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她的1979 > 正文 30-40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阿晶点点头,恍然大悟:“差别竟然这么大么?”

    “目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三来一补”企业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进来的是原材料,出去的成品。双方采取的合作形式,通常是内地出厂房、人力,香江出机器和原料。

    “这事虽然不容易做成,但做成了会有一个好处。”陈兰君说,“一旦你能帮着你姑姑家所在的村落弄来一座工厂,让他们成为工人,有稳定的高收入,之后,你就可以在这个村横着走。”

    香江那边的平均人工以千为单位计算,内地这边以十为单位计算,通常而言,这种“三来一补”企业给工人的工资会非常可观,上百元一个月的工资随便开。这可比郑梅的队社企业效益好多了,毕竟人家是销往发达地区。

    陈兰君看一看阿晶,见她一副严肃思考的神情,怕她被自己蛊惑得头脑一冲动就去实行,连忙泼点冷水。

    “我嘴皮子上下一翻,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是件很难的事。如何取得香江商人的信任,如何取得村里的同意,如何解决运输问题,都是件难事。但凡有一个环节没做到位,这件事就做不成。”

    阿晶点点头,忽然起身,朝陈兰君鞠了一躬。

    “欸,你这是干什么?”

    “不管怎样,谢谢兰姐教我。”抬起头,她的眼眶微有些湿润,“你对我的好,我都记着,虽然现在只能嘴上说‘谢谢’,但以后我一定会用实际行动表示的!”

    “你……”陈兰君微笑着给了她一个拥抱,“好呀,我期待着,但你先好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然后再说。”

    七天寒假一晃而过,返校那一日,大家就迎来了许多新变化。

    第一件事,晚自习时间调整为十二点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了激动的心情,是高兴的激动。终于不用再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了!

    第二件事,学校给每个毕业班都订阅了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期刊。据说是因为得了捐款,因此特意慷慨地定了这些杂志。“你们有空就多看看,”秦老师苦口婆心地说,“里面有不少素材对于写作文很有帮助。”

    元宵节那日是星期五,由于学习紧张,又才刚从家里来,陈兰君便没打算回去。

    因是元宵夜,晚自习不强制要求参加,方便县城的同学回家吃汤圆。

    下午下课,刘黎的指节在陈兰君的桌子上敲了敲。

    “喂,晚上有空没,去我家吃汤圆?”

    “可以啊。”陈兰君欣然答应。

    “那个什么……”刘黎摸摸鼻子,说,“要么你问问曹红药?她要不要去?”

    陈兰君就笑起来。

    “笑什么,再笑你也别去!”

    伴着晚霞,陈兰君与曹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30-40

    红药一起到刘黎家作客。

    她家住在家属院里,进去时还登记了身份。

    汤圆是花生馅的,皮很软,陈兰君正陶醉于美食,刘黎就在一边催促:“快点吃。”

    “怎么?有事?”

    “反正快点。”

    紧赶慢赶将半碗汤圆吃完,刘黎和家人打了声招呼,拉着陈兰君和曹红药两个人进了房间。

    将房门合上,刘黎神秘兮兮地从柜子里抱出一台东西。

    “你们看,这是什么!”

    “收音机?你从哪里弄来的?”曹红药吃了一惊,凑过来瞧,她还是第一次见着这样的收音机。

    “哪里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搜到了很好听的音乐!”

    刘黎得意地向她们展示,将收音机上的按钮调到一个频道。

    “滋滋滋”一阵电流声。

    陈兰君已经猜到几分,开玩笑说:“怎么,你发现可以用收音机听大浪淘沙?”

    “才不是!”

