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3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说,没有她,这些倭国鬼子也无法在我们国家横行多久。她读不读书,真的关系不是很大啊。

    可她说:“您……是叫我从书里找答案了?”

    “然也。”方校长说,“哪怕你没有那么大的愿望,只求一粥一食,片瓦遮身,也得明理明志,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此方知进退,明荣辱,识大体,懂得失,有敬畏,明白吗?”

    春妮被他一套文绉绉的说辞砸下来,真的有了点敬畏:“老师,我觉得,就算我读了书,怕是也做不到像常先生那样。”

    “我让你做到这样了吗?”方校长坦然道:“连我都做不到像常先生这样一片公心,如何能要求你?慢慢学着吧。”

    春妮嘿嘿笑道:“那校长的意思,你也要跟我一起学?”

    脑袋叫方校长敲一记:“鬼头鬼脑。”又叹道:“活到老学到老,老师我又不是全知全能,不学难道被人骂老古板?”

    又说:“你不是做早点吗?那你可知道,这世上还有食谱这种东西,你哪天得一册食谱,说不定就能多学会一样招牌早点,让你多赚点钱。”

    春妮怎么不知道?她早前还收了好多本呢,可惜空间坍塌后也不剩多少了。

    但她已经知道,方校长这时候根本不需要她说话:“书里有的东西多着呢,你不好好学,谁知道哪天会不会在书里找到想要的知识,学到你想要的技术?”

    她见校长目光落到她身上,连忙表白道:“校长说得对!”

    校长不为所动:“你练的字呢?”

    春妮:“……”

    不知道是不是头一天补课的关系,方校长没给她布置许多功课,六点补课,七点过一点,天还完全亮着,就宣布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春妮憋了一天的问题,这时候才敢问:“两位先生来视察后说过什么吗?就是换教材的事。”

    “先生们答应了。”

    春妮笑到一半,发现方校长并不是那么高兴:“校长,您还在想在课堂上宣传抗倭的事?我跟你说,这真的太冒险了,不能冲动啊。”

    “那总不能一点不说吧?我不是跟你说过?读书首先要明志……”

    春妮发现,离开了书桌,方校长又变回了以前那个啰里啰嗦,说话拖沓软绵的方老师。

    面对这样的方老师,春妮一点不带怵的:“课堂上不好说,可以悄悄地,在私底下宣传嘛。这样也不是很好,万一有人嘴不紧……那班上总有些性格沉稳点的大孩子,可以试着跟他们先透透底。再要不咱们给学校找个倭人也不敢惹的大靠山……或者学校不好组织,可以发动老师。让有的老师纯教课,有的老师偷偷宣传一下,以后有事发生的话……”她转脸就想出了七八个主意。

    方校长:“……”两位先生说得对,这孩子脑筋转得快,可得看着点,不能让她走歪了路。

    他还在慢慢琢磨,春妮已经完结了这个话题:“那教材呢?你们准备用哪一套?”

    现在市面上没有统一的教材,一般都是大一些的学校牵头编一套,小学校去买一套回来自己教。

    “现在哪有钱买教材?我准备明天默些诗到黑板上,让学生们抄下来自己记住。”

    “可好多学生,他们不是买不起纸吗?学校给发?”

    方校长:“……”他倒没想到这点,学生们才学写字没多久,他们抄坏了不是浪费纸?

    “校长,你怎么不说话了?该不会是舍不得纸吧?”

    方校长:“……我是担心学生写坏了糟蹋东西!”

    “哦,那简单嘛。直接印出来出来不就行了?”

    这孩子,想法也太跳脱了些,“印出来?说得轻巧,要怎么印?”

    “用油印机啊,”春妮后知后觉:“该不会咱们这么多所学校,都没有一台油印机吧?”

    “油印机?那是什么?也是木工能做的东西?”

    春妮:“……”她……是不是说得太多了些?

