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在吗?”
有人抬起头来看向她,“刘权教授吗?”
姚新泉笑着点头,“是的,我之前和刘教授往来通信过,这次来乌我就想着来拜访一下,请问刘教授在吗?”
那人好像听过她,脸上的疑惑褪去了,“他在后面看他的宝贝牛呢,你在这等还是我让人带你过去?”
姚新泉有点不大好意思,“那麻烦您帮我问问谁方便带我一下吧?”
姚新泉拎着东西放到了刘权教授的桌子上,掰了三根香蕉又抓了几个桃子放到这位老师桌子上,随后那位老师招呼了名学生带她们去了后面。
她本以为怎么也得是一块儿板正一点的地方,但到了才发现那只是一片牧草丰盛的空地,几头健壮的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而在一旁,一个穿着灰色衬衣看着甚至有些邋遢的中年男人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本子,时不时抬头观察着牛群,嘴里还念念有词。
姚新泉没见过对方,有些迟疑,“刘教授?”
刘教授皱着眉回头,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们,“你是?”
姚新泉笑着摆了摆手,“姚新泉您还记得吗?我跟您通过信的。”
刘权眼睛瞪大了,“哎呦,你怎么过来啦?”
他绕着姚新泉看了一圈,“跟你小叔不太像啊!”
姚晓刚之前在这边读书的时候和他们家来往的还算密切,他媳妇儿老叫这位爱徒回去吃饭,他跟对方关系也比较亲密,跟对方很是熟悉。
“你小叔个子不高,你倒是个大高个儿啊!”
女生本来就显高,她一米七
,身材比例又好,显得就更高了,她小叔一米七五左右,跟她站一起身高差别不大。
姚新泉笑了笑,“您这是?”她的目光落在了牛身上顿了顿,好像病了?
第184章
“你看出来了?”刘教授有些惊讶,但转念一想人家自己也是开牧场的,而且从二人来往的信件中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胸中有丘壑的女孩子,肯定是看出什么了。
姚新泉点了点头,她往前走了两步但没太靠近,怕牛应激,“它好像有点腹泻,而且”,姚新泉的眉头皱了皱,“蹄子不太好,得注意些了,不然容易得蹄叶炎。”
刘教授倒没注意到蹄子,可仔细一看便觉得好像确实是有点问题,“你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反刍停止了”,姚新泉的眉头皱了起来,“有听诊器吗?”
刘教授摇了摇头,“我这没有,我帮你去找找?”
姚新泉摆了摆手,干脆凑过去趴在牛肚子上听了听,“瘤胃蠕动减弱,应该是瘤胃酸中毒,还有可能是急性,得赶紧处理。”
刘教授眉头皱了起来,他确实不是兽医,但是他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九十年代开牧场》 180-190(第5/13页)
清楚,急性瘤胃中毒发病快,还可能致死。
他抿了抿唇,“我得去找下老彭”,他是兽医学的,这点事情还是能解决的。
没两分钟人就回来了,见姚新泉奇怪,他解释道,“我找了个学生去找人。”
后续就没让姚新泉操心了,农大里人才辈出,也不需要她出来出头。
刘教授带着两人往自己办公室走,边走边问,“你家那羊怎么样了?”
“我们来之前刚生,300头母羊生了将近700头羊娃子。”
刘教授眼睛瞪大了,“那不错啊,小羊体格子怎么样?”
“目前看着还行,不过刚生,还得后面再看。”
刘教授想想也是,“当初我们也想培育”,他想了想叹了口气又没继续说,当初因为种种原因,自己的研究中断了,而且从那之后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由羊转为牛了。
他叹了口气,“之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跟我说,我这专业对口有啥缺的别不好意思跟我们说。你比你小叔好,他是个闷葫芦,你有什么说什么就成。”
姚新泉自然是笑着答应。
刘教授又问,“你们这回来乌市是来玩吗?”
