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若能晓之以情理,许之以高官,必定能将其拉拢过来。到时候,大将军实力大增,区区宦官又何足为惧?”
曹操的分析合情合理,何进终于收起眼中的杀意,拊掌大笑道:“孟德言之有理,说服涿侯之事便交给你去办。至于本初所言诛灭阉宦之事……”
何进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转开了视线:“容后再议。”
何进府里的议事结束之后,曹操纵马追上了袁绍,有些不高兴地埋怨道:“本初兄,你说宦官就说宦官,何必牵扯出玄德?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的一句话,玄德差点就要没命了!”
袁绍道:“我不过是实话实话罢了。既为大将军臣属,自当尽心竭力。”
“那也不能什么都不管不顾吧!”曹操气得甩起了鞭子,从深红色直裾下伸出的双腿在马肚子上不住地晃悠,“就算是实话,你也可以说得委婉一点呀——就像我刚才那样。咱们三人好不容易再见一面,怎么能刀兵相向呢?”
袁绍转头:“你很想见刘玄德吗?”
“那当然!”曹操捋了捋马鞭,一下子抽在手心里,笑道,“你说,咱们一起向大将军进言,让玄德留在雒阳做执金吾怎么样?到时候咱们三人就像以前那样,入朝时一起为陛下尽忠、为国家效力,休沐时一起走鸡斗狗、跑马饮酒,多好呀!”
袁绍看着曹操,嘴角也忍不住微微翘起。但他很快收敛了神情,就好像小孩子做了错事般惊慌地收回了手。
他垂下了眼眸,悠悠地叹道,“是呀,多好呀。可惜……”
袁绍没有再继续往下说,而是一拨马头,快速地跑了出去,跑进了雒阳城深深的街巷中,跑进了如墨般漆黑的夜色里,任凭曹操在后面如何呼喊,也绝不回头。
刚一进宅邸,袁绍便被仆从请到了书房里。
哪怕如今袁绍升做了司隶校尉,依然如同十年前那样住在袁氏的宅邸中,和其他族中的亲友住在一起。
外人见了,都要夸一句家风优良,并对着那“四世三公”的光环露出钦羡的目光。
但袁绍却只觉得讽刺和可笑。
外人眼中的光环和荣耀,在他看来,不过是镣铐和枷锁。
如今,袁氏的族长依旧是袁隗。现在,他的官位比三公更进了一步,做了当朝的太傅,与大将军何进一起参录尚书事,共掌朝堂。
“怎样?”袁隗一边摆弄着身边的鲜花,一边头也不抬地问道,“大将军同意诛灭阉宦了吗?”
“大将军说之后再议。”
袁隗停下手,深深地叹了口气:“本初呀,你在大将军身边呆了也有十年了吧?怎么连这点小事也劝不了他呢?”
袁隗的语调极轻极浅,但其中沉重的威压却如同泰山一般直直地压在了袁绍的身上。袁绍的心狠狠一颤,刹那间仿佛又重新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小时候,回到了那些被藤条和木棍严厉管教的日子里。
袁绍立刻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地贴在地面上,不敢有一丝一毫地不恭顺。
“侄儿无能。”
“说告罪的话是最没用的,干好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袁隗瞥了一眼袁本初的发髻,重新将目光移回到花枝上,轻声道:“还记得我之前教你的棋局吗?作为一个优秀的棋手,下棋的时候,不要只着眼一子一眼。要放眼全局,要灵活地调用手里的所有棋子。”
袁绍依旧恭顺地叩着首:“侄儿受教了。”
袁隗:“下去吧。下一次,我要听到成功的好消息。”
“是。”
袁绍拐过一廊角,回头深深地望向那透着昏黄灯光的书房。
在袁隗的眼中,天下是他的棋盘,他是悠闲自得操纵一切的棋手,袁家宝贝的继承人袁基是下一任棋手。他们天生高贵,他们天生不凡。
至于棋子。天命在身的刘辩是棋子,位高权重的何进是棋子,血脉亲人的自己也是棋子!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人不是石头做的棋子,人是有血有肉的活物,会思考、会行动,更会反抗!
谁说他袁本初终其一生只能做一颗棋子的?总有一天,他会离开棋盘,成为那个执掌一切的棋手!