    第24章 024 破除万难

    春妮当然不可能会做油印机。

    但她见过。甚至她的空间里曾经也收藏过一台, 随着她的二次投胎,也早就化成了齑粉。

    末世初期,电力系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不稳定, 为了保障科研和工厂用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22-30(第7/17页)

    基地采取了限电措施。人们不得不恢复到天黑即睡,天明即起的古代人生活,更不要说其他不便之处。

    春妮学校花大价钱在黑市买的影印机用不了,最后说是从博物馆弄来一台古董手推油印机,每到要考试需要印试卷,老师们就会用蜡纸刻出试题,再找几个学生去印刷室用手推按压的方式将试卷印刷出来。

    春妮因为力气大, 经常被老师叫去干活,一般她负责压板子, 滚油墨辊也干过。

    她对油印机可太熟悉了。

    这个年代应该有这种油印机了啊,不然这么些报纸,满世界的宣传单是怎么印出来的?

    方校长居然没听说过,那学校以前是怎么应付学生考试的?

    方校长有些赧然:“我们以前都是交给工厂印刷的, 哪里清楚印刷需要什么东西?现在么……”

    春妮懂了,又是“现在没这个条件”。

    她小时候用过太多回油印机, 对它的原始和粗糙深有感触,没想到学校连那么简单的设备都买不起。

    “我回去问问朱先生吧,他应该有些门路。”春妮说得有些艰难:“要是不贵的话, 等常先生付我们的五十块到帐后,先用这钱买一台放在学校里用。”

    常先生的事让春妮心里一直有个冲动, 她自认做不到像常先生这样倾尽家财办学,可她也想为学校做点什么。

    说出来之后,她心里舒坦了很多。

    反而是方校长反对道:“说好了给你们的工钱, 怎么能变呢?”

    春妮说:“油印机也不是只能规定咱们一个学校用,要是有其他学校想印卷子,咱们也可以适当收取些费用。等到再需要些什么东西,至少不用再问常先生他们伸手,您说是不是?大不了,等油印机盈利之后,您再将这五十块钱还给我们。”

    方校长答应了:“那你先问问看吧。”

    回去之后,阳台夜谈会在继续。两位成年人在夏生的带动下,一边说话,还在帮春妮裁制装馒头的报纸袋。

    她是知道这两人的德性的,都是身娇肉贵的少爷小姐,吃饭可以,为人也不小气,但让干活,不把嘴皮子磨破,那是万万不能。

    春妮:“……”厉害了,我的弟弟,你都有免费雇工了。他这是怎么忽悠来的?

    不过

    眼下有更要紧的问题,春妮先问朱先生:“你知道哪有油印机卖吗?我们学校想买一台。”

    朱先生果然知道油印机:“我们报馆合作的印刷公司应该有门路,我明天去帮你打听打听。”

    第二天晚上,朱先生给春妮带回一份价目表:油印机三十五块,油墨十块钱一筒,铁笔十块一支,蜡纸五块钱一套,一套五百张。最贵的是刻字用的钢板,要五十块钱一块,一次买一整套可以打九折。这还是销售员看在朱先生份上给的优惠价。

    九折也要将近一百块,太贵了太贵了!

    连春妮都觉得贵,方校长更不用说,两人不得不望机兴叹:“要是五十块钱多出一点点,我都能克服克服,从其他地方想想办法,可一百多块啊,这让我怎么想办法?”

    “那买教材呢?”

    方校长连连摇头:“不行的,一本国文教材少说也是两三块,更买不起。”

    春妮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学校得有一台油印机。不说刻印试卷,就是教材也是统一印发的好。让学生们手抄传送,效率低不说,谁知道会不会有谬误?

    这里很多孩子在十二三岁左右,更大的都十七八了。不到学校来读书,完全可以当一个劳力用。他们的父母愿意把他们送过来,是作出了很大牺牲的。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可能读不到两年,略识几个字就要回去干活。回去之后,恐怕没多久这些学来的东西就会忘掉。此时如果有一本课本在手边,温故而知新,肯定会更好。

    这些孩子们来了之后,承包了学校所有的杂活,有巧手的女孩子还剪了窗花贴在窗户上,还有学生给她义务看凉粉摊子,算帐计数一点不马虎,有空还趴在凳子上,用折好的树叶练习新学到的字。后面学校让他们做木马,他们顶着那么大太阳,也高高兴兴地做了,不叫苦不计较,早熟乖巧得让春妮看到了她小时候。

    春妮想让他们过得更好一点。

    “要不我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机器吧?”春妮说:“机器的主体是木头,不难做,就是转轴处需要铁皮包裹连接,防止磨损,再就是油墨辊的把手得用铁的。把主体这部分的钱省下来,校长觉得怎样?”

