“也对,来来来,喝酒喝酒。”范重举杯招呼道。
又有人疑惑道:“那辆马车确是蜀国长公主府的!不过上面的人不是长公主,是个妙龄女郎,我倒是在别的地方遇见过一次,想必是什么皇亲国戚或是王驸马的族人吧。”
“必然不可能是王驸马的族人,应是什么刚进京的郡主县主吧,皇太后的生辰马上就到了,各路亲王郡王该进京给大娘娘贺寿了。”章援道。
很快这段小插曲就过去了,大家继续吃酒谈诗。
圆娘有惊无险的回到蜀国长公主府,她边走边说:“二哥中了省试,是大大的好事儿,咱们该如何庆祝呢?”
砚秋看看天看看鸟,假装没听见。
知雪挠了挠头道:“小娘子,您出现在二郎面前,比什么庆祝都管用啊!保准儿二郎能笑的合不拢嘴。”
圆娘很是纠结,她抿了抿唇,沉默了。
午后,圆娘去找蜀国长公主说话,谈到苏遇的事情,蜀国长公主也很纳闷,她实在搞不懂圆娘心里在想什么,圆娘心里也不像没有苏遇的样子,为何要如此别扭?
圆娘斟了一碗清茶递给她道:“若有重来的机会,殿下还会选王驸马为夫吗?”
蜀国长公主仔细思索一番,果断答道:“还是会选他。”
圆娘疑惑不解,脱口而出道:“为什么?”
“人总要为一瞬间的心动买单,如今的我回顾这段感情时,总是充满遗憾与怨怼。可十八岁的我并不知道。即使是重新回到十八岁那年,我亦不会更改选择的。”蜀国长公主徐徐道来。
“您……还爱着他,对么?”圆娘震惊的问道。
“倒也不完全是这样,我生来高贵,世人汲汲以求的东西对我来说唾手可得,直到嫁给王郎后我才知晓,这个世界并不总是围绕着我,我也会被人拒绝,被人厌烦,被人不喜欢。或许在旁人眼里我唯一的不顺心就是嫁给了他,然而正是因为这点不顺,我才算得是一个完整的人,不然我总感觉自己像一个华贵的木偶,摆在佛龛里,置在金殿上,人人都跪拜蜀国长公主,只有王郎厌恶我赵宝安。”蜀国长公主目光变的幽远。
圆娘似乎理解了蜀国长公主对王驸马的复杂感情,她想了想说道:“我与二哥自小便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凡是他有的,凡是我有的,没什么不可分享,可我又实实在在没有苏家的血脉,因此便有些不同于其他苏家姐妹。他对我的情愫,或许只是对亲人的不舍,不舍得我去嫁给旁人,他现在还年轻,没见过几个姑娘,等以后碰到真正喜欢的姑娘,后悔娶了我,届时我又该怎么办呢?况且,我只是一介孤女,苏家其他兄弟所娶的新妇,无不是家底深厚的书香门第,族中兄弟俱为翘楚,为官的亦不在少数……”
蜀国长公主忽而笑了一下,摸了摸她的脑袋道:“怕什么,你如此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