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会输的,咱们不如以三日为限。三日之内,要是没有邀约,我就输给府君三坛好酒!”
阿备自信满满:“不用三日,一日便可。”
张飞斩钉截铁地道:“好!那便一日!”
关羽在旁边忍不住拉了拉张飞的衣角,不住地给他使眼色。哎,这个张益德人是不错,就是心眼子有些太实在了!府君要求以一日为限,那是在故意让着他,他怎么就真地答应了呢?这也太失礼了!
可惜实诚的张飞并没有接收到关羽发出的信号,反而以为关羽也对此事感兴趣,还兴冲冲地拉着关羽讨论起了衣服的细节。
对此,关羽表示很无奈。
带不动啊,真的是带不动啊。
就在此时,一名仆从进来禀报,说郡司马徐国送来请帖,邀请府君观看郡兵操演。
阿备接过请帖,冲着关羽、张飞笑道:“你们看,邀约这不就是来了吗?益德,这下子你可就欠我三坛好酒了!”
关羽一时愣在了原地,张飞则是直接惊奇地叫道:“府君,你可真是神了!”
张飞忍不住紧紧地跟在刘备身后,像只小黑熊一般瞪着眼睛好奇地追问:“府君,你会算卦吗?还是会什么法术?你怎么知道今天会有邀约的啊?”
比起张飞将情绪直白地展现在脸上,年长些的关羽显得矜持很多,但也还是忍不住跟上前去,微微侧着头,一副很在意、很想听的模样……
“备只是一个普通人,当然不会算卦,更不会什么法术!我能料到这件事情,不过是因为早有谋划而已。”
阿备也没有故意隐瞒,笑着解释道,“玄菟郡的三位司马,皆出身贫寒,并非张王两族之人,我早有拉拢之意。于是,在进入玄郡后我一边故意冷待他们,一边加紧操练部曲,再用各路流言加以撩拨,只等他们按捺不住有所行动后再一举拿下。算了算时日,也就大概在这几日了。”
“原来如此!”。
张飞恍然大悟,心中感慨府君不愧是府君,果然智计过人,竟然能想到如此复杂的计谋。但在最初的感慨之后,一种奇怪的感觉又紧跟着涌上了张飞的心头,让他忍不住锁紧了眉头。
总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啊……
张飞歪了歪脖子,小脑瓜子飞快地思索了起来。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
“既然府君要纳三位司马于麾下,为何不热情以待呢?如此冷待于他们,万一他们气恼于府君不敬良将,坚决不从,岂不受害?”
就在张飞绞尽脑汁思考的时候,耳边传来关羽的一声询问,顿时让他豁然开朗,一下子想明白了心中那股奇怪的感觉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对啊!
既然要拉拢人,那就应该高官厚禄、金银绸缎地大方给出去,怎么还故意不理人家呢?这不是和拉拢人的目的南辕北辙了吗?被这么一折腾,那三位郡司马还愿意诚心诚意地效忠吗?
关羽和张飞疑惑地看向了刘备。
阿备道:“当年楚汉争霸之时,淮南王英布是何等英武?但高祖在接见他的时候,却故意坐在床上,叉着腿、洗着脚。等到英布气得想自杀后,高祖再给他金银珠宝、仆从侍婢。经此一事后,英布彻底归服了高祖。
如今,我们与三位郡司马的关系,正如当年的高祖与淮南王英布。我冷待三位司马,正是要效仿高祖。”。
关羽、张飞这才彻底明白刘备的思路,不由地暗暗赞叹他才智过人,竟然能思考到如此深的层次。
关羽道:“既然如此,不知府君有何筹谋?某和益德定将全力配合!”
“我早就想好了,等到了时候,咱们就……”
阿备拉着关羽、张飞嘱咐了一番,让他们依计行事。
几天后,到了演武的日子,三人换上了崭新的绸衣锦袍,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到了郡兵的营地中。
【作者有话说】
注1:三人均为作者虚构
第66章 三英出战
校场上, 三位司马一会儿下令擂鼓、一会儿又挥旗换阵,莽足了劲儿地拱声造势。一时之间,队伍各分、人马腾空、旌旗招展、金鼓震天, 看得人眼花缭乱,听得人胆战心惊。
阿备带着关羽、张飞站在高台上一一阅过,脸上的表情却始终是淡淡的。
三位司马原本想借着军阵的气势, 先压一压刘备等人的气焰。但他们左等右等, 刘备三人却始终不为所动,便忍不住开口问道:“府君看我玄菟军阵如何?
