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明的矛盾,在大清同样存在。
他都能看到的矛盾,皇上不可能看不到,但皇上只是口头约束,私下敲打那些出头鸟,从没想过用重典。
他问过太子为什么,太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因为大清的根基不是百姓,而是八旗。”
皇上天天把《贞观政要》拿在手边把玩,想要比肩唐太宗,成为一代圣主明君。独独忘了,《贞观政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如果太子也这样认为,大清或许很快便能追上前明的脚步。
“你最近好像瘦了一些,回去炖个鸡汤喝吧。”姜舒月不知道印四是谁,也不知道这一趟民生之旅,让印四想到了这么多。她只想在婚前给他交个底,顺便显示一下实力,为下一步的谈判做准备。
他垂眼看她,只能看见一个毛绒绒的发顶,忍不住抬手揉了揉:“不是想吃蘑菇和木耳吗?”
姜舒月偏头,躲开对方的魔爪:“山里的蘑菇和木耳都被采光了。”
左家有晾晒蘑菇干和木耳干的习惯,夏天采摘,晒干了冬天吃,也是一道好菜。
想来村里其他人家也会。
说话间已经走到小院门口,四阿哥看了一眼萎靡不振的小姑娘,吩咐长命备马。
第43章 想吃
“公子,快吃饭了,要去哪儿啊?”长命边准备边问。
他吃惯了宫里糟糕的侍卫饭,很珍惜在小院里吃的每一餐饭食。
舒月姑娘大方,给东屋端什么菜,都有底下人一份。
量不算很大,胜在一模一样。
别说在宫里,便是在普通的大户人家都不可能。
有资格吃到主子剩下的饭菜,那都算是体面的奴才了。
宫里下人伙食最好的地方,非毓庆宫莫属。倒不是太子有多体恤下人,而是太子的膳食丰盛,有时候竟然比皇上吃的花样还多。
相比毓庆宫的奢靡,阿哥所就要简单许多。
大阿哥搬进阿哥所,先是有惠妃娘娘的照顾。成亲之后,又添了一个福晋和几个侍妾,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三阿哥端午之后也搬进了阿哥所,荣妃娘娘总派人去送吃食。虽然三阿哥还没有成亲,日子也过得相当滋润。
同样是有亲额娘的阿哥,四阿哥在佟佳皇后薨逝之后就搬进了阿哥所,也不见德妃娘娘上过心。
别问,问就是忙不过来。
德妃娘娘养着十三和十四两个小阿哥,可惠妃娘娘和荣妃娘娘也没闲着,人家怎么就有时间管儿子。
再加上四阿哥平时不重口腹之欲,基本上大膳房做什么就吃什么。主子都吃不好,奴才们的饭食可想而知。
只有在雾隐山这个小院,长命才能吃上一顿好的。
四阿哥看他一眼,没理,也不用长命牵马,自己牵起缰绳朝外走去。
长命见四阿哥沉着脸,并不敢问,只偷偷压低声音问姜舒月:“姑娘,公子这是要去哪儿啊?都快到饭点儿了。”
姜舒月也不确定,就摇头,然后看见牵着马走远了的少年站定,回头问她:“还想不想吃蘑菇木耳了?”
姜舒月实话实说:“想吃。”
少年似乎被气笑了:“想吃,还想不劳而获是吗?”
