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官家挥了挥手道:“揭晓答案吧。”
“是!”内侍官恭恭敬敬的答道,然后揭开蒙在字帖上的黄绢,露出了字帖的真容。
耶律津不服气了,他直言道:“你们苏家说这字帖是伪造的它就是伪造的?”
苏轼父子:“……”
圆娘提声说道:“因为真迹有黄鲁直的题跋,这个可没有!不信可以叫黄鲁直来问一问,或者去蜀中张家去请真迹。”
《黄州寒食诗帖》在后世颇有盛名,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典藏的来龙去脉甚为清晰,故而圆娘知道些别人都不知道的细节。
耶律津步步紧逼道:“你说黄庭坚在《黄州寒食诗帖》上题了词,可有凭证?最起码得说出他写了什么吧?”
圆娘淡笑道:“这有何难?为了预防你说我们串通好了作弊,我把鲁直的题跋写在纸上,听闻他最近在京中述职,你们待会儿把他叫过来一问便知,两厢对照下看看我写的对不对?”
一旁伺候的内侍端来笔墨,圆娘提笔写道:“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苏轼悄悄瞄了两眼,脸上热热的,直摆手道:“过誉,实在是过誉了!”
圆娘笑道:“师父,这可是鲁直说的。”
黄庭坚官职卑微,寻常情况下这样的场合是来不了的,但闻官家特意宣他来,他心里跟揣了只兔子似的,惴惴
不安了许久,想要打探一二却又不得要领。
领他进门的内侍见状不禁安抚道:“官家只是宣你去问几句话,并无降罪的意思,请安心吧。”
黄庭坚略略的点了点头,闷头随人进殿,但见殿前的空场上,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余光捕捉到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他连忙行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黄庭坚奉旨觐见。”
官家点了点头,开门见山道:“苏轼写过一张寒食帖,听闻你在上面题了跋,都写了些什么?详细说来。”
黄庭坚骇得冷汗直冒,不知是福是祸!盖因当初乌台诗案的时候,也有宫使问他讨要苏轼的书信诗稿,面对那些阉人他还能应对一二,劳烦官家亲自过问的,他便是有心遮掩也遮掩不住了,顿时心慌的什么似的!这一个不小心就是欺君之罪啊!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心翼翼的说道:“确有题跋一事,只是原帖不在微臣手上,微臣只隐约记得些题词,说……说……”
耶律津急了,出言道:“宋皇吃不了你,你题了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60-168(第5/14页)
么倒是说啊!”
黄庭坚心一横,出口说道:“臣题跋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只有这些了,俱是真情实意,有感而发!”说完,他的脖子往旁边一歪,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任人处置的模样!
官家此时手中拿着圆娘刚刚写好的字,竟然与黄庭坚说的分毫不差,可见之前圆娘所说句句为真。
他微微颔首道:“朕这里也有一副字帖,你过来鉴赏一番吧。”
黄庭坚腿脚发软,闻言勉强起身,走到《黄州寒食诗帖》前观摩半日,他在诗画一道上是行家里手,见过的,练过的,临过的名家真迹不知凡几,更何况他是少数见过《黄州寒食诗帖》真迹的人。
为了保险起见,他从头观摩到尾才笃定道:“回官家的话,这幅诗帖与真迹几乎所差无几,只是唯一的破绽是此帖是鼠毫仿鸡毫,收笔处着墨浓淡与原迹有些微差异,此为米元章的临摹本。”
官家好奇问道:“你为何这样笃定是米元章写的?”
黄庭坚心绪暂定,从容回道:“回官家的话,东坡字本就难临摹,能临到几分风骨的,世间寥寥无几,莫说旁人,让苏东坡自己临摹自己的字都不见得有这样的效果,能做到形意如此一致的,除了米疯子,臣想不出第二个人来。”
官家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内侍道:“揭晓答案吧。”
捧着苏遇册子的内侍高声唱道:“米芾临摹苏子瞻《黄州寒食诗帖》。”
捧着耶律津册子的内侍随后高声唱道:“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结果一出,全场哗然,苏遇一道题未曾失误,耶律津失误了两处,此场比试苏遇胜。
耶律平并不服气,他争辩道:“你们说这是米芾写的就是米芾写的?米芾自己承认了吗?”