而另一边,刚走到临沂县地域的诸葛亮突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10-120(第7/17页)
被一人一马拦住了去路。
那截道的青年身形十分魁梧,黝黑的脸庞上胡须虬髯,一双眼睛直直地发着狼一般的精光。
这是个杀过人的人。
卫强立刻做出了判断,“唰”地抽出了腰上的长剑。
“留下车里的人!”
那壮汉大喝一声,从腰后抽出短戟,“嗖”地一下扔了出去。
第115章 壮士请留步
那壮汉从腰后抽出一支小戟, “嗖”地一下甩出去,直直地飞向诸葛亮所在的方向。卫强心中一凛,提着宝剑冲到诸葛亮身前, 一个泰山压顶般的下劈将飞戟砸进了地里。金属的戟头与土石碰撞,发出凛然刺耳的声音。
葛卫两人还未舒口气,又一支小戟贴着地面紧随而来。那小戟的角度极为刁钻, 将卫强的小腿和马匹的腿部对成了一条直线。
如果卫强功夫不到家, 必定被一戟砍伤下肢,失去行动能力,到时候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诸葛亮被人掳走;如果卫强功夫到家,躲过了小戟, 那么在他身后拉车的马匹就将受到重伤, 车上的诸葛亮也会被人掳走。
好精妙的功夫!好伶俐的心思!
卫强心中暗叹, 一咬牙,将宝剑直插进地里,硬生生地挡住了那飞来的一戟。随后抽出宝剑, 拼着身上受伤, 也要拉近两人的距离, 用以压制壮汉手里的飞戟,护卫好诸葛亮的安全。
“好功夫!”
那截道的壮汉显然也是个豪阔的性子。他见卫强接连接下他两记飞戟依旧毫发无伤, 顿时眼睛一亮, 忍不住生出英雄相惜的感情来。他手持小戟, 也向着卫强猛冲过去, 一边出招一边大叫,打得酣畅淋漓, 那专心致志的模样反倒把一开始的目标诸葛亮给抛到了脑后。
诸葛亮坐在车上, 心中有些无语。
若他是那壮汉, 早有千百种办法悄无声息、毫不费力地将自己拿下,哪里用得着与卫强缠斗至此。不过转念一想,人与人之间毕竟不同,也正因为这壮汉勇猛有余智计不足,他才能安坐至此,有功夫继续谋划。
诸葛亮悄悄探出头去,仔细观察。
只见那壮汉的招式与他的性格体型一样,大开大合,刚猛强硬,膂力过人。对面的卫强则机敏灵活,招式变幻,既又硬功夫能抗下壮汉的巨力,又有技巧能躲开壮汉刁钻的进攻。
诸葛亮暗中看了片刻,心中有了底,便开口道:“壮士这些招式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毫无章法,实则暗合八卦之意,阴阳交错、刚柔并济,如波涛翻滚一般连绵不断、变化无穷。只可惜,壮士不谙八卦真意,不能将招式融会贯通,构成一系,招式之中多有漏洞。阿强,你只需从东面进攻,便能将其擒住。”
壮汉一听,哈哈大笑道:“你都说出来了,还怎么抓我?傻瓜!”
抬头见卫强的宝剑果然从东南方向而来,壮汉心里一乐,一边举戟抵挡,一面向西面移动。结果刚走出一步,就被藏在草丛下面的树根给绊了一下,当场就身形不稳被卫强给擒住了。
诸葛亮抿唇一笑,骄傲地抬了抬下巴:“你说谁是傻瓜呢?”
壮汉恍然大悟,当即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怀疑人生。
“之前某就听说琅琊诸葛家的二公子聪慧过人,不同寻常。之前某还当人吹牛,从不相信。今日一见……”壮汉叹了口气,扔掉了手中的小戟,拱手行礼,“某心服口服。”
见壮汉彻底没了再战的心思,谨慎的卫强这才将宝剑收回剑鞘。
诸葛亮问起壮汉的姓名籍贯,壮汉道:“某姓典,名韦,陈留郡己吾县人。因在家乡犯了事杀了人,如今到处流亡。”
卫强听到此处,不由地皱起眉头,握紧宝剑,暗暗将诸葛亮护在身后。这种危险分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杀性大发,可不能让他近了二公子的身。
诸葛亮又问典韦为何杀人。典韦据实答道:“那睢阳李永行事张狂,平日里不但欺压百姓,还打杀了我的好友襄邑刘氏一家三口。我气不过,就将那李永和他的妻子杀了。”
“你为好友报仇,可见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诸葛亮点了点头,“可是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拦路掳我呢?”