    方校长为人是缺了些魄力,但他贵在懂得自省。

    春妮这样破除万难也要达到目的的行事风格让他心中极是感谓,慨然道:“小顾老师都有这份决心,我作为校长,又岂能落于你后?剩下的我来想办法吧。在月底之前,我争取一定给咱们学校弄到剩下的部件!”

    师生两人发下宏愿,当即分兵两头开始了忙活。

    春妮这边相对简单,她同朱先生以买家的名义去出售油印机的公司实地观摩一圈,将油印机的各组件,尺寸和材料暗记于心,心底渐渐有了腹稿。

    其实油印机本身不难做,就是个可以开合的木匣子,上边木框镶着纱网,夹住刻印好的蜡纸,下边闸子里放白纸,匣子一合,油墨辊在纱网上一滚,一份印刷完毕,抽出匣子里的白纸,再印第二份,如此反复。一份蜡纸刻得好,复印上千份都不成问题。

    而现在一千张毛边纸才一块钱,裁制成教材大小,合两千张用,一份教材最多一百来页,不算油墨和装订,这样下来,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一本两百页的白板教材才不到一毛钱,成本低廉到简直让人咂舌!

    春妮这里唯一的难点是在纱网,这纱网用极细的铁丝拉丝织成,铁丝她没有办法。好在学校里有一名学生的父亲在铁号当杂工,春妮托他让他父亲用五毛钱,在号房下工后,请一位学徒偷偷用一小块做剩的白铁边角料拉成发丝长的细铁丝送过来。再出了两块钱,打造好转轴和油墨辊把手,就等着方校长的其他部件了。

    方校长这回下了狠心,发动起自己所有的关系,跑遍租界所有的旧货铺子,竟然只花二十块钱就收到了一块报废的钢板。

    这钢板中间部分仿佛被击打过,有轻微凹陷,但送去铁号,让铁匠浇上高碳素铁汁重新淬火打磨平整。补齐刻字用的经纬线,就又能重新上岗了。

    铁笔,油墨和蜡纸却是胡老师的贡献。她周末回了趟母校去看望老师,老师问起她现在工作情况,听说她在的学校免费收穷人孩子读书,深为感佩。得知他们还缺几样油印装备,同学校商量后,将几年前学校已经淘汰的铁笔选了支品相最好的,并一套油墨和蜡纸赠送给了学校。

    其实那支铁笔只是笔头有点磨损,换支笔头,被方校长同铁板一道送到铁号再回火,只花了一块钱。

    加上木料费,炼制转轴和把手的五块钱,整套市场上卖一百多块的油印机,他们竟然花了不到三十块钱就置办下来了。

    这一台集合了学校师生们的人脉和才智的油印机,得来可真是不容易啊!

    方校长摸着油印机爱不释手:“这机器放在这我不放心,我今天晚上就在这睡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22-30(第8/17页)

    !”

    韩老师说:“校长,这里太热了,你回房去睡,我来守着。”油印机主体做好之后,春妮将它放在放凉粉的杂物间里,后来其他部件到位之后,就一起搁在了这里。

    面对这台自己亲手完成大半的机器,春妮按下心中同样百转的思绪,打趣道:“瞧你们这副生离死别的样子,又不是大物件,把机器抬去你们的办公室放着不就行了?随你们晚上想枕着睡,还是抱着睡。”

    见两人愣住,春妮笑道:“怎么?舍不得搬?”

    两名男老师哈哈笑起来:“搬啊,来来来,小顾老师,胡老师,我们一起来搬吧!”

    由于省出一大笔钱,方校长多买了一筒油墨和蜡纸备用。

    学校里毛边纸是现成的,再花几块钱添一点也不成问题。几位老师花几天熟悉了一下机器,以及用蜡纸刻印的手法,挑在某一天放学之后,正式开始了第一次的教材印刷。

    而这个时候,小顾老师才发现,由于方校长要赶制课本,她居然不用再放学留堂,享受特殊补课了!

    也因为做完了机器,她除了卖卖凉粉,早上起早些做做馒头,居然没了其他的事做。

    唔……等等,还是有事可做的。\/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