姚新泉讲了乌洽会的事情后陈教授了然地点头,“听说了,我们学校有的老师合作的项目也去参展了”,又聊了几句后两人也没多待便先离开了。
怕人误会,师月江全称拎着个包,把沙漠猫塞在包里没让人看到,出来后赶忙把它脑袋拎出来透透气,“难不难受?”姚新泉笑着揉了揉它的脑袋。
别的地方也就算了,农大里搞不好就有人能认出它是沙漠猫,到时候闹出点事情来还麻烦了,在外面的话她就说这是狸花猫谁也不能说啥。
小猫睡得懵懵的,耳朵抖了抖也没叫,就伸着脖子四下打量。
“咱们回吧,明天就要开始了,要想玩等结束了再玩儿也行,”师月江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两人下了公交车准备往招待所走时突然听到一旁有人在骂骂咧咧。
她不禁停下脚步朝对方看去,师月江疑惑地看向她,“怎么了?”
“他说他的翻译拉肚子去了快一个小时现在还没回来,他好像是来参加乌洽会的。”
“这么巧?”师月江有些惊讶,姚新泉点了点头往那边走去。
“你好,需要什么帮助吗?”姚新泉用哈语问了一句。
对方穿着一件灰色刺绣衬衣,下面穿着一条黑色马裤,脸上虽然有胡子,但看着年龄不算大。
“你会哈语?你的长相是汉族人吧?”他有些惊讶地看着姚新泉。
姚新泉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我是汉族人,但我会哈语,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那人叹了口气,“我们的翻译拉肚子去了快一个小时了,还没有回来,我很担心他,而且我今天还打算去场馆看看的。”
“您是有参展还是只是过来提前看看?”
“我是哈萨克斯坦商人,有订购的打算,所以想来看看”。
“那不急”,她说着把自己的工作证递给对方看,“我们县在里面有个展位,今天只允许国内和国外参展的单位进去,你得明天再过来了。”
他有些遗憾地把工作证还给了姚新泉,“这样啊”。
姚新泉点了点头,“您刚才说您的翻译去了一个小时还没回来,他是您在本地请的还是带来的呢?是男是女?大概年龄呢?我们可以去帮你找一找。”
他脸上表情不大好看,“是我在本地找的,是个二十来岁的男人。他不老实,收了我的翻译费结果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现在又去厕所去了一个小时,我不知道他是晕倒在了厕所里还是掉进了厕所里,但我不会再雇佣他了,你们可以去找找。”
不提这个人后他的语气又好了一些,“那期待明天与你们见面。”
姚新泉笑着点头,“您认得回去的路吗?需不需要我们带路?”
对方摆了摆手,“我很认路的,走过一遍就不会忘,我先走了,明天见!”
姚新泉两人对视一眼只能往周围去找找看看有没有公厕或者和他说的类似的人,但两人转了一圈回来都叹了口气,“我估计是个骗子。”
中亚五国里除了塔吉克斯坦的语言是波斯语系之外,其他四国的语言其实都是突厥语系,和维语哈语有许多共通之处,就算不能百分百理解,但基本的交流还是能做到的。
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有本地的人存了坏心眼儿去骗了人家,这事儿要是个例还好说一点,如果数量多了影响太坏了。
“得去跟石副县长说一声让他向上反映”,姚新泉道,“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真闹大了丢人的是咱们国家,这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
两人赶紧去了会展中心,找到石副县长后把情况跟他说了。
石副县长闻言也皱起了眉头,“竟有这事儿?不行,这事儿不能拖着,我得赶紧往上报,这事儿影响太坏了。”
姚新泉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得赶紧行动,万一这种人多了影响不好。”
石副县长站起身,“你们先回吧,这事儿我来处理,放心,肯定给你们一个交代。”
姚新泉想了想还是道,“既然已经有这样干的人了,倒不如让上面想办法去找人把翻译的事情揽过去”。
自带翻译的还好说,没带翻译的与其让他们被人骗了,倒不如主办方这边想想办法接手这一茬事情呢!
“除了塔吉克斯坦之外的中亚
四国通用语言和咱们的哈语维语很像,看看能不能找些少民学生?或者人数如果够的话,看看有没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像俄语、阿拉伯语什么的也都可以带过来,有备无患嘛!”
