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并肩走着,路上有行人路过都要瞟一眼,江盈知只顾着问,“图腾?原来可以自己选图腾的,我还以为只可以用鳌鱼。”
王逢年走在外?侧挡着人,他说:“其实只可以用鳌鱼和?海泥鳅,鳌鱼在古代?传说里能立四极,也就是?极远而宽阔的地方,大家认为能辟邪。”
“至于海泥鳅,”他轻轻笑了声,“是?大家嘴里说的龙王外?甥,专门管鱼类的鱼皇帝。”
要是?在街上逛,没话聊两个人会显得很别扭,可这会儿江盈知倒是?全无?这种感觉,她觉得很有意思,“这海里的泥鳅也能当统领了。”
王逢年见她爱听,又说了点其他的,比如渔民三?月出?海,看见第一条大鱼浮出?水面的时候,要敬奉它为鱼神,撒米粒,送它船旗,以保佑平安。
又比如渔民把海里不认识的鱼称为海怪,又叫海和?尚。
如此?便一路聊着,穿街过巷,到了一间屋外?挂着五颜六色船旗的铺面,店里有伙计过来迎接。
“王老大,你上次要的料子?全都到了,请跟我上楼来。”
伙计在前面领路,请两人坐到靠窗的包间里,窗户大开,能看见底下吵嚷的人群。
等?江盈知看够了,转身的时候桌上已经摆了很多?三?角旗,颜色红黄黑白等?都有,还有同配色的波浪边。
“你可以自己搭一搭,”王逢年把旗子?转过来,“我的第一面船旗是我娘在的时候,她领我来这个铺子?里做的。”
“那时你配的什么颜色的,”江盈知问了句,她知道王逢年的娘早就故去了,只有一个不着调的爹。
王逢年点点红色的旗子?,“是?红旗黑字,没有边,没有写名字,只写了个顺字。”
“那我写个满字,”江盈知挑着不同颜色的船旗,顺嘴接话,她挑出?蓝色的旗子?和?白边,最喜欢这个配色。
王逢年突然说:“所以是船满鱼满网满。”
“你还记得啊,”江盈知有点惊讶,那还是?她被?王良请过去教老王头做饭时,顺嘴说的。
王逢年嗯了声,“很顺口。”
他又说:“船旗除了写自己名字,还要写吉利话,你看看。”
他又把一本?小册子?递过来,江盈知看了眼,上头全是?诸如吉星高照、风调雨顺的话。
她选了个四海平安和?年年有鱼,桅杆上的定风旗她还是?要了鳌鱼旗,虽然绣的麻烦了些,可真的很威风。
船旗是?船的门面之一,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渔家四时鲜》 60-70(第5/27页)
能马虎,王逢年让她多?做点,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光做船旗,江盈知交了二两的订金,毕竟这不管花边还是?鳌鱼都得要绣娘一点点绣,很费时费力。
至于上头要印的满字,店家让江盈知自己写在纸上,到时候拓印到木块上,木工师傅会刻好,可以直接用,这块印板会永远留在这家店里。
她写了个很端正的满字,店家笑着收起,“等?刻好我就给你放在左边这里啊。”
王逢年朝着店家微微点头,毕竟他名字的印板就在那。
江盈知从铺子?的楼梯上走下来,她语气透露着兴奋与欢喜,“以前对船的期待只有一点,现在我对新船的期待已经很高了。”
大概是?有了参与感,而且在自己选着船旗配色的时候,都给她这艘船是?她的那种确定感。
王逢年面上有了浅淡的笑意,“等?它造好还有点不少时间,倒是?船旗的话会早些,到时候我会告诉你。”
从卖船旗的铺子?里出?来,其实还早,王逢年也没有想过去街上,又热又挤,他提议,“不如去做灯,今晚还有鸟灯舞。”
“你会做灯?”江盈知倒退着走了几步,王逢年说:“别这样走。”
他又回答她的问题,“会做一点,你会不会?”