章惇回道:“米芾在外县做官,你若不嫌折腾的话,自然可以去他的任所亲自问他。”
两方正僵持不下时,忽而有人在皇太后面前低语,皇太后点点头道:“不必如此麻烦,米芾为给官家贺寿,亲自到了汴京,此刻正在宫门外候着呢,快去请吧。”
原来,米芾之母阎氏是太后身边的近侍,官家的乳母,米芾从小与官家十分熟识,若无脱不开身的要事,在同天节这天他都会亲自给官家贺寿的,这次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米芾急匆匆的进宫来,先给官家拜了寿,又被官家单独邀请着一道鉴赏书画,官家特意命人将那幅寒食帖的摹本混在其中,亦没有告诉米芾前因后果。
米芾看到那字帖之后,怔了怔道:“可算是找到了,原来在这里!”
官家故意问道:“哦?你在找它?此字可有玄机?”
米芾神秘兮兮说道:“官家,这事儿是个秘密,我只跟您一个人讲,这幅字是我花了大力气临摹成的,与原迹一模一样,听说苏东坡进京了,过后咱们诈他一诈如何?”
官家朗笑道:“元章,恐怕你的算盘落空了。”他朝后堂看了一眼道,“你们都出来吧,始作俑者自己招了。”
故意躲起来的众人纷纷出来,神色各异的看着米芾,米芾一脸莫名其妙,不明所以。
内侍说了此事的前因后果,米芾摸了摸鼻子,凑到苏遇面前看了又看,点点头道:“倒是不辱东坡门风。”
苏遇淡淡的勾了勾唇道:“过奖!”
上半场,辽使耶律津败!全场沸腾了!!这是宋臣第一次在耶律津手里讨到便宜,大家与有荣焉!!
耶律津不以为意,只道:“才不过半场,此时庆祝为时尚早,该你们宋人出题了。”
大家的目光齐齐看向苏轼,苏遇一战成名,若论学问,苏家还是太权威了,所以众人自动把出题权让给了苏轼。
第164章
苏轼微微一笑,坐在书案前支颐问米芾和黄庭坚道:“仲合他们这场是考书法,二位以为如何?”
苏轼和米芾、黄庭坚都有师生之谊,三人书法造诣奇高,寻常人若得他们一二分指点,也将受益匪浅的。
众人也不吃了,也不喝了,抻直脖子望向这边。
辽国正使耶律平见堂弟耶律津败了半场,受到的冲击有点大,他质疑道:“苏遇在台上比,苏轼在台下出题,恐怕不妥吧,贵国科举时还会避一避关系呢。”
在场学识出众的,不是苏遇的父亲、叔父,就是苏遇的师友,若全因为这些去避出去,大宋出题团恐怕留不下几个人了。
更何况刚刚出上半场的题时,耶律平也没避出去啊,此时较真难免有失风度。
耶律津思索片刻,若把苏轼等人避出去,宋廷这边都剩下一些没水平的,他的手下败将,比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他摆了摆手道:“不必如此,我不怕苏轼等人来出题,恰好米芾、黄庭坚在,他们全都一起上吧。”
刚刚他虽然被自己人出的题难到了,但依旧口气狂妄,目下无尘。
圆娘一边磕瓜子一边跟小饕餮吐槽道:“还挺狂,竟然不将宋四家放在眼里。单是师父和黄庭坚倒也温和些,他今天运气爆棚居然碰上了米芾,啧啧。”
小饕餮也想到在黄州的时候,米芾前来向苏轼讨教的种种事迹,不禁打了个寒颤,战战兢兢的说道:“哎,林浦圆,你说米疯子这次会作什么妖?”
圆娘道:“定然出其不意,你看着吧。”
果不其然,圆娘话音未落,只听米芾说:“善书者不择纸笔,你们用飞白体写一段《左传》里魏绛论和戎五利吧。哦,这场比赛我们特意不提供笔墨纸砚,二位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噗!”官家非常失仪的喷了一口酒,继而尴尬的咳嗽了两声。
圆娘也暗笑,跟小饕餮吐槽道:“狂人遇见疯子,正对口,苏遇一个正常人夹在中间还怪可怜的。”
小饕餮松了一口气道:“米芾还算收敛了,没让他俩站在瀑布下面练臂力、腕力就知足吧。”
圆娘回道:“有什么关系呢?吃过这种苦头的除了苏遇还有别人吗?”