石副县长想了想有道理,哪里都有这种仗着点小聪明想干坏事的人,与其想办法去阻拦他们,倒不如直接切断通过翻译接近外商的途径。
他看向姚新泉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你这孩子想的周全,行,这事儿我来安排,你回去等消息吧。”
姚新泉和师月江也没多待,两人出了会展中心的大门后往招待所的方向走。
“我真是服了这些人,为了点儿蝇头小利天天搞这种破事,刚当着人家外商的面我啥都不好意思说,脸都要羞红了”。
而且人家其实啥都看得出来,什么上厕所一个小时,都是狗屁,人家也不是傻子,要不怎么会一说到那人他脸色就不好看,也就是没当着他们俩的面儿直接说对方是骗子罢了。
两人路过那家拉面馆的时候师月江停了下来,“我去给小猫买点肉。”
姚新泉莞尔,“你天天跑人家后厨里买肉,你这可真是……”
师月江也忍不住笑,“我又不认识这周围的路,也不知道哪里有肉店之类的,也没时间出去跑,这不是方便吗?”
另外他没说的是,大家其实都挺乐意的,采购好的肉他私下买一些走,这肉钱会便宜了谁?
他是怎么都不信对方会给这钱入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九十年代开牧场》 180-190(第6/13页)
姚新泉也没拦着,这种小事情上师月江考虑的比自己周全多了。
小猫被师月江塞在包里一路颠簸也没抱怨,此时正乖乖地冒着头蹲在他脚边,等着他给自己买好吃的。
姚新泉见它可爱,没忍住蹲下来摸了摸它的脑袋瓜,“有肉肉吃了,开不开心?”
小猫蹭着她的手乖巧的不行,一点看不出是只野生动物。
师月江进去没一会儿就出来了,手里提着一小袋肉,看着还挺多。
“你给它买这么多,它吃得完吗?”姚新泉有些惊讶。
师月江笑了笑,“受伤了好好给它补补。”
两人回了招待所后给小猫喂上水、饭,小猫闻到肉味眼睛都亮了,一头扎进了肉碗里。
姚新泉笑弯了眼睛,“它以后要是跟咱们回去还好,它这饭量要是自己捕猎,一天啥也别干,就捕猎了。”
师月江莞尔,小家伙看着吃的不算太多,但是考虑下它的体型,那绝对是大胃王了,确实每天估计就忙着喂饱肚子了!
第185章
天刚蒙蒙亮,乌市国际博览中心外围已经围满了人。铁栅栏外,人群像被无形的手推着往前挤,自行车铃铛声、人群的嘈杂声混在一起,像一锅煮沸的水。
铁栅栏内侧,武警排成两列,手挽着手,形成一道人墙。他们的脸被晨风吹得发红,目光直视前方,不动如山。人群的推挤让他们的身体微微摇晃,但没有人后退半步。
九点整,三声炮响炸开空气。
轰!轰!轰!
炮弹爆炸的气浪震得周围的尘土扬起,几只麻雀惊飞而起,扑棱棱掠过博览中心的玻璃穹顶。人群瞬间沸腾,呼喊声、口哨声、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
博览中心的正门前,十二道自动门同时缓缓升起,发出低沉的机械轰鸣。门后,主展厅的地面光可鉴人,反射着头顶巨大的水晶吊灯的光芒。吊灯由数百盏小灯组成,像一颗颗凝固的星辰,悬在三十米高的穹顶之下。
展馆入口处,三排安检人员已经就位。金属探测器发出规律的“滴滴”声,工作人员手持扫描仪,快速划过每一个入场者的衣袋。
场馆外,十几辆卡车正卸货。装卸工们光着膀子,肩膀上搭着毛巾,喊着号子,把印着俄文、哈萨克文的木箱搬下车。木箱上钉着铁皮标签,有的已经生锈,有的还沾着西伯利亚的寒气。
一个哈萨克族翻译站在卡车旁,手里捏着一张纸,大声用俄语喊着:“第三箱!先卸第三箱!”
主展厅内,十二盏巨大的聚光灯突然亮起,刺得人睁不开眼。
十点整,开幕式正式开始。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