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大恶人故意散播的!”
很快,村民们就达成了一致,他们要租田,要租公田!
而随着《春又来》在各个村落的巡回表演,越来越多的村民们明白了公田薄租的好处,都纷纷抛弃掉谣言,重新争抢着要租田。
因为分配田地的时候,是按照先近后远、先肥后贫的原则。因此,越是先租到田的人家,越是能优先分到位置近、土质肥的上田;而越是后租到田的人家,则越是会被分到位置远、土质贫的下田。
农人们为了能分到更好的田地,每次都是跑步冲入衙署,硬是把两条腿给走出了四条腿的架势!
而那些因为轻信谣言,先退了田,又错过了二十日保留期的农人们,则各个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至此,“公田薄租”这一项事终于算是大功告成了。
而刘备等人也初步在玄菟郡站稳了脚跟,有了不小的民望。
简雍、孙乾、糜芳、关羽、张飞、牵招等人,都纷纷惊叹于刘备的机敏才智,感慨他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要不然,他怎么能想出这么好、这么妙的破局之法呢?
阿备谦虚地笑着:“备不过一介凡夫而已。只是那天看到农人们围观斗鸡,场面热闹非凡,可见农人们在农事之外常常生活无聊、缺乏娱乐,便想到可以用戏剧之法宣传公田薄租。备也只是猜想,姑且一试,没想到真就成了。”
阿备这话是实话,但却只说了三分。其实斗鸡之事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让阿备下定决心的还是由斗鸡想到的现代之事。
建国后农村的血吸虫问题曾经非常严重,防疫人员想尽各种方式给村民们宣传卫生知识,却收效甚微。
甚至当防疫人员直接搬出显微镜,将血吸虫现场展示给村民们看的时候,村民们还斥责他们是在“为了吓唬人,专门变戏法”。
后来,防疫人员发现村民们特别喜欢看戏,尤其爱看爱情戏。于是,血吸虫防治电影《枯木逢春》很快上映,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村民们终于深刻地意识到,原来在河里洗马桶、用生粪施肥是会导致人得病死亡的,原来喝开水能救命!
村民们对防疫的态度总算转变。而有了村民们的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也得以顺利展开,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疫病。
后来,国家意识到了寓教于乐、故事宣传的重要性,由此拍摄了一系列的各类教育警示片,比如《姐姐妹妹站起来》、《少年范》、《白分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尤其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即使过去了二十多年,依然影响深远。每当有家暴新闻发生的时候,其剧照都会成为新闻的标准配图。而其男主角扮演者冯远征老师则一举成为家暴代言人,并且荣登“亲妈见了都想打”的人物榜首。
所以说,教育警示片是一条被无数人、无数时间验证过的可行之路。
虽然阿备现在身处的是东汉末年,是一千八百多年前。但千年的时光可以改变山川河流、改变国家王朝,却改变不了人类心中热爱看戏吃瓜的本性。
阿备由斗鸡之事联想到此节,便也照猫画虎,排出了东汉版的教育警示片《春又来》,果然效果不错。
阿备深切地知道,自己是借鉴了前人的智慧,才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就。因此面对众人的夸赞,一点也不敢骄傲自满,真心实意地谦虚谦虚再谦虚。
其他人却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他们看见的,是刘备从一件最平常不过的斗鸡小事中,想出了一条破局的妙计;是刘备在没有任何凭依的情况下,果断地允许退田、拿出人力物力排演戏剧;是刘备在大功告成之后,毫无骄矜自满之情。
于是,简雍、孙乾等人对刘备更加信服,佩服他的心细如发,佩服他的敢想敢干,佩服他的不矜不伐。
而这件事落在刘德然、高诱两人的眼中,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
刘备排演戏剧《春又来》的一事,实在像极了他当初在雒阳城中散布《血鞋记》的事情。
刘德然和高诱心里有些失落,明明当初《血鞋记》一事是他们两人亲身经历了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60-70(第7/17页)
,怎么这次就没想到再用这个方法呢?