听出不对,姜舒月忙跟上去,小声嘟囔:“谁知道你要带我去。”
然后头上挨了一记爆栗,揉着脑袋被人抱上马背:“不带你,爷怎么知道哪种蘑菇能吃哪种不能吃。”
从田庄到围场本来只有一条路,马车进不来,也不方便骑马,只能步行。
但姜舒月小小一只,体重又轻,骏马驮着她并不费劲儿。
直到上了大路,四阿哥才翻身上马,带着她风驰电掣朝围场而去。
姜舒月本来还想嘴硬一下,很快就被吓得直往对方怀里钻,根本说不出一句话。
围场有一大半在山里,只不过是比较平坦的那一边,可以跑马打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40-50(第7/28页)
这里的侍卫不少,还有几个管事,也有灶房提供伙食,却没人愿意进山采摘,导致野菜、蘑菇、木耳横行。
姜舒月背着小背篓,欢快地行走在野生食材的世界里。
“好大一片珊瑚菌啊!”姜舒月这边打着鸡腿蘑的头,眼睛已经盯上了不远处的一片淡黄。
“如此鲜艳的蘑菇……能吃吗?”在四阿哥的认知里,带颜色的蘑菇都有毒,而且毒性很大。
“颜色这么淡,哪里鲜艳了。”
姜舒月挖出一窝鸡腿蘑,抬眼见印四已经拎着小树枝,一窝一窝地打起了珊瑚菌的头,不由失笑。
等这一大片珊瑚菌采摘完,姜舒月的小背篓已经半满了,背着有些沉。
她才活动了一下肩膀,肩上就是一轻,背篓被转移到了印四身上,听他指挥:“你去前面察看,能吃的就用树枝打一下头,我来采。”
姜舒月接过他手上的小树枝,一路打过去,采摘的速度果然快了很多,收获也是相当丰富。
有一窝一窝长的鸡腿蘑,有一片一片长的珊瑚菌,还有大颗大颗长的黄粘盖牛肝菌。
离开的时候,姜舒月居然在杨树林里找到了五六颗似乎被时间遗忘了的新鲜羊肚菌。
炒菜的食材有了,煲汤的也有了。
羊肚菌鲜肉瓦罐汤的美味,谁能抵挡。
满载而归的路上,印四的马骑得很慢很慢,慢到姜舒月都怀疑他随时准备停下。
“再慢一点,回去都要做晚饭了。”姜舒月抱着小背篓,原地择起了菌子。
背后的少年应该是笑了,胸膛起伏:“午饭赶不上了,吃晚饭也不错。”
姜舒月扭头白他一眼:“你有时间,印公子未必有。”
四阿哥哼笑:“他比我闲。”
这话倒是真的。
太子病过一场之后,跟个游魂似的,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早朝站班的时候,皇上问东,他答西,皇上让他打狗,他骂鸡,总之驴唇不对马嘴。皇上一气之下,给太子放了假,让他好好调养。
这不,才放了假,跟谁都没说一声,又跑这里来了。
如果可能,太子恨不得住在这里,吃晚饭简直正中他下怀。
四阿哥也很想留下吃晚饭,奈何不愿便宜了太子。
于是提醒姜舒月抱紧小背篓,打马回了田庄小院。
本以为他们已经吃过午饭,谁知还没有,一个个的都在等。
“公子,你们再不回来,二公子都要派人去找了。”长命肚子饿得咕咕叫,尤其闻到番茄炖牛腩撒上香菜的香味,差点馋哭。
四阿哥进院之后,也闻到了牛肉和番茄充分炖煮,彼此激发出的香味,再配上香菜,味道闻起来香极了。
宫里经常做这道菜,但不知是少了什么佐料,闻起来竟不如小院里的诱人。
“老四,你是不是也在想家里和这里炖牛腩的区别?”太子手里拿着咬了只剩下一半的番茄走出来,“区别在番茄。这里种的番茄特别红特别甜,比家里用的那种个头大很多。”
等太子说完,冯巧儿乖巧地端出一盘洗过的番茄,递到四阿哥面前供他挑选。
左小丫几乎同时端来铜盆和布巾,请他净手。
四阿哥一边净手,一边惊讶于太子居然能独立思考了。
自从上次生病,太子一直浑浑噩噩的,问他点什么反应特别慢,想半天也回答不上来。
皇上都放弃了,让太子静养,没想到一来小院满血复活。
四阿哥拿起盘中最红的一个番茄,咬上去,酸甜的汁水立刻在口中炸开。他赶紧吸了一下,满嘴都是酸酸甜甜的味道。
“是不是比西瓜还甜?”