阿备慢悠悠地走上前,淡淡地道:“尚可。”
张飞站在旁边,立刻大声地嘲笑起来:“三位司马, 你们费那么大的力气摆了这么个军阵, 结果就是个‘尚可’。看来你们练兵治军的本事实在不怎么样啊!”
三位司马的脸色本来就已经很不好了, 张飞的一番话火上浇油,顿时阴沉得像是要滴出水来的无边乌云。
徐国和陈刃尚且还能忍得,谢驰像只被戳中了的野兽一般, 一下子炸开了, 瞪着张飞嚷道:“毛都没长齐的黄口小儿, 只怕连矛都挥不动吧?竟然还妄谈练兵治军!”
张飞也不甘示弱,直接顶过去:“老卒有眼无珠!我不仅能挥得动矛, 还能将用矛把你打得找不着北!”
谢驰顿时大怒, 要和张飞一较高下。张飞虽然还只是个少年, 却极有胆色, 一手捉过长矛,飞身上马, 傲然而立:“我要是退后一步, 我的张字就倒过来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60-70(第9/17页)
谢驰冷哼一声, □□急催马匹,挺起长枪直奔张飞而去。张飞也不含糊,同样催动马匹大吼着迎了上去。
两个人如同闪电一般在空中飞驰,手中的枪矛带着雷霆般的气势碰撞在一起,发出尖利的金属撞击声。无形的声波在空气中散开,震得在场之人的心脏都猛地一紧。
一击之后,两人都是分毫无伤,算是个平手。
谢驰吃了一惊,大声呼喊道:“好小子,再看这招!”随后拨转马头,再次出击。
张飞也迅速转过身体,瞪着铜铃般的眼睛,热血沸腾地大喊道:“俺来也!”
于是,雷霆之击再度响起,兵戈之声连绵不断。在场之人的心脏就像是那被敲击的鼓面,不断地颤动着。
如此缠斗了二十余合之后,依旧不分胜负。谢驰越打越心惊,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居然有如此勇武,竟然能在他手下走过这么多回合!
不过,谢驰毕竟比张飞大了一轮不止,正值壮年,又带兵多年,经验丰富。他很快就瞅准了张飞的一个破绽,手中长枪一动,就将张飞手里的长矛给挑飞了出去,随后手腕翻转,用枪杆抵住张飞的脖颈,笑着道:“你输了。黄口小儿,可服气了?”
“谁输了?”张飞大喝一声,手臂一转,就将枪杆夹在了腋下,随后腰部一扭,连枪带人拖着谢驰一齐滚到了马下。
两匹马受到了惊吓,嘶鸣一声,跑将起来。一时之间,场地之中黄沙叠起,足足有半人高,又有马腿纷乱、日影重重,将两人的身影遮了个严严实实。
场外的众人顿时伸长了脖颈,紧张地张望起来,既担心缠斗的两人被纷乱的马蹄给踏伤,又好奇这场战斗到底谁输谁赢。
不多时,马儿散开、黄沙落下,谢驰和张飞的身影重新显露出来。只见两个人赤手空拳地厮打在一起,战得正酣,身上的战袍被扯烂了都浑然不觉。
如此,两人又连斗了好几十招。从东边战到西边,从站立战到躺倒,最终,谢驰以一招擒拿手,将张飞锁在地面上,结束了此战。
谢驰虽然小胜一筹,心里却并没有十分的欢喜雀跃,反而感慨万千:这个叫张飞的黑脸少年,虽然年纪尚小,却勇武非常。自己今日能够取胜,不过是仗着战斗经验丰富、身体状态正处于武将巅峰,侥幸而已。假以时日,这少年必定能成为不下黥布、彭越那样勇猛的武将!
谢驰平日里最喜欢结交各路英雄好汉,如今见了张飞这么个好苗子,自然是越看越喜、越瞧越爱。一时之间,把之前的口角都忘在了脑后,拍着张飞的肩膀大笑道:“好小子!好身手!我请你喝酒!”