“我不会啊,”江盈知摇摇头,她没有做过灯,尤其是?竹篾做底纸糊的灯。
王逢年今日?出?奇的有耐心,“我可以教你,你学会了,也可以给你妹妹做一盏。”
“走吧,这压根难不倒我,”江盈知很自信。
到了专门做灯笼的铺子?里时,她蹲在地上一脸懊恼,“比我想的要难。”
不是?那种直筒形的灯笼,铺子?里挂的灯笼都是?各种形状的,比如鱼灯,有鲳鱼灯、螃蟹灯、龙虾灯,双合鱼的这种灯形很有意思,是?一身两个鱼头的。
除此?之外?还有鸟灯,海鸥、海燕或者是?白鹤,每个都栩栩如生,但难度不小。
要割竹条有的还要往回压,以及牢牢固定,江盈知对做食材雕花很感兴趣,也能耐得住性子?,但是?这种只有根细骨架要拼接的,她沉默地想,现在说买还来得及吗。
“那你帮我吧,”王逢年拿着白宣纸,他低头寻找合适长短的竹篾,轻声说:“我给你做个白鹤灯。”
“不要给我做啦,你自己给自己做吧,”江盈知觉得奇怪,“我可以买。”
王逢年没有立即接话,他选好竹篾抬起头说:“那你到我这买吧,我很便宜。”
江盈知见他刚不说话,以为被?打击到了,没想到他这么说,又扑哧笑出?了声,她点点头,“好啊,但是?要看看王师傅的手艺。”
“王师傅手艺挺好的,”王逢年回了句,他不是?在说假话,他的手很灵活,几根竹篾在他的手里弯来绕去,立马有了鸟头的形状。
他做的骨架并不复杂,不需要太多?细骨骼,只是?拼接的时候相对麻烦了些。
江盈知坐在个小矮凳上,并着腿,给旁边真正的纸灯师傅让路,托着腮说:“要这是?鱼骨的话,我能给你搭一个仙鹤。”
“那要很大的鱼骨了,”王逢年说完,又很顺口地喊,“小满,帮我拿一下那边的浆糊。”
“这个吗?”江盈知拿起地上的浆糊,伸手递过去,王逢年也伸手过来接,他温热的指腹搭在她的手背上,轻轻的碰撞,而后又立马撤离。
江盈知抬眸看他,王逢年低垂着眼避开,手摩挲着浆糊罐子?,罐子?壁上有浆糊,他的手指也沾了点。
明明这间铺子?里充斥着很多?的声音,篾匠在劈着竹子?,纸匠一边哼调子?一边喊旁边的人过来拿灯笼,还有店家招呼其他人的声音。
吵嚷纷杂,这一处却又出?奇得安静,有的人都能听见自己怦怦如雷的心跳。
当男女双方不说话时,氛围便变得奇怪起来,像是?平静的海面在积蓄汹涌的波涛,只等?待大潮汛的来临,而在此?之前,似乎风平浪静。
“那个,”江盈知尝试开口。
王逢年说:“要不”
两个人的声音撞在了一起。
没有出?现相互谦让的戏码,而是?王逢年接着说:“我的骨架做完了,等?会儿让其他师傅糊纸吧。”
“到时候记得跟我买。”
“嗯,回去吗?”江盈知还是?把话问出?了口。
王逢年撕着自己手上的浆糊,心下叹气,他没有答应,只是?说:“有家鱼铺的青蟹特别好,膏黄足,你要不要去看看?”
“这么快就有膏黄了?”江盈知又变得活泼起来,“那走走,我看看是?什么品种的青蟹,我们西塘关口的青蟹还不够肥,只能吃点蟹肉。”
王逢年把自己的白鹤骨架托付给纸匠,说是?请他先?糊,晚点会过来拿。
之后带着江盈知绕到了一家鱼铺里,那也是?在小巷子?里,门面不大,海鲜全摆在门前,盆里装着不少海货,很多?大鱼,但是?她一眼瞟见了大盆里的螃蟹。
她立即蹲下,仰头问店家,“我能抓起来看看吗?”
