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魏元忠想了想,道:“臣老迈,恐不能奔波,陛下若是不弃,臣愿留守神都。”魏元忠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最近半年也不怎么管事了,不如把跟随皇帝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李显说:“魏公是国之柱梁,要多保重身体啊。”

    魏元忠回:“臣多谢陛下关怀。”

    李显看向姚崇道:“姚卿,你确定留守神都的人员名单,拿不定主意回禀朕。”

    魏元忠年纪大了,慢慢不管事儿,姚崇这位敢于任事又做出了成绩的人,不知不觉成为除了太子和安乐之外,李显最看重的宰相。

    姚崇道:“是,陛下。”

    李显道:“朕有了春秋,太子这些年在朝中历练,做事越发老成。回了京师,朕去温泉宫静养,太子就在京师监国,你们用心辅佐太子。”

    众人道:“陛下英明。”他们的心稍稍放下,不过他们的心似乎放早了。

    李显继续道:“公主与朕一起温泉宫。她在工部做得很好,因着要修建工程,就让公主知户部事。”裹儿应了。

    李显看了宋璟,道:“朕冷眼看了两年,宋卿主持铨选,刚正无私,有功必赏,着命你参预政事。”

    宋璟的心扑通扑通跳起来,立刻跪下谢恩。李显这人有很多缺点,但对于他认可的人却是极好。

    “其他的事情,你们商议着来,朕乏了。”李显道。

    众人正要散去,韦安石忽然出列说:“陛下,朝野对一件事议论纷纷,还请陛下裁决。”

    “什么事?”李显眉头微蹙。

    韦安石回道:“太子早已成年,尚未定太子妃,又无子嗣。朝野上下私议此事已久,皇嗣绵延关乎江山社稷,请陛下慎重。”

    一时间,众人都看向重润,重润倒是怡然自得,有人又将目光转向裹儿,心中不知盘算些什么。

    第136章 太子妃 公主不会生,我也不能生

    李重润的太子之位稳若泰山,他是高宗皇帝册封的皇太孙,皇帝唯一的嫡子,皇后也深受宠信。若非二张,他也许早就娶了太子妃。

    东宫囚禁数年,李显登基后,重润解除圈禁,成为了朝野毋庸置疑的皇太子。

    先前,韦淇也有心思给他选太子妃,但他对这些世家名门闺秀,挑剔不已,气得韦淇差点撂开手。

    眼见他年纪越来越大,依然没有选定太子妃,韦淇催着李显去劝说。当时,重润的回答是必要找一个宽厚仁慈能容人的女子才好。

    李显明白重润话里的意思,他想找一个将来能容下裹儿的人。

    李显对此深有体会,他元妃的母亲常乐公主,早年与阿耶关系融洽,但圣人不喜欢常乐公主,因而阿耶与常乐公主的关系渐渐疏远。元妃幽死,常乐公主与驸马自杀,这些都与圣人有关。

    李显与韦淇说了,二人心疼小女儿,故而也不着急催了。再者,重润身为太子,丰神俊朗,且性情温和,更不会缺女人。因而重润的婚事一直蹉跎至今。

    宫里帝后忽视,外面小道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

    一种说法是太子不爱红妆爱蓝颜,这不是胡说,是有迹可循的,废太子李承乾、前太子李弘,废太子李贤都有宠爱娈童的传言。这不算离谱。

    还有一种离谱的说法是安乐公主闹着陛下皇后不让给太子娶妃,想要把儿子过继给太子。重润确实时常接植儿到东宫小住。

    帝后态度消极,重润来一人挑剔一人,裹儿不管这事,故而这两三年都混过了。

    此刻被韦安石冷不丁地提起,李显打个个哈哈,说:“太子娶妃,是国事,也是家事,需要从长计议。既然没别的事,你们都散了吧。”

    韦安石有些小心思,但并不想和皇帝硬碰硬。他虽和韦皇后同为京兆韦氏,但不在同一房。且韦皇后父亲和弟弟皆亡,她对韦家的态度只是略亲近些。

    韦氏出了皇后,但家族并没有像武氏那样飞黄腾达,他们面上矜持,心里却迫切想着权势。

    众人散了,裹儿与重润留在宫中没有走,要盯李显喝药,听太医看诊。

    李显多次重申:“我不是小孩子。”

