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30-2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鄂尔泰下意识就斥道,“牝鸡司晨,女子岂可为官!”

    弘书看向他:“鄂尔泰大人,不说则天皇帝,便说秦良玉将军,可是入了列侯传的。”

    “她不仅是女人,也是苗人。”

    刑部尚书张照声援鄂尔泰:“太子殿下此话差矣,武氏不过是偷了大唐一段国运,即便强改国号,最终大唐还是回到了李氏血脉之中。至于秦良玉,不过是前朝无人,才显出她一个女人来罢了,最终明不还是亡于闯王李自成之手,可见女人终究是成不了事的。”

    弘书眯了眯眼,笑了:“张尚书这话倒叫孤不知说什么好了。前朝无人?原来明末之时,这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才叫秦将军一个女人出来带兵打仗,对抗闯王。”

    张照哽住。

    胤禛咳了两声:“好了,太子如今不过提一句,具体如何,还需尔等仔细商议。”

    弘书听他咳嗽,连忙询问:“皇阿玛可是不适?不若今日先到这里,令岳将军先回去准备,粮草也需赶紧筹备起来。”

    胤禛又咳了一声,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臣等告退。”

    出了门,岳钟琪和允祥、户部尚书庆复走一起,说起粮草之事。

    张照与魏廷珍并排而行。

    魏廷珍不解:“得天,你不是一向不满鄂尔泰在云贵所做之事,今日为何突然为他说话?”

    张照淡淡道:“我不过就事论事罢了。”顿了顿,他问道,“君璧,你说这次,皇上会派谁前往贵州督军?”

    以文督武,自来都是惯例,这次的武将是岳钟琪,够资格牵制他的只能是他们这些尚书了。

    魏廷珍余光扫他一眼:“皇上心思,我如何能知。”

    另一边,刑部尚书宪德追上鄂尔泰:“大人方才为何不推举人?”

    鄂尔泰看他一眼:“苗疆之乱,也有我当初举措不当之故。”何况他如今并不轻松,前岁,他的弟弟鄂尔奇被弹劾罢职,前几日,他的侄子鄂昌又被皇上下旨斥责,虽说皇上念着他的功劳没有对二人严罚,但功劳不是无限的,这样一次次消耗,他在皇上心里的地位也会一再被消磨。

    帝王宠爱消磨,底下盯着他位置的人自然就会虎视眈眈。这次苗疆生乱,他就得到消息,有人要针对他了。

    鄂尔泰的消息果然没错,第二日,就有人上奏弹劾他,说皆因他在云贵之事行事手段太过暴戾、弹压太狠,才会造成如今苗疆一乱未平一乱又起的情况。

    更有甚者,直接说鄂尔泰当初在苗疆推行改土归流是错误的,甚至当初就不应该让那些苗人归附,建议立刻停止改土归流,放弃已经开拓的苗疆。

    对于后面这种脑残,弘书专门记下了他的名字,准备忙过这阵就收拾了。

    我不管你是真脑残,还是只是找借口攻讦鄂尔泰,无论哪一种,只要敢说放弃国土,我就不能让你站着。

    第235章

    对于岳钟琪带哪些人走,弘书一力推荐火器营和新兵营。

    新兵营就不说了,弘书主要还是想让岳钟琪带着上上战场,不经过战场实练,队列走的再整齐也没用。

    火器营这些年在他的支持下,虽然还没整出击发木仓,但也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大炮这些重型武器带不了,手榴弹、地雷这些还是能给人一些惊喜的。

    “……殿下,您可能不太了解,苗民接触不到多少铁矿资源。”岳钟琪委婉道,所以用手榴弹什么的去打苗民,属实是用高射炮打蚊子了,“军费如今并不算丰厚。”

    咱能省就省点。

    弘书知道他是心疼军费,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是说说而已的,但:“岳将军,难道你会因为心疼,就将新做的刀枪都放在库房里收着,哪怕生锈都不用吗?”

