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常相处。”吕飞燕细声道:“对诚心投降的人,我们要接纳他,多一个人,多一份力,积小成大,相信我们忠义军会在怀宁、延临和丰城占据一席之地,以后亦将在晋州甚至整个天下占据一席之地!”

    唐折桂听得热血澎湃,感叹接人待物里竟然还有这么深的门道,降服敌人不止打打杀杀一条路,还可以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她转念一想,投降的敌军可以转化成自己人,为己所用,人越多,那她们的胜算岂不是越大?

    唐折桂打起俘虏的主意,看向他们的目光愈发炽热,但她瞧不上手下败将,让她上赶着嘘寒问暖可一点做不到。

    她只能憋在心里,别扭地盯紧俘虏,没折辱、欺负他们已是仁至义尽。

    校尉忐忑,被唐折桂盯得发毛,她板着脸,像尊杀神,总感觉唐折桂早看破他想要逃跑的企图,故意跟在他身后。

    唐折桂如幽灵四处飘动,校尉如芒在背,寻不到出逃时机,被迫歇下心思,在采石毕、吃饭路上悠悠想道:“此处饭食管够,没有挨打受气,不必日夜殚精竭虑,待在这里好像也不错。”

    校尉待了一两日, 很快便感受到这里的特别。

    首先,一日竟有三餐饭食,午间加饭, 这事放在贵人身上不足为奇,但放在普通百姓、士卒甚至俘虏身上就稀奇了, 尤其当下每日能吃到一顿饭算是不错的态势,徐茂何其慷慨。

    其次, 士卒日常训练的场面颇为怪异, 又是站定不动比耐性,又是排列队伍跑来跑去,还有比拼谁先一步爬树登高的, 让人摸不着头脑。

    校尉看不明白, 在观察的同时尽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默默寻找逃离之机。

    而唐折桂的请求信送到徐茂手里, 徐茂展开一看,喜上眉梢,巴不得她待在丰城里别出来, 免得冷不防给她惊喜。

    徐茂摸下巴思虑半晌, 提笔回信:“外伤易见,内伤难寻,既然身体不适,你且寻个名望高的大夫看诊, 摸脉瞧一瞧,在丰城安心养伤, 不必着急回来。”

    她怕唐折桂执意跑回来, 另外吩咐徐碧荷和吕飞燕看紧唐折桂和同路折返的炊事班士卒,要求找大夫给她们一一摸脉象, 检查内伤,务必健健康康地重回炊事岗位。

    唐折桂她们这批作战凶猛的士卒退至丰城,自己身边应该再没有能征善战的人,阻碍倏地消失,即将迎接结局,登出游戏,徐茂松一口气,对晋州刺史的下次攻袭充满期待。

    徐茂浑身轻松,进展不顺的晋州刺史可不好过,坐卧难安,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攻袭失败,未能拿下徐茂,背负的压力越来越重。

    外面的人不了解徐茂,只听她是女子便掉以轻心,不以为意,同他们最初的想法一样,好像随便派两个人即可解决怀宁变乱,殊不知真正对上此女,才知道杀她多棘手。

    然而那些官吏不知内情,看上去仿佛是他们晋州的官员太无能,一直未能平乱,向他们投来轻蔑的目光,肯定少不了背后嗤笑,出动那样多兵马,抓不住一介女流。

    仅随意想想,脑海里尽是一张张嘲讽的面孔,晋州刺史无比憋屈,焦虑地头发一把一把掉。

    他跟在萧刺史身边干着急,如若被放架在火上烤,最后忍不住了,找萧刺史问道:“萧公,我们劫杀炊事、围困徐茂的计策不成,下一步应当如何是好?”

    着急上火的不止晋州刺史一人,萧刺史的日子同样难过。

    他如今肠子都悔青了,恨自己为什么要答应来晋州,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他们连徐茂麾下烧火做饭的小娘子都打不过,可想而知跟随徐茂上阵的精锐之师那么强悍。

    现在所有人指望着他,骑虎难下,萧刺史脊背浸出冷汗,表面镇定自若,实际急得团团转,嘴角燎泡。

    萧刺史沉思良久,眼里闪过决绝,“既然围困一招不行,那只有正面应敌了,我们人多势众,一千人拿不下她,我不信一万人也杀不了她,绝不能放任忠义军壮大,成为朝廷难以铲除的祸患!”

