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咱家的酒坊谁看呢?”

    宛娘摸了摸鼻子道:“那好吧!圆娘,见了二哥之后一定要帮我多要些添妆啊!!”

    圆娘只觉得这个决定有些突然,她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落在程之才那封诡异至极的信上,忽然福至心灵,心中暗道:难不成,难不成

    这程之才是盯上了她?!

    这时王闰之说道:“刚刚那人没头没尾的说什么程提刑的长子妻室早亡,中馈虚置,只是不知这孩子是不是八姊当年诞下的那个孩子?”

    苏轼唇角若有似无的浮起一抹讽笑,似叹非叹道:“谁知道呢。”

    第133章

    圆娘将苏轼拉到一旁,悄声问道:“师父怎么突然让我去泉州了?”

    苏轼笑了笑说道:“没什么,你也知道辰儿那性子,报喜不报忧,你们不是打小就要好吗,你替为师看看他到底过得如何?说起来,他年少成名,第一次独自出门为官,少了许多历练,亦不知他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你也知道,为师与人通信是受人监视的,辰儿有什么话也不好在信里说,你亲自去泉州走一趟,为师方可安心。”

    “……”圆娘闻言沉默一瞬,而后低声道,“师父,这太突然了,是不是因为程家?”

    苏轼身形一滞,轻笑道:“别瞎想,写话本子的都不如你能想。”

    “那我不去,酒坊里还有许多事要忙,等过了这段时间我再考虑去泉州的事。”圆娘说道。

    若此刻她拍拍屁股走人了,那程家人不得难为死师父?!师父抚养她一场不容易,她不能给他添额外的麻烦,至少有关她的事,让她跟着一起解决嘛!

    苏轼见她态度坚决,不由放出杀手锏,说道:“错过这个村,就不好找下个店了,能海运的船不多见,待之后风浪平息了,这些大船是要出海的。若你走陆路,闽广一带地势坎坷,一路舟车劳顿能把人颠去半条命,而且沿途不仅人烟稀少,还有不少山匪等着劫道,为师如何放心的下你从陆上去往泉州?”

    “那……那就让船晚几日再走嘛。”圆娘提议道。

    “牵一发而动全身,晚几日的话,万一到中原的时候冰封河道了呢,又是一番损耗,这倒是其次,影响了你赚银子,又要哭哭啼啼了。”苏轼屈指刮了她鼻头一下,说道,“我意已决,你这次就跟着船队去泉州,顺道在泉州小住几日,听说那边有不少番船停靠,让辰儿领着你去看看。”

    然而,计划很美好,天总不遂人愿,闽广一带的海域又起风浪,这次想走也走不了了,圆娘还没走成,程之才就到了惠州。

    苏轼闻言,连夜带着圆娘去罗浮山炼丹了,家里留了苏迈招待客人,不过,对外的说辞不是苏轼修道去了,而是苏轼肩疾犯了,出门去寻良医且归期未定,总之,程之才来苏家扑了个空。

    程之才不是独自一人来的,还带了自己的长子程潍。

    程潍比苏迈还大六岁呢,已到了而立之年,他身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30-140(第5/19页)

    微胖,面白,但程之才没那么白,想必这点儿随了苏家人,他的眉宇之间与苏轼有些仿佛,但要圆融许多,没有苏轼眉眼的锋锐之感。

    扶着父亲下了马车之后,程潍谦逊的向王闰之作揖行礼,口称:“舅母,万安。”

    王闰之笑了笑,只与他闲话家常,无意间又透露了苏轼不在家,言辞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错处来。

    程之才倒没恼,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道:“子瞻病得巧啊,非是程某不能体谅,知道的以为他出门寻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厌恶某呢。”

    苏迈道:“程提刑多虑了。”说着,他引着人往前厅走。

    宛娘闻言想撸袖子,被王适轻轻按住了。

    程潍扫视一圈,见人群中只有一个年轻的女郎,看模样非仆非妾的,他作揖道:“这位便是宁安县主了吧,程潍见过县主。”

    宛娘瞪眼,咬牙切齿的笑道:“表哥真是好眼神,我是你亲表妹啊!”

    程潍闹了个没脸,神色一僵道:“表妹安好,多年不见,你都长这么大了……”

    宛娘抿了抿唇道:“程表哥,我们压根就没见过。”

    王适轻声道:“三娘!”

    宛娘笑了笑,换了副面孔,笑道:“常听伯父提起姑母,说姑母年幼时便十分聪慧,今日见了表哥如见姑母,表哥可曾得了功名?”

