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5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你少吃那口肉死不了,但你要是吃了那口肉反而会死!”

    “对这些尸体,要么就深埋,然后撒上石灰粉消毒,要么就是焚烧,但是注意别引起山火。”

    “水退之后的畜棚清扫干净后还得消毒……”

    他讲了许多,姚新泉细细听着,边听边做笔记,有些自己没做到位的地方回去再补一补。

    像是补种口蹄疫疫苗她就没想到,上面好像也没有安排,这个回去之后跟艾力大夫问问看是防疫站那边来打还是兽医站他们自费,反正都行。

    这不是她没事儿找事,毕竟洪水是有可能带着一些病毒过来的,这谁都说不好,再加上前两天温度那么低,又应激,小动物们免疫力都变差了,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补种一下。

    但是细毛羊还有湖羊就算了,都在妊娠期里。

    母牛正常接种,在脖子上注射就行,小牛犊的话出生到现在时间还太短了,反正母乳里也有抗体,等再大一点再打吧!

    她心里盘算着计划,本子不知不觉记了好几页,等张老师讲解完毕站起身朝大家鞠躬的时候,姚新泉带头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九十年代开牧场》 140-150(第3/13页)

    起身鼓掌。

    这位张同志讲的都是干货,也不来那种虚头巴脑的,她还蛮喜欢的。

    上午的会议结束在12点30左右,姚新泉看了下表,又跑去问了下赵媛媛最近的医院从这儿去要多久。

    赵媛媛嚼着口香糖想了想,“这边虽然算不上市中心,但也是市区了,这边医院多,你走路直接去最近的第一医院,十来分钟就到了,应该是1点半下班,搞不好来得及,不能下午再去吗?”

    姚新泉摇了摇头,她也不清楚为啥会这样想,但是她确实有不太好的预感,下午那个会议开完不一定有时间干别的事情了。

    赵媛媛耸了耸肩,“行吧,我自行车借你,中午我跟我爸一起走就成”,说着把车钥匙递给她,“就停在门口,我刷了粉色的漆,一眼就能认出来!”

    姚新泉接过钥匙道了谢,确定好路线后小跑出去骑着车开始狂奔。

    医院确实不太远,她到的时候也就12点50左右,人也不多,挂号没多久就排到她了。

    姚新泉飞快做了视力、听力等简单的体检后在1点30之前拿着单子出来了。

    看着手中的单子姚新泉笑了笑,折起来放好后她随便找了家饺子店吃了午饭,然后又去了新华书店转了一圈买了几本自己之前没看过的畜牧业相关书籍,收拾好东西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回到协会等着参加下午的会议。

    也是体谅牧民们来市里一趟不容易,所以协会专门协调了时间,把事情安排在了同一天,这样就不用大家来回奔波了。

    姚新泉把买好的一袋桃子递给赵媛媛,赵媛媛乐了,“就借你下自行车,你这么客气干嘛?”

    姚新泉没说啥摆了摆手进了会议室,下午的课程是关于良种推广的,姚新泉反正怎么琢磨怎么觉得不对劲,但她也不排除有自己孤陋寡闻的可能性。

    姚新泉准备好笔记本和笔坐在位置上静静看着赵强介绍,说这人是N省农科院出身,过来是推广农科院新培育出来的羊。

    “咱们协会只是马进宝同志的一个平台,至于后续诸位是否要订购这个由各位和马进宝同志协商,协会这边不强制,好了,废话我也不多说了,欢迎马同志讲话!”

    姚新泉听到这话都愣了,协会办这个活动不就等于是给人家背书吗?可你这突然又反口是怎么回事?

    马进宝身着一身洗的发白的藏蓝色的中山装,带着黑框眼镜,端着写着“农业学大寨”,边缘都被磨掉了瓷的杯子,有一种不合时宜的古板,姚新泉对他第一印象不好,总觉得这人看起来假模假样的。

    像早晨的张同志,能看得出来他也就是普通家庭,所以身上也没什么值钱的装扮。他身穿一件打理得干净又板正的白色短袖衬衣,黑裤子,黑布鞋,一身都不贵,但是干净得体,衬衣也能应付的了今天这种半正式的场合。

    但再看这位马进宝同志,你可以说他节俭,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没问题。但是这是什么天儿啊?中午可有三十度,穿着长袖中山装?不说别的,不热吗?

