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元帅,好消息,炊事班全歼朝廷这次派出来的队伍,降者十二,武器若干,咱们大获全胜!”唐折桂哈哈大笑,嘴角高高翘起,眼角眉梢挂着喜意,满面春风。

    唐折桂带回来的好消息恍如惊雷紫电在徐茂头顶劈过,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徐茂睁大眼睛,呆愣原地,血液、骨髓里凝结寒冰般,比坠入地窖还恐怖,浑身发凉。

    大白天见鬼了,官兵战斗力这么弱,能被唐折桂她们歼灭?

    徐茂怔怔地走过去,抓住唐折桂的手,确认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唐折桂不明所以,挠挠头,见徐茂面色严肃,一点没有欣喜的意思。

    她察觉不妙,旋即撤下笑容,眼睫微颤,唐折桂抿了抿嘴唇,紧张道:“元帅,我们在送饭路上遇到敌袭,好在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我们才打几下,他们便毫无还手之力……属下明白,不该追击,耽搁大伙儿用饭的!”

    徐茂脸色越来越黑,唐折桂绞尽脑汁,拼命思考自己的错处,赶在最后改口。

    唐折桂身后便是被绑严实的降兵,徐茂闭上眼睛,不想多看,看一眼,扎心一次。

    真不知道晋州刺史怎么想的,她就待在这里等他上门剿杀,可他偏偏放着眼前的肥羊不开刀,自作聪明打她的炊事班,神金。

    古往今来,伙头兵里出强将,最不能惹的就是炊事班,何况她把成绩最好的士卒通通塞进炊事班里,晋州刺史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徐茂眼前一黑,几近晕厥。

    “行了,不用紧张,我只是害怕你们没有经验,贸然与朝廷官兵交手,容易受伤,快同我说说,伤亡几何?”徐茂捏了捏鼻梁,强迫自己接受现实,尽快处理后续事务。

    不是处置她就好,唐折桂额头冒汗,稍微松口气,重新挺直胸脯,自信答道:“元帅放心,我们只有几人受到些许轻伤,没有大碍,休养两三日即可。”

    徐茂惊异瞪圆眼睛,到底是我方太强,还是敌方太弱?

    纠结片刻,徐茂判断,一定是晋州刺史这次派遣的官兵各项素质不行,唐折桂她们走运侥胜。

    徐茂拍拍唐折桂的肩膀,沉声道:“好,做的不错,但是你们要注意爱惜身体,并且时刻挂念在心,战友最重要,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不抛弃,不放弃,保存自己及同伴的性命排在首位,共同并肩战斗到最后一刻。”

    唐折桂深受感动,眼泪汪汪,心田暖流流淌,她毅然绷直身体,发誓说:“元帅放心,属下定会牢记元帅此番嘱托,保证不让敌军伤及分毫,安然无恙为元帅征战几十载。”

    徐茂摔个趔趄,嘴角抽了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第5/17页)

    好吧,知道惜命就行,别拿出不怕死的劲头在战场上横冲直撞。

    她再多说,不知道唐折桂又会想歪到哪里去,让这件事到此为止是最好结果。

    徐茂明智地选择闭嘴。

    旁边被俘投降的官兵听完徐茂和唐折桂的对话,心情复杂,徐茂句句皆是关切之语,没有抓着对战的具体情况问个不停,反而关注士卒伤亡。

    神奇,仿佛幻境假象。

    士卒天生就是消亡于沙场的命数,身微命贱,在一军统帅眼里,人如鸿毛,命如草芥,死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士卒太稀松平常了。

    况且慈不掌兵,凡战事,必有伤亡,见过太多亡者,心已麻木,哪有那么多慈悲,唯有克敌制胜才是元帅最该重视的。

    今日竟然有统帅看重麾下士卒身体损伤,劝她们保命为先,岂非世间异事?

    校尉想到朝廷军法,军中绝不允许有一点惜命的想法,鼓动士卒视死如归,马革裹尸,谁敢生出保全自己的念头,没有好果子吃。

    或许是校尉的目光过于炽热,徐茂很快感知,转身一眼看到他。

    不对劲,这不该是俘虏应当存在的眼神。

    徐茂心下警铃大作,吩咐道:“唐折桂,明日你且搁置炊事,押送俘虏去丰城。”

    他们都是有作战经验的,在听过她和唐折桂之间的谈话以后,眼光明显不正常,隐隐有倒戈臣服倾向,身边绝对不能留这些人。

    万一给唐折桂她们指导两下,使得她们猛地开窍了怎么办!