太子扬起手中番茄问四阿哥,却把姜舒月吓了一跳。
就算她种的番茄是培育改良过的水果番茄,甜度也不可能赶上西瓜。
又想起这个时代玉米种出来之后那副瘦小枯干的模样,不禁有些同情起这个时代的人来。
不过她,姜舒月,已经找到未来归宿,和保护伞了。只等印四撑伞为她遮蔽风雨,她将把这个时代从美食荒漠变成美食的乐园。
在回宫的路上,四阿哥时不时看太子一眼,太子知道他有话要说,便朝后挥挥手。
身后的随从见状,齐齐勒了一下缰绳,与主子们的马拉开距离。
“想问什么就问,不用总盯着我看。”太子转头,对上四阿哥的目光道。
四阿哥并没闪躲,当真问了出来:“二哥似乎心情不错?”
太子点头:“青山绿水,民风淳朴,我喜欢这里。”
四阿哥追问:“是喜欢地界,还是喜欢人?”
太子看他一眼:“都喜欢。”
那日老四来找他,正赶上他失态,浑浑噩噩之下对老四说了实话。
他试过了。
但戒不掉。
老四从小就独得很,性格孤僻,不合群,却极其护短。
他身边的奴才,他怎么使唤都行,怎么骂都行,但不能被别人使唤,更不能被别人骂。
有一回长命被大阿哥迁怒,挨了一脚,四阿哥便带着长命去找大阿哥理论,甚至闹到了惠妃处。
最后还是佟佳皇后出面,才算把风波平息。
老四对身边的奴才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他未来的福晋了。
太子问过皇上,老四的亲事定下了,正是乌拉那拉家的二姑娘。
“我今日特意带她离开,见二哥情况还好,可见戒不掉一说是二哥臆想出来的。”
四阿哥垂下眼睫,并不看太子,话说得十分不客气:“二哥最好分辨清楚,到底是喜欢地界,还是喜欢人。”
太子微微蹙眉:“你呢?你喜欢什么?”
四阿哥看向远方:“皇上已经替我选好了。”
看他这反应,就知道心里一定很介意,太子难得推己及人一回,可他一时也分辨不出:“多给我些时间。”
“在明年大选之前。”四阿哥给出时间限制。
太子挑眉,他以为四阿哥会说下个月初十,没想到竟然宽限到明年去了。
老四独是独了点,可当初他让老四跟在身边,正是看中了他性格上的缺陷。
也是因为这点缺陷,才让老四与自己一样,从来都是独来独往。
一个人在黑夜里独行久了,也有渴望结伴的时候,他和老四就是这样。
他才向老四释放善意,老四便毫不犹豫来到他身边,哪怕经常替他背黑锅,也无怨无悔。
这一回老四更是把亲事都搭了进去,太子想到这里,轻声说好。
另一边的乌拉那拉家,觉罗氏耐不住女儿央求,也说了一声好,又补充:“你去看看可以,但要避开初十那一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40-50(第8/28页)
据说那日太子会带人过去,撞上也是麻烦,不如避开。
“为何?”舒心不解。
觉罗氏没给她解释:“避开就是。”
舒心疑惑,但第一次去还是打算听母亲的,特意避开初十。在十一日那天派人前去知会,得到同意后,十二日启程去雾隐山田庄。
“二房极善钻营,二福晋更是长了一副玲珑心肠,姑娘对上二房的人,要格外小心。”常妈妈不知道大姑娘此来的目的,总觉得要算计她们姑娘似的。
也不怪常妈妈草木皆兵,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大选大姑娘也会参加,与二姑娘有竞争关系。
不孝子投靠长房,与姑娘的缘分算是尽了,常妈妈希望姑娘能嫁个好人家,到时候打脸那不孝子,和整个长房。
常妈妈是家生子,从小在高门长大,后院里那些见不得人的腌臜手段见过不少。
其中就有姐妹俩为了争一门好亲,暗中较劲,给彼此使绊子。
甚至闹出人命的都有。
听常妈妈这样说,姜舒月都有点害怕了:“要不我明天装病吧,将她打发走。”
她宁愿下地干活,去伺候庄稼,也不想跟浑身八百个心眼子的人接触。
常妈妈听完直摇头:“那怎么行,姑娘明年就要去参加选秀了,这时候可不能装病。说不定大姑娘就是来找姑娘麻烦的,要是知道姑娘病了,回去还指不定怎么说呢。”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