    “自然不会,但是……”

    岳钟琪的话被打断。

    “没有什么但是,火器也是兵器,与刀枪是一样的,被使用才是它存在的价值。兵器不挑战场大小,而且只有经过实战,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弘书道。

    岳钟琪无声答应:“末将明白了。”

    “新兵营还要拜托将军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230-240(第7/16页)

    ”弘书道,“若孤的练兵之法有任何不适应战场之处,将军不用客气,立时让他们改了便是。”

    这样的话岳钟琪还是爱听的,他就怕太子拿出一叠手书来,让他遇到敌人必须按手书来调兵遣将应对——虽然他知道太子不是这样的人,但或许是血脉里遗留吧,他真的怕出征前见上司。

    送走岳钟琪,弘书又去见阿玛。

    胤禛在诊平安脉,埋怨弘书的安排:“朕的身体没什么大碍,你也太大惊小怪了些,让他们回去吧,每十日来诊一次平安脉也就是了。”

    弘书不为所动:“不行,必须每天诊一次。您别的话儿臣都听,唯独这个不行。”

    胤禛气哼哼:“也不知道随了谁,犟的跟驴一样。”

    苏培盛悄悄的送太医们出去,不打扰皇上和太子玩。

    胤禛清了清嗓子,问起岳钟琪出征的安排,弘书一一答了。

    胤禛颔首表示认可,问道:“你那日说起的招抚苗人之事,是如何想的?”

    弘书道:“儿臣认为,对于大清来说,无论是苗人,还是瑶人、白人、回人等,与汉人、蒙古人没有什么区别,既要满汉一家亲,不如索性所有民族一家亲。汉人人多,这些民族加起来人也不少,上桌的人越多,一言不合就掀桌的可能性越小,我大清的江山自会更加稳固。就像大唐,若不是有许多异族大将忠心耿耿,安史之乱时唐就该亡了。”

    胤禛微微点头,认同儿子的话:“那你言女子为官,又是何意?”

    弘书一样的理所当然:“就像儿臣那日说的一样,女子难掌权,用时可做刀,不用时也容易废掉。谁给了她们机会,她们若想牢牢握紧手中权力,就得唯谁马首是瞻,否则,这天下,她们无立锥之地。”

    胤禛不置可否:“你就不怕,再出一个武则天?”

    弘书无论心中怎么想,此时却只是淡然一笑:“不说儿臣不会做出将刀纳入后宫那等蠢事,就说武则天,若是唐高宗不给机会,她永远也走不到台前。人人都说唐高宗软弱无能,儿臣却觉得,唐高宗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天下人容不得女子一直站在前面,即便他的皇后一时得了利,最终江山还是会回到他们的孩子手上。”

    “若是把皇后换成大臣、外戚,或者宗室,恐怕那皇位早与他的血脉没有丝毫关系了。”

    胤禛眉眼动了动,不知想到什么,眉眼沉沉看向弘书。

    虽然没说话,弘书却神奇的读懂了他的未尽之言,不由无奈失笑:“阿玛放心,您儿子的身体倍儿棒,不会像唐高宗那样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他人之手的。”

    他收敛眉眼:“我,只信得过我自己。”

    胤禛虽满意却不赞同:“乾纲独断太过,也会导致刚愎自用,不好。”

    弘书忽然有些皮痒,拉长音调道:“您知道就好~”胤禛愣了一下才反映过来臭小子是在阴阳他,果断一巴掌过去帮臭小子止痒。

    父子嬉闹完毕,以胤禛布置作业结束今天的会面:“将招抚之策用奏折呈上来。”

    兵员齐备、粮草齐备,岳钟琪整装待发。

    有人上书请定督师之人,胤禛留中不发,下令岳钟琪立即出发。

    弘书再次代上送行。

    岳钟琪走后,朝堂针对鄂尔泰声浪仍旧不绝,虽都被胤禛留中不发,但鄂尔泰似压力太大难以抵抗,在因病请休几日后,更是以病请辞。

    张照几次暗中令人上奏请派人督师不成后,不知在想什么,忽然上奏弹劾鄂尔泰对云贵等地改土归流之事经理不善,请治其罪,并请放弃苗疆。

    老小子,自己跳出来是吧,行,记住了。

    弘书在小本本记下一笔,然后给徐本使眼色。

    徐本接到眼色,摸了摸袖子里的奏折,一想到自己一会儿要说什么,他的手就忍不住抖了抖。

    三清大帝为证,这苗疆平抚三策可没有一个字是他写的!皇上你听完了,要生气生你儿子的气,别生我的气啊。

    怎么还不说?弘书忍不住又用眼神催了一遍。

    得,这父子俩谁也得罪不起。儿啊,你可害苦你爹了!

