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留给医署几人便只剩等待。

    古代落后的通讯技术,注定了等待的煎熬。苍茫的雨,落在无垠的昏暗中,笼罩着整片大地。沉闷的空气散着潮湿的味道,亦如一张无形的大掌,久久压在人的胸口,压得人喘不过气。

    裴回一去便是四日。

    若按寻常的路程,四日足够邺城与陈留一个往返。然而在黄河汛期,水陆交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个时间显然会延迟不少。

    李明夷没有一刻像如今这样怀念现代社会。

    物理降温最常用的冰块,甚至只需一副橡胶手套,灌满冷水,在冰箱里冻上几个小时,就能成为救人的神器。

    “李,李兄。”

    正靠在病榻边漫无边际地回忆着,忽然听见青年微弱的声音。

    李明夷俯下身去,努力试图听清他的声音。

    这阵子林慎总是醒一阵、睡一阵,为帮助他保持清醒的状态,李明夷总会尽量与他进行简单的沟通。

    “我,我有一件事想拜托李兄。”

    滚烫的鼻息喷在脖颈上,带着灼热的温度。李明夷转过目光,注视向那虚弱抬起的眼眸。

    “你慢慢说。”

    青年干涩的唇角扯了扯,声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130-140(第3/17页)

    断断续续的:“若我挺不过这回,我想,想劳李兄你,将我此身带回陈留。”

    李明夷的眉轻轻拧起。

    他与林慎相识数年,却不知道他家在何处,父母安在。

    甚至忘记对方还是个不到冠年的孩子。

    他正打算出言劝慰,便听林慎咳嗽一声,以低弱的声音继续说道:“将我的……交给师兄。”

    李明夷喉咙蓦地一涩。

    对方却轻轻笑了笑,胸脯微微起伏着:“解剖用的尸首,只能捐赠,不能买卖,这不是李兄你说的吗?”

    李明夷默然回想着当初种种,点了点头。

    “我自幼跟随师兄从医,他的脾气,我最了解。他……绝不会放弃行医。”林慎搭下眼帘,唇畔,却仍浮着笑意,“你可别告诉他手术的事。”

    等解剖到肚腹里的颅骨,他会吓一跳吧?

    想到那幅场景,他便觉得有趣,身上的病痛也似轻了几分。他轻松地扬了扬眉,看向沉默以对的李明夷,心中那份积蓄已久的好奇再也忍耐不住,终是问了出口。

    “李兄可否告诉我,你……究竟来自哪里?”

    雷鸣轰然从天际炸落,紧接着是瓢泼如注的大雨。视野尽头的山川,也在雨幕中模糊为熟悉的景色。

    李明夷坐直背脊,望着大雨,目光之中,带了抹罕见的温柔。

    “一个很远的地方。”他说,“在那里,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之一。医生可以通过其他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直接看清人体的内部构造;也能通过抽取血液,了解病人的体内情况。那是个没有战乱,和平的国度,国家不会抛弃任何病人……”

    哒——哒……

    檐下不断有雨水滴落。

    “真是个好地方。”林慎亦转过眼眸,仿佛透过雨幕,遥望着什么,“若有一天,大唐也能……”

    啪。

    一颗溅落的水珠,重重砸进泥坑之中。

    似有一种预感流窜在空气中,李明夷与林慎的目光同时一凝。

    “李郎,李郎——”

    马和的声音,高调地穿破雨幕,向着监护室传来。

    “他们回来了!”

    李明夷倏然起身。

    不顾滂沱的大雨,甚至来不及撤下身上的隔离衣,他一头扎进跑进深深的雨幕,冲着声音的源头跑去。

    直到看到出现在门口的一幕,他的步伐不可思议地停住——

    一去四日的裴回,顶着一身带泥的蓑衣,正气喘吁吁地将怀里抱着的东西交给马和。

    而在他身后,几个生徒打扮的青年,统一背着硕大的药箱,也正规矩地站在门口。

    “愣着做什么?”