人人都知道做事要“举一反三”,但往往事到临头了人们只会“抓耳挠腮”。可见人人都懂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对此,刘德然和高诱心里又充满了钦佩,刘备心思敏捷、聪慧过人,当初不仅能写出《血鞋记》,现在又能演出《春又来》。其情、其才、其智,实在过人!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高句骊城的另一侧,张王两位族长在一番气恼之后,迅速地达成了共识。
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第65章 小弟难带
玄菟郡虽然是边陲小郡, 但因为紧邻鲜卑、高句丽两国,所以郡兵的数量并不少。满编的时候,郡兵共有三千人, 分别由三位司马掌管。
经过去年的鲜卑侵扰后,郡兵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但三位司马尚在。阿备来到玄菟郡后, 也没有对郡兵部队进行人事调动。因此, 玄菟郡的郡兵依旧由三位司马掌握。
三位司马分别是徐国徐元邦、陈刃陈长锋、谢驰谢子骏。三人中,以徐国为首。
这天,三位司马正和手下的一众军候、屯长们宴饮。一位王姓的军候突然哀叹起来:“三位司马为国征战多年,守护玄菟郡一方安宁, 是我们众人的表率。可惜, 不久咱们就再也见不到三位司马了!”
众人都奇怪起来, 忙问此话怎讲。
王姓军候便道:“三位司马执掌郡兵多年,对于我玄菟郡来说如泰山般重要。可是这位新来的刘府君,至今也没有单独召见三位司马, 也没有给予抚慰, 实在是不像重视三位司马的样子!”
王姓军候一边说着, 一边拿眼睛偷偷地去看上首三位司马的脸色。果然,随着他的话音落地, 三位司马的脸色都逐渐沉了下去, 眼中的神情也不再欢乐友善, 而是带上了点点忌讳深思。
王姓军候不由地心中一喜。
这位王姓军候原本是玄菟郡大族王家的一位远方旁支, 家道中落,只能靠着做郡兵维生。前几天突然被王家族长召见, 接到了一项挑拨三位司马与刘府君关系的任务, 便觉得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
现如今逮住了机会, 王姓军候自然不遗余力地开始行动。
于是,王姓军候趁热打铁,又哀叹道:“在下听说,那位刘府君自上任以来,除了在衙署里处理公务,就是和他那群部曲天天混在一起。恐怕在他的心里,早就想要用他的部曲将我们这些郡兵取而代之了!而这首当其冲的,就是三位司马!或许要不了几日,刘府君就会……”
后面的话,王姓军候没有再继续讲,但是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并且在心里自动地将其补完了。
——或许要不了几日,刘府君就会撤掉三位司马的职位,让他的部曲头目来担任,随后再一步一步地将所有郡兵重要岗位换成自己人,彻底掌控住这支郡兵。
一时之间,众人的心情都不由地沉重了起来,宴席也没有最开始的欢乐轻松。众人又勉强饮过几轮之后,便草草地散了。
三位司马都是贫寒出身,好不容易靠着军功混到如今这个位置上,自然格外珍视现有的一切。因此,一旦想到刘备可能会撤掉他们职位,就心如刀绞。
宴席散了之后,三个人一刻也没有耽误,便在军帐中商量了起来。
“哼!那刘备要是真的要撤咱们的职位,咱们就跟他拼了!我倒要看看,这三千郡兵,到底是听他的,还是听我们的!”
谢驰在这三人中年龄最小,性格也最为急躁。一到了私下的地方,就憋不住心里的话,将心中委屈不忿噼里啪啦统统地嚷了出来。
徐国年纪最长,性格最为沉稳,思虑也最为深远。哪怕到了私下无人的军帐内,也依然没有放松分毫。见谢驰口不择言,立刻打断了他的话头。
另一边,陈刃垂眸思索片刻后,捋着胡子缓缓地道:“子骏的话虽然粗糙,但也不无道理。元邦兄执掌郡兵多年,广施仁德,兵士们无不感念;又屡立战功,将士们各个钦佩。刘府君就算手里有不少乡勇部曲,恐怕也找不到能够代替元邦兄的贤将。”
三人之中,陈刃的的家境最为贫寒,心思也最为活络。往日排兵布阵时,他便常常能提出各种妙计,如今再商讨事宜,也是一下子就说到了事情的重点。
徐国长叹一声:“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我看刘府军的部曲中有不少能人猛士,比如那关羽、张飞、牵招——他们就像是隐藏在深渊中的潜蛟,一旦遇到风雨便会化为飞龙,震动四方!刘府君今日不会动我们、明日不会动我们,但时日一长,猛将长成,他就未必不会再不动我们了……”
谢驰哪里听得这种丧气话,立刻瞪圆了眼睛嚷道:“那关羽、张飞皆不及弱冠,不过是黄口小儿,元邦兄怎么还怕起他们来了?”