    重润和裹儿只是笑笑,李显感到既欣慰,又无奈,还略带一些小委屈。

    房州的岁月早就消磨掉了他的雄心壮志,现在活着的不过是希望家人平安顺遂的普通人。

    李显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却有一双出色的儿女,这让他感到骄傲和自豪,足以有颜见列祖列宗了。

    至于女儿涉政,前头有他阿耶顶着,祖宗的压力一时半刻轮不到他。他比阿耶还要强上一些,裹儿可是李家的血脉。

    其实,这次风疾不仅让韦淇等人如临大敌,也让李显的心骤然提起。他实在放心不下他的皇后,儿子和女儿啊。

    他虽然不像阿耶那样聪明,但也知道因为他的存在,皇后、太子和裹儿就像三个星星紧密地拱卫在他身边。

    若他

    去了,皇后、太子和裹儿都要散了,各自为政,必定有人受伤,这是李显不愿意看到的。李显不求能像阿娘那样长寿,只要能媲美高祖就好。

    李显喝完药,外面起了风,不好出去散步,但呆在殿里又睡不着。韦淇便命人叫来乐工和优伶为李显解闷。

    “你们留下一起看。”韦淇见裹儿和重润要走,便道。

    二人说:“我们有别的事,要先过去。阿娘,看着阿耶不许他喝酒。”

    李显面上苦闷,叹说:“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天天喝苦药渣子,我这皇帝当着有什么趣味。”

    韦淇给了李显一个白眼,叮嘱儿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130-140(第9/15页)

    两句才放人走。

    裹儿和重润并肩走在路上,裹儿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问:“阿兄,你什么时候娶太子妃?”

    路上只有两人,重润想了想,摇头说:“我不想娶太子妃,也没遇到能让我起了娶太子妃念头的女人。”

    重润见过许多女人,她们身上的闪光点让身为男子的他也为之叹服,如则天皇帝之威重,如母亲之坚韧,如太平公主之雍容,如裹儿之勇敢,如上官婉儿之才华横溢,如仙蕙之聪慧……

    重润早些年羡慕过父母的情谊,也想找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妻子。

    然而重润见过很多名门闺秀,有才名者,他嫌人连湘灵小丫头都不如,还敢自称才女;有品德者,他嫌人只是读腐了书,不懂得大仁大义,画虎不成反类犬;有貌者,他嫌人还没有自己长得好看……

    幸亏他没说出来,要是说了出来,哪怕他是太子也要吃几本弹劾。他这不是选太子妃,而是选皇帝嘛。

    裹儿听了,狐疑地看着他,道:“你……你是不是有断袖龙阳之好?”

    重润差点被口水呛了,叫屈道:“我有没有,你难道不知道?对了,崇训和延秀哪个更得你心?”

    裹儿听了,给了重润一肘,瞪着他道:“你再乱说,我告诉阿娘去。”

    重润:“……告状鬼,你是小孩子吗?”

    裹儿冷哼一声,重润忽然叹息一声:“其实这样也不错。”

    裹儿疑惑地看着他,重润伸手拍她的头,连珠炮似的说:“你跨五岭道修了吗?捍海塘建了吗?括户完成了吗?税收改了吗……”

    裹儿一言难尽地看向重润,道:“不要转移话题。”

    重润说:“不是转移话题,我想看看我们治下的大唐到底能变成什么样子。”

    裹儿闻言,眼睛里露出憧憬之色,道:“当然是民富国强。”

    “民富国强啊,国强容易,但民富难啊!”重润忍不住感慨起来,隋朝国家强大,但普通百姓生活地十分艰难。

    裹儿顿感压力,立刻把有的没的抛到脑后,说:“我要回值房做事去了。”

    两人正巧出了宫门,重润脸上露出笑容,停下脚步,目送裹儿干劲十足地大步朝值房去了。

    太平公主一听说皇帝要西返京师,立刻进宫,对李显说:“阿兄,你不能走,至少等我的学堂开学了再走。”

    太平公主现在一心扑到她的学堂上,朝政上进一步的心思淡了,只想维持现状,所求不多,自然也没那么多忌讳,她又了解李显的本性,故而随意许多。

    李显道:“这……钦天监算好了日子……”他也像早点回神都。

    太平公主继续说:“你不仅不能走,还要御驾亲幸致知院。”