    这人给姚新泉的第一感觉就是,他希望你觉得他是一个节俭、朴素的研究人员。

    只见马进宝都没看赵强,他脸上笑意依旧,“各位领导、同行、同志们下午好,我叫马进宝,是N省农科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我目前负责我们省农科院在咱们这片地区的良种推广。刚才赵会长说的是,不管我今天讲的怎么样,但具体要不要订购这事情是得由诸位了解了之后再说。况且到时候即便真的要订购那合同也是跟我们农科院直接签署,确实不是和协会之间签订三方合同。”

    “好了,先不提之后,我还是得先完成我的工作,好好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农科院出来的丰收三号绵羊,没错,这已经是我们农科院研发改进的第三代绵羊了!”

    第143章

    姚新泉缓缓在笔记本上记下“丰收三号”这几个字,旁边写着N省农科院以及马进宝几个字。

    “我们改良‘丰收三号’最开始便有几个想要达到或者说是维持住的绵羊的优良性征,我们希望这羊能多胎、高产、适应性强,长肉还得快。”

    他像是知道会被怀疑一样笑道,“我知道大家恐怕要说,我这是既要又要还要,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情?”

    有人低声笑了起来,姚新泉低下头冷笑一声,她不否认自己以貌取人,就像这个姓马的,这人嘴角有颗大痦子,一笑的时候那颗痦子就随着上下动啊动啊,看得她心烦!

    “我年龄不算小了,但是我进农科院的时候这丰收一号都已经培育出来,十来年才培育到丰收三号,诸位想想这是我们研究人员多少年的心血啊!”

    姚新泉继续皱眉,更不对了,这下应该不是她的错觉。

    她虽然不是搞研究的,但是正常情况下,这种研究牲畜的研究院里,一代二代三代或者说是一号二号三号的排序应该是母本通过一定的杂交繁育产生了一代,在一代的基础上培育二代,在二代的基础上培育三代。

    就像她家的样,湖羊作为母本,和杜泊羊生出来的这批羊就是一代,这批羊再跟阿勒泰羊杂交培育出二代羊。

    如果这个时间紧凑一点,一年左右的时间,姚新泉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二代羊。

    就算她为了能稳定一些性状做一些选育耽误下时间,就算两年好了,两年得到二代羊。

    他的三代羊繁育了十来二十年?不合理吧!当然了,如果只是为了稳定性状那当她先入为主好了。

    不过她也没说什么,还是继续听。

    “我们培育出来的丰收三号良种羊一年可以产两胎,每胎基本都能保证在2-3只小羊羔,基本上六个月羊羔就能出栏,体重也能达到55公斤!”

    众人一片哗然!这数据太理想了吧!

    姚新泉抿唇,她没说什么,但是在姚新泉心里,这人就算不是骗子,那也是虚假宣传了。

    前面赵强那

    么敷衍地介绍了一下这人,话里话外都在撇清干系,做的真不算好看。

    再看现在,对方跟张同志讲座的时候可不一样,他现在耷拉着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手中的钢笔无意识地晃动着,人在这里,魂儿早都飞了!

    可如果他不信任这人,或者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阻止呢?他还专门叫了自己过来?他又是图什么?只是顺便还是其他?

    还有,这人能蹭上协会的平台,哪怕赵强并不十分乐意但也依旧只能阻止又是因为什么?他真有官方背景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姚新泉头疼,直觉告诉她这不是件小事。

    在座的众人内心也都不是很平静,姚新泉探头看了一圈,果然,小平安的前主人阿合买提没在,早晨就没来,其他人她也不认识。萨伊普种羊场倒也来人了,但是来的人她也不认识。

    姚爸是个很热情很会社交的人,但姚新泉不是,在父母去世后除了继续在家里工作的马合木提江夫妇二人之外,她也没有维系住姚爸姚妈之前的人脉。

    她不是个内向的人,但是对于姚新泉来说,维系人际关系可比每天干重体力活要累得多……

    没看回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九十年代开牧场》 140-150(第4/13页)

    这么久,她这么多年的同学,正儿八经联系的也就楼宇一个吗?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所以在场的养殖户她是一个都不认识。

    马进宝见众人情绪被吊起来了,虽然怀疑居多,但眼神中还是忍不住闪过一丝得意。

    “我猜大家都会说怎么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疑问,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解惑,用事实告诉大家,没什么不可能的!”