听听!听听!这叫什么话呀?!
徐国只觉得满腹忧愁无人能理解,忍不住又叹了口气,别过头转向了另一边。心中哀叹:古人说知音难觅,果然是知音难觅啊!
谢驰仿佛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但又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那句话说错了。一时之间,他又是委屈又是着急,一双圆溜溜地大眼睛巴巴地望着徐国。
那双眼睛仿佛在说:元邦兄,你为什么叹气啊?元邦兄,你看看我呀!元邦兄,你到是说句话呀!元邦兄!元邦兄!元邦兄!
此时,军帐中虽然安静,但陈刃却觉得自己的脑瓜子被吵得嗡嗡作响,赶紧打圆场:“我们在这里猜测再多,也是无用。不如以郡兵操演的名义将刘府君请来,试探一番,再做定夺?”
徐国立刻道:“此计甚好!”
于是三位司马又商量了一番,定下了试探的细节,然后便派人给刘备递请帖了。
另一边,阿备正和关羽、张飞聚在府邸中,抬手将一件裁缝新制的黑色丝绸衣服披在张飞的身上。
那丝绸上带着瑞兽的暗纹,在阳光下反射出七彩的柔光,让人见了心中不禁赞叹:这世上竟真有如此五彩斑斓的黑!
但不得不说,这黑色正合适张飞,将他衬托得贵气又威猛。远远地看过去,还有几分央视版《三国演义》中李靖飞老师的影子。阿备越看越满意,帮着张飞扣好腰带后,又招呼着他戴上一顶同样纹饰的小冠。
虽然早就知道自家的府君仁德博爱、平易近人,但被这样妥帖地对待还是让张飞感到受宠若惊。十四岁的少年涨红了脸,紧紧攥着衣角,羞赧地道:“府君怎么突然想起给我们做衣服了,还是这么好的锦袍?”
这批衣服、饰品,是阿备专门找人给关羽、张飞二人制作的。做的时候,阿备就专门跟裁缝说了,一定要是一件黑衣服和一件绿衣服。
最终出来的效果很不错,那一身深绿色衣服,不仅将关羽衬得长身玉立,更是给他威严的样貌增添了几分清雅的书卷气。
“府君好意,某感激不尽。”关羽有些局促地扭了扭肩膀,“只是某一介武人,成日里舞刀弄枪、风尘仆仆,穿着这样的衣服,实在有些过于奢靡了。”
此时的关羽、张飞还是身无所长的少年,刚刚加入刘备的部曲,算是正式参加工作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60-70(第8/17页)
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嘛,古往今来大都是一个样子——“贫穷”是个甩不掉的标签。
他们看到了好东西,心里当然是喜欢的,想要的。但要真地用起来,又会觉得别扭、觉得无措、觉得舍不得。
“我手下的文士们,都有锦袍,你们给我做武将,自然也要有。”阿备笑着给交了底:“丝绸娇贵,我也没想让你们天天穿,只是出席邀约、会面等正式场合时,用来撑门面的。”
张飞不解:“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又是个职位不高的武人,哪里会有正式的邀约?”
对于自己的定位,张飞还是很清晰的。
穿好衣服撑门面这种事,对他来说还是太早了。用不到,根本用不到!
阿备意味深长地看了张飞一眼,笑道:“你放心,很快就会有了。”
张飞只是不信:“府君惯爱玩笑!”
阿备摆了摆手腕,仿佛在摇动一柄看不见的羽扇,作出一副气定神闲、高深莫测的表情:“我说有,就会有的。一日之内,邀约必到!”
“不信!不信!我不信!”张飞将大脑袋摇得向拨浪鼓似的,连连摆手,“府君必定是又在说戏言了!”
阿备眼珠一转,笑道:“既然如此,益德不如何和我打个赌?若是一日之内,邀约不到,我就再送你一件锦袍!”
张飞眼睛一亮,拍手道:“好!”
话一出口,张飞猛然察觉到自己冲动失礼了,不由地红了脸,赶紧找补道:“一日为限,府君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