    “萧公所言在理。”

    语毕,晋州刺史不由叹息,为今之计唯有以人数取胜,足以证明铲除徐茂的麻烦,祸患已成,哪需要他们特意戒备。

    无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第7/17页)

    奈何,只能怪他一时失察,先前没有足够重视,给了徐茂攻占延临、丰城,发展人手的时间。

    晋州刺史悔之晚矣,拱手应声,下去清点人马,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

    *

    唐折桂接到徐茂的回信,捏着信封一角走来走去,心快跳出胸膛,浑身发烫,脑袋晕乎乎。

    她紧张不安地搓手,咽口唾沫,终于鼓起勇气,把信塞进徐碧荷手里,小声道:“碧荷娘子,你念给我听吧,不论元帅要如何处置,我都接受。”

    徐碧荷拆了信,取出其中薄纸,展开,定睛一看,她的嘴角微微上扬。

    徐碧荷笑眼看着一脸忐忑的唐折桂,宽慰道:“唐娘子白担忧了,元帅没有生气,特别叮嘱我请大夫为你看诊呢,让你安心留在丰城养伤。”

    “真的?”

    唐折桂眼底迸发惊喜的光芒,怯意散了散,一个箭步,立时冲到徐碧荷身边,伸长脖子往她手上看,身体颤巍巍。

    “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徐碧荷顺手交还信纸,任由唐折桂宝贝似的抱在胸怀里,笑声打趣。

    唐折桂脸颊微红,轻轻点头说:“跟碧荷娘子料想的一样,看来元帅派我回丰城果真是另有安排。”

    徐碧荷道:“接下来,只有静观其变,灵活应对了,耐心等着吧。”

    “我不会辜负元帅期望的!”

    唐折桂激动地连连点头,小心翼翼把信纸重新叠回原状,紧紧贴在心口。

    唐折桂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又因这项秘密任务,高兴地睡不着觉,睁眼直到天明,第二日起来困倦不堪,盯俘虏上工时不似以往那么严密。

    “吃饭了!”

    铜锣敲响,午饭送到。

    唐折桂闻声走过去,神色有些恍惚。

    校尉敏锐捕捉到她今日情绪不对劲,像是遇到什么好事,风风火火地来去行走,眼角眉梢藏不住笑意。

    唐折桂校背身离开,正是他逃离的大好时机,尉犹豫少时,咬紧嘴唇,机会难得,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就算这是陷阱,他也必须跳!

    校尉眼神逐渐坚定,收紧拳头,微微弯腰屈身,积蓄全身的力气,看准时机,混到人群中间,隐没身形,轻手轻脚地往边缘地界走。

    “不好,有人逃跑,你们几个速速通知唐娘子,快追!”

    眼尖的士卒注意到校尉鬼鬼祟祟的异常动作,当即高呼示警,指定旁边的伙伴去叫唐折桂,自己提刀追出去。

    校尉眼见自己被发现,面色唰地惨白,惊骇促使他迸现无穷的力量,立时如草原猎豹撒腿飞奔,转瞬不见踪影。

    唐折桂听到呼喊声,转身看去,其余俘虏也抓住机会,趁乱往外跑,她们的守卫四处逮人,武力制裁,现场一片混乱。

    唐折桂大惊失色,紧忙跟着追捕的队伍冲出去。

    校尉张嘴呼吸,喉管内灌进冷风,刺得他满口铁锈味,像吞刀子般,脖间疼痛难忍,他死命奔跑,双脚失去感觉,只凭借意念,本能地不停迈动。

    没日没夜不知道跑了多久,校尉和其余几人终于看到城门,黯淡无光的眼睛噌地锃亮。

    校尉身边一人手舞足蹈地跑上前,大声喊道:“快开城门,我是……”

    话还没有说完,呲一声,一支利箭射穿他的脖颈,鲜血倏地飞溅。

    这人直挺挺倒下,伸手捂脖子,猩红血液从指缝漏出,他睁大眼睛,视线紧锁城门,拖着身体往前爬,死不瞑目。

    距离他不远的地方,血泊里躺着一个人,死状恐怖,一遍遍刺激校尉神智。

    校尉骇怕,后退两步,跌倒在地。

    城门上传来冷漠的声音:“刺史有令,恐细作混入,一概不准放行,谁敢上前纠缠,格杀勿论!”

    中间空白一段时间,紧接着,不知道是不是喊话的那个士卒心生恻隐,不忍道:“劝你们别白费力气,逮捕你们父母的文书已经盖印发往其乡。”

    “刺史交代过,投降乱贼徐茂而生还者,心已不诚,有通敌之嫌,可以见即枭首,念在以往同袍之泽,你们快走吧!”