    刘黎皱着眉,将收音机拍了拍,里边终于播放出声音。

    不同于之前学校大喇叭里播放的各种红色歌曲,此刻从收音机飘出的声音格外柔和: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第34章

    来自宝岛的歌声, 着实令这时的人们耳目一新。

    曹红药原本对于歌曲之类的不感兴趣,因此最开始还有些走神,然而听着听着, 她不经感叹:“原来歌还能这样唱?挺好听的。”

    “是吧!”刘黎的语气很兴奋,“是真的很好听。”

    一曲终了, 电台播放其他节目。

    刘黎仍沉浸在方才的歌声中,她坐在椅子上, 往前轻轻摇晃着。“外面还有那么多新鲜事, 真想去看一看。”

    “那也等你考完之后才有可能。”曹红药很务实地说了一句。

    刘黎瞪她一眼,转头朝陈兰君抱怨:“你看看这个人——”

    陈兰君笑着打圆场:“好啦好啦,你若真想以后去看更多的新鲜事,不如先把英语学好, 以后有机会出去, 至少好与别人交流。”

    “是哦,”刘黎忽然想到一事, “你们说,我去念英语专业,以后去当外交官, 满世界跑, 怎么样?”

    曹红药建议:“那你高考得把英语考好了。”

    这年头的英语并不计入高考的总分,只是在大学录取学生时作为参考,因此许多志不在学英语的同学, 现在都不大复习这个了。

    陈兰君也笑着说:“很好,这样远大的志向, 一定能倒逼你学习了。”

    刘黎嘿嘿一笑, 又说:“兰姐,你知不知道, 曹红药的理想是什么?”

    “你知道?”曹红药很疑惑。

    “我怎么不知道,我对我的老对手还是很关注的好吧。”刘黎扭头,不等陈兰君回答就抢先公布答案。

    “她想当工程师!”

    曹红药很坦率地承认:“是的,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她们这年代年轻一辈的缩影,纵使生长的物质条件并不丰富,但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陈兰君原本是微笑着的,可当听见刘黎问她“兰姐,你想成为什么人?”

    她的笑容稍稍淡了些。

    “我……”她皱一皱眉,“我也没想好。”

    刘黎“哦”了一声,转而说起别的话题。

    可是,陈兰君却一直沉浸在那个问题里,没有释怀。

    细想一想,她好像确实没有那种热血沸腾的理想,像是要成为一位成功的外交官、一位优秀的工程师。

    在第一次不太长久的人生轨迹里,她打过许多工,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开了一家厂子,给人做代工。虽然说起来算是事业有成,但真要说多喜欢这个行业,也未必。

    现在,迄今为止的第二人生,她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在意的要坚持的理想,想的只是要赚点钱、让家人轻松点、自己也轻松点、顺便弥补一下过去的遗憾。

    和曹红药、刘黎她们那样的远大理想比起来,感觉有点太没有热血了。

    这样的认知,让陈兰君觉得有些沮丧。

    她越想,越有些钻牛角尖,思绪纷飞,觉得自己有点浪费了这宝贵的第二人生。

    情绪不好,晚自习复习不大顺利,陈兰君略有些烦躁地将手中笔放下,借口上厕所,从教室走了出去。

    满天星辰,她在教学楼背后的台阶上坐下,台阶有些凉。

    静静发了一会儿呆,有人拍她的肩膀:“怎么了?”

    转过头,是刚查完晚自习的秦老师。

    “啊,没什么,就是学累了,出来透口气。”

    秦老师点点头,问:“不介意我在这里也坐着歇一歇吧?”

    “没事,老师你坐。”

    秦老师挨着陈兰君坐下,并不说话。

    树叶随风而动,一片簌簌声。

    陈兰君犹豫一会儿,轻轻开口:“其实,我是有一点迷茫。”

    她将内心所想说了出来。

    秦老师听得很认真。

    “所以,你是觉得自己没有那种听起来很热血的目标和理想?”