    “已是秀才了,自然比不过二表弟科场夺魁,不过我们这样的人家秀才便够用了,凭祖荫便能得官位。”程潍绷着脸说道。

    宛娘点点头道:“也是,敢问表兄在何处高就?说实话,我家中亦有几位兄弟,颇爱游学访师的,寻常的地界他们都去遍了,想必表哥那边会格外新鲜吧。”

    程潍脸色一僵,嘴角抽了抽道:“还未有补录。”

    宛娘憋笑道:“不要紧,不要紧,你现在才三十出头,还年轻的很,总会有好位子等着你呢。”

    程潍眉眼一蹙,自然是听得懂宛娘语气里的奚落,想要动怒却又不得不忍下。

    程之才在有德堂坐下,轻啜一口香茶,对王闰之说道:“这次来的仓促,多有叨扰,还望弟妹原谅则个。”

    “哪里的话。”王闰之和和气气的笑了笑,也不说派人去寻苏轼,只当是忘了这码事儿一样。

    程之才又啜了一口香茶,说道:“不瞒弟妹说,程某这次前来除了看看子瞻,还有一事相求。”

    王闰之故作讶异道:“程提刑言重了,只是不知是何处用到了我们?”

    程之才笑呵呵的说道:“都是为犬子之事而来的,犬子潍三年前丧妻后一直未娶,孙儿年幼失母,无人教养照看也不是个长法,某便想着再为犬子说一门新妇,左思右想之下,苏程两家渊源颇深,中间因故略生嫌隙,正好趁此机会说开,若能亲上加亲便是再好不过了。”

    王闰之笑吟吟说道:“话虽如此,只是我家亦没有可以和令郎相般配的女娘啊,您是知道的,郎君膝下无女,便是子由家中大侄女、二侄女已然出嫁,三侄女许给了王九郎,秋后便要成婚了,下面的侄女们年纪还都小得很,不成人呢。”

    程之才道:“听闻子瞻座下有一女徒,才貌双全,与我家大郎的年纪又相仿,不知子瞻肯不肯割爱了。”

    王闰之凝眉道:“程提刑不知吗?”

    程之才疑问道:“知道什么?”

    王闰之道:“郎君座下是有这么个女徒,只是被郎君许给我们家二郎了,程提刑来晚了一步。”

    程之才不以为然的摆摆手道:“这事儿我在京中听章相公提起过,说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并做不得真,如此我才厚着脸皮登门求娶。”

    宛娘听不下去,她插言道:“谁说是假的?伯母连嫁衣都替圆娘绣好了,就待风平浪静之后让兄长送圆娘出嫁泉州呢!程提刑,你这消息又慢了一步。”

    罗浮山下,圆娘一边剥橘子一边看着炉下的火候,人人都说美食博主的尽头是炼丹,诚不我欺也,这不她就老老实实炼上了嘛。

    苏轼拿着一把蒲扇,坐在摇椅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摇着。

    圆娘看了他一眼,叹息道:“师父,这里火舌子大,炙得慌,您躲远些,还凉快点。”

    苏轼慢悠悠道:“无妨,心静自然凉。”

    圆娘往嘴里塞了一瓣橘子,酸的眉毛鼻子都皱在了一起,她想了想,坏心眼的把酸橘子孝敬给师父了,自己转身从竹篮里又拿了一个橘子重新剥。

    苏轼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别剥了,这筐橘子都是酸的,为师再吃下去肚子里指定比醋还酸。”

    圆娘丢开橘子,去吸甜柿子,口里犹如喝了蜜一般甜,她的味蕾为之一振。

    “师父,你为什么这么执着于修道啊?你真的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吗?”圆娘好奇的问道。

    “怎么可能,肉体凡胎如何能做得到长生久视呢?只是在岭南这种烟瘴之地炼些抵御瘴气的丹药总没错的,人年纪大了容易对死亡产生恐惧,总觉得这个世间还没看够呢,练练丹药,平复一下心绪,也没什么不好的。”苏轼缓缓道,“我还挺想活得久一些的,想去看看我未曾见过的世界,比如说你的家乡。”

    圆娘一下子垮了脸,她往炉底添了两块木柴道:“师父,我觉得还是修仙吧,修仙容易一些。”

    苏轼噗嗤一声笑了,他缓缓替她扇着风道:“想不想家?”

