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   更有无数的贫寒子弟由此学成出仕, 封侯拜相, 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比如后来从放牛娃做到了太尉的邓艾。

    但是,官学毕竟数量少、私学也影响力有限,和现代社会那种全面扫盲、人人识字明理的状态相比,能系统性地识字、读书的人还是少数。

    比如在阿备招募到的这两百乡勇部曲中,能真正掌握常用汉字、能完整阅读至少一本学术著作的只有关羽和牵招两个人。

    其他的一百九十八个人,都是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文盲。

    对于这个情况,阿备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特意办了这个军营学堂,拉着刘苗一起来进行扫盲。

    人都是有情性的。军士们习惯了用武力说话,就懒得再在文字经句上下功夫。

    让他们挥舞几十斤的大刀,各个奋勇争先,舞得虎虎生风;让他们拿起几钱重的毛笔,便各个推三阻四,变得愁眉苦脸,就像是糙汉子进了大花轿——哪哪儿都别扭,哪哪儿都不得劲儿。

    一位屯长皱着眉头,大声嚷嚷道:“咱们打仗,比的是谁骑谢好、谁功夫硬、谁气势猛,又不是比谁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60-70(第3/17页)

    字多?学这玩意儿有什之用啊?没用!”

    阿备笑道:“如果你只想要当一个勇猛的上卒,那么只需要有向前冲锋的勇气便足够了;如课你想要当一个带领五人、十人的小长官,那之只需要有能砍能杀的硬功夫便可了,如果你想要当一个领导百人以上的屯长、军候,那只需要有让人信服的骑射和严守军纪的决心便足够了。

    但是,一旦你想要更进一步,去做一个统领千人的司马,或者统帅万人、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的将军,个人的勇武和简单的战场决策便远远不够了!

    千人万人的荣辱性命系于一身,统帅除了要带领士卒们冲锋陷阵,还要处理部队的侦查、后勤,战场的规划、决策,营地的建立、维护,武器铠甲的制造、更新,伤病员的治疗、安置——各种大事小情,每天没有上百件,也有好几十件。如此情况下,不识字怎么行呢?

    如果统帅当真不识字的话,事前没有规划,事中不能应对,事后不能处理。恐怕数万大军还没开拔,就要乱作一团了!”

    随着刘备的话语,众人的眼前顿时浮现士兵们晕头转向茫然无措,帐篷武器东倒一片、西落一堆,马匹牛羊漫山遍野的滑稽场景,不由得哄堂大笑起来。

    阿备拍着屯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孙武、韩信不但能识字,会读书,还深谙各种兵法韬略。

    咱们既然当了兵,就要以孙韩二人为榜样。大丈夫行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的!与君勉之!”

    阿备这番话又是讲道理,又是给鼓励,三下两下就把屯长给说得心服口服。

    屯长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嘿嘿一笑,抱拳道:“诺!”

    关羽默默地听了一会儿,开口道:“府君,某在家乡已经开过蒙了。子经更是师从大儒。像我们这样的,就不需要再听课了吧?”

    这确实很有道理。

    可是今天是开堂第一课,阿备又在刚刚要求大家都必须上课,如今一转头就给关羽、牵招搞特殊,以后这军营学堂就难以继续下去了。

    阿备放软了语气,劝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楚子又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你与子经的确都识文断字,是军中难得的文人,但就一定无所不知吗?小苗虽然只是为大家开蒙,但她所教授的东西就一定一无所取吗?

    至少今天这第一堂课,你与子经坐在这里好好听上一番。听完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关羽的性格就是傲上而不辱下。

    刘备虽然处于上位,言谈举止却十分亲切随和、温柔讲理。听了他的一番话,关羽不仅没有半分“傲慢”的理由,而且还升起了难得的认同感。

    至于负责授课的小苗,不仅年纪比关羽小,而且还是个柔弱的女子——完美地处在关羽不辱的“下”的范围内,更是让关羽找不出半点反对的理由来。

    于是稍一思索后,关羽便点头同意了。

    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边刚安抚下关羽,那边张飞又不满地嚷嚷起来了:“府君说得有道理。可再怎么有道理,也不能让一个女子来教我们啊!这像什么样子?简直不成体统!”

