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少不得谈起今日一番天地,尤其是由阿去转述的那场手术,更令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有谁羡慕地叹了句:“什么时候才能再有手术啊?我也真想亲眼看看。”
“师弟。”立刻有人向他使了个眼色,“李郎自有安排。”
李明夷倒并未露出被冒犯的神情。
他放下碗筷,看向方才出声的生徒:“你很想做手术?”
对方有些紧张地直起背脊,见他并没有生气或严肃的意味,才点点头:“当然,学生赶来这里,便是为了学习李郎的手术。”
提到手术二字,年轻人的眼睛中微微放着光芒。
年轻的学生,想要接触刚刚了解的新技术,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明夷没有急于回复刚才那个问题,而是继续追问:“你学习手术是为了什么?”
对方毫不犹豫:“当然是为了治病救人了。”
“倘若无人需要施救呢?”
小生徒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世上再无受疾苦之人,便是为医者所最想看到的事。”回答的,却是方才出声制止的生徒。
他目光深长,似有思忖:“没有手术,是因为无受伤重病之人,这本是好事。你我修习医术,事关性命,断不能生出追逐功利之心。”
说罢,他严肃了神情,向这位不太熟悉、却令人钦佩的师长深一颔首:“学生受教。”
这幅老成的神态,倒真有几分他们大师兄的影子。
想起谢望,李明夷环顾一周,才发现少了一人。
“谢师兄已经用过饭了。”不待他问,已有人主动回答,“他托我们转告郎君,林师兄的情况已经稳妥,官医署中事杂,他明晨便启程回陈留。”
谢望来得果断,走得却如此匆忙。
仿佛在逃避什么似的。
李明夷并未,也不打算主动去提起那个话题。
某种意义上,他比任何人都可以理解谢望。他们都同样,只有亲眼见证的事物,才可能改变自身的想法。
“我知道了。”
……
吃过晚饭,诸人各自散去。
一夜宁静。
次日,一声惊呼划破清晨的寂静。
“着,着火了——!”
李明夷一个激灵起身,隐约嗅到什么,连鞋子也来不及趿拉,提起正睡得香甜的马和,一个箭步冲到门口。
“……怎么回事?”正沉浸在梦乡中的马和,扯了扯被他揪紧的衣领,瞪着迷茫的眼睛环顾一周。
“哪个兔崽子发梦话?这不好端端的……”
他的声音忽然卡住不动,视线也凝固在某个方向。
与此同时,闻声而起的众人,也都陆续钻出房门。看到眼前的景象,所有人纷纷怔在原地——
一束浓烟,正从远方升起。热浪推着浓烈的烟尘,很快将整个天际遮得乌黑。
第134章 烧伤
浓烈的尘烟布在天际, 将才刚亮起一线的天光遮去大半。枯焦的味道,顺着吹刮的河风弥散而来,似乎也暗示着发生在不远之处的一场火情。
“这是……天火?”
被惊醒的生徒们齐齐跑出房间, 站在石阶上,举着手掌远眺彼方。
李明夷和马和对视一眼,脸上的神情逐渐凝重。
且不说昨夜并没有雷鸣, 刚刚经历降水充沛的雨季, 潮湿的林木也不是那么容易烧起来的。
这场毫无征兆的大火,比起天灾,倒更像人祸。
“不好。”仿佛被这个联想点醒一般, 马和猛地一拍脑门,脱口而出, “这是狼烟。”
“狼烟?”一旁的阿去扭过头, 似乎也想起什么, “我听村里的老人说过,狼粪烧出的烟笔直冲天,不会被风吹斜,所以打仗的时候才烧狼烟。”
他往外转了转眼珠,目光中透着些许疑惑。
这弥天的烟尘,怎么看都不像传闻中的狼烟啊。
“非也非也。”马和摆一摆袖子,朝着好奇看向他的众人说道, “古人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130-140(第7/17页)
云狼烟,乃是说戒备狼子之信号。那边地的狼烟, 一昼夜间便行二千里,连着成百上千的烽烟台, 若真用狼粪去烧,得多少只狼才够用的?”