    校尉听到逮捕父母的消息,霎时间面如死灰,惊惶地瞪圆眼睛,耳畔嗡鸣。

    他因为担忧牵连父母,千辛万苦逃回来,可是迎接他们的不是死里逃生的安抚,而是一支冷箭,一道逮捕文书。

    落进敌手之际,他就成了弃子。

    何其可笑!

    校尉坐在地上,泪水如潮,涌出眼眶,痛苦地放声哭泣,须臾间,他又掩面大笑,情态癫狂,几乎是疯了。

    “而今豺狼当道,朝廷横征暴敛,克扣饷银,律例严苛失度,治下冷酷寡情,致使倾覆之祸,忠义元帅徐茂心系百姓,爱兵如子,优待俘虏,其下一日可用三顿饭食,饱暖无忧,兴盛壮大入情入理,显而易见,晋州必失于徐茂之手!”校尉咬牙切齿,眼睛里燃烧熊熊烈火,淬着愤恨,高声叫喊。

    城楼上闻讯赶来的官员匆匆走过,余光瞥见士卒神色微变,登时惊怒,抬起微微颤抖的手,指向校尉,急声道:“……胡言乱语,妖言惑众,真是乱贼指派过来的奸细,所有人听令,射杀奸细,一个人也不准放走!”

    士卒不得违令,搭弓拉箭,万箭齐发。

    校尉不似其他人,未曾慌乱逃窜,反倒无畏挺直身躯,大步上前迎接箭矢,“我们今日处境,便是你们明日下场……”

    流箭刺透校尉的心口、腰腹、大腿,他口喷鲜血也声嘶力竭地喊着方才那句话,风呜呜吹过,一片森然。

    士卒们看着城下横七竖八的尸首,其中有熟悉的面容,他们不自觉打寒噤,校尉的话犹在耳边回荡。

    校尉说的不错,倘若他们也沦为忠义军手下败将,那家中亲友同样会被捕下狱。

    为免落得校尉的下场,要么在交战时当场身亡,要么打忠义军。

    可……他们真的打得过忠义军吗?

    士卒们很迷茫。

    士卒们神色变得不对劲, 官吏心惊,及时打断他们的思绪,冷声道:“这些人贪生怕死, 早早投降于乱贼徐茂,心思不正, 又得到徐茂一粒米、一瓢水之养,一点小恩小惠便被收买, 倒戈相向。”

    “这些人奉徐茂命令, 回来妖言惑众,动摇军心,折我士气, 简直其心可诛, 如此悖逆无德的叛徒, 死有余辜, 你们莫要被他的话欺骗了!”

    官吏出声稳定众将士的心神,见他们脸色转变,情绪恢复, 官吏这才松了一口气, 平静下来,摸了摸脖颈,水润润,都是自鬓发间淌出的汗珠。

    官吏感到一阵后怕, 逃回来的这几个士卒仅仅在城门前三言两句就差点挑拨成功,令他们的将士与朝廷离心, 叛离晋州, 倘若放任被俘逃回的士卒进城,那还得了!

    幸而刺史有先见之明, 提前下令,禁止被俘士卒回城,防止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混进来,在他们心腹处捅刀子。

    幸好,幸好。

    官吏浑身寒毛竖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30-40(第8/17页)

    额头渗出一层细密汗珠,暗暗感叹刺史英明。

    官吏犹自庆幸之际,忽听一阵脚步声,他走上前,抬头望去,来者竟然是几十个女子,一众皆头束红褐发巾,干练精神。

    此时此地,这副装扮,除忠义军外,再无别的可能。

    “果然不出所料,我们才杀叛徒,这些隐匿在不远处的乱贼眼见计策不成,便忍不住现身了,所有人,立即警戒,备战!”官吏眯起眼睛,辨认出来人身份,身体绷直,下达命令。

    唐折桂一路追着逃跑的俘虏过来,看到满地尸首,入目满是猩红,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仰头看着城楼上的人,震惊道:“你们也太过脏心烂肺了,自己人都杀!”

    虽然她很不喜欢这些俘虏,但再怎么说他们身体青壮,有把子力气,可以帮忙做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他们又不敢有怨言,还算有点用处。

    哪知道这些人竟然这么容易就死了,还是被朝廷射杀在城楼之下。

    朝廷不要,她们要啊,丰城修路正缺人手呢!

    唐折桂深感痛心,捶胸顿足。

    不过人已身亡,说什么都晚了,还是想想怎么向元帅解释。

    元帅命她看管俘虏,没有揭破那个明显的托辞,允准她留在丰城,结果俘虏逃走不说,还死在外面,她无颜面对元帅!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