    张飞素来“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

    让他读书识字、研习经典,他虽然脑壳疼,但心里还是一百个乐意的。

    但一见自己的夫子居然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顿时感到上百匹骏马甩着舌头撒着蹄子在自己的心田上疯狂践踏,不由地拉下脸来,心中冒出一百个不愿意。

    阿备向来坚信“妇女能顶半边天”,最听不得这种看不起女子的话,当即正色道:“女娲造人,始有人间万道。九天玄女,教授黄帝兵法造就华夏基业。妇好征战四方、执掌祭祀,成就功业。

    孟母三迁,育出圣人;庄姜作诗,名流千古;巴清行商,富甲天下;许负封侯,功成名就……从古至今,数不清的女子做过各种事情,而且都做得很好,做到千古留名!怎么,就偏偏做不得你张益德的师长呢?”

    张飞心里还是各种别扭、各种不情愿、各种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儿,但刘备的这张嘴太厉害了,引用的人物事例全都是名动千古的大人物——张飞实在是反驳不了。于是,只好委委屈屈地憋着嘴巴,默默地闷在下面。

    阿备明亮的双眼缓缓地扫视下周的诸人,知道不仅是张飞,其他大多数人心里还是不太接受刘苗来上课这件事,只不过碍于自己的官职和威严才不得不暂且接受。

    阿备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好好地耍一把官威,狠狠地搞一次以势压人!

    毕竟,刘先主谥号“昭烈”。他不仅宽和仁厚,也威烈刚猛,不仅很“昭”,而且很“烈”!

    于是,阿备容色一敛,摆出一副老兵阀子的无赖模样,敲着剑柄道:“道理都跟你们说清楚了,来不来学堂上课你们自己做决定。反正,一个月之后我来考核。到时候要是谁没能至少掌握两百个字的读意写法,就给我滚回去重新当大头兵!”

    阿备话音刚落,只想动手不想动脑的糙兵汉子们顿时发出绝望的哀嚎。

    一个月!两百个字!

    这也太难了!

    但既然刘备已经放出话来了,这件事便成了定局。就算他们再不想学,也只能硬着头皮努力学。

    糙兵汉子们看了看一脸威严的刘备,又转头瞧了瞧柔弱娇美的刘苗,又低头看了看无辜委屈的自己,心中不住地哀叹: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也不知道他们是在哀叹自己,还是在哀叹某人?

    不管怎样,这军营学堂总算是开课了。阿备冲着刘苗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开始讲课。

    其实,对于来军营学堂当老师这件事,刘苗自己原本也是拒绝的。她觉得自己才跟着刘备学了大半个月,水平也就是刚刚完成开蒙,实在是无法胜任“师”这样一个神圣的角色。

    对此,阿备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只要你会一个字,就可以当不识字之人的老师;只要你会一百个字,就可以当只会九十九个字之人的老师。哪怕有人会一千个字,你只会一个字。只要你会的这个字,是对方不会的,那么你依然可以做这个能识千字之人的老师。

    你天资聪颖,如今已经学会了千余字,而军营里的那些粗人们恐怕加起来也不认识十个字。对于做他们的老师,你已经绰绰有余了,有什么可怕的呢?”

    见刘苗还是有些犹豫,阿备又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取字为扶桑吗?”

    见刘苗摇头,阿备一边提笔在木牍上描画,一边道:“扶桑树,乃是古籍中记载的上古神树。这棵树巨大无比,连通天地,对世间万物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传说,金乌鸟就是每天从它的树根下飞起,才给人间带去了光明;后羿射日时也是因为站在了扶桑树的树枝上,拉近了自己与太阳的距离,才得以成功。

    你的名是‘苗’,本是一极为弱小的事物。但你的字却为‘扶桑’,是一个极大的事物。

    这一大一小之间,正是我对你的期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60-70(第4/17页)