    “是。”

    “那就没有呗!”秦老师很痛快地说。

    这个回答出乎陈兰君意料之外。

    秦老师说:“有的人比较幸运,很早就能确定自己的理想,有的人就要慢一点。你还年轻,‘路漫漫其修远兮’,慢慢求索就是。”

    “就是真找不到,也没什么,能把这一辈子好好过完,就已经很厉害了。”

    陈兰君笑起来:“老师倒是豁达。”

    “什么豁达,难道不是么?”秦老师也笑起来,“一辈子长着呢。”

    一辈子虽然长,但距离高考的日子,却是越来越短了。

    天气一热,毕业班的教室里,弥漫着清凉油的气味,一是为蚊子,二是为使自己保持清醒,毕竟早上七点第一堂课到晚上十二点下晚自习,实在太磨人了,虽然有意志力强撑着,但眼皮子还是打架。

    陈兰君也养成了随身携带清凉油的习惯,两分钱一个的小小铁皮圆罐,教室放一个,口袋放一个,寝室放一个,一旦学到要睁不开眼睛,她就拧开清凉油,抹一点涂在太阳穴上,这么一刺激,又能背几页书。

    在高考之前,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添志愿。

    没错,这年头的志愿,得在考试之前就填好,全凭自己的估计和预期,非常考验人的心态。要是填的院校太好,自己的分数达不到,那就没有然后了。可是若是填的院校没那么好,自己最终的高考分数比该院校的录取分数高上几十分,那也是能让人记一辈子的遗憾。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30-40

    “同学们一定要根据自己模拟考试的成绩,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预估,来填报志愿学校。”

    秦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了一遍注意事项,这才把填志愿的资料发放到同学们的手中。

    陈兰君收到那一张志愿填报单,下意识看了看左右。曹红药和刘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提笔写字,毫无迟疑。

    她慢吞吞打开笔帽,先写下了“明德大学”四个字。

    可是到专业那一栏,却久久不能落笔。

    上一回填这张单子,她写的是中文系。乡下孩子,连大学的门都不知道往哪边开,对于其中的生活全凭想象,更别说详细的专业计划了。陈兰君从前知道的专业,也就语文、数学、政治等几科,基本局限在高中课程范围之内。填中文系是因为她语文好,觉得比较有把握。

    那么现在,该写什么呢?

    犹豫良久,一直拖到秦老师催着上交志愿填报单,陈兰君方才飞快在纸张上落笔,匆匆写了几个字,交了上去。

    秦老师瞧见她写的,惊讶地挑了挑眉:“这个专业……你确定?”

    “嗯,就这样吧。”

    陈兰君将笔帽合上,重新找出一份复习资料,开始看起来。

    高考那日,学校外拉起了一条警戒线,好些带着红袖箍的联防队员在校门口走来走去,谢绝家长和看热闹的人的靠近。

    陈兰君他们的考场就在本校,按理说可以不必早起。然而高考这一日,寝室里每一个人,在起床铃响起之前就睁开了眼。

    小年哭丧着一张脸,抱怨:“我太紧张了,昨天晚上都没怎么睡。”

    陈兰君安慰她:“没关系,我们年轻人,少睡一点反而精神。”

    大家互相打气,纷纷踏上自己的考场。

    陈兰君的考场在二楼,靠窗的后排角落,可以看见每一个考生。

    除了年轻的应届生之外,还有些年长的,有胡子拉碴的大叔,也有比较成熟的妇女,这些是因为种种缘故被耽误的往届生。

    监考老师有两位,一前一后站着,反复强调高考的重要性和严谨性。“有违纪的,当场取消考试资格。”

    楼道里还坐着一个卫生院来的大夫,以防有考生过于激动而发病的。

    “叮铃铃”考试铃响起,陈兰君抓起笔,将所有杂乱的思绪抛在脑后,一心一意开始答题。

    第35章

    平心而论, 刚恢复高考头几年的试卷题目难度,比起之后的是要简单一些的。

    第一门是语文考试,第一类题型是填词, 有部分词语给了拼音提示,比如“海上出现的虚无缥——(miao)的——(huan)景……”然后是改病句、文言文注音两类题型, 没有阅读理解,最后是写作题, 给了一段小故事, 写读后感。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