    熟悉的冷沉声音,自人群之后传来。

    与此同时,一道颀长的身影,跨过门槛,笔直迈出步伐。

    “林慎在哪里?带我过去,我来为他施针。”

    第132章  联合治疗

    一听这熟悉的声音, 马和挂在眉梢上的喜色顿时换成了惊讶。

    “谢郎?”

    闻声赶来的阿去,正打算帮忙搭把手,也跟着投去目光。

    似曾相识的身影伫立在雨幕中, 他眨了眨眼,想起来了——

    这位,不就是在陈留时担任手术助手的那个冷面医官么?

    裴回取个冰, 怎么把这尊冰山也一块搬来了?

    “他们都是来帮忙的。”裴回一边交托着手里沉甸甸的箱子, 一边扭头解释,“救人要紧,后面再细说吧。”

    “马兄先带谢兄去监护室。”

    此刻来不及叙旧, 李明夷与谢望交换过一个眼神,接着大步蹚过面前的雨水, 从裴回手中接下那个珍贵无比的木箱。

    沉沉的重量压在手中, 他环顾向一周年轻而陌生的面庞:“其他人和我一起, 去制作冰帽。”

    冰帽,并非字面意义上由冰铸成的帽子,而是将冰块灌入中空的橡胶帽子,再将之佩戴至患者的头部,以达到物理降温的目的。

    这个时代显然不可能有橡胶产品,李明夷早就想到这一点,将容器的原材料换成了木皮, 在等待裴回归来的同时,已经提前制备好了像模像样的木皮帽子。

    未免冰块从缝隙中直接接触皮肤, 他还仔细地在帽子里垫上了一层厚厚的布帛。

    “与冰块长时间接触的话,皮肤会被低温冻伤, 所以必须用其他材料进行阻隔。”

    一边向远道而来的生徒们解释冰帽制作的细节,一边将裴回千辛万苦带来的冰块敲成小块, 灌入已经消毒准备过的木皮帽子中。

    剩下还没用上的,则被小心翼翼地放进盖着草枝保温的箱子里。

    帮忙凿冰的生徒们搓着冻红的手掌,彼此互看一眼,目光之中透露出几分疑惑。

    以冰克热,听起来是理所当然。

    可面对深在脑府中的病灶,这种简单粗暴的治疗,果真能化腐朽为神奇么?

    无声的询问环绕在身边,李明夷没有急于解释,擦去凝聚在冰帽上的细细水珠,望向一墙之隔的监护室。

    的确,冰帽降温法只是一种更为强悍的物理手段,所能做的也仅仅是改变体表的症状。

    然而这一次,有另一种他曾不可理解、与之截然不同的治疗方式,将与它联合对抗人体深处的病因。

    ……

    同一时刻,监护室中。

    躺在床上的青年正被扶坐起来,解开笼在身上的衣物,露出瘦削见骨的后颈。

    一根细长的银色毫针,落在一节颈骨下的凹陷正中,被缓缓一压,刺入滚烫的皮肤。

    “……唔。”

    针刺的疼痛从穴位传来,青年微微皱了皱眉,额角沁出一线细细的汗水。

    施针之人仍不停手,一针落下,又接连在他手肘、手背连施两针,这才徐徐放下手臂。

    “我已在你大椎、合谷、曲池三穴施针。此法可疏风解表,调和营卫,暂且压制热症。”

    谢望直起腰背,神情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更添一分严肃:“然则病在脑府,单用针石,效力恐怕还不足够。”

    他将目光转向病榻旁的桌案。

    摆在上面的汤碗还逸着余温,空气中蔓延着熟悉的药材味道。

    在汤药上,他的老对手早已灵学化用,用不着他加以提示。

    同样,针药相协,这已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化解之法。然而要对付深在的病灶,即便是他亲自施针,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加上这个,就足够了。”

    熟悉的自负语气,挟着风雨之声,打破了这一瞬的安静。

    随之迈入监护室的是一道步伐明快的身影。

    在三人齐刷刷的注视中,李明夷三下五除二换上挂在门口的隔离衣,目光掠过林慎身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130-140(第4/17页)

    竖着的三枚银针,仿佛丝毫不感意外:“现在觉得怎么样?”