张飞也是一片赤子之心。经过这一番酣战之后,心中对谢驰只有敬佩之情再无挑衅之心,瞪着两只锃光瓦亮的眼睛大笑起来。
见两人这幅勾肩搭背亲亲热热的模样,关羽心中深感无奈。
按照之前议定的计划,他和张飞需要先用武力威慑住三位司马,压制住他们的气势,然后再由刘备出来说好话收尾。结果现在,你张益德不仅没能打赢谢驰,还和他哥俩好地聚到一块儿喝酒去了!
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一刻,关羽心中再次涌现了和几天前相似的无力感:带不动啊,真的是带不动啊……
没办法,关羽只好上前一步,亲自将跑偏的了剧情线给拉回来:“谢司马有如此身手,想必徐、陈两位司马亦是个中翘楚。某不才,还想向两位司马讨教几招。”
陈刃眼珠子一转,就大体明白了刘关张心里打的算盘。这可不是巧了吗?刘关张三人的计划和自己这边的计划有八分相似,恰好撞到了一起。这一架,他就是不想打也得打。
陈刃取过自己的大戟,傲然道:“我来与你一战!”
陈刃信心满满。谢驰的骑术、武艺皆逊色于他,尚且轻松取胜。自己面前的这个红脸小子,年纪还不到弱冠,身形也并不十分魁梧,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这一战,他是绝对不可能输的!
陈刃催动马匹,以奔雷之势直冲而出!烈日之下,雪白的冷光在兵刃上熠熠生辉,刺得人眼疼目瞎、胆战心惊。刹那之间,一声尖利的碰撞声如雄鹰一般直冲天际。
众人还没来得及从那惊人的声响中拉回思绪,陈刃和关羽两人已经错身而过。关羽手中的大刀被斩成两段,而关羽手中那半截刀柄上则挂着陈刃的兜鍪。
关羽遥遥地望了眼插在地上的刀刃,叹道:“某输了。”
陈刃勒停马蹄,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自己的脖颈,片刻前的笃定和热血消失得无影无踪,后背上出了一大片冷汗。他默了半晌,最终幽幽地叹了口气:“是我输了才对。”
他斩关羽之刀,关羽分毫未损,并非是他手下留情,而实在是因为他不能。
关羽挑走他的兜鍪,他分毫未损,却并非是因为关羽不能,而实在是因为关羽手下留情!
这一来一去,一增一减之间,谁输谁赢,谁更强,一目了然。
陈刃抬头看向关羽,心中感慨万千。这一战,他输了,固然有因为大意轻敌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对手关羽的强悍!而这位关羽,听说如今才十六岁。如此年少就如此勇武,日后必定更加了不得!
一刹那,陈刃的心头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各种热烈的情绪,有欣赏、有钦羡、有喜爱、有相投……他也终于明白谢驰为什么会在和张飞交战后露出那种傻乎乎的笑容,还抛下他们的谋划主动和张飞结交。
这样的少年英雄,这样的勇武好汉,实在是令人相见恨晚啊!
于是,向来自诩沉稳多思、喜怒不形于色的陈刃也步了谢驰的后尘,开始热情地与关羽勾肩搭背、把臂交好。
关羽虽然一直牢牢地记着他和刘备的计划,但陈刃实在是太热情、太真诚了。而且像陈刃这样武艺出众、心思坦荡的人,也极对关羽的胃口。
于是,几番拉扯之后,关羽的态度还是不由地放松了许多。
在场地外围,阿备将一切尽收眼底。虽然自己的方略已经宣告彻底失败了,但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愤怒与不甘,反而多了许多欣慰和喜悦。
原因无他,他发现陈刃和谢驰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啊!
在后世关于三国的各种讨论中,大家公认“缺少人才”是季汉正权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君不见,曹魏那边的人才就像是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怎么折腾都用不尽。戏志才死了,有郭嘉顶上;郭嘉死了,还有荀攸、钟繇、程昱顶上;一代们都死了之后,又有二代中的杨修、司马懿、钟会顶上。
这些人的人品、忠心到底怎么样,先抛开不谈,那能力的确是个顶个的强。
反观季汉这边,那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穷得小偷来了都得扔下两袋米。
人才不仅少,而且还断档,叫得上名号的关羽、张飞、诸葛亮、徐庶、庞统、法正等人没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拿到出手的人才了。
到最后,更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徒增了一段令人心酸的三国笑话。
而现在,两个可以和关羽、张飞战成平手,甚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