“白送你都行,”店家咧着嘴笑,本?想说自己受过王老大照拂,这些螃蟹是?专门留给他的,看到王逢年的眼神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江盈知抓了只螃蟹在手里,原本?张牙舞爪的螃蟹立马老实了,她沉浸在看螃蟹里,很少有人看螃蟹都会笑出?来。
笑容爬上她的眼角眉梢,江盈知反反复复地看,尤其盯着反面的软甲壳看了很久,确定是?黄油蟹。
它的壳里和?蟹腿都已经透出?橙黄色来了,这就表明里面积蓄了满满的膏黄。
正常的青蟹到了立秋后才渐渐变大,肉肥且蟹黄多?。
但是?黄油蟹却不一样,它也是?青蟹,却是?热夏里母螃蟹爬到沙滩上,受到暴晒后,蟹膏慢慢地转变为蟹黄。
持续的高温会让它的身体基本?全是?蟹黄,像是?凝固的黄油,行家管这个叫化?油,江盈知手上拿的这一只,就是?最好的“头手”,整只螃蟹除了薄薄一层蟹壳外?,里面全是?蟹黄。
她如果现在折断螃蟹的任意一只蟹腿,从折断处就能看见,那蟹黄如同融化?了的黄油一般,从断口缓缓流出?来。
至于稍微差点的,没有完全化?开的叫作二手,其次就是?膏油蟹,里头会有橙红色的膏块,吃起来有点沙沙的口感,却也很好吃。
江盈知很少能看见野生的黄油蟹,而且是?这么好的头手蟹,毕竟野生的要价特别贵。
后世的手段很多?,到她主厨的时候,有些黄油蟹是?人工用特殊的灯光,强行促黄得来的。
她真的很惊喜,对着手上的螃蟹爱不释手,忙问店家,“这盆螃蟹能不能都卖给我,价钱好说,要是?还有的话,我还要。”
店家看王逢年,王逢年说:“他卖的,家里有子?侄养青蟹,有这种膏黄蟹拿出?来卖的。”
“哎哎哎,对对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渔家四时鲜》 60-70(第6/27页)
店家只管附和?,而后才找回到思绪,立即道:“都卖给你,我们海浦青蟹多?,晚些海滩上都是?,这膏油蟹虽说难得,可毕竟我们那岛上青蟹多?,这样吧,你给五十文一只好了。”
“我们以前也没有卖过这螃蟹,你是?王老大带来的,就是?熟人了,以后还得仰你多?照拂,就给这个价吧。还有没有的话,我今晚就跟我大伯说声,让他给你找点来。”
店家边说边扯旁边的稻草,随意在手上绕着圈,“我帮你把这螃蟹绑起来。”
“不要绑,不要绑,”江盈知赶紧说,“再卖给我个桶吧。”
“啊,那行吧,”店家百思不得其解。
江盈知这段日?子?以来,除了看见江珧柱外?,很少有这么激动的时候了,哪怕看见海参鲍鱼她都觉得习以为常。
但是?她很喜
欢吃螃蟹,尤其没有蟹鳃蟹胃,只有满满蟹黄的螃蟹,谁不喜欢。
王逢年轻松提着水桶,走到她旁边,偏头问道:“这么高兴?”
“那当然,”江盈知这会儿又喊他年哥,“我们有句话叫作螃蟹上席百味淡,你就知道螃蟹有多?好吃了。”
“你跟我去食铺,我做给你吃一顿就知道了,”江盈知语气都很轻快,“不过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加其他调料了,只能清蒸。”
“等?下回青蟹熟了,我请你吃面拖蟹,肉蟹煲、干锅蟹,”她说了几个又闭上了嘴。
王逢年说:“怎么不讲了,不是?还有好多?吃法。”
“讲不下去了,我馋了,”江盈知实话实说。
王逢年闷笑出?声,不过倒是?加快了步伐。
一上午逛下来,回到渔港,出?奇的人少,庄轻舟也早就走了,江盈知在前门喊了几声,没人应,里头没人。
又绕到后门去,一看小梅给的纸条,她回来了一趟,留了句中?午在外?头吃不回来,带了海娃和?秀秀还有顺子?几个人玩会儿。
江盈知把纸条压在板子?底下,说了句,“有口福的时候也没有赶上。”
“年哥,你吃几只?”江盈知到了灶房里,那问话就很自然,她小心拿出?黄油蟹,准备自己吃一只尝尝味,其他的螃蟹肯定要留着跟家人一起分享。
王逢年在生火,他不是?能干站着等?吃的人,熟练地打着火石,“我吃一只,我不爱吃蟹 ”
“那吃不吃面,三?鲜面,”江盈知又问,她把螃蟹折好放进蒸笼里,从旁边的长桌处找丝瓜。
王逢年没拒绝,江盈知开始舀面揉面,最后削丝瓜,切着丝瓜还在哼着歌。
“在哼什么?”王逢年问了句。
江盈知把切好的丝瓜放在一旁,捞出?虾的时候说:“你要听啊,那我给你唱一段。”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