    我希望,你有朝一日能从一颗弱小的树苗长成通天彻地的扶桑树,不但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给这世间万物带去更多的益处。”

    阿备的话音渐落,手中的笔墨也刚好停住——巨大无匹又枝繁叶茂的扶桑树跃然于木牍之上,震动了树下小小的金乌后羿,也震动了画外小小的刘苗的心。

    于是,在刘备的鼓励下,刘苗鼓起勇气站在了众人面前,用粉笔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一撇一捺,开始了她的第一课。

    “诸位请看,这个字是‘人’,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字。”

    【作者有话说】

    注1:唐,韩愈,《师说》

    第63章 土地公有制

    “诸位请看, 这个字是‘人’,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字。

    这最上面的是人的头,中间的竖直的地方是人的背脊, 下面分开的一撇一捺是人的两条腿。我们都知道,人是有两只手、两条腿的,为什么仓颉造字的时候只让‘人’字有两条腿, 而不给‘人’字两只手呢?

    因为, 对于‘人’来说,双腿比双手更重要!

    只有人有了双腿,站立了起来、挺直了背脊、抬起了头颅,那么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而如果一个人有双手却无双脚, 弯着腰、垂着头、匍匐在地, 毫无气节,那么他就不能被称之为‘人’……”

    刘苗一边回忆着刘备向她讲学时的话语,一边有条有理地讲述起来。而这种新颖别致的讲课方式, 深入浅出的讲课内容, 也逐渐吸引了听课人的注意力。

    一堂课下来, 不仅是那些不识字的糙兵汉子们,就连原本颇通文墨的关羽、牵招也觉得很有感悟。于是, 不少人虽然嘴上不说, 心里却开始逐渐认可了刘苗这个老师。

    军营学堂, 就这样逐渐稳住了局面。

    之后的学堂再开课, 来的不仅有被要求来上课的军官们,还有许多空闲的普通士兵。

    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士兵是热爱学习的, 但更多的士兵则是来瞧军官们的热闹的!

    毕竟, 看那些在他们面前吆五喝六、威风八面的军官们, 在柔弱小女子面前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听课练习的窘样,可比看那些一成不变的山山水水、树树草草有意思多了!

    而刘备和刘苗,则秉持着两汉时期学堂中的优良传统——不限制旁听生。只要这些普通士兵们不捣乱、不吵闹,就随他们去。

    当然,如果他们能顺便地听上两耳朵、学上一两个字,那就更好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是一个回报极为漫长的投资。

    阿备心里很清楚这个道理,也做好了长期投入不见回报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不到半个月,军营里便频频传来喜讯——今天这个小子靠着刘苗教的诗句,讨到了心仪女郎的欢心;明天那个小子靠着刘苗教的汉字,避开了某些奸商的坑……

    总之,在见到了各种实打实的好处之后,军士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刘苗的小课堂很快就人满为患了!

    从前,刘苗进出军营的时候,军士们虽然对她也算恭敬,但那都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眼底还是充满了轻蔑和不信任。但现在,她只要进到军营里面,无论何时何地,军士们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计,恭恭敬敬又真心实意地叫上一句“先生好!”

    刘苗深受鼓舞。

    在结束了第一期的军官专属尝鲜课堂后,刘苗马不停蹄地开了第二期、第三期的士兵普惠课堂。她还专门选出五六个有天分的士兵,单独给开设突击速成课堂,在几天的密集授课后让他们出去各自再开课堂……

    很快,整个军营里遍地是学习的人群,到处是学习的身影。

    阿备原本还想给刘苗出主意,让她寻几个有当老师天赋的人出来,教好了之后再放出去教别人。没想到还没等他说出这个主意,刘苗自己就已经想到并且付诸行动了。

    这或许,就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效果吧。

    阿备将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如今,军营课堂虽然只是一点小小的火星,但他相信,这点小火星终究会在整个大汉境内燎原!

    这个时候,阿备还是以一种老父亲的心态看待此事,想的都是如何呵护保全这个如同婴儿般的希望之火,对它一无所求。他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被他始终护在怀里的孩子,会以一种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