    “皇上,臣有本奏。”徐本深吸一口气,“臣有苗疆平抚三策。”

    折子太拗口,三策总结归纳就是:进士名额,太子联姻,编入旗籍。

    果然,当你想要开一扇窗的时候,不要先开窗,而是先掀掉屋顶,这样其他人就会来按住屋顶,说咱们还是开扇窗吧。

    弘书满意的看到,这三策一出,所有人顿时不争论什么放不放弃苗疆了,有志一同的开始喷徐本。

    “苗人皆蛮夷之辈,大字不识,如何能给予进士名额?这样的进士,岂不令先圣蒙羞,天下笑颜!徐立人,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太子千金之躯,怎能行联姻之事?便是收为侍女,苗女臼头深目,都不能配!徐立人,你说出如此颠语,是何居心?”他满洲姑奶奶都还没能在太子后院占一个位置呢,苗女岂敢!

    “八旗皆是自太祖太宗之时便立下汗马功劳,才得以入旗的,是我大清之基。苗人又有什么?如若今日只是因为平乱便将乱民编入旗籍,要令我等八旗子弟如何自处?徐大人轻轻一句话,便要动大清根基啊。”

    徐本心里汗如雨下,只面上还强撑着,他当官以来,还没有被这么千夫所指过,此时面对群情激奋,他真害怕那些大人武德充沛上来跟他过两招,他可是货真价实的读书人啊!

    儿啊,为了你的前程,你爹我可是豁出去了。

    没资格上朝的徐以烜在詹事府打了好几个喷嚏,一头雾水:“大早上的谁念叨我。”

    视线转回朝堂。

    当大家喷徐本喷的唾沫都快干了的时候,弘书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站出来:“只要能保我大清疆土,儿臣愿奉此身。”

    “……”

    所有人都是一口气噎在那里,快被气死的感觉。

    谁管你愿不愿意献身啊!现在是苗人他不配!他不配!!苗疆三策他一个都不配!!!听懂了吗?!

    弘书气定神闲。

    嘿,气吧,破防吧。

    太子不能喷,大臣们从嘴里挤出几口唾沫,继续喷徐本。

    最终还是胤禛被吵的受不了,结束了这场闹剧,让所有人想说什么回去写折子去。

    在反对徐本的折子快堆成山的时候,岳钟琪从贵州传来了好消息,他从四川、广东等六省调兵两万余人,兵分两路,分别从清水江上下游进攻,目前已将所有被苗人占领的城池夺回。

    不太好的消息是,苗人见势不对,果断弃城回寨,由于苗人分散,黔地又多山之故,岳钟琪未能消灭、俘虏太多乱民有生力量。

    目前岳钟琪已经就地整兵,打算稳扎稳打,带兵入山,一一拔寨。

    消息在朝堂上公布后,胤禛道:“苗乱平息在即,对于后续安抚之策,太子,你要和诸位大人尽快商议出可行之策来。”

    弘书瞄了瞄最近吵的厉害的那些人,笑眯眯的答应:“儿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230-240(第8/16页)

    领旨。”

    本该进行下一个议题了,却忽然有人站出来:“皇上,岳将军既要带兵入山拔寨,粮草供应便犹为重要了。臣以为,朝廷应该再派一人,前往督师,兼理后勤,也可令岳将军专心剿匪。”

    大殿里安静了两息,才听胤禛的声音响起:“可,督师之人,尔等可有举荐?”

    举荐之人不少,但某人既然早有准备,又怎会让到手的果实落入他人之手呢。

    胤禛淡淡扫了张照一眼:“如此,便以刑部尚书张照为抚定苗疆大臣,前往督师,兼理后勤。”

    张照如愿以偿,倒还稳得住,只在眼底流露出几分满意之色:“臣遵旨。”

    他很快离开。

    要讨论安抚之策,徐本再次硬着头皮站出来,重申了他的苗疆三策,好了,新一轮吵架开启。

    这一次,徐本在其他人的反对下,做出不得不妥协的样子,放弃了自己最初的苗疆三策,表示可以打折。

    进士名额可以换成钦赐举人身份,入六部学习两年后,外放苗疆为官。

    侧妃不行,那就庶妃。什么?纳苗女之前必须先纳满洲姑奶奶和蒙古格格?这,只要太子殿下同意也不是不行……

    弘书表示他不同意,纳苗女还是为国献身,纳其他女人干什么?他又不是好色之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