这一发问, 果然把对方问住了。
少年眼神愈发不解:“那你又为什么断定这就是狼烟?”
“很简单,真正的狼烟,多是加了蒿艾一类容易烧出烟尘的植物,或是直接焚烧湿木,便能造出遮天大烟,叫人远远就能看见。”马和向外抬抬下巴,语气越发急促,“今月刚落了雨,又不到烧稻草的时候,这火来得绝不寻常。你们瞧见了,有烟而不见火,必是懂行的人在报信。”
说到此处,他匆匆转过身,踏步便往房门里走去。
阿去正听得起劲:“你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马和毫无犹豫地踏进门槛里,扬声道,“这里要打起来了,咱们得赶紧收拾东西……”
趁早跑啊!
话还没说完,抛在身后的袖子便被一股力气稳稳抓住。
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马和脚下一顿,幽怨地回过头去。
果然撞见一双冷静无波的眼眸。
“李郎。”他讪讪一笑,小心地扯了扯袖子,试图拉动这头犟驴,“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此地不宜久留,咱们权且先避一避。”
说着,他用力抬了抬眉,向外递出一个求援的眼神。
年轻的生徒们显然没接到这份暗示,只是彼此不安地互看一眼。终有人上前一步,沉声问道:“先生以为呢?”
“没必要逃。”李明夷松开手,向后转去目光,“战场不会在这里,至少,不是现在。”
马和往前踉跄两步,呆在原地。
“你怎么知道……”
“叛军久踞邺城,自然不必向本地乡民大张旗鼓地出兵。”李明夷不徐不疾地回答,“若是唐军前来征讨,就更不会悄无声息地行事。”
从军的数月,多少教会了一些他战场上的道理。
暗地行兵、骤然偷袭固然是百试不爽的致胜战术,但绝非现在唐军的第一选择。
一方面,邺城周边已逐渐播散出叛军势力,直袭邺城有一定的难度。而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战况,早不同于当初的千钧一发的危局。攻克邺城这个叛军最后的根据地,其意义远非取得一场攻城战的胜利那样简单。
不仅须赢,还得赢得彻底、光明。
这恐怕也是李唐王朝一直按兵不动、等候时机的原因之一。
“可若是史党燕卒举兵来犯呢?”问出这个问题的,是生徒中的一人。
“那也太蠢了。”阿去忍不住横插一句,“我倒巴不得他们打起来呢。”
这话一出,发问的生徒神情一顿,也明白过来了。
俗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这场看似平静的对峙之中,最急于出手的绝不会是刚刚全身而退的归义王史思明。
“如此说来。”马和眼珠一转,也回过味来了,“这回倒像是叛军往外发兵,所以你才说……”
李明夷点点头,神情却未有丝毫的轻松。
就如此前裴溆所说,被夹在中间的安氏小朝廷要想挣脱困局,就绝不可能老实呆在邺城坐以待毙。
这场机密的军事扩张行动,发起者是谁已经不言而喻。
一出看似意外的大火,无疑意在暴露这群暗夜潜行的狼子。而自己一个外行能剖明的事,对于常年与燕兵对抗的义军及对岸的唐军而言,更是最简单明了的信号。
毫无疑问,纵火者同样具备从军的经验,才能立刻做出如此大胆而理性的决定。
思考到这里,一个被遗漏的身影猛地浮上脑海。
李明夷快速环顾一周,视线最终定格在升在远方的尘烟上。
被他目光扫及的年轻生徒们,茫然无措地跟着望去。半晌,才意识到什么般,脸上的表情骤然凝住。
“师兄他……”
谢望说过,要走。
若他就是设法发出信号之人,仅凭一人,难保不会……
“你们留在这里,准备烧伤急救。”李明夷一句冷静的话,径直打断了浮动在学生们表情间不安的联想。
战火暂时不会烧到邺城,物理上的火焰却可能殃及无辜的乡民。
他握紧拳头,向众人递出一个坚决的眼神。
“活着的人才是第一位,必须等火势扑灭,才可以进行搜救。”
*
“咳,咳咳……”
是日傍晚,河岸旁。
两个披蓑衣、戴斗笠的渔夫,正踩着焦枯的草枝,捂着口鼻向前迈着小步。
炭黑的浮尘飘荡在尚有一丝余温的热空气中,钻进指缝,呛得二人不住咳嗽起来。
“狗娘养的。”其中一人,忍不住拿手往前挥了挥,看清已经被烧得惨不忍睹的码头,情不自禁地骂了出声,“呛死人了!”