    防患于未然,徐茂当即拔除祸患,送这些降兵去丰城,离她们远一点。

    “是,元帅。”

    唐折桂颔首领命,有些雀跃。

    她对负责炊事的兴致一般,元帅忽然调她押送俘虏,有重用的意思,她霎时间就支棱起来了。

    此外,想到路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她一下振奋精神,充满期待。

    徐茂亲自拉着唐折桂她们检查一遍她们的伤口, 确定没有重伤,放下心,给炊事班放几天假, 让她们安心养伤,暂时安排别人负责炊事。

    唐折桂忽然想起一件要事, 微微侧身,眯眼, 视线从灰头土脸的俘虏们身上飞快掠过, 左右找一圈,最后定在与记忆重合的脸上,抬手指向其中的校尉, 禀告道:“元帅, 我抓他的时候, 他曾言, 知晓刺史谋划。”

    “元帅要不要单独留下他,严刑拷打,问其朝廷出兵策略?”唐折桂眼睛一刻不停紧盯那人, 压低声音询问徐茂。

    徐茂思索后, 摇头说:“不必,看他装扮不像什么重要人物,即便接触过军中机密,可能也是一知半解, 没有全面准确的消息,不如全不知晓, 免得影响决策。”

    “尽快送他离开此地, 莫要耽误。”徐茂担心出意外,半刻都不想留人, 出声催促。

    唐折桂了解徐茂的态度,没有过多深思纠结,满心投在押送俘虏身上。

    第二天,唐折桂起一个大早,带着昨日抓回来的那些人和近期追捕到的逃兵出发去丰城。

    沦为阶下囚的校尉见过徐茂关爱士卒的场面,心生感触,思虑颇多。

    不过他终究受朝廷所养,即使有心投效忠义军,徐茂未必重用不提,他的父母家人皆在家中苦苦等候,盼望他挣下功劳,光宗耀祖。

    他若真的倒戈,令刺史察知,那老家的亲友可就遭殃了。

    校尉咬紧牙关,坚定意念。

    能逃回去给刺史传递消息,他就逃,不然时日一久,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校尉想清楚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因徐茂没有流露取他们性命的意思,处境暂且安好无虞。

    他闭上眼睛,如释重负,静静跟随队伍出发,一旦遇上合适的潜逃时机,便倾尽全力逃离。

    可惜天不遂人愿,唐折桂看管得紧,来回巡视,捆绑的绳子围绕十几圈,并且打了死结,只能用刀片或尖锐的东西切割,路途上没有任何潜逃的机会。

    校尉强忍焦躁,抵达丰城,百姓向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斜着眼睛打量他们,嘴里小声议论。

    “忠义军所向披靡,听闻这些是抓到的官兵,送过来给咱们帮忙修路的。”

    旁边的人面露惊诧,啧啧称奇,拍手快意道:“以往都是官兵鞭打咱们,迫咱们采木运石的份儿,竟然还有他们为我们修路的一天,奇哉。”

    “谁说不是,托徐元帅的福,瞧他们以前多威风,也叫咱们看过官兵的落魄样,真出气啊。”

    各种各样的眼神闪过,惊奇,鄙夷,校尉手指揪紧衣裳,指甲泛白,他在众人跟前抬不起头,面皮涨红,埋首于胸膛内,躲避这些目光。

    徐碧荷提前得到消息迎接唐折桂,从她手里接过俘虏,安排他们去房间用饭休息,明日即刻开工。

    唐折桂任务完成,拉徐碧荷到一边,眼神充满警惕,小声叮嘱道:“这里头有几个小官儿,什么校尉的,你可要注意些,他们不安分,必须盯紧了,别叫元帅辛苦抓回来的人跑掉。”

    她伸手给徐碧荷一一指明,徐碧荷不敢大意,肃声道:“我知道了,你放心,我多派几个人盯着他们。”

    唐折桂点点头,“你有分寸便好,这里交给你,我回去给元帅送饭。”

    徐碧荷笑道:“元帅分明是调你回来养伤的,你怎么一刻也闲不住?”

