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九十年代开牧场》 140-150(第1/13页)

    第141章

    第二天一早姚新泉就爬起来跟师月江两人把牲畜喂了,还给小动物们把药都换上了。

    “细毛羊也快生了,上次的事情虽然没伤到羊羔,但是估摸着还得给它们补补”,这批大的细毛羊怎么处理还没想好,小羊羔子的话那是肯定要卖出去的,所以也得好好养着,顺利生产才是真的。

    “怎么补你说,我照着做就是了。”

    “也不用特别喂药或者喂维生素之类的,给它们喂点儿胡萝卜吧,你回头去村里缪婶儿家跟她说一声,让她打听打听谁家还有去年冬天存的,再给拌点麸皮也就行了。”

    师月江还以为啥呢,听了也不复杂这才放下心来,“成,我过会儿就去问问。”

    两人吃完饭后师月江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去了车站,“你赶紧去体检,回头把驾照考出来这样你出行也方便了,这大巴车又挤,时间又不准的,多费劲儿啊!而且你到了市里还得再倒公交,赶紧考吧!”

    姚新泉好笑地用头撞了撞他的后背,“行了行了知道了大款!”要不是他跟他哥,自己几年内至少是绝对不会买车的,但既然买了,那该用的就得用,没必要矫情。

    上车前师月江塞给她两个洗过的油桃,“行了,那我先回了啊!”

    姚新泉啃了口桃子朝他挥了挥手。

    到了市里又转了公交车后好不容易到协会了,赵媛媛一见着她便赶忙挥手,“你说你,我叫你出来玩那么多次你也不出来!”

    姚新泉无奈摊手,“姑娘,我在县里,下山再出来一趟那是真不容易啊!”

    赵媛媛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也没想怎么着,她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动不动就约朋友出来玩,但姚新泉毕竟太远了也实在是没办法。

    “快来,先签到吧!”

    姚新泉签到后看了下时间已经10点50了,11点的会,本来还想问问这个来宣讲的什么来头,但时间来不及只能先算了。

    姚新泉去了大会议室,见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她也没挑地方,随便找了个空位便坐了下来。没一会儿会长赵强带着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性进场。

    两人在台上坐定后赵强才笑着给大家介绍,“这位是咱们市防疫站下面防疫科的张同志,相信大家来之前也了解过今天大概的学习内容。因为咱们协会的会员无论是个体户还是国营单位,咱们的规模都不算小,上百头牛羊还是有的。一旦有点意外,那损失可就不可估量了。所以我们协会联合防疫科的同志们共同组织了这次讲座,让大家未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意外事件中都能更好地去保护自身的财产安全。多的我就不赘述了,下面有请张同志进行演讲!”

    众人都在欢迎,但姚新泉看了看,总觉得不少人是带着工作任务过来,而不是真想过来听,所以表情很是不以为然。

    她也没在意,掏出本子和笔,打算看看对方讲的怎么样,如果有不错的点也可以学习学习。

    张同志推了下眼镜说不上高兴,但到底是工作任务也没糊弄。

    “我就直接进入主题了,今天我主要是分三部分来讲,第一部分就是咱们畜牧业日常的防疫,第二部分是针对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件发生后,咱们畜牧业或者说养殖户的紧急措施,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灾害及意外事件之后的事后防疫。”

    姚新泉听罢心里在琢磨估计还是跟他们县的事情有关,果不其然,张同志接着就道,“这次的会议开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阿依巴勒县前几天的暴雨,相信在座的诸位不少都知道这事,应该也有不少同志就是本地人吧!在暴雨范围内受到直接影响的同志不好过,但实际上咱们市基本每个县在那期间都在下雨,区

    别也只是雨大小的问题,但有一些事后措施哪怕是小雨覆盖范围内的地区一样可以酌情使用。”

    “另外,一些应急措施诸位也是有必要了解一些的,毕竟天气预报这种事情确实不是很好说”,赵强觉得不大对劲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赶忙清了清嗓子,张同志听到后若无其事地调整了话题,接着讲防疫的问题。

    姚新泉目光在赵强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是有内情啊!

    赵强头都大了!

    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啊!