“嘘。”身旁的同伴赶紧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心叫人发现。”
对方于是不再说话,只埋下脑袋,拿脚尖踢去地上的杂尘,用目光一寸一寸仔细搜罗着什么。
“有了!”一丝惊喜的光芒,忽然从他不耐烦的眼中逸出。
同伴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脸上同时露出笑容。
——一个铁铸的盾牌,正躺在草丛间,表面虽然已经蒙上一层漆黑,但仍可见其形状。
“就说嘛,那群燕狗急吼吼地开船,必有遗漏的宝贝。”先发现的渔夫,赶紧伸手将这险中求来的收获捡起,一边弯着腰,还不忘一边举目观察,“也不枉咱哥俩赶头一拨到。”
“那是……等等。”
“怎么?”
“你瞧。”同伴的语气,变得谨慎而小心。他随意从地上捡起一根烧焦的木棍,拨开已经被大火燎过的草丛。
看到出现在眼前的事物,两双还闪动着惊喜的眼睛,同时惊愕地凝固住。
——一具裹着泥泞的瘦长身躯,正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险些被卷着泥沙的急流冲走。
被大火扭曲的面容上,双眼紧闭,已难以辨认是燕人还是汉人。唯独一双同样被烧得不成样子的手,还死死攒着一根漂在水流中的木枝上,勉强挂住摇摇欲沉的身体。
“……啊啊,啊啊!”
正当两人犹豫是否要救人时,远远的,一声带着焦急的哑巴叫声从背后传来。
紧跟着,是一阵雨点般的脚步。
“谢郎!”
“师兄!”
不可置信的呼喊,一叠涌来。
漂浮在水岸边的旅客,如有所闻般,眼睛的位置轻轻一动。
“不要睡。”
嘈杂之中,一道异常冷静的声音,穿过回荡的浪声,闯入他几乎消散的意识里。
“打开担架,准备转移伤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130-140(第8/17页)
第135章 削痂植皮
就在李明夷领着一半生徒出门寻人时, 留置在医署中的生徒们也正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可能用上的手术室。刚备好器械,就听见一阵匆匆而归的脚步声。
“他们回来了!”
一拥而出的生徒们,脸上的焦急, 却在视线投向门外的一瞬悚然定格住。
外出寻人的李明夷一行,正抬着事先准备好的担架,以飞快的速度跨进门槛。
而躺在担架上的人, 周身裹着湿衣, 整个人已被泡得浮肿苍白。最为惊心的则是一张被大火燎烧的面孔,黑灰下隐约露着红白交错的湿润伤面,几乎覆去大半张脸, 只剩一双虚弱紧闭的双眼,还能勉强辨出原本的模样。
虽已有了心理准备, 生徒们还是不敢相信此刻所见:“……怎会如此?”
“这话往后再问吧。”马和气喘吁吁地抬着担架, 一语点醒他们的错愕, “快救人呐!”
几人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帮忙搭手,将已经不省人事的谢望送进特地腾出的烧伤病房中。
……
“师兄究竟如何?”
担架落地不过片刻,病人房门口已经围拢了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