    李显迟疑说:“钦天监……”

    太平公主冷笑道:“他们知道什么,昔年武王伐纣风雨交加,钦天监也说不宜出行呢。明君出行,何必在意什么日子。”

    李显:“啊……好。”太平公主与李显定下日子,满意地走了。

    太平公主劝完李显,又派人给裹儿说,让她那日务必过来。

    裹儿知道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她本意是要带植儿荣娘随圣驾回京师,但是刚开学就请假,不说太平公主不同意,这也不利于植儿的学业和交友。

    于是,裹儿叫来崇训商议,崇训听了立刻道:“我留在神都照顾他,你带着荣娘回京师。”

    裹儿笑说:“那植儿就交给你了。”

    崇训身着祥云暗纹的银袍,愈发显得超逸了。他闻言,微微笑了一下,说:“分内之事,荣娘年纪小,你更要费心。”

    裹儿笑起来说:“彼此彼此。”正说着,忽然有侍女过来问要不要用饭。

    崇训起身要走,裹儿挽留道:“一起用饭吧。”

    崇训道:“如此却之不恭了。”

    侍女提了锦盒进来摆饭,这对相敬如宾的夫妻时隔多日又重新坐在一起用饭了。

    吃罢饭,崇训回到渡月山庄,裹儿去了竹园,武延秀正在等她。

    见她进来,武延秀殷勤地接衣奉茶,问长问短,裹儿奇道:“今日怎么这么热情?”

    武延秀笑说:“我听说圣人要西返长安,公主定要去的,不知我……我留在神都可是会想念公主的。”

    裹儿了然,招手与武延秀耳语了两句,武延秀眼睛一亮,凑上前搂住她笑问:“当真?”

    “自然当真。”裹儿颔首,深觉男色惑人。武延秀吃了几杯酒,又劝裹儿吃了一两杯,不免有几分旖旎的光景,便让人撤了酒馔,放下帐子,尽心奉承公主来。

    直至雨收云散,裹儿枕着武延秀的手臂说笑,一时说到子嗣来。她问:“你难道不想有个自己的孩子?”

    武延秀摩挲着裹儿的脸,语带哀怨说:“我若是能生就好了,可惜我不能生,哪来的孩子?”

    圣人龙驭宾天后,武三思和太平公主引领武家,如今武三思没了,太平公主搞什么学堂,万幸有安乐公主顶上,才使武家维持权势不坠。

    没有人比武氏更希望安乐公主平安,包括武延秀。生育对于女子而言,是一道生死关。

    对于安乐公主而言,生育也意味着暂离权势中心,陛下患有风疾,没有人能预料到安乐公主离开后,能否重掌权势。

    若说以前,武延秀有些小心思,但现在早没了。他只盼着公主日日高升,权势更近一步呢。

    裹儿听到他不着边际的话,噗嗤一声笑了,摇头道:“你受不了那个苦。”

    武延秀叹道:“是啊,公主身为女子,既要生育和养育儿女,又要和那些男子做一样的事,不曾有一丝懈怠,真是太难得了。”

    裹儿听了,高看了武延秀一眼,不期他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你越发有长进了。”裹儿赞道。

    武延秀得意一笑,说:“公主不会生,我也不能生,不如无牵无挂潇潇洒洒过一辈子。若是有幸,百年之后能葬在公主身侧,已是我毕生所愿了。”

    第137章 主事人 大约是闲的吧。

    裹儿从来没想到自己能成为武家的主事人。她只在嫁入武家前畅想过,但嫁入之后,就再也没做过梦了,尤其在武三思自缢后。

    武周一朝煊赫的诸武接连逝去,武承嗣、武懿宗、武攸宁、武三思……活着的老一辈要么性格恬淡,要么才能平庸,不能担起重任。

    武三思死后,太平公主是实际上的武家主事人,但如今太平公主忙着办学堂,撂开了手。

    武家不能远离权势中心,武攸暨等德高望重的长

    辈商议后,一致选了安乐公主作为新的主事人。

    一来是安乐公主宠眷甚隆;二来是安乐公主手段不差,又多谋略;三来就是安乐公主育有武家子嗣,情人又是武家人,与武氏深深绑在了一起。

    于是,武攸暨借着太平公主的名头,将她邀入公主府中,将武氏的势力人脉郑重交给裹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