    他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一沓照片和文件拿了出来,“诸位请看,这是我们的育种记录档案,还有羊的生产性能数据,还有适应性测试报告”,马进宝很是自信,他的自信让姚新泉都开始不自信了,不会是真的吧?

    “这里面有我们测试的各项数据,这些文件下面也基本都盖了我们研究院的公章还有院长签字。”

    “还有证明遗传稳定性的文件等等,这些文件诸位可以传着看看”,说着他把文件递了下去,虽说大家不一定能看得明白,但是也都积极纷纷传看,姚新泉也拿到了一份。

    她手上的这一份是适应性测试报告。

    可不薄啊,看起来二十来张纸呢!

    姚新泉记录了几个关键数据,刚想继续翻看就被旁边的人拿走了,她也没说什么,又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个问题。

    看着台下众人一个比一个激动,恨不得当场拍板购买的模样,马进宝忍不住低下了头,可不能让人家看到自己笑成这样啊!

    “资料都在这里,大家有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吗?”

    “我有”,一个老汉站了起来,“同志,我看不太懂这些蝌蚪一样的字儿,我就想问问,你说这样这么好,能适应咱们本地气候吗?冬天咱这儿可冷呢!”

    不少人出声附和,可不是嘛,最冷的时候零下三十度呢!内地那边的羊娃子能适应?

    再好的羊来了这冻死个球的有什么用?

    马进宝毫不慌张,他示意老同志先坐下,“这位同志问的好,我刚才说了,我准备的材料里就包括了适应性测试报告,里面就有关于我们羊的测试情况”,见老汉还想说话,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等一下,“我跟你们讲一下大概的测试结果,那就是咱们羊能适应全国的气候,耐寒又耐旱,绝对能在咱们本地生存下来,并且长得很好!”

    姚新泉笑了,能适应全国的气候?

    全中国多大?最冷的地方和最热的地方能差多少度?哪有某种羊能完全适应各地的气候?顶多说是适应性强的羊能在别的地方都生存下来,但是在此情况下,必然会带来可能食欲不振,可能易生病,进而影响长肉率或者生育的问题。

    像是耐寒的羊,人家的羊毛更密,皮下脂肪更厚,还有一些控制加速代谢产热的基因、适应高原寒冷低氧的基因,减少肢体末端热量散失的基因等等。

    而耐热的羊,一般毛发短而稀疏,汗腺发达,从而调控汗液电解质平衡,增强排汗能力,还有抗寄生虫与免疫的基因相对更丰富,更耐高温等等。

    这些基因怎么同时在一头羊身上出现?到底谁能让一头羊的毛又密又稀疏?

    姚新泉在心里给他判了个死刑,死骗子!

    “那长肉的情况呢?”

    “我们的数据中也有体现,六个月能出栏的羊羔体重能达到55公斤!”

    “诸位是不是以为我们喂了什么特殊的饲料?”马进宝笑得志得圆满,看得姚新泉真想砰砰两拳捣他个乌眼黑!

    “对啊”,有人一听就附和,“你是不是喂什么饲料了?是不是老贵了?我们买羊还得跟着买饲料?”

    另一人道,“这可不成,那这是卖羊还是卖饲料?这样以后我们难不成每个月都得从他那边买饲料回来喂?我可买不起,算了算了,不买了!”

    马进宝摇了摇头,笑叹,“老同志你这就想多了,你倒是听我把话说完啊!”

    “我们这羊,从头到尾只用吃草,其他什么都不用喂!”

    众人一听人都傻了,吃草?吃草?草有什么成本?草的话那就相当于没有成本!

    那不就是净赚?

    姚新泉实在听不下去了,她站起身来,手上的笔记本放在桌子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声音,但配合上她冷峻的表情意外地将周围嘈杂的人声都镇住了。

    台上的赵强精神一下就来了,看向姚新泉的目光中很是复杂,他又希望揭穿这人的真面目,也希望这人真能靠谱,真有这种一百分的羊。

    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