    林慎轻轻眨了眨眼,凝聚起精神,半晌点点头:“身上畅快了许多。”

    马和也用手背贴了贴他的额头,不由目露惊奇:“热症往下散了。”

    “这种针法的效果,至多只能维持一二日。”谢望冷静地补充一句,视线的焦点转移至李明夷的手中。

    一个做工无奇的木皮帽子,看上去并无特别的关窍。装在夹层内的,无疑就是裴回冒险求取的冰块。

    仅凭如此简易的装置,就可以持续不断敷冰降温。直白得出人意料的治疗手段,倒的确很符合这人一贯单刀直入的作风。

    “一两日就够了。”

    说着,李明夷快步走到床边,弯腰托起林慎的脑袋,小心翼翼将这个原始版的冰帽装戴上去。

    林慎本能地眯了眯眼,旋即缓缓睁开。

    ——没有想象中的刺激,冰凉的感觉隔着柔软的布帛徐徐传来,一丝丝融去脑袋里的燥热。

    “不用再强撑。”

    与此同时,一张同样冰冷的手盖上双眸,遮去眼前的事物。

    耳畔传来如释重负的轻柔声音。

    “现在可以睡了。”

    攒满的力气,仿佛被一句话轻轻戳破。林慎重新闭上眼睛,在久违的轻松之中,慢慢沉入安宁的梦乡。

    *

    将林慎交托给二人照管后,李明夷折回药房,这才有空向裴回打听起一路的见闻。

    “这段时日黄河水高,船夫说什么也不愿意拉人。好在路上没有遭遇燕兵,我便租了条小舟,自己划水过去。没成想半途船被一个大浪打翻,好险被冲上了岸滩,被人救起。”

    回忆起一路的波折,裴回脸上唯有庆幸。他拧了把衣裳上的泥水,迟迟地长舒一口气:“所幸那位谢质库正在城中,我把李郎你交托的信物给他,他便马上答应开库取冰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一般,又从怀中取出之前被交托的玉佩,向前递去。

    “谢质库没有收钱,还托我转告李郎——小小冰库,愿酬驱狼逐寇之恩。”

    李明夷了然。

    为商之人,最明利害。

    若无双都光复,谢氏质库只怕还在燕人手中,别说冰库,只怕身家性命都堪忧。买卖公平,有恩必还,这就是谢敬池能在几番风雨之后屹立不倒的原因。

    他没有接下玉佩,反而将目光转向那张狼狈的面庞。

    对方身上套着的还是去时那身布衣,连脸都没来得及擦,混着泥渣的雨水从双颊不断滑落,衬得一双眼睛更加明亮、干净。

    被这样看着,对方明显有些羞赧:“我这泥里滚的,叫郎君笑话了。”

    李明夷却合上他的手,深一颔首,神情无比郑重:“还未多谢阁下赴险救人。”

    裴回赶忙推辞:“郎君是裴氏的恩人,某岂能……”

    “诊金已经付过了。”

    李明夷径直打断他的话。

    冷峻的眉眼中,却有微微笑意。

    “小小玉佩,愿酬舍命相救之恩。”

    裴回微微一愣,便听一旁的阿去插嘴道:“你快收下吧,咱们这位李郎,可最会‘斤斤计较’了。”

    只可惜——是计入不计出。

    他腹诽一句,接着环顾一周,看着正整理行装的生徒们,露出疑惑的眼神:“对了,他们……”

    生徒之中,稍有年长者的,主动答道:“我等是来和李郎进学外科的。”

    裴回帮忙解释:“那位谢郎,原来就是谢质库的亲侄。刚巧那日他也在府上,也是他将此事呈告官医署,他们才赶来帮忙的。”

    “官医署中,暂无擅外科之师。所以博士令有志者随谢师兄前来邺城,求学手术技艺。”

    说话的,还是那位年资最长的生徒。他停下手中活计,十分有礼有节地替自己的恩师行了一揖:“裴公相信,以李郎之气量,是不会吝惜于传师授业的。”

    这话说得很客套,分量却绝不止三言两语之轻。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