    他早几年也是在体制内混的,当时上面要在各地成立这个畜牧业协会,这本来就是个带着半官方性质的协会,政府又在推动“政企分开”“政社分开”,部分行政职能逐步向行业协会转移。将体制内人员安排到行业协会,也是希望能协助过渡和进行专业化管理。

    他干不了多少年就退休了,因为各种原因也没什么“仕途”可谈了,所以便主动请缨来了这里,但是不代表他在体制内混了这么多年的人脉没了啊!

    这阵子市里不算太平静呢!

    说起来赵强就觉得阿依巴勒县那个副县长可真是勇啊!好多事情直接捅到市里来了,人家说了,县里该追责的已经在调查追责,他们作为县里的领导该承担的责任也不会逃避,但是市里有问题的单位也不能跑!

    那大雨下来之前就没有一家气象单位发现有问题?

    再往上追他觉得意义不大,毕竟技术受限,让人家北京的工作人员监测北疆的天气变化,他不是专业人士,但总觉得应该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可本县的,本市的监测不出来这合理吗?

    他这往上一闹市里领导也开始查,这一查就发现问题了。他们县又是安排在职人员去学习培训,又是引进人才,就这样都出了问题,更别说没有去好好治理过得市里了!

    反正据赵强所知,揪出了一堆只知道记录数据混日子的老油子!

    他瞄了张同志一眼,这位专业能力不差,所以他才请这位过来的,但问题也有,这位太耿直了!

    这不,刚才话里的怨气都冲天了啊!

    唉!

    他低头拿笔记录,就听张同志接着道,“日常防疫中,每日清理粪便这是老生常谈了,各个县里的防疫站应该也都跟诸位做过宣传,如果有哪里没宣传到位的,诸位可以来我这边登记。”

    赵强扶额苦笑,这不是让人检举吗?

    姚新泉也暗暗笑了起来,就听他又道,“同时我们还建议大家每周都要进行消毒,针对地面和墙壁用10%~20%石灰乳或2%~3%烧碱溶液喷洒,针对铁锹和扫把、叉子之类的工具要用0.1%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至于为什么是建议,还不是因为这都要成本?看着一次钱好像不算多,但是累积起来不算小钱,不是每个人都乐意花的!

    “疫苗的话防疫站跟兽医站应该也有联系诸位去给家里牲畜注射,比如说口蹄疫疫苗、牛羊炭疽疫苗、羊痘疫苗以及布病疫苗等等,有的是规定必须要打的,有的是建议要打的,这一点各个县镇每个月也都在做宣传。”

    “另外还有牲畜的驱虫以及新买回来牲畜的隔离等问题想来大家都清楚,我也就不再多说”,他举起手中的一本宣传册,“这是县里的畜牧业日常防疫办法,大家会议结束后可以来领取,如果有不懂的也可以问我,我们也会时刻关注下级防疫站和兽医站的工作情况。稍后我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九十年代开牧场》 140-150(第2/13页)

    把我们办公室的电话提供给诸位,如果日后大家发现下级防疫站和兽医站的工作有什么问题,也欢迎大家来指证。”

    赵强暗暗叹气,希望这是他们防疫站的意见而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吧,不然自己倒无所谓,他回去估计得被骂啊!

    姚新泉心里心里记着等过会儿去领一份小册子,看看有没有要查漏补缺的,有些工作做在平时,能给日后省不少事情呢!

    张同志有可以放缓自己的语速,有些少民同志听得懂汉语,但是语速太快了他们就不太能接受了。

    第一个阶段很快结束,毕竟日常的一些问题那是早就强调过无数遍了,今天再讲也只是希望大家能记住。

    很快进入第二部分,“接下来就是关于如果出现意外事件或者自然灾害,咱们养殖户应该做什么或者说是能做什么?”

    “咱们北疆畜牧业相对来说最容易遇到的灾害包括雪灾、极端低温、旱灾、火灾以及狼灾,像是暴雨或者洪水其实在咱们本地遇到的次数不多,但该讲的还是得讲。”

    “首先就是雪灾,咱们北疆冬天从11月份开始气温就降下来了,下雪早的话11月份,最晚12月份那是肯定会下雪的,化雪怎么也得来年三四月份了,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本身就存在许多饲养的问题,一旦遇到雪灾那更是难上加难。”

    底下不少看上去有些年龄的牧民纷纷点头,“腊月雪堵门,牛羊饿断魂啊!”