说到这个话题,典韦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我在外流亡多年,手里不宽裕。听说琅琊诸葛家的二公子走失,诸葛家出二十金重赏寻回公子的人,便想着挣上一笔。”
诸葛亮仔细观察典韦,见他目光如炬、气质周正,是个心思纯良之人,再听他为友报仇的事迹,更感叹他的忠义豪爽,心中便不由地起了招揽了心思。
他这次去雒阳,走得匆忙,身边只带了卫强一个人。他虽然自负聪慧,能用智计解决各种事情,但谁又嫌弃帮手多呢?典韦如此忠义勇猛,若能得他的相助,刘备的安全便能多一层保障。
主意一定,诸葛亮便道:“拿到二十金,不过是解决了一时的困境。若能得朝廷功名,那才是真正的一世无忧。如今就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不知壮士意下如何?”
典韦听了,顿时眼睛一亮,心中欢喜。
流亡的生活看起来自由自在,可一来要隐姓埋名,二来要远离家乡。不仅没有正规的收入,时常饥一顿饱一顿,而且还不能见到家人朋友,没有情感慰藉——这样的日子,过起来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正常人谁愿意一直这样流亡在外呢?正常人谁不想过安稳日子呢?更何况是得朝廷功名,光明正大地衣锦还乡,正常人谁不想呢?
典韦当然也想,当即答道:“愿闻公子之意。”
诸葛亮道:“我主乃是先帝亲封的‘御弟’,当今天子的皇叔、涿县县候、辽东郡太守刘玄德。不仅礼贤下士,而且用人选才不拘一格。许多善植老农、巧心工匠,甚至是商人,都能获得任用。壮士勇武过人,又忠义有节,若能侍奉我主,必定前途无量。”
典韦在外多年,一直听说刘备的贤名,心里早就想要去投靠。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成行。
如今听说诸葛亮有门路,典韦喜不自胜,当即拜倒:“韦愿为刘府君效力!”
于是,诸葛亮便带着卫强和典韦重新出发,向着雒阳城继续前进。
朝廷之上,宦官们也不是傻子。
十常侍知道何进看不顺眼他们,一直在努力想办法运作。
他们先是出卖了蹇硕,想以此做投名状,投靠何进集团。——失败。
于是,他们又投靠董太后集团,通过帮董太后出谋划策来获得权势,对抗何进。——失败。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于是又想到要投靠何蕾何太后,以此自保。于是,十常侍给何蕾的母亲舞阳君、弟弟何苗送了许多的金银珠宝,请求他们为自己说好话。十常侍之首的张让也反复求见何蕾,各种低声下气、述说旧情。
何蕾听了张让的话,不由地笑了起来。
如同远山一样秀丽的黛眉微微下弯,饱满润泽的朱唇轻轻掩盖在蒲草编成的便面扇后:“孤进宫确实受了你们不少照顾。可是张常侍,孤让亲妹妹嫁给你的儿子,便已经还完了这份人情。如今想让孤帮你们,于孤又有什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10-120(第8/17页)
好处呢?”
张让道:“陛下年幼,事事少不了要太后做主。可太后身居深宫,行事多有不便。我们这些宦官虽然年老体衰,但是干些跑腿传话的活还是可以的。只要太后能保住老奴们的一条命,老奴们愿意像侍奉邓太后、窦太后那样,侍奉太后您!”
张让这番话听上去平平无奇,但他在语气中特意加重的“邓太后”、“窦太后”却如两块沉重的石头一般,在何蕾的心湖上投出了涟漪。
邓太后、窦太后,都是后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执政太后。她们虽身居深宫,却执掌天下;虽身为太后,却执掌皇权。
她们,是大汉王朝实际的掌控者,是万里江山的实际拥有者!
现在,她已经是太后了,为什么就不能更近一步成为实权太后呢?
何进这个哥哥虽然好,但到底隔了一层。自己若是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还得先征得他的同意,说起来也令人泄气。倒不如自己攥住权力,想要什么就去拿、想做什么就去做来得痛快。
何蕾从妆奁中拿出一支黄金发簪,一颗鲜红如血的宝石镶嵌其上。在阳光的照耀下,血红的宝石熠熠生辉,如同世人蠢蠢欲动的心。
真美呀……
谁能拒绝这样的美呢?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