    圆娘摇了摇头道:“我阿娘没了,我便再也没有家了。我还是更喜欢待在师父身边,是师父给了我第二个家,我很欢喜。”

    “你阿娘是个极好的人吧。”苏轼道。

    “她是世上最好的阿娘,好似世间绝大多数儿女都觉得自己的阿娘是天下第一好的阿娘。”圆娘笑道。

    这一点儿苏轼倒是颇为赞同,他也觉得他的阿娘是天下最好的阿娘。

    思绪翻飞间,苏轼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可是为人父母的,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我阿娘肯定不会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好的阿娘。”

    “因为姑母的事?”圆娘揭开柿子皮,搜刮尽最后一滴甜津津的汁液,她将柿子皮往外一抛,丢进山坳子的草丛里,满意的抹了抹嘴。

    苏轼沉默的点了点头。

    圆娘不解的

    问道:“师祖母出身程氏,应该最是了解娘家人,为……为何还要同意姑母嫁进程家呢?”

    “自古儿女婚事都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父母之上还有父母呢,阿娘也没有办法拒绝。”苏轼解释道。

    “哎!万恶的封建主义糟粕!”圆娘吐槽道。

    “哎?为何这样说?你的家乡有不同的习俗吗?”苏轼问道。

    “我的家乡婚恋自由,且受律法保护。”圆娘道,“不过还是该悲剧悲剧,我阿娘便是个例子,我们那里的男子只能娶一个妻子且不能纳妾,与妻子以外的女子保持男女关系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会受到大众谴责的,严重的甚至犯法。”

    “犯法?犯什么法?”苏轼不理解。

    “重婚罪。”圆娘说道,“我阿爹阿娘是青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30-140(第6/19页)

    竹马,两情相悦,长大后顺理成章成亲,然后有了我,我的家乡之前还有一项政策,一对夫妻只能拥有一个孩子,祖母嫌弃我是女孩子,为此屡屡刁难我的阿娘,那时候我爹爹对我阿娘的爱意未消,亦肯为我阿娘遮风挡雨,只是后来我出门读书,我阿娘陪着我去另一个地方读书,只一年半没见我阿爹,我阿爹便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和儿子,他弃我们母女如敝履,毫不犹豫。”

    圆娘抽泣了一声,委屈道:“师父,你明白吗?我并非不喜欢二哥,只是我一见他便心生恐惧与魔障,我……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跟他在一起的。”

    苏轼摇扇的手一顿,长叹一口气道:“是师父做的不够好。”他突然想到大宋律法,心情更沉重了,在大宋律法中女子想要和离何其艰难,妻告夫无论对错,都是要下狱的,这也是当年爹爹把阿姊接回家后,程氏依旧嚣张的缘故。

    爹爹阿娘一生无憾,只除了阿姊。

    圆娘摇了摇头道:“师父,那程之才是冲着我来的对吗?”

    苏轼哑然以对。

    “不躲了,我们不躲了,这世上之事单纯躲是躲不过去的,我去会会他们吧。”圆娘的目光逐渐坚定。

    “不可,那程氏向来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苏轼断然拒绝,“你一个小娘子如何能应付得来呢?”

    “我的义母是蜀国长公主,他们即便想逼婚,到底不看僧面看佛面。”圆娘说道。

    “他们看中的就是你这层身份,程家支持官家新政,此事若闹到官家面前去,只怕官家为了稳住新派官员,会委屈了你,而且那程潍年岁一把了,文不成武不就的,吏部铨选,国子监结考,这种比科举简单不知道多少倍的恩荫考试,他都数次考不过,不是什么有出息的人,他来求娶你,走得便是借你大婚的名头问官家要个恩典,进身官身。”苏轼道。

    “再者说,程潍不仅年纪大无甚才学,长得也很一般,关键是他还有个儿子,我好好的女孩凭什么一进门就当娘?这不是磋磨人是什么,而且他们程氏祖传的宠妾灭妻,哪个正常人家的女子能跟他们过到一处去。”苏轼翻了个白眼说道,“程之才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配不配,这门亲事我一百个不同意。”

    “可是师父也没更好的法子拒绝不是。”圆娘说道,“且不说程潍是姑母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师父一旦拒绝他,苏家会面临什么,不得而知。”圆娘抹了抹眼泪道,“这件事交给我处理吧。”

    苏轼轻轻摇了摇扇道:“你去泉州找辰儿假成亲,让程氏死了这条心。”

    “师父!”圆娘失声道。

    “看着火,别把仙丹炼糊了。”苏轼道,“你们成亲了,程氏能如何呢?还能杀人灭口吗?大不了就是继续贬我而已,我是不怕的,岭南已经够南了,再往南便是海外蛮荒之地,也并非不能住人,这仙丹在哪儿炼不是炼?”

    圆娘咬着唇不说话。

    苏轼又继续劝说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