    “一点皮肉伤而已,算不了什么,过来的路上就已养好,眼下是我们夺取晋州的关键时候,我不能光看着什么都不做。”

    唐折桂摆摆手,她伤得不重,未及五脏六腑,对自己的伤势并不在意,心思都是打仗上。

    说到最后两句,唐折桂眼里光亮骤生,坚定不移,任谁也无法更改她的意念。

    徐碧荷知晓她意不在炊事班,天生就是冲锋陷阵的料子,眼珠子滴溜溜转一圈,登时有了想法。

    抓着唐折桂的胳膊,往墙根走两步,徐碧荷提点道:“元帅放你在炊事班本是磨炼你的心性,炊事班里杂务繁多,事事需要用心细致,力求沉稳,考虑周到,你只要谨记这一条,重上阵前不是没有可能。”

    唐折桂苦恼说:“可是我等不及那么长时间,我想尽快为元帅杀敌攻城。”

    “计较这些做什么,这次官兵设伏突袭,你不是做得很好吗?”徐碧荷微微一笑,帮她分析:“刺史这次选择攻袭我们忠义军的炊事班,已然说明炊事极为重要,而在此之前,恰逢元帅安排,测验中,成绩优异者被划分至炊事班。”

    “你仔细想一想,这会是巧合吗?”徐碧荷缓缓引导,不必继续说下去,话里的意思不言自明。

    唐折桂怔忡,“你是说……炊事班乃元帅故意安排设计的?”

    徐碧荷道:“正是。朝廷狡诈,惯走歪门邪道,暗使小伎俩,这次出手无非打着劫断粮草供应、困死元帅的算盘。”

    “元帅早先算到这一步,设置炊事班,又调你做班长,骗过众人,实为精兵猛将,使刺史掉以轻心,给了我们可乘之机,因而大捷。”徐碧荷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第6/17页)

    禁感叹道:“元帅布局精巧,实在令人佩服。”

    唐折桂猛拍脑袋,“那我岂不是前锋?”

    “不对,这回炊事班做了前锋,大破敌军,我们都是能重回阵前对战的。”唐折桂欣喜若狂,蹦起三尺高,话语零碎颠倒。

    徐碧荷按住她的肩膀,“不要高兴太早,事情还没结束,你不若再想一下,元帅为何特地派你押送俘虏过来?”

    唐折桂笑容凝固,这个问题,她真没往深里想,呐呐道:“不是让我休息的吗?”

    “路途总生意外,须得灵活应对,若有援军袭扰,你追是不追?”徐碧荷问道。

    唐折桂微微迟疑,纠结半天说:“未得元帅命令,自是不追的。”

    徐碧荷叹气,“如此抉择,良机既失,悔之晚矣。元帅调你回来,这边肯定要发生事情,只是我们没有元帅的长远目光,现在不知道而已。”

    唐折桂小声啊一下,将信将疑,抬头看着徐碧荷的脸,见她神情认真,不似玩笑,疑声道:“是这样吗?”

    “不信?”徐碧荷挑眉,“我这就帮你写信一封,送至元帅面前,道你欲在丰城养伤,请求停留于此,看元帅是否允诺。”

    唐折桂眉头紧锁,快速摇头说:“临走之前,元帅察看过我的伤口,根本不耽搁日常做事,哪会允准我在丰城养伤!”

    徐碧荷满脸笃信,开口说:“允不允准,是与不是,我们一试便知。”

    她带唐折桂去书房取纸笔,信手写下寥寥几句,内容很简单,大概就是交代唐折桂押送俘虏顺利抵达丰城,想要留下养伤。

    唐折桂接过信纸,徐碧荷在一旁念给她听,信里明显是拿伤势做借口,唐折桂面红耳赤,“这样不好吧?”

    徐碧荷道:“只是揣测元帅意图,就算咱们意会错了,元帅宅心仁厚,不会计较的。”

    唐折桂意动,被徐碧荷说服。

    说不定正如徐碧荷说的那样,一切都在元帅掌控中,可能信还没送到元帅手里,丰城就出现意外状况,她不得不留在这里处理异常。

    信送出去,唐折桂不着急离开,跟徐碧荷和吕飞燕一起修路,俘虏是她送来的,熟悉人,有看管经验,于是唐折桂负责盯着俘虏。

    吕飞燕怕她不熟悉情况,带唐折桂在丰城里转了转,又去采石的地方亲眼看过,事无巨细地交代一遍。

    “元帅性格仁善,咱们作为她麾下的部将士卒,一言一行都关乎外人对元帅的评判,不能肆意妄为,丢了元帅的脸,拖累整个忠义军。”

    吕飞燕在徐碧荷和宋延芳的帮助下迅速上手,知晓诸多人情往来相关,以及处理文书、舆情的暗藏规则。

    所谓见微知著,细节决定成败,百姓可以从日常小事里感知忠义军整体形象,越是微小的地方,越是要小心。

    “虽说是俘虏,但也不能过多苛待,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