    姚新泉也叹气,去年自家牧场因为存粮比较多,所以她冬天全是圈养的,从下雪之后就没有再放出去。

    但有的人家没办法做到,有的是圈养条件不好,有的是饲料准备的不够多。

    这种情况下,当积雪在十厘米以下的时候,牛羊通常可以刨雪觅食,而且本地的品种大多数都相对比较耐寒,所以倒也能接受,毕竟也能缓解牧民的饲养压力,但是雪大了那就不行了。

    第142章

    “冬天的时候各地的相关部门都会提前预测冬天的情况,提醒大家提前储备饲料,我是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的越多越好。当然了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我说了句废话,但事实上就是这样,谁也不能保证天气预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吧?”

    赵强头疼,你咋还反复鞭尸啊?

    姚新泉心里也觉得好笑,搞不好这位同志并没有觉得自己在讽刺什么,只是实话实说呢!

    “除此之外畜棚的保暖措施也得做好,该加固的也都得加固牢了,另外小羊羔或者牛犊子在温度确实低的情况下诸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是否要单独安置,条件要好一点。”

    “下雪后也得赶紧清理屋顶的积雪,各位家里的畜棚修建的未必足够结实,积雪一压,冬天要是砸下来,那可就塔西浪①了!”

    那种天气要是再受点伤,别想了,杀了吃肉吧!

    “如果确实储存的草不够了,那牧民就得想办法看是清理一下地面积雪,让牲畜去啃食草根之类的,总得自救的!”

    其实这些话也是老生常谈,这又不是什么新出来的办法或者创意,但有时候哪怕你天天在人耳边念叨,人家也未必听得进去啊!

    但他其实还挺想得开,尽人事听天命吧,人家自己都不在意的事情,他们交代再多有什么用?

    接下来又讲了关于遇到旱灾、极端天气以及狼灾之后该如何处理,等讲到洪灾和暴雨时张同事叹了口气,“咱们北疆真的很少遇到这种情况。”

    “咱们这边的气候还是以干旱少雨为主”,姚新泉点头,确实,这边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相对来说稀少,而且主要是以降雪的形式实现的。

    再加上因为地形原因,被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环绕,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微弱水汽在长途输送后难以形成强降水,因此一般情况下确实很难有暴雨或者洪水。

    但也有特殊地区,北疆某个河谷地区就比较特殊,这边的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沿河谷深入,遇到天山抬升后,形成地形雨,因此这边的地区降水明显多于北疆其他区域。

    别的地区一年降水量在150毫米到300毫米,但是这边能达到400到600毫米,也相对更容易造成山洪。

    这次的情况就是这样。

    也因为他们这边的特殊性,别的地方未必会遇到,但有些知识知道总比不知道好,提前了解了总比万一真遇到之后抓瞎要好。

    “一旦遇到强降雨甚至是山洪,大家首先保保证的是自身的生命安全”,张同志强调,表情很是严肃,“别的什么都有可能重来,生命不会的。”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心慌,尽量将牲畜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去,避免被淹死或者因为长期接触雨水而生病。也要尽早把电给切断”,现在除了深山老林里,不少村落都已经供电了,真偏远地区今天也来不了。

    “一定要避免触电!”

    “喂养牲畜时不管是用水还是食物都要注意,饲料一定要注意不能喂食霉变的,水的话也不要直接饮用洪水,就算自来水断了,没别的水源,必须得用洪水,那也得进行处理。”

    “过滤,就算没有纱布,用棉布衣服之类的也可以,再静

    置一段时间,有漂白粉的话,每升水加两滴左右,还得要煮沸”,他强调,“别觉得牲畜就无所谓,必须得煮沸,这是对我们来说最安全也是最简单的消毒杀菌方式。”

    开玩笑呢,洪水里面可能有粪便、垃圾、农药、动物腐烂的尸体等等,直接饮用那不是找死吗?

    “总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怎么对你们自己就怎么对它们。”

    张同志喝了口茶也没休息接着进入第三个话题,“洪水褪去或者暴雨停了之后需要做的事情同样也很重要。”

    “首先就是关于尸体处理的问题,不算是你自家的还是上游漂下来的还是什么别的,只要遇到动物尸体,别放任不理,也别想着上去闻闻臭没臭,没臭就弄回家吃!”

    众人都笑了起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