小饕餮点点头道:“倒也是,不过和戎五利,哈哈,亏米芾想得出来,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正当一人一兽暗中叽叽喳喳讨论时,米芾又道:“限时一炷香。”
不仅辽使那边炸了锅,宋臣这边也议论纷纷,问米芾道:“米元章,无笔墨纸砚该如何写字?”
米芾笑道:“各位大人平日里富贵惯了,忘了笔墨纸砚是极为难得的东西,若出门在外游历也好,省亲也罢,手痒痒了,不总是有纸笔的,难道就不写字了?这岂不违背了书法一道?!”
理是这么个理,只是笔墨纸砚中,旁的都可以凑合,笔墨要怎
么搞?因为飞白体对笔墨的要求还是极高的。
一炷香的功夫,只供得起二人就地取材!
辽使那边大喊:“小王爷莫急,臣这里有硬毫笔可应付一二。”
甭管笔是怎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60-168(第6/14页)
来的,总之耶律津是有笔了,辽国使臣开始匆匆忙忙找墨。
却看苏遇那边,他在跟一个小内侍不知道在嘀嘀咕咕些什么?
苏辙道:“辽臣那边群里群策,咱们也别闲着,给仲合找找能用的东西吧。”
岂料苏轼摆了摆手道:“不必,这点关卡他自会处理的。”
众人果然见苏遇跟着内侍官往一处偏殿走,就这样辽臣那边还不放心,非得分出俩人来看着苏遇,苏遇随他们去了。
辽人道:“苏遇,那边是伙房,你去伙房做什么?”
原来宫中开宴的时候,菜品不是从御膳房出的,御膳房离宴客的大殿远得很,若官家旁的季节宴请群臣也就罢了,若大冬天的请群臣吃饭,简直是遭罪!
所以,宴客的大殿旁边的偏殿里总备有伙房的,烧些热水,处理一些简单的食材,也好叫群臣吃口热乎饭。
众人跟着苏遇来到伙房,只见他取了一铲木炭,抓了四个鸡蛋,拿了一个细罗。
辽臣笑道:“你该不会是想请我们吃摊鸡蛋吧。”
苏遇在专心致志做手里的事,未曾搭理他们,宋臣替苏遇反驳道:“真真是个没见识的,果然孔子不到之地便是野蛮之荒,古法制墨难道没见过?”
在他们吵嘴的时候,苏遇已经将木炭碾成了粉,用细罗过筛。
却说耶律津这边有了笔,苦于无墨,他也有些鲜亮法子,拿起桌子上的小刀去刮殿门口处的门槛,刮下来的木屑微微点燃即刻湮灭,然后去菜盘子里撇牛骨的胶质,将其混合在碳末里,制了个极简单的墨。
留在大殿里的众人都在翘首以盼,耶律津有了笔和墨,苏遇却在偏殿里还没有出来,连官家都微微有些紧张了。
又过了片刻功夫,苏遇左手提着墨罐子,右手拿着一撮毛,从容淡定的走了过来。
殿内的辽臣见状放声大笑道:“苏遇,你的笔呢?”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因为他们同僚的袍裾少了一道缘边的毛,而那些毛在苏遇手里攥着呢。
辽臣:“……”
苏遇和耶律津几乎同时站在殿中央,苏遇淡笑道:“来者是客,耶律副使先请吧。”
耶律津很快相中殿内的翠屏,当即也不客气,昂首挺胸过去奋笔疾书。
苏遇不慌不忙的走到殿外的一处粉墙前,笔走龙蛇。
殿中香熄灭时,二人同时止了笔,为了方便评判,内侍官待墨迹干燥后,将殿内摆着的翠屏移到殿外的粉墙前,两幅作品搁一处一起比较。
苏轼等人陪在官家身侧,一起来到殿外,却见一整面墙的飞白书,字形若翅,举势如飞,灵动中透着酣畅淋漓,却又不失苍朴,最关键的是苏遇是抓着一撮材质不明的毛写的,这得书法造诣多深啊!
一旁耶律津